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拔牙矫正中影响牙齿移动效率的因素分析论文_叶艳艳,汪欣,王迪,曾旖,赵希

叶艳艳 汪欣 王迪 曾旖 赵希

陆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 重庆 410003

【摘 要】牙颌畸形是我们不容忽视的口腔疾病之一,严重情况下不仅破坏患者的口颌面美观也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如何安全的加速正畸牙齿移动速度、缩短口腔治疗的疗程,是口腔正畸医生以及患者所一直关注的问题[1]。选择合适的矫正工具、施加最佳矫治力、选择最佳矫治时间、减缓牙周阻力等促进牙齿移动理念的应用,对治疗错颌畸形的矫治过程中牙齿的移动效率会有较大的提高。本文以成人拔牙矫正的病例做为研究,探讨成人拔牙矫正中影响牙齿移动效率的因素。为发现和改进拔牙矫治中牙齿移动效率提高,缩短拔牙间隙关闭时间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成人拔牙矫正;牙齿移动效率;影响因素

矫正过程中牙移动是牙齿在施加的正畸力作用下牙周组织对机械力刺激的生物学反应。即在外力的影响下,牙齿受牵张的一侧为骨生成的张力侧,受压力的一侧为骨吸收的压力侧,牙周组织进行生理性的改建从而使牙齿移动到新的位置2]。根据以往的研究,理论情况下,牙齿能在合适的矫正力量下以每个月1mm的速率移动。若科学的正畸生物力学理念能有效应用于临床,那么就能有效减少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提高患者的接受程度,且操作起来安全简洁方便,从而能有效地缩短拔牙治疗过程,使更多的成年患者更愿意接受口腔错颌畸形的矫治。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探讨影响牙齿移动效率的因素需要以有效的拔牙矫正方法作依据。选取口腔门诊收治的需要进行拔牙矫正的成人患者,共68例,年龄在19-40岁,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36例。根据入院编号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和E组,其中A组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在20-39岁;B组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在19-40岁;C组男性患者5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在24-50岁;D组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在20-39岁;E组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在19-38岁。五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需要进行的拔牙治疗病程等一般信息方面,并没有统计学差异(每两组之间进行统计学比较,取极值进行临界值确认,P>0.05),具有可比性。

成人拔牙矫正治疗,是针对牙齿错颌畸形不同程度影响了患者美观功能,在制定矫治计划时认为需要减数牙齿治疗的患者。本文将近几年就诊的成年错颌畸形需拔牙矫治的患者纳入研究样本,采取不同矫正措施产生不同牙齿移动效率为研究线索,探讨成人拔牙矫正治疗应注意的问题。对A、B、C、D、E五组研究对象患者进行准确的牙齿畸形情况分析后,在对所有的患者进行减数四个前磨牙矫正治疗时,尽量保证治疗水平一致的情况下,作以下区别:对A组,拔牙后选择自锁托槽、以患者牙齿畸形情况和患者健康承受能力选择科学合适的加力大小、以钢丝弓力和辅助弹性材料共同加力;其他组按表2作类似矫正处理。需要注明的是,传统托槽是指临床上较多使用的方丝弓托槽、直丝弓托槽;自锁托槽是指在传统托槽基础上进行改进,能够锁住弓丝,且弓丝无需结扎,可利用机械性特殊弹簧片进行固定,不存在结扎橡皮圈老化和力量衰减现象的托槽方式;偏移正常使用值的加力大小是征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的;钢丝回弹力是指临床上常见的引导牙齿向钢丝的施力方向移动的加力方式,包括各种闭隙曲;弹性材料能指能提供回弹力的弹簧、橡皮圈,弹力线等等的推拉力。

1.3资料收集

统一所有患者拔牙间隙完全闭合的评价标准,并收集每位患者拔牙间隙的闭合时间。

2.结果

2.1 托槽类型对成人拔牙矫正中牙齿移动效率的影响

选取A组患者和B组患者按研究方法进行拔牙矫正后,患者牙齿间隙关闭所需时间进行比较,A组患者群体牙齿间隙关闭所需的平均时间是8.42±0.93月,B组患者群体所需的平均时间是10.87±1.49月。比较分析后得知,与传统托槽需要结扎易引起软组织损伤且摩擦阻力较大相比,自锁托槽保护了患者牙齿周围软组织且减少了牙齿移动时的阻力,提高了患者牙齿的移动效率。

2.2加力大小对成人拔牙矫正中牙齿移动效率的影响

选取A、C和D组三组患者按研究方法进行拔牙矫正后,患者牙齿间隙关闭所需时间进行比较,A组患者群体牙齿间隙关闭所需的平均时间是8.42±0.93月,C组患者群体所需的平均时间是18.82±1.40月,D组患者群体所需的平均时间是12.98±2.47月。比较分析后得知,并不是加力越大牙齿的移动就越快,牙齿移动所能承受的力必须与患者的本身牙齿畸形状况和患者生理情况相适应,过大加力容易造成牙齿周围膜组织损伤,反而限制牙齿移动后牙齿间隙关闭;而加力过小,就达不到牙畸外科矫正中通过外力有效促进牙齿移动的目的。所以,适合于患者牙畸状况和生理情况的加力大小,才能有效促进成人拔牙矫正后牙齿移动效率。

2.3加力方式对成人拔牙矫正中牙齿移动效率的影响

选取A组和E组患者按研究方法进行拔牙矫正后,患者牙齿间隙关闭所需时间进行比较,A组患者群体牙齿间隙关闭所需的平均时间是8.42±0.93月,E组患者群体所需的平均时间是14.21±0.43月。比较分析后得知,钢丝回弹力能有效作用于贴在患者牙齿上的托槽,起到促进牙齿移动的目的。但在定期对患者进行复诊时,不断根据患者牙齿健康状况,借助弹性材料适当改变加力大小,能够促进患者牙齿移动。

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现代医疗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增加了对口腔医学和口腔健康的注意力[3]。关注成人拔牙矫正中影响牙齿移动效率的因素,能针对性改善成人拔牙矫正的治疗效果,也有助于推动口腔医疗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卢平,黄生高.不同加力方式对尖牙移动及其龈沟液中MMP-1及TIMP-1表达的影响[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5,2905:270-273.

[2]陈曦,李宁,彭早霞,黄亚莉,杨乐乐,闫静,任敏宁.减阻-牵张快速牙移动相关影响因素及有效性探索[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8(09):931-937.

[3]陈曦,李宁,黄亚莉,闫静,刘会婷,彭早霞,杨乐乐.颌间因素及牵引频率对减阻牵张牙齿移动速度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4(05):647-651.

论文作者:叶艳艳,汪欣,王迪,曾旖,赵希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6

标签:;  ;  ;  ;  ;  ;  ;  ;  

成人拔牙矫正中影响牙齿移动效率的因素分析论文_叶艳艳,汪欣,王迪,曾旖,赵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