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教学设计论文_陈霞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论文_陈霞

陈霞 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回民学习 753200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4-101-02

一.教材出处与教学安排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人教版部编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两课时。

二.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为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及教学理论。培养学生的识字习惯和书写字词能力,以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会相互学习的学习方法,使其受益终身。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教育创新的平台,是点燃师生灵感、激发创新、集聚智慧的舞台。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体现在: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学情境的创设者,探究问题的设计者,学生活动的引导者。而学生的主体作用则体现在:进入课堂学习活动情境,自觉主动的获取课文字词、段落、课文寓意知识的学习和阅读并讲述课文大意,参与问题的探究,不断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大禹治水》。是人教版部编小学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主体课文。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主要叙述了上古时代大禹率领民众治理洪水的故事。

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的。全文只有四百来字,语言极其简练,第一自然段,通过抓住四五个词语就勾画出洪水肆虐后的悲惨景象。第二自然段写父亲鲧为治水而牺牲,并用“临死前叮嘱儿子......”转到写大禹,将父亲的遗愿转为大禹的决心。三、四自然段写了大禹治水的方法以及几个典型细节和几个有代表性的数字说明他的奉献精神。这部分是全文的重点,让孩子们通过读中悟深刻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辛,从而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就变得尤为重要。

学情分析:本校是一所偏僻的农村九年制学校,学生的见闻少,生活在幸福的时代,对于这个上千年的故事,孩子们可能在理解治水艰辛这一部分有些困难。故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积极因教材、因学生采取灵活措施,通过注重情景渲染,对比烘托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四.《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2.抓住重点词语,深入理解课文,从而懂得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合作学习

2.抓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悟读,感受大禹的无私奉献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奉献意识。感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教学重点:

体会大禹治水过程的艰辛,从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感人事迹中,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大禹是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教学方法:

指导读书法

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2.指导学生朗读理解能力.3.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课件 .贴板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迁情入境

1、课前谈话:同学们,前几天大雨整天整夜地下,校园里外到处水汪汪的一大片。看!(出示图片)看到咱们美丽的校园变成这样,你想说些什么?

出行不方便 影响学习 损坏建筑 淹没庄稼

2、这么大的雨,你想到了哪些词?(出示成语)

倾盆大雨 水波荡漾 瓢泼大雨 狂风暴雨

齐读成语。

3、相传在很久以前,这样的倾盆大雨连续下了几十天。河堤崩塌,洪水泛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出示洪水组图)有一位叫禹人(出示图片),就和这场洪水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他们的故事,代代相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流传已久的传说。(板贴课题:大禹治水)。

二.品读课文,理解文意 ,情感升华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治水的原因)

1.轻声地朗读课文第一小节,看谁读得最认真.字、句读的最准确

2.(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你真厉害!一下子把里面两个多音字啊都给读准了!(“没”和“倒”标注)

这几个词你会读吗?

出示:没有 出没 淹没;

倒下 倒立 冲倒

3.多音字读准了,这段话一定读的更好了!

①老师听出来了,你注意到了“滔滔”这个词。(板贴:滔滔的洪水)

谁来读读?

②小朋友,你感觉这洪水怎么样?是呀!连续不断的、到处都是的洪水,我们就叫它——“滔滔的洪水”

4、孩子们,读着读着,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洪水凶猛,老百姓日子过得很苦。

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害的老百姓连家也不能回。这就是——无家可归。(插入台风“山竹”造成的洪涝灾害新闻视频)从视觉角度直观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5 、多凶猛的洪水,多痛苦的生活呀!谁来带着这样的感觉把第一段读好?(个别读、指导读)。

多感人的情景啊!让我们再次低低地、慢慢地来读这一小节。(合作读书,学习感悟)

(二)、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治水的过程)

1、老百姓的疾苦,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能让这样的日子继续下去吗?这洪水该不该治?这时谁挺身而出?是的,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个别读、指导读)。

2、治理两个字说起来容易,那做起来又谈何容易!那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在治理洪水中,他做了哪几件事呢?同学们,去课文第二小节里读一读,找一找。

“到处奔走”“三过家门不入”“开通许多河道”

3、观察书中插图,想一想:你看,他查看水流和地形中,你看他,正脚穿草鞋,带着干粮,艰难地跋山涉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会吃哪些苦?遇到哪些困难?(小组合作学习,完成提问)

大禹吃得苦太多太多,这就叫?(千辛万苦)

4、大禹治理洪水的13年中,发生了很多动人的故事。课文中就给我们讲了一个。

这就是“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板贴在一旁)

禹不顾自己的小家是因为他心中装的是大家,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安定幸福的日子呀!这就是伟大英雄所具有的崇高品质!这就是奉献精神。让我们再来好好读读这段话(齐读)。

(三)、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治水的结果)

1、 大禹经过13年的努力,终于让泛滥的洪水发生了变化(治理后的视频)

水平静了、可控了,不危急老百姓的生活了,我们可以说它被——“制服”

老百姓有房可住,有田可种,这样的生活叫什么?——“安定”

大禹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大英雄。

2、大禹治水发生在四千多年以前,一直流传到今天,而且还会一代又一代流传下去,这就是——“代代相传”!

3、此时此刻让我们带着对他的无比崇敬之情齐读最后这一小节。

4、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要向大禹学习,做一个对他人和社会有贡献的人。

板书设计

大禹治水

治水的原因:滔滔的洪水 无家可归

治水的过程:千山万水 千辛万苦 (三过家门而不入)

治水的结果:安定的生活 代代相传

论文作者:陈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2月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论文_陈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