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消费水平_消费水平论文

关于消费水平_消费水平论文

论消费水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消费水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消费水平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它经常为世人所关注。本文使命是探讨消费运行规律,特别是消费水平上升的适宜区间。为此,须分析消费增长机制、消费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的关系,以及适度消费的衡量标准。此外,还要对偏离适度消费的不良倾向进行评述。

一、消费增长机制

消费的水平,从经济运行过程看,直接决定于下列三个因素:(1)个人收入。生活开支来自个人收入,个人收入的增长可为生活支出的增加提供最必需的货币条件。在微观经济方面,任何一个家庭收入增加都会带来消费的增长。因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总是首先关注消费,并致力于消费水平的提高的。在宏观经济方面,情况也是如此,收入增长得越多,消费水平提高得就越快。(2)消费系数。消费系数指在每增加一个货币单位的收入中,可用于消费的比例。在收入增长量既定的条件下,消费可能增加多少,这便取决于消费系数。若消费系数有所扩大,消费增长量自然扩大;如果消费系数有所缩小,消费增长量也自然缩小。消费系数大小主要决定于收入绝对水平的高低,同时它与收入增长得快慢也紧密联相关。顺便谈到,在西方经济学中,消费系数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其含义是消费增长率越来越低于收入的增长率。如此具体地描述消费增长量和收入增长量之间的关系,难免有过于简单化的缺陷,尽管如此,它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3)和收入增长无紧密关联的消费,这里专指基本生活消费。在达到温饱阶段以后,旨在维持人们生存的基本消费,便进入相对稳定的状态。当收入增长得较快之时,基本消费的内容会更加充实,结构也更加完善,但它不会有显著增加;当收入增长得较慢之时,基本消费仍有可能稍有增长,纵然没有增长,它也不会趋向萎缩。简单地说,它与消费系数不同,与可增加的收入之间没有紧密的数量依存关系。但是,基本消费是人们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即使进入到小康阶段,情况也会是这样。消费水平的提高是以基本消费的相对稳定为前提的。因此在考察消费水平和消费增长机制时,这个因素是绝对不可忽视的。

总之,消费增长是以上述诸因素的作用为转移的。由于消费与其各个依存因素之间的联系具有客观的性质,而且是有规则地显示出来的,可称之为消费增长机制。它可借助下式表示:C=a+bY。式中C表示消费,Y表示收入[①a],a和b都是大于零的常数。其中,a表示基本消费,b表示消费系数。这就是西方经济学中所广泛使用的消费函数。按其本意,是为了表示消费和收入二者同方向变动的关系,即:收入增长,消费随之增加。这里引用之,其经济意义略有区别,除收入外,我们还重视消费系数和基本消费的作用。

依据上式,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将会呈现出如下几种情形:首先,在收入稳定增长的条件下,消费系数基本不变,这时消费增长率大体等于收入的增长率。此种情形多半出现在经济正常运行阶段,此阶段既不存在过热,也非出现萧条,由收入水平所制约的消费系数不可能发生明显变化,基本消费如前所述是稳定的。因此,消费的增长主要取决于收入增加,二者有可能是同步的。其次,在收入急剧增长的条件下,消费系数有某种程度的缩小,这时消费增长率就低于收入的增长率。这种情形经常发生在经济过热阶段,此阶段经济增长率在迅速上升,或持续在高位运行。收入大幅度地增长不过是经济偏离其运行轨迹,而处于过热状态的反映。然而收入的迅速增长,必定导致消费系数的缩小,这正如边际消费倾向所描述的那样,消费增长率越来越慢于收入增长率所致。这时基本消费即使有所增长,消费比收入增长得缓慢这一趋势也是不会改变的。最后,在收入增长比较缓慢的条件下,消费系数将有所扩大,这时消费增长率就稍微高于收入的增长率。这种情形经常是在经济滑坡阶段出现的,此阶段经济增长率偏低,甚而不排除出现负增长。收入增长率的降低,同样是经济偏离其运行轨迹,而处于衰退状态的反映。但是收入增长率的下降,意味着消费增长相对较快,尽管它在所有各种情形中是增长得最慢的。正因为如此,消费系数才可能有某种扩大,基本消费即使没有增加,消费的增长也会多少超过收入的增长。

以上我们阐明了收入增长机制运转的基本轨迹。应该指出,目前我国仍然是低收入国家,人均收入远远低于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上面种种分析都是立足于这一现实的,比如在经济运行的不同阶段上,消费系数就有不同的变化,而在中等收入国家,特别是高收入国家消费系数却是相当稳定的[①b]。又比如,我国基本消费在全部消费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因而它对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仍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而在高收入国家,基本消费在全部消费中所占份额甚微[②b],那里消费几乎完全是跟着收入走的。因此,运用消费函数以揭示我国消费增长的机制时,我们不能不采取更加慎重的态度。

二、消费与GNP

消费与GNP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就是消费运行与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因为消费主要决定于收入,消费运行和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类似于收入运行和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譬如,当收入增长率和GNP增长率的差距扩大之时,消费增长率和GNP增长率的差距也趋于扩大;而当收入增率和GNP增长率的差距缩小之时,消费增长率和GNP增长率的差距也趋于缩小。这是消费和GNP的关系与收