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商品期货套期保值风险管理

我国企业商品期货套期保值风险管理

刘磊[1]2016年在《铁矿石期货套期保值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自2010年开始,铁矿石长期合同协谈判定价体制瓦解,国际铁矿石市场多年由世界叁大矿山垄断的局面被打破,贸易定价随行就市,铁矿石价格开始剧烈的波动,企业避险需求强烈。2013年10月,铁矿石期货合约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众多钢铁企业可以参与到铁矿石期货的套期保值。然而,从近些年企业参与套期保值的情况来看,风险事件时有发生,套期保值的效果或并不令人满意。因此,有必要在铁矿石期货上市之初时就对其套期保值进行研究,避免风险事件发生之后再去亡羊补牢。首先,本文将套期保值的相关原理进行归纳总结,并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通过对铁矿石期、现货市场的了解及其价格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归纳出铁矿石期货套期保值的七大风险:市场风险、保证金不足风险、基差风险、流动性风险、交割风险、套期保值比率模型选择风险以及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然后,将这些风险逐一分析,总结出铁矿石期货的风险特点,并结合铁矿石期货的风险特点和企业的风险敞口对套期保值风险防范的侧重点进行全面分析。最后,从围绕建立企业套期保值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套期保值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套期保值的效果评价体系,来完成铁矿石期货套期保值风险防范体系,达到了规避风险的目的。

郑文捷[2]2004年在《我国企业商品期货套期保值风险管理》文中提出我国加入WTO后,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如何进行企业套期保值风险管理、提高套期保值效果的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风险管理是企业套期保值业务的核心,关系到套期保值的成败与效果。本文针对我国企业商品期货套期保值风险管理在理论探讨与实践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分析与研究,所得观点、结论与方法对从根本上加强企业套期保值风险管理、促进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全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主体内容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论文的选题,归纳与总结了西方套期保值理论的演变与发展,评析了不同理论对套期保值风险问题的不同理解,综述了国内理论界对期货市场风险与套期保值风险问题的研究成果,并就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予以了说明;第二部分应用FTA技术对企业套期保值风险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剖析,分析和总结出了企业进行套期保值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并深入探析了险因。论文的第叁部分和第四部分基于第二部分的分析结论,分别探讨了进行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全方位控制与防范企业套期保值风险的方式与方法。第叁部分从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的角度,研究了我国期货基本管理制度的创新、企业内部期货管理体制的创新、期货经纪行业套期保值服务与管理模式的创新等问题;第四部分针对套期保值业务的特点,探讨了进行技术创新防范与控制期货价格风险与基差风险的方法。尝试了用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预测期货行情以防范期货价格波动风险,并以之为基础,结合现代套期保值理论,构建了期货套期保值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经实践检验对防范与控制各种基差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李雪婧[3]2017年在《新规下商品期货套期业务的会计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我国企业越来越多的选择采用套期保值方式对企业风险进行管理。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首次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以下简称“CAS24”)。经数十年的会计实践,该准则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存在着应用范围小、企业自主选择空间大、披露和列报不规范诸多问题。国际套期会计准则IFRS9于2014年7月完成修订,颁布了终稿,定于2018年1月1日起强制执行。在此背景下,我国相关准则的修订和完善势在必行。在新套期准则修订完成前,我国财政部针对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会计处理于2016年1月1日先行出台了《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2016)”)。本文首先对2015年国内上市公司套期保值会计活动现状进行系统研究,用相对应的案例对现行套期准则CAS24在会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从市场层面、企业内部管理层面和准则层面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在此基础上,将我国现行的套期准则CAS24以及《暂行规定》(2016)进行对比。运用套期准则的能够真实的反映企业套期活动对损益的影响,而实践中许多企业因无法达到高度有效的标准只能采用金融工具准则—CAS22进行确认和计量,因此本文分别用CAS22和CAS24对R企业套期活动进行确认和计量,对照比较来看是否存在大幅影响利润的情况,得出的结论是运用金融工具准则会扭曲企业正常的套期活动结果。另外本文按照《暂行规定》(2016)的披露要求对R公司开展套期保值活动和运用套期会计进行了完整的披露。在上述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暂行规定》(2016)进行客观评价,并预期执行过程中的影响以及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旨在提高套期会计准则在我国的可操作性,为实际运用套期会计的各参与方提供建议,从而帮助企业更好的利用套期活动进行风险管理。

