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期刊如何破译_财经论文

财经期刊如何破译_财经论文

财经期刊如何破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期刊论文,财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市场经济带来了财经期刊的畸形繁荣。据粗略统计,全国目前有正规刊号的财经商务类期刊有150种左右。近年,随着传媒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各种社会资本纷纷进入传媒业,财经期刊的数量仍在增加,使市场生存状况变得越来越严峻。除了几个积累了庞大资源、建立了忠诚读者和稳定渠道的名刊外,大多数财经期刊生存堪忧、前景渺茫。

按说,在一个全民重商、崇尚创业和财富的时代,对财经商务类期刊应该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大好时机。是什么使财经期刊这个离市场最近、含金量最高的刊种,不能羽化登仙、翩翩起舞呢?很大一批财经期刊印量一直不能破万,销量就更是天知、地知、自知了。广告也是虚虚实实、真假莫辨,到底有多少是真金白银,连期刊社的人都说不清楚。知道实情的那一两个关键人物又是坚决不说的,为什么呢?丢人呗!

有一位诗人说过:“沙漠是这样诞生的,当欲望对生命透支时,连上帝也会破产。”财经期刊这片刚刚被发现、形成不久的沃土,在人们一拥而上、急功近利的索取甚至掠夺中,已过早地呈现出荒芜化和沙漠化倾向。这其中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办刊者的失误和错位终究是无法掩饰的。

定位模糊

财经,从广义上包括了所有的商业活动和商业现象,有着广阔的分类空间和诸多的专业领域。然而,绝大多数财经期刊的读者定位却十分模糊,内容同质化严重,互相模仿和抄袭,甚至把中国的《财富周刊》、中国的硬客(INC)、中国的《福布斯》当成定位。美国的国情和国民跟我国根本不一样,这纵然不是缘木求鱼,也是邯郸学步。财经期刊的准确分类对研究者和关注者一直是个难题。如果一定要分,恐怕只能从定价上、印刷上、从针对大城市读者还是中小城市读者上分。这里我们暂且从物理属性上把财经期刊分为高、中、低档三种。

高档刊:一般指售价10元或10元以上、铜版彩印、针对大中城市读者的财经期刊,最高定价可达48元、70元一本。高档期刊仅北京一地便不下30种,全国有50家以上。主办方不但名头大、衙门高,作者学历、身份世十分显赫,选题定义热衷于国内外顶级企业、人物和话题,动辄几十大、几百强、上市公司、创投基金、期货市场、网络经济、纳斯达克、华尔街、道·琼斯指数等,这些又大、又专业,高不可及、远不可企的话题,到底能和多少读者扯上关系呢?这些杂志到底是做给谁看的?拉大旗作虎皮,“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目标读者、广告客户是哪些人?在哪里?既不做市场调研,也不做读者统计,烧别人的钱不心疼,甚至有些上市公司用股市上圈来的钱替期刊交学费,而财经期刊靠烧钱是永远都毕不了业的,只有靠市场生存,才能获得独立自主的生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媒体。

中档刊:在5元和10元之间。这个区间的财经期刊全国不会超过20种,其中两大名刊《商界》6.5元、《销售与市场》7.5元均在这个范围内。内容以企业、企业家、产品、品牌、市场、营销的有关话题为主,有血有肉、重实战、重案例,比较受读者欢迎。读者多为商人或准备创业者,对价格和内容基本认同,多为自费订阅或连续购买,有一定的忠诚度。这类期刊广告量很大,以招商广告为主,货真价实。文章作者除常年跑企业的记者外,多为商界人士,其中策划人、广告人居多,可读性较高。

低档刊:定价在5元或5元以下,全国有不下70种,其中还难免有手续不全者。内容以大众创业、致富、理财为主,信息量很大,各种似是而非的项目令人眼花缭乱。这类期刊多生长于各省会和地级市,实力不大却经营灵活,是市场上自生自灭、顽强拼搏的草根刊一族,虽有不少问题但不可小觑。具体操控者背景及来历复杂,比较成功者是了解市场的书商和经营过致富信息的人。手续多为租刊号或所谓联合办刊,无形资产难以保障,所以也很急功近利。广告绝大部分是致富项目和信息,软硬兼施,真实性和可信度很差,但真正是靠市场生存和发展的,虽为正规军所不齿,但游击队既然广泛地存在着,便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因为定价和定位低,在中小城市自然产生了一定数量的即兴购买者,形成了财经期刊的低端读者,只是在大城市难见其踪影。

