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与融资_企业筹资论文

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与融资_企业筹资论文

民营中小企业筹资融资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营论文,融资论文,中小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我国大多数私人企业还处于小生产阶段。而市场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即使企业有了一定知名度,如果不迅速扩大生产量,就会失去占有市场的机会。可是,民营企业维持日常生产资金已经很紧张,再要扩大生产就必须通过资本市场筹资融资,如果主要依靠自我积累的话,在短时期内扩大生产规模很困难,其发展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企业主和当地政府领导都看到了问题所在,都在探索解决问题的出路。

一、民营企业贷款难

民营企业的发展不仅有着来自意识形态方面的观念束缚和认识歧视,还有着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种种限制。从资本运作来说,民营企业难以获得贷款的支持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了。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享有“非国民待遇”与它们在中国经济中承担的义务、作出的贡献、产生的作用是不平等的。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和多数发展中国家里,为发展中小企业而服务的金融服务体系近年来不断得到了加强。在间接融资方面,那里有着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和准金融机构,在直接融资的资本市场上,有着专为中小企业开设的特殊板块。而在我国,间接融资的信贷资金绝大部分集中在国有商业银行,为民营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不发达。在国有企业资金从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以来,国有商业银行系统一直在扶持国有企业发展、保持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主导地位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发挥着所谓“第二财政”的作用。最终的结果就是国有企业占用了全社会近3/4的信贷资源,国有商业银行系统也因经营不善的国有企业高负债而积累了庞大的不良资产。银行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对民营中小企业的贷款采取了更为审慎的态度。“雪上加霜”的是,银行对于贷款担保的要求较以往更为严格,而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的状况下,民营中小企业要获得贷款担保却异常困难,本来有望的贷款项目往往因为找不到担保而夭折。

如果不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民营中小企业便难以发挥潜力顺利发展,难以更好地发挥提供就业岗位、吸收社会闲置劳动力的功能,难以更好地发挥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功能。

二、民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拓宽筹资融资渠道

现代企业的筹融资数量大,频率高,要求不断进行资本扩张,而个人资本的最大特征是其占有主体的单一性,这使其无法容纳更多的占有主体。其资本的扩张只能主要通过间接融资。而间接融资又往往受其信用能力的限制,有很大的局限性。这样就势必会产生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个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但是,金融市场的发育,各种融资渠道的形成,使资本来源日益多元化。这不但适应了个人资本扩张的需要,而且会提高资本使用的社会化程度,同时金融市场的形成也会解决资本经营能力与承担风险能力的矛盾,从而促使物质资源的经营效率和人力资源的配置合理化程度提高,最终会实现物质产品、生产要素和人力资源的市场化。股份制改革的发展和确立过程为上述观点提供了实证。

不过,民营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和公司上市的渠道也并不通畅。作为直接融资重要渠道的证券市场,不论A股、B股、H股, 为民营企业开的门极少;即使地方政府推荐出符合产业政策,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又守法经营,达到上市条件的民营企业也难以拿到上市额度。

虽然存在不利于民营企业开展直接融资的环境,但民营企业群体仍然要在各自所在地,凭自身业绩积极争取上市指标。政府在重点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市的同时,应考虑给民营企业一定的上市机会。全国工商联和各地工商联应当积极为民营企业呼吁,在安排企业上市指标时,给民营企业保留适当的比例,并向民营企业开放B股、H股发行市场。至于民营企业,则要充分估计利用A股、B股、H股发行上市的难度, 不局限于上市这一狭窄通道,要尽可能利用自身灵活的机制和捕捉机会的能力,寻求更为广阔的利用资本市场发展的途径和手段。

目前,上市公司亏损企业比例逐年增加,一些企业连续两年亏损又后继乏力,资产质量不断恶化,面临停牌危险,受到“ST”处理(即特别处理股票)。因此,收购上市公司的“壳”,实现低成本控股上市公司已成为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一条重要途径。民营企业有人才优势,有机制优势,特别是那些有发展前景的产业,控股上市公司后,完全有可能通过资产重组,调整资产构成,提高管理水平,使上市公司恢复活力。同时,民营企业还可以将一些优质资产通过借“壳”上市的机会与国有资产控股的企业合并上市。虽然自己不能拥有上市公司的控股权,但借“壳”上市可以将资产证券化,使资产增值,增强资本流动性;可以利用现代公司制度使民营企业入股部分资产的经营权与上市公司保持一个相对独立又有法律保障的资产关系和经营关系,仍然有利于民营企业自身的发展。

国企改革实施的“抓大放小”战略和开放竞争性行业让民营企业进入,这本身就是民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开展资本经营,获得扩张的机会。一些长期亏损、负债累累、濒临破产的国有企业将有可能成为民营企业资本扩张的对象。民营企业可以利用承债收购等多种资产重组的方式兼并国有企业。资本经营具有丰富多彩的手段,民营企业要充分利用资本经营技术,针对不同企业状况、产业状况采用不同的操作手段。可以收购、兼并、合并,可以承包、租赁、托管、改组。国有资产战略性调整并在产业结构上进行重组,对一般竞争性行业、亏损企业将会采用多种方式通过资本市场转让退出。这对民营企业来说是利用资本经营求发展的难得机会。

三、克服民营企业的弱点

中国的民营企业大多由家族式企业发展而来,投资主体与经营主体重叠,企业规模扩大了也仍然没有摆脱家族企业、家族管理的模式。很多民营企业不能利用资本的有限责任制来确立资本结构,维护资本所有的权利,明确资本经营者的责任、权利、义务,没有按公司法进行改造。

大多数民营企业都是独资企业,不具备资本的社会性、公众性。一方面不能利用资本作为纽带,采用资本的股份化原理实施资本的扩张战略来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另一方面不能通过扩股、合并、承债收购、股权置换等资本经营手段来达到发展的目的。同时也不能形成由多个投资主体构成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缺乏来自不同方面的监督、约束机制。

不少民营企业没有自然人与法人的严格法律界限,使用、处置法人资产与自然人资产时含混不清。其实只要民营企业将出资作为企业的实收资本,进行注册登记,自然人财产就形成了不同的法律主体,不同的民事责任主体。而此时作为法人代表的企业领导人和经营者必须按公司章程和公司法行使对企业财产的权力,而不能仍然像处置自己的财产一样可以有随意性。

在资本市场的运作中,规范的财务制度是获得融资筹资支持的必要条件。如果企业的财务状况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甚至使债权人和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就谈不上正常的资本运作。可是我国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企业管理往往有很浓厚的情感色彩与人缘色彩。上下级关系常常被亲情、友情取代。一些关键的工作岗位,如供应、销售、采购、财务都用自己的亲属。管理上虽也制定各种财务制度,但大多是用来约束企业其他人的,老板不受约束,可以随时支取,甚至用于家庭、用于个人生活等非经营性支出。企业不注重保留财务单据,财务上往往都是两本帐,一本是对老板的实帐,一本是对工商、税务的虚帐。

因此,如何改进民营企业的产权组织形式,使其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提高资本的社会性、公众性;如何规范民营企业的行为,减少随意性,增强作为企业法人的责任感和行为规范化;如何建立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财务制度,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克服了民营企业自身的弱点,方有利于民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和资本经营。

标签:;  ;  ;  ;  ;  ;  ;  

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与融资_企业筹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