沈海华[4]2009年在《企业利用商品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的风险管理》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开展期货交易和套期保值活动已经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但我国企业利用商品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的整体水平还不高,导致套期保值效果很不理想。如何提高我国企业套期保值的效率成为我国发展和应用套期保值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相关研究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对于套期保值的研究集中在最优套期保值比率上,但在实际的套期保值操作中可以发现,企业面对的是大量的、频繁出现的诸如基差、流动性等风险,应用最优套期比率所能获得的风险降低相比这些经常遇见的风险而言是微不足道的。在这种情况下,本文针对企业进行套期保值活动面临的常见风险进行分析,寻找能够降低整体套期保值风险的方法。本文首先提出并分析了套期保值活动必须与企业整体战略相配合,同时符合企业的实际经营策略的概念。本文提出,在进行套期保值活动前,首先应确定套期保值目标、风险控制目标的思路;其次,在分析了套期保值所经常碰到的各种风险源后,对风险源进行了总结和划分,针对期货套期保值容易遇见的流动性、基差、税收和外汇等风险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而且根据相关风险特性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最后,根据大多数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如何来制定套期保值策略和风险控制方案,并制定了套期保值策略制定、执行和控制的流程,最后讨论了如何加强套期保值的执行力以及如何控制套期保值活动、取得良好的绩效的方法。本文通过实例与理论相结合的办法,系统地分析了套期保值相关的活动,可知套期保值活动对于企业而言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性的活动,而不是孤立于企业经营的。套期保值活动需要结合企业战略、经营策略并针对不同风险具体分析,权衡利弊,达到综合风险最小化的目的。本文对我国企业进行套期保值活动的实践和理论研究都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周悦[5]2015年在《玉米深加工类企业套期保值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格局对我国国内商品的市场价格的影响逐渐增大,经济形势不断呈现出剧烈的价格波动,我国企业无时无刻都在受到价格风险的威胁。在这个复杂经济格局下,金融市场越来越发达,各种新的金融工具也被大家不断地认知,期货作为重要金融工具之一,对全球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玉米生产大国,对于与玉米相关的深加工类企业来说,其风险日趋暴露,风险敞口越来越大,所以深加工类企业必须运用玉米套期保值的手段,让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降低成本,更好地配置企业资金和资源,规避玉米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价格风险,有利于企业更好地生存与发展。鉴于套期保值能够帮助玉米深加工类企业有效规避风险,希望通过对A燃料乙醇企业套期保值策略的研究,能对玉米深加工类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能够有所帮助。为我国玉米深加工类企业提供进一步政策建议,这对于我国其他加工类行业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通过数据分析法和图表分析法对玉米的供求关系和玉米深加工类企业的风险敝口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玉米深加工类企业面临的风险以及风险管理的控制方法,认为玉米深加工类企业应当进行套期保值操作达到规避风险和保值的效果。燃料乙醇企业属于玉米深加工类企业的一个重要分支,选取A燃料乙醇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与案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玉米深加工类企业套期保值策略的选择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套期保值方案的设计和各种套期保值策略的运用,验证了企业采取套期保值策略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优势。通过分析研究,为了完善玉米深加工类企业做好套期保值操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也为各行各业在套期保值的道路上指明方向。