在对上面三个档次财经期刊的研究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从数量上看,高、中、低档财经期刊呈哑铃形,两头大、中间小;从受读者欢迎的程度、销售量和经营效益上看,却是一个纺锤形,中间租、两头细。在全部财经期刊里,《商界》和《销售与市场》的广告收入几乎可占到半壁江山,令全行业尴尬,市场就是这样一个东西,财经期刊的最大学问和最大疑问都在这里。有人一定会说,《商界》和《销售与市场》创刊较早,靠时间积累了经验、资源和读者,这固然是原因之一,但也有同龄的财经刊并未能同步长大,至今仍在苦苦寻觅和探索中,又如何解释呢!

随着大量新刊的涌入,时间已不再是有利的因素。何况发行市场的全面放开,境外财经期刊的大鳄们终将登堂入室。其实,美国的几大著名财经期刊早已在中国安营扎寨、招兵买马开始运作了。他们的起点往往比许多国内财经期刊的终点还高出许多,虽然现在还无法进入主渠道零售,但获得落地权恐怕也只是早晚的问题。政策和市场给广大财经期刊跃上龙门的时间越来越短,时间已不再是财经期刊积累资源和财富的管道,反而有催命的味道了。

其实,财经期刊重要的不是盯着成功者模仿、跟进和对抗,也不要只盯着广告主的钱袋瞎忽悠,而是找准定位,定下心来箱耕细作,获得读者和销量,广告主和广告人会不请自来。定位其实酷似自然界的生态位,鸡打鸣,猫上树,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空间。明明定位是草食动物,却非要在猫科动物群里竞争和生存,头破血流甚至粉身碎骨又怨得了谁呢!

人才匮乏

财经期刊滥殇不久就成了大刊种,是因为人们都看到了利益机会和发展空间,真是其兴也勃焉!但纷纷早产所造成的先天不足,不得不在成长的过程中付出代价。主要是市场传媒人才的严重匮乏,这也许是没有办法的事,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就成了被动性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

人才匮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期刊的管理、决策及采编人员;二是负责和从事发行、广告、培训及推广的市场经营人员;三是内容提供者,即真正有价值的财经文章作者和值息提供人。下面我们来分别讲述:

1.由于我国特殊的出版管理体制,不但主管和主办是分离的,主办者和执行人往往也存在错位。这样说吧,不管职务名称叫什么,决定一本期刊兴衰的往往有两个重要人物:一个婆婆,一个当家媳妇。婆婆开明,当家媳妇内行而敬业,这个家便有兴旺之象;婆婆专断,媳妇还小心伺候着,这个家也是可以维持的;如果婆婆昏溃,媳妇刁蛮,败家之兆是不用多说的。但往往是好媳妇遇上个刁婆婆,这便有故事了,要么媳妇以德、孝、贤、能征服了婆婆,要么婆婆压着媳妇无法施展,矛盾一旦不可调和,不是媳妇愤然出走,就是像焦仲卿他妈一样,休了好媳妇刘兰芝。之所以在大量新创的财经期刊里有这样的现象,是因为对人才的监督、使用和管理,只有义气、地位和权力之争,还没有形成行业规范和理性标准。婆媳关系已经是这样复杂,婆媳各自的水平更是谁也说不清楚,对于一种新现象、新事物,各人有各人的经验和角度,最终还是位高权大者一锤定音。采编人员大多来自于传统体制和传统媒体,既没经过商,也不熟悉市场化的媒体运作和生存技巧,甚至还保留着一些编辑老爷把关、毙稿的老传统,对市场价值既没有感觉也无从判断。孰不知现代商业期刊,从组稿、发行到广告无不求之于市场,财经记者和体育记者一样,需要很高的专业素质和长时间的磨砺。其实,这么多财经期刊,又有几个真正优秀,甚至合格的财经记者呢?许多所谓主力记者,连文字都半生不熟,更别提市场眼光和专业素质了。圈内本来就不多的有才华的财经记者,也被几家名刊高薪挖光了。许多财经期刊一看就是外行在办,甚至从上到下竟发现不了一个明白人,大量年轻的记者,多是靠模仿和想像来杜撰文字,于是大批似是而非、云山雾罩的创业故事和致富神话充斥版面,甚至互相抄袭和生吞活剥地改编。因此,财经期刊在市场表现和效益上出现严重的马太效应,也就不足为怪了。

