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数学课堂动手操作的有效性论文_张庆美

提高数学课堂动手操作的有效性论文_张庆美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科苑小学 255000 、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新课程也以学生的“动手实践”为主要学习方式,把数学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教师要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经历观察、操作、思考、探究,有效地帮助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从目前我们的课堂上来看,很多的时候动手操作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实效性。因此,在我的课堂上,对动手操作方面,重点做了有意识的训练,下面就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谈一点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精心准备学具

要动手操作就要用到学具,可是老师们都有这样的经历,明明布置了让学生带学具,但是到了课堂上,开始用的时候,有的不是忘带了,就是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用了这样的方法,一是老师在准备学具的时候,多准备一些,再就是嘱咐组长多准备,然后对没有准备的同学进行教育,或者实行量化扣分,让他感觉到由于自己的失误会影响到小组的合作效果。几次下来,同学们都会按时准备学具。

另外,由于老师对教材的把握有时不到位,限制了孩子们准备的学具,也同时限制了学生创作思维的发展。比如,在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如果让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学生们会很快就拼成一个长方形或者平行四边形,然后引导学生推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的课看起来很顺利,其实学生并没有真正的自主学习。当我在讲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我让学生准备了很多类型不同,大小也不同的三角形(当然每组里面至少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两个三角形),然后和学生们一起复习:前面学习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让学生明白,都可以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来推导,然后提出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在操作中经历了拼不起到成功的过程,也激励了学生寻找两者之间的联系的兴趣,到最终能用语言完整表述,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自主的研究氛围中。

再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也是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时用的学具,有的用长方形纸条,有的用圆片,有的画线段图,不管学生用什么学具展示,都发现了一个共同的规律: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可见,同样在用学具,但学具的准备上不一样,教学效果也完全不一样。

二、明确操作的要求

动手操作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重点,精心设计如何操作探究,鼓励学生充分地动手、动口、动脑,大胆地展现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教师要掌握好操作的契机,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操作想让学生从中明白什么,首先自己一定要先明白为什么而操作,要完成什么样的教学目的,起到的效果会是怎样。

在教学“最小公倍数”时:首先提出解决的问题:用多少个“春”字作品可以摆成正方形展板?这些展板的边长分别是多少?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合作:用小长方形纸片代替“春”字来摆摆看。一开始由于老师对学生们的操作要求不是很明确,以致课堂出现了一度混乱,干什么的都有,不知道到底要干什么,完成了的同学,也不知道用语言怎样正确的叙述。反思之后,到了第二节课,我就给孩子们明确了操作的要求:

1.试一试:用几个能摆成一个正方形?能摆几种?组长做好记录

2.算一算:摆成的正方形边长分别是多少?

3.想一想:摆成的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学生们在操作要求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合作非常有序。通过拼摆图形,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和结论。因此,明确操作的要求,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合理控制操作的时间

老师在安排学生操作的时候,有时时间很难把握。那么怎样合理控制操作的时间呢?通过课堂实践,操作的时间因内容而异,因学生而异,因实际而异,不可一刀切。有的内容探究步骤简单,学生的知识储备丰富,课堂动态生成的信息与预设的方案相差无几,这时操作时间可短些。有些内容学生较陌生、内容难度大,知识抽象,这个时候,要舍得给学生时间,让他们充分的操作,交流。老师也要真正地深入到学生中去,进行操作指导,给学生适当的提醒和帮助。操作完成后,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抓住时机,引导学生用简洁、正确的数学语言进行描述,让学生充分地说,挖掘学生的想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精彩。

四、室外操作活动以小组合作为主

有的操作活动可能根据内容的需要,要到室外去进行,这个时候,最好的组织办法就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在活动开始之前一定要讲清楚操作活动注意事项,比如安全问题、工具问题、有效地分工、合作,做好活动记录等等。有的老师担心安全问题,于是很多室外活动就省了,我个人认为,只有学生参与了活动,才能真正地参与到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历经知识的形成。只要我们组织有序,分工明确,方法得法,相信我们的学生会做得更好。

论文作者:张庆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4月总第2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7

标签:;  ;  ;  ;  ;  ;  ;  ;  

提高数学课堂动手操作的有效性论文_张庆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