卢碧[6]2012年在《企业商品期货套期保值风险控制管理——来自江西铜业的案例研究》文中指出以江西铜业作为个案企业,旨在分析其2008年期货业务巨额亏损的原因,剖析其期货套保风险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该企业2008年期货业务的巨额亏损主要是由于持有不合理的净多头所致,由于江铜期货人员对铜价变动预测错误,江铜允许客户的点价期过长,江铜开展期货业务没有合理的风险监督机制等问题使该企业受到了商品价格风险、操作风险、基差风险和信用风险。最后从对江铜的案例研究中举一反叁,有针对性地、结合实际地为中国企业运用商品期货进行套期保值如何控制风险这一问题提出了合理建议。

王东宁[7]2017年在《钢材期货套期保值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在国内供给侧改革、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产能过剩等因素的交错影响下,钢材供求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价格呈现较大的波动,钢企避险需求强烈。2009年3月起,钢材期货陆续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利用钢材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的钢企日益增多。然而,从近些年钢铁企业参与套期保值的情况来看,由于套期保值风险管理不严,风险事件时有发生,套期保值的效果不佳。首先,本文通过分析钢材市场归纳了影响钢材价格的因素,通过分析钢铁产业链风险总结了钢铁企业面临的风险,指出钢企利用钢材期货套期保值的必要性。其次,归纳出利用钢材期货套期保值面临的叁方面风险:企业内部风险、期货市场风险和监管制度缺陷引发的风险,进一步将这类风险总结为技术性风险和制度性风险。最后,借鉴国内外套期保值相关理论,以螺纹钢期货为研究对象,利用OLS,B-VAR,VECM和VECM-GARCH模型估计了钢材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比率,并比较了不同模型下的套期保值绩效,提出钢企合理选择套期保值模型可以有效降低套期保值风险。同时从企业套期保值内部管理制度、期货套期保值监管制度方面对于降低钢材期货套期保值风险提供了建议。

崔睿萌[8]2017年在《Z冶炼厂商品期货套期保值内部控制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期货市场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以规避系统性风险。套期保值是一把“双刃剑”,套期保值工具可帮助企业规避风险,但由于企业人员理论以及实践经验不足,可能造成公司利润的波动,引发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部分企业以套期保值之名行投机之实,更是造成了企业利润的大幅度波动。因此,如何合理设置套期保值业务的内部控制,建立有效的套期保值风险管理体系应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本文首先描述商品期货套期保值内部控制框架,结合套期保值业务流程,梳理套期保值内部控制程序。然后选择Z冶炼厂的商品期货套期保值内部控制进行案例研究,通过访谈、调研梳理Z冶炼厂套期保值业务流程,根据业务流程识别风险点,介绍Z冶炼厂的应对策略。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目前Z冶炼厂套期保值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包括未正确认识套期保值目标及风险、未实时监控资金风险、未执行期货止损制度及部分组织及管理职能缺失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建议,Z冶炼厂应正确认识套期保值的目标及风险、加强套期资金管理、严格按照止损制度交易,构建套期保值内部监察稽核职能、加强业务部门与职能部门的沟通。本文的贡献在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目前我国对商品期货套期保值内部控制的案例研究并不多,大多集中在对理论的探讨,如套期保值存在风险点,如何搭建风险管理框架等,而企业在执行套期保值业务过程中所面临的大量风险更多实践中的风险,理论搭建的框架如何同实践结合是一个难题。本文立足Z冶炼厂,通过详细梳理业务流程,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期望能够为我国商品期货套期保值内部控制研究提供案例资源。