2.再说经营性人员的问题。如果说高层和采编者的问题是懂制作而不懂营销,经营者所表现出的问题是懂销售而不懂服务。发行,虽然在渠道上有很大的问题(后面将专门讨论),但是不是发行工作就无所作为、一筹莫展了呢?显然不是,态度决定一切,只有你认为没办法了,才是真正的没办法了。西安曾有一本很不错的财经期刊,老总是我相熟多年的朋友,在一次与他探讨发行渠道改革和创新问题时,他竟说他不在乎发行量,在他眼里最大的资源是结交了多少知名企业家和高层官员。这就让我听不懂了,这是内行人士说的话吗?就像一个成年女人告诉我,她不在乎年龄和相貌一样。后来他不知得罪了哪路神仙,还是被停刊了,可见他的高层路线并没有奏效。经营中,另一重要工作就是广告,财经期刊的广告经营最大的问题是太急功近利、不择手段。既不认真研究广告客户的分类和需求,也不清楚读者都是哪些人,广告的作用和效果如何,只一味地靠一些小花招、小伎俩蒙人、蒙事儿。如:虚报发行量;夸大发行范围、虚构读者成分和分类;高报价,大折扣;免费刊登国内外名企、名品广告以抬高自己等。其实,广告主和广告人是好蒙的吗!这是一把双刃剑,不诚信者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在伤害自己,甚至可以说主要在伤害自己。

经营中还有一块就是论坛、峰会和培训。本来,这是很适合财经期刊的一个很好的延伸性服务项目,但却让一些急功近利或别有用心者越做越乱、越做越俗,甚至成了一些主办者的现金提款机。随便选个题目和由头儿,便开始登广告,请些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等名人捧场,把企业家招来,无非是交款、座谈、听课、照相,然后吃喝、娱乐、游山、玩水。这些套路,已越来越引起人们反感,因为没有实实在在的东西,不能为企业真正解决任何问题。除非你能把一种活动做成品牌,这方面《销售与市场》的“金鼎奖”值得研究和肯定。品牌是需要长期培养、精心呵护和不断提升的,当然也就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玩儿的。

3.稿源问题。除记者和编辑采写的文章与信息外,自由来稿和约稿是财经期刊内容的主要来源之一。有多少人向刊物供稿、供什么稿、哪些人供稿,也是期刊的重要财富和资源。谁拥有的多,谁便具有竞争优势,其中刊物的品牌、品位和稿费标准,对于稿源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管钱来自何方,有钱和没钱显然是不一样的。这里,我们只以自由投稿的来源和特点来分分类,一般不外乎三种情况:一是专家、教授、学者的论文和研究成果,代表了理论和高层的观点,但因为稿子长并且理论性、专业性很强,可读性较差,不便安排大量的版面,因此这类稿子并不算缺乏,除非是出自名流之手。二是各种五花八门的致富方法和创业信息,这类稿子虽然有较好的可读性和信息量,但过于传奇和讨巧,真实性和可操作性不敢恭维,而且还很容易嗅出软广告的味道,编辑的工作经常就是从这些垃圾信息里筛选出还算顺眼的东西。三是商人和企业家自己的商业经验和经历。相比较而言,这是最有价值的稿子,真正具有指导实践的意义,但这种稿子不是很多,因为许多成功的商人,并没有用文字总结与投稿的习惯,稿费和名声对他们也不大起作用。记者主要追逐和采写的也是这些人,其中成功的策划人和广告人比较喜欢写自己的商业经历和案例,其深层的功利目的也是不言而喻的,好在这些人的文笔和内容确有抓人之处,因此策划人和广告人就成为财经期刊许多版面和专栏上常见的名字。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财经期刊的最珍贵资源?我以为是忠诚的读者群,这也是成功者的最大财富,即兴购买和集团征订不过是金字塔的底面积,忠诚的读者才是一本期刊的真实高度,这是期刊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媒体和媒体人的尊严和地位所在。忠诚的读者来自哪里?为什么忠诚?我们必须首先要明白,读者掏钱购买期刊到底是为了得到什么,我认为:一是有用的信息资讯;二是阅读的愉悦。因此,信息量和可读性是两个须臾不可忘记的要素。如果一定要找成功诀窍儿的话,那就是:正确定位,长期坚持,真诚服务。

