在结束对俄罗斯的正式访问前夕,李鹏总理回答了中俄两国记者的提问_中俄论文

在结束对俄罗斯的正式访问前夕,李鹏总理回答了中俄两国记者的提问_中俄论文

结束对俄罗斯正式访问前夕——李鹏总理答中俄记者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罗斯论文,中俄论文,记者问论文,总理论文,结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华社莫斯科6月28日电(记者张益俊、段吉勇)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于结束对俄罗斯的正式访问前夕在莫斯科接受了中俄新闻界的联合采访,就中俄关系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中国中央电视台记者问:中俄两国领导人近年来互访频繁,请问俄罗斯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李鹏总理答: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贯致力于同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的合作关系。同俄罗斯的关系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国同俄罗斯有着最长的陆地边界线,两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负有重大责任。中国十分重视发展同俄罗斯的友好合作关系。中俄两国经济上互补性很强。尽管现在双边贸易还不够多,但发展潜力很大。中俄两国有着传统友谊,这种友谊在新的形势下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俄通社-塔斯社记者问:您如何看待俄中建设性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在对外政策方面的表现是什么?

答:建设性伙伴关系是中俄两国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新型国家关系。这是两国在总结双边关系的历史教训和近年来两国关系顺利发展的经验基础上达成的共识。中俄两国国情不同,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各自的发展道路。两国有许多共同点,在国际事务中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看法。俄罗斯正在谋求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中国也在致力于发展经济,两国都需要有和平的国际环境。这些共同点使得双方走到一起来了。

中俄间建设性伙伴关系不是排他的。中国不但愿意同俄罗斯,也愿意同其它邻国及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中国愿意看到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和世界上其它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

奥斯坦基诺电视台记者问:您在这次访问中有关俄中两国不需要别人教训如何工作和如何生活的主张在世界上产生了很大反响,请问您的这一思想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答:冷战结束后,世界上出现了和平的机会。但天下并不太平,在许多地区还有矛盾、冲突,局部地区甚至还有战争,人们对此忧心忡忡。世界需要和平,需要稳定,需要发展,需要建立一种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主张,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应该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特别是要恪守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和平等互利的原则。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都能够对国际社会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做出贡献。现在世界上确实有这样的国家,他们喜欢指手画脚教训别国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如果国际事务只由这样的个别国家来主宰,世界是不会安宁的,和平是没有保证的。当今正在发展的多极化趋势有利于和平与稳定。中国不赞成任何国家以任何借口或方式干涉别国的内政,各国的事务只能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

《消息报》记者问:近年来俄中政治接触频繁,领导人对话已提高到新的水平,而双方文化交往则有所减少。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答:您只说对了一半。确实,近年来两国领导人互访频繁,但文化艺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并没有减少,这几年双方政治关系的发展为文化交流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去年两国互访的文艺团组数量就大大超过了前年。事实上,意识形态的差异不应该影响两国在科学教育、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交流,现在两国在这方面的交流还很不够,中国希望这种交流能够进一步发展。

俄罗斯之声电台记者问:在这次访问中,您谈到了许多有关两国经贸合作的问题,请问在这方面有哪些新的进展?

答:经贸问题是我同切尔诺梅尔金总理会谈的重点,会谈的成果是丰硕的。双方主张进一步发展两国经贸关系,而且今后要尽快地改变过去易货贸易的做法,代之以国际通行的现汇支付手段。双方主张并将推动大型的、有良好信誉的公司进行直接合作,以减少费用,降低成本,使两国人民都能以较合理的价格买到对方质量好的商品。双方对大型项目的合作进行了探讨,中国欢迎俄罗斯向中国提供有安全保障的核电站,也欢迎俄企业参与三峡水利工程建设。双方还讨论了发展军事技术合作的问题,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我同叶利总统会见时探讨了合作开发西伯利亚天然气问题。这是一个大的合作项目,我们希望能在包括中俄在内的多边范围内开展合作。

俄罗斯之声电台记者问:总理先生,您在会见杜马主席雷布金时详细谈到了中国的发展经验,您是否可以详细介绍一下中国是如何使改革取得成功的?

答:我与雷布金主席会见时,双方谈的问题很广泛,涉及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建设等。雷布金主席曾访问过中国,对中国的情况有些了解。他认为,中国改革取得是在稳定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我对他说,中国是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改革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保持了比较快的发展速度。我们的体会是: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发展的动力,稳定则是改革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前提,而改革和发展又为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

中国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集体领导下,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我们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标签:;  ;  ;  

在结束对俄罗斯的正式访问前夕,李鹏总理回答了中俄两国记者的提问_中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