刘宇[9]2017年在《商品期货套期业务暂行规定对我国钢铁行业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风险规避和价格发现是期货市场两大功能.近年来,随着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幅度的加大,愈来愈多企业利用套期保值活动来规避价格风险,然而在其应用过程中,很多企业反映《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以下简称24号准则)所规范的套期保值会计与实务中的风险管理活动相脱节,并且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很难与现货价格变动实现对冲,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开展套期保值活动的积极性。为促进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财政部审时度势并于2015年11月颁布《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然而,《暂行规定》的出台能否有效解决套期会计与企业风险管理活动相脱节、应用门槛高的问题?相对于24号准则,《暂行规定》中的套期业务规范对钢铁企业有何影响?企业应用《暂行规定》进行套期活动时出现了哪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讨研究。本文采用理论结合实务的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本文以商品期货套期保值理论及其会计准则变迁等理论为研究基础;其次,对24号准则和《暂行规定》进行对比分析,阐述《暂行规定》对24号准则的改进;再次,研究《暂行规定》的颁布对我国钢铁行业产生的影响,在对《暂行规定》和套期保值会计基本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暂行规定》规范下的套期保值会计在Z公司的应用;最后,结合Z公司的套期业务实践,本文重点梳理了企业在应用套期保值业务中如何指定被套期项目、评价套期关系的有效性以及会计处理的问题,具体分析《暂行规定》对我国钢铁行业的影响。总结全文,本文得出下列结论:《暂行规定》的颁布有效解决了24号准则应用门槛高、复杂性等问题,很大程度上指导了企业套期保值实务操作,对套期保值业务具有指导意义;有助于钢铁企业规避价格波动风险;企业应用《暂行规定》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方法问题、套期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等。据此,本文提出叁点对策建议,包括企业应加强风险管理与控制,监管机构应强化上市公司对衍生品披露的监管,深化财务人员对《暂行规定》的理解等。

罗琳琳[10]2010年在《套期保值会计在火力发电企业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电力市场逐步开放的过程中,火力发电企业经营面临着诸多风险。如何进行风险管理,保证企业稳定健康发展是每个火力发电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套期保值发源于期货市场,是期货市场的经典理论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期货市场日趋成熟,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转移风险的企业日渐增多。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火力发电企业进入期货市场套期保值,规避生产经营风险不失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本文首先研究火力发电企业的现状,主要对火力发电企业经营现状和经营风险两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火力发电企业期货套期保值的条件。其次,本文构建了火力发电企业运用套期保值会计的体系框架。火力发电企业为了记录期货套期保值交易,就得应用套期保值会计方法;套期保值会计方法的应用是为了记录期货套期保值交易对火力发电企业的影响。套期保值交易和套期保值会计是紧密联系的。因此,文中的第四章主要包括期货套期保值方案的设计和运用套期保值会计两方面。针对火力发电企业的特点,本文设计出相应的期货套期保值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套期保值准则规定对相关经济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文章最后对火力发电企业运用套期保值会计提出了编制全面收益表、建立套期保值部门业绩评价标准、加强期货套期保值风险控制等几点建议。

参考文献:

[1]. 铁矿石期货套期保值风险管理研究[D]. 刘磊. 大连海事大学. 2016

[2]. 我国企业商品期货套期保值风险管理[D]. 郑文捷. 中南大学. 2004

[3]. 新规下商品期货套期业务的会计问题研究[D]. 李雪婧. 深圳大学. 2017

[4]. 企业利用商品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的风险管理[D]. 沈海华. 复旦大学. 2009

[5]. 玉米深加工类企业套期保值策略研究[D]. 周悦.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5

[6]. 企业商品期货套期保值风险控制管理——来自江西铜业的案例研究[J]. 卢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2

[7]. 钢材期货套期保值风险管理研究[D]. 王东宁. 兰州大学. 2017

[8]. Z冶炼厂商品期货套期保值内部控制案例研究[D]. 崔睿萌.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7

[9]. 商品期货套期业务暂行规定对我国钢铁行业的影响研究[D]. 刘宇. 安徽财经大学. 2017

[10]. 套期保值会计在火力发电企业的应用研究[D]. 罗琳琳. 长沙理工大学. 2010

标签:;  ;  ;  ;  ;  ;  ;  ;  ;  

我国企业商品期货套期保值风险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