渠道淤滞

期刊在发行渠道上的问题,由来已久,圈内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圈内人除了扼腕、叹气、摇头外,一概无所作为。期刊对流通领域的运作模式本来就没有什么影响力,甚至话语权都非常微弱,根本原因是:期刊一不同于日报,可以建立自己的专门发行队伍;二又异于图书,时效上有较大弹性。期刊的发行只能孤苦伶仃地寄生于图书市场,酷似一个后娘养的孩子。这些问题虽然不是期刊界能够独立解决的,但与流通领域的创新和先行者努力配合、相机突破却是可以尝试和可以期待的。

业内通行的一渠道和二渠道概念,哪一个也不是专为期刊服务的,更不存在专为财经期刊服务的机构。一渠道国家邮政系统,是一个庞大而低效率的官僚机构,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虽然三年前张家口的那场发行官司,从理论和法律上结束了邮政系统对报刊发行的垄断地位,但垄断的现实并未从根本上动摇。近年邮政系统又积极投资城市零售报刊亭,建立的依然是经营和供给的双垄断体制,它的认同与否,成了所有市场化生存期刊的命门,把雄心勃勃的大量新刊和成长中的期刊挡在了门外,使其根本无法挑战传统名刊。许多老名刊即使不思进取,也依然活的有滋有味,无忧无虑。挑战者在门外摩拳擦掌,咬牙切齿,因为登不上擂台也无奈其何。可见,渠道垄断已严重阻碍了期刊业的发展。

好在还有二渠道。二渠道其实指的是各地的图书批发市场,而图书批发市场的一渠道却并不是邮局,而是新华书店系统,这更是一个类同于邮政的国营机构。近年,新华书店在改革中初见成效,图书市场的一、二渠道已越来越模糊,逐渐有汇流的趋势。邮政系统不断有业务被剥离和分流出来,却是为了保护和保留国家邮政体系的独立存在,这是期刊发行渠道现状和前景的又一尴尬。

期刊经营的二渠道,一般是在图书经营中不得志的非主流书商,其实力和地位原本仅能支持其边缘化生存,但期刊渠道上的拥堵和滞塞给了他们机会。他们很容易不用资金就能优先得到大量期刊,尽管坐店批发的落后模式并不能带来理想的销量,但杂志社终于在各城市找到了代理人。铺得出铺不出、卖的掉卖不掉先放一边,期刊印出来总算有地方寄发了,但新的问题很快出现了,经营期刊的二渠道书商逐渐发现了两个财源:一是用现金追逐名刊,以比邮局快半拍的速度,用牛虻对付大象的办法,开始侵削一渠道报刊亭,很快形成了与一渠道的直接竞争,从而也迫使邮局由法定垄断退守渠道垄断;二是对找上门来的新刊和非畅销刊来者不拒,反正又不占用自己的资金,卖出去赚钱(差价),卖不出去也赚钱(处理过刊)。因场地有限,许多新刊无法摆上柜台,甚至有的未解捆儿就变成了过刊,据说一些大刊商,每月能卖出去一卡车过刊,期刊社面对自己用心血制作的精神大餐遭受如此待遇,简直欲哭无泪。于是,有些期刊欲学报纸,企图建立自己的专业配送发行队伍,便纷纷自登广告,以工作站、记者站、发行站的名义,向各地征召热心加盟者。这一举措满足了许多有新闻情结、记者情结、传媒情结的人,应征者虽未云集,但也堪称络绎不绝,期刊社惊喜交加,一分钱不花就创立了队伍,有的期刊社还向加盟者收取入伙儿费。然而实践的结果令人伤心,一本并不畅销的期刊,在一个城市的经营和运作,无论加盟者怎样努力,也很难养活一组人,甚至一个人的生存,可谓乘兴而来,败兴而去。过完传媒瘾,时间一长加盟者弹尽粮绝,纷纷偃旗息鼓,不了了之。期刊社正在困惑不解时,发现终于有人坚持下来,且热情不减妙招迭出,接着麻烦就来了,有的还惹出一连串的官司,期刊社老总稀里糊涂就成了被告,原来那个聪明的家伙,并未按期刊社的要求出牌,而是利用授权和媒体的身份大打擦边球、越界经营,甚至招摇撞骗、为非作歹,最终期刊社的高层一提起这事儿就苦不堪言,竟顾左右而言他。

