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与金融业合作发展机制构建研究_系统动力学论文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机制构建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金融业论文,物流业论文,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当前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美国出现的次贷危机所带来的流动性紧缩和短期的流动性恐慌,其本质是流动性过剩和经济繁荣期金融机构过度乐观的产物。随着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市场投资者对风险类资产偏好度降低,引发全球债券市场调整;市场对未来经济增长信心下滑,美元汇率受到打击;市场担心次贷风波将引发美国经济衰退,引发美国及全球股市大幅下跌。在世界性的金融波动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流通领域中的物流业与金融业的协同与发展成为目前非常重要的研究和实践课题,有必要建立和发展我国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业与物流业可持续协同发展。

一、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构建目标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构成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①,协同系统的目标不仅有利于物流业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金融业本身的壮大。同时,根据整体功能大于部分的系统特性,协同系统可以衍生出未协同前所不具备的新功能。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系统的目标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1.提高物流能力

即在充分的资金支持下,通过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先进的物流技术的应用,提高物流业的产值、货运量及货运周转量。以此满足经济发展对物流业越来越多的物流需求,降低物流运量的短缺水平,提高物流能力,避免物流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2.提高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包括物流服务和金融服务两方面,即在为顾客服务方面要求做到实时响应,无脱销、无货损等事故,按顾客要求的时间、地点、数量提供“一站式”的可视化服务。与传统的物流系统相比,在物流过程中能为客户提供更完善的现金流管理,为顾客提供最佳服务。

3.降低服务成本

通过对物流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协调、监督和控制,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最低的在库水平和大批量的输送,切实降低物流成本,同时以及时的物流配送为顾客创造时间或空间上的效用,提供最大化的让渡价值。

4.提高服务效率

通过对物流设施与港口、机场、不同运输方式的集装箱枢纽站场、中转站、零担货运站与铁路、公路、干线道路等线路构成的运输网及链接点的有效配合,消除一切不合理的多余的物流流程及活动,实现“无缝化”的物流运作。

5.优化信贷结构,控制金融风险

面对金融政策“从紧”的局面,金融业需要进行行业的分析筛选,银行信贷资产在各行业所占的不同比重,既决定了金融业资产质量的优劣,也决定了金融业盈利水平的高低。准确分析行业状况、把握行业的发展方向是确定金融业信贷政策的基础。物流业与金融业的协同,使得信贷结构向风险较小、发展迅速的物流业倾斜,有利于优化信贷结构,控制金融风险。同时,物流金融业务的开展,有利于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要求,使得金融业的信贷投资稳步转型。

6.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流动商品仓储为基础,涵盖中小企业信用整合与再造、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与传统商业的综合性服务平台。这种新型金融服务逐渐改变了传统金融贷款过程中银行——申请贷款企业双方面的责权关系,也完全不同于担保贷款中担保方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三方关系。

二、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模型构建

1.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动力学因果关系

物流系统动力学是系统动力学与物流系统科学相结合而形成的边缘学科,物流系统动力学以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将被研究对象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并建立各要素之间、各系统之间的因果关系,确定因果反馈环。本文采用物流系统动力学,通过系统分析、推理和综合,建立被研究系统的计算机模拟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各种政策、各类措施的执行效果,以验证系统模型的有效性。同时对影响系统发展的主要因子进行灵敏度分析,通过分析比较提出改进系统结构的建议,为制定战略与决策提供依据。依据系统动力学分析流程,形成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的系统动力学因果关系图,如图1所示。

图1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动力学因果关系图

2.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动力学变量分析

根据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设计系统流图,其目的主要在于反映系统各因果关系中所没能反映出来的不同变量的特性和特点,使系统内部的作用机制更加清晰明了,然后通过流程图中关系的进一步量化,实现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的仿真目的。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的系统动力学变量图,如图2所示。

图2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动力学变量图

因果关系图是系统动力学进行分析的主要工具之一。在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的基本因果关系图中,包含着三个基本反馈环②。图中的为正反馈环,表示经济的发展会促进对物流业的科技教育投入,从而提高了物流从业人员的劳动素质,为物流业提供先进的物流技术,有利于改善物流服务管理水平。这就促使了物流业能力的提升,从而促进了物流业产值的增加,促使物流业快速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是一个良性的反馈回路,表明了科技教育投入对物流业的影响作用,也反映出物流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根据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动力学变量关系所示,在完善的法律制度下,具备良好的投资环境,资金投入对物流业的影响作用。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促进物流的资金投入,可以完善物流业的基础设施,从而提高了物流能力,增加了物流业产值,进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形成了一个良性的正向回路。同时,还存在另一个正向回路,即在完善的法律制度下,保障良好的投资环境,增加对物流业的资金投入,完善物流业的基础设施,从而提高了物流业能力。这使得物流企业的偿债能力大大提高,因此更具有融资吸引力,使得更充足的资金投入到物流业中去,这就是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可以判明,金融业产值的增加有利于促进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国家会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投资环境,有利于金融业的良性发展,进一步促进金融业产值的提高。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正反馈过程。

