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优化高校党支部设置研究论文_扎西措姆

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优化高校党支部设置研究论文_扎西措姆

中共山南市委党校 西藏 856000

摘要:党的十九大以来,各高校积极加强和改进党支部建设,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在取得了显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如党支部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脱节,存在“两张皮”现象,党建工作的服务、支撑和引领作用没有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高校党的建设工作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为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优化高校党支部设置研究,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党员素质,使党员和群众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结合工作实际,推动高校党的建设各项任务落地生根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从严治党;高校党支部;设置

引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支部是高校教育和管理党员的基本单位,抓好了党支部建设就抓住了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础一环。各个高校要努力构建充满活力、覆盖面广的高校基层党组织体系,积极探索有实效、受欢迎的组织活动方式,不断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高等学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教育使命,必须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当前形势下,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要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必须有新的建设思路、建设内容和建设要求。优化高校党支部设置研究,是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着力解决教育管理党员主体作用发挥不够问题,促进管党治党标本兼治。

1.优化高校党支部设置研究的内涵

1.1高校党支部设置方式的对比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党建面临的形势、任务日益严峻,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校教学科研组织方式、内部管理模式等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加强高校党建提出了新的要求。2010年8月,中央决定对原条例进行修订。新修订的《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二章党组织的设置中的第九条规定:“高等学校院(系)以下单位设立党支部,要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机构相对应。教师党支部一般按院(系)内设的教学、科研机构设置;学生党支部可以按年级或院(系)设置,学生中正式党员达到3人以上的班级应当及时成立学生党支部[1]。”按照中央要求,结合实际,各高校纷纷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党支部的设置和积极探索,到目前为止,主要可划分为传统型和新型。

1.2优化高校党支部设置方式的原则

优化高校党支部设置遵循的原则,应该着眼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发展、创新性思维、顺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特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创新思维,建立创新机制,深化创新成果,推动高校党支部优化设置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第一,最适合原则。优化高校党支部设置,并非采用最优的支部设置方式,即没有一种普遍适用的“最好的”党支部设置方式。党支部设置不能遵循“最优原则”,只能遵循“最适合原则”。只有最适合的党支部设置方式,才是最优的。探寻最适合的高校党支部设置方式首先要立足实际,系统思考。不同的高校、不同的院系、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特点,要防止为了简便而粗暴地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执行一种支部设置方式。同时,高校各二级党组织要有选择支部设置方式的主动权,要清楚明了采取的党支部设置方式的利与弊,做到“扬长避短”;任何党支部设置方式都有一定的弊端,需要格外采取相应的措施去规避这种设置方式的缺陷。第二,主体特色原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高校党支部存在于大学生和大学教师群体中,如果离开了这一主体,研究设置就没有了意义。所以,在选择支部设置方式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主体具有的特点。比如大学生群体分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本科生党员比例低,主要任务是进行课程学习,而研究生党员比例要相对较高,主要任务体现在科学研究上;本科生又可以分为低年级本科生和高年级本科生,低年级本科生党员比例更低,课程学习主要以公共课和基础课为主,而高年级本科生党员比例相对要高,课程学习主要以专业课、实习实践为主;研究生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群体中还有直博研究生等;大学教师根据从事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职能的不同又可分为教学型、科研型、教辅型等[2]。

2.优化高校党支部设置的保障

2.1建立规范化流程,完善工作制度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有关文件制度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订优化党支部设置工作流程,出台党支部设置工作条例等制度,促进优化党支部设置的制度化和管理的规范化。在党的建设中,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建设是制度建设,因此各二级党组织积极探索基层党支部设置方式,在实践创新中不断完善,提高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

2.2建立考核评价体系,提升工作水平

根据《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优化党支部设置要求,结合“有利于党支部和党员发挥作用,有利于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有利于党员参加党内活动,有利于扩大党组织覆盖面的原则”,建立考核评价体系,提升优化高校党支部设置的工作水平。

2.3建立奖励机制,强化班子配备

采用新型党支部设置方式,是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的新思路、新内容和新要求。相对于传统型党支部设置方式,新型党支部设置方式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为此,高校在业务培训、职称评定、岗位聘任、业绩津贴、评优评奖等方面,对采用新型党支部设置的二级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担任新型党支部书记的教职工、学生给予充分考虑,并将新型党支部书记作为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途径之一[3]。

结论

简而言之,全面从严治党不仅是针对少数违法违纪的领导干部,更是要向基层党支部延伸,实现对全体党员监督的全覆盖。推动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通过对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传统型党支部设置方式和少数高校积极探索的新型党支部设置方式的对比,确定优化高校党支部设置的原则,建立优化高校党支部设置研究的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提升党员素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高校党的建设各项任务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李德煌,于满.理工科高校研究生党支部设置创新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5):86-88.

[2]武星.对研究生党支部设置方式的思考[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2):101-102.

[3]杨春燕.高校实验学科研究生党支部设置模式实践与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123-124.

论文作者:扎西措姆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  ;  ;  ;  ;  ;  ;  ;  

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优化高校党支部设置研究论文_扎西措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