市场到底需不需要期刊,读者到底需不需要期刊呢?毫无疑问,需要!不是一般的需要,而是如饥似渴,求之不得。尤其是财经期刊,在这个商业时代、市场社会,每个人的创业热情和致富欲望空前强大,问题是财经媒体和市场读者之间互动渠道的淤滞,在很大程度上也造成了供需内容和方式上的错位、甚至断裂,致使期刊找不到自己的读者,读者找不到自己的期刊。那么,财经期刊如何突破渠道铁幕,取得与时代相称的媒体地位呢?笔者在对财经期刊多年的关注和研究中,有三个设想求教于方家,虽不敢说立竿见影,但对有利于财经期刊的生存和发展这一点,是不乏信心的。

一、应建立自己的行业组织,不管谁牵头、也不论叫什么名字,总之是一个同业决策层交流、协调、统筹、维权和自律的公共平台。大家寻求共识形成统一步调,积极改善生存环境和扩大发展空间,谋求更大话语权和影响力,尤其针对发行渠道的不合理地位,共同探讨破解之术。近年,虽有人不断倡导和策划成立行业协会,但终因缺乏广泛共识和权威性,未能修成正果。

二、创立以北京为中心的期刊专业博览会。把期刊从图书博览会中分离出来,并以此为契机和龙头,培育、扶持专业发行公司和机构,进而策动邮政报刊亭之外的终端销售网点,创立新渠道并使之扁平化,增加选择余地,尽快、尽量贴近市场和读者,以低成本和高效率保障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畅通。这一设想正日趋成熟,面临机遇,其理由有四:①每年的图书博览会规模过于庞大,给主办城市造成了不小的市政压力。②刊与书有本质区别,目标客户和渠道商并不是一种人。③图书博览会会期长、成本高,期刊参加的效果并不明显。④可有效支持和促成第一种设想,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期刊协会、中国传媒大学等均有影响力和实力策动这一变革。

三、支持发展和积极参与第三渠道发行模式。所谓第三渠道是针对一、二渠道,又明显有别于一、二渠道模式的新构想和新尝试,是为期刊业量身定制的专业服务平台,其优势和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用连锁和招商加盟的方式授权各城市独立业务代表,同类多刊种联合销售,形成统一策略、统一网络和统一服务,在专业培训和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对所有签约期刊提供一视同仁的无差别服务。如:北京风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正在建立的“全国财经期刊联合发行网”,即是三渠道的经典模式。2.对期刊提供全方位服务,不仅负责零售和征订,同时还积极参与期刊的宣传推广、广告代理、题材策划和内容供给等,对媒体代表市场;对市场代表媒体。3.三渠道尤其在帮助新刊迅速铺市和快速上量方面有独特优势,他们看重的是发行网的延伸价值和远期效益,与二渠道的散乱和急功近利不同,创立品牌和积累无形资产已成为三渠道的共识和目标,显见此其志不在小,让我们祝愿她走稳、走好!

标签:;  ;  ;  ;  

财经期刊如何破译_财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