但是,我们也不应忽视,金融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即随着金融业产值的增加,金融业的信贷风险也在逐步升级,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那么金融信贷风险的增加势必影响到金融业的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及发展性,会对金融业产值的提升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信贷风险使得金融业的增长面临着一个负面的反馈环。

控制金融业信贷风险的进一步扩大,可以通过金融创新来扼制。当金融业信贷风险逐步增大时,金融业会选取信贷风险较小的企业进行投资,此外金融创新也是常常被用来缓解风险的解决方法。通过金融创新可以衍生出新的金融产品,降低风险,提高金融业的整体水平。采取金融创新等措施加以控制,使得负反馈数量为偶数,从而保障了金融业仍然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三、模型行为与协同系统一致性检验

1.行为复制分析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行为时间特性应与现实系统可观测到的现象没有显著差异,这种检验即是对历史数据的仿真,包括系统中存在问题的再现,以及根据原有的系统的假定所推断的行为等。如果一个模型的仿真结果不能与实际系统的历史数据相吻合,该模型是不可信的。

国民生产总值、银行效益指标及物流业产值指标是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中的三个水平变量,从拟合对比图来看,本模型拟合程度高,虽然模拟值与真实值并非百分之百一致,但是模拟模型所反映出的发展变化趋势与真实情况相似,误差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综上所述,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可以较好地再现实际系统,说明模型有较高的可信度。

2.行为异常分析

所谓行为异常,是指模型在某种测试条件下可能产生与预期结果极不相同,且也未曾在实际系统中出现过的行为出现。该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模型有错,必须跟踪并查出原因,加以改正;二是模型揭示了某一特殊情况下实际系统可能产生的行为模式。虽然这种行为异常未曾在实际系统中发生过,但经严格分析论证这种行为模式是有意义的,并且产生行为异常的机制是真实的,这表明此模型能正确揭示系统的性能,具有洞察系统内在奥秘的潜力,无疑使得模型的有效性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3.极端条件下的模拟

检验模型在极端条件下的行为是否合理是模型检验中的重要一环。虽然该种情况在实际系统中未必都会发生,而且极端条件下的假设也带有一定的主观成分,但此类检验对提高模型的可信度有很大的作用,此次模型调试中,未发现该种情况。

四、实证分析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可以模拟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带来的经济效益,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可以分析变量取不同值时带来的经济效益。物流业与金融业的协同在宏观上表现为金融业为物流业提供贷款资金,建设完善物流业基础设施,提高物流业技术水平和工作人员素质。物流业以较高的资金回报率回馈给金融业,使得金融业控制信贷风险。因此,本文对模型中“银行投入”这一指标进行调整,分析不同投入力度下产生的经济效益。具体调整方法为,仅改变“银行投入”这一个指标,将起取值由原来的0.024提高到0.08,模型中其他指标数值保持不变。运行系统动力学模型,得到如表1所示的结果。

根据表1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仅调整“银行投入”这一个指标,就使得预测的2014年银行效益从603507亿元增加到669131亿元,物流业产值从24154.1亿元提升到28871.4亿元,GDP从735316亿元增加到763781亿元。如表2所示,对于物流业的促进效果最明显,使得物流业产值的模拟值提高了19.5%;银行业受益效果也颇为明显,使得银行效益模拟值增加了10.9%;同时,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促进作用,使得GDP模拟值增加了3.87%。由此可见,增加金融业对物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两个行业的协同,不仅有利于物流业与金融业自身的发展,而且对于国民经济的增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模拟值对比效果如图3可见,物流业与金融业的协同发展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系统动力学能够综合考虑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并给予全面的分析,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物流业与金融业相互协同、相互作用的经济效益及社会可持续发展情况,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为进一步研究和实际工作奠定了基础。

五、结论

该研究将物流业与金融业的发展相互协同,构建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定量分析,这是一个崭新的尝试。根据此次建模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划定了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的边界,体现了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互动关系的本质。经过模型适应性检验和一致性检验,本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物流业与金融业相互协同、相互作用的经济效益及社会可持续发展情况。借助系统动力学进行分析,从定量的角度进行论证,增加金融业对物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两个行业的协同,不仅有利于物流业与金融业自身的发展,而且对于国民经济的增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注释:

①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2005年11月11日。

②刘永振:《论系统科学与管理》,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40页-152页。

标签:;  ;  ;  ;  

物流业与金融业合作发展机制构建研究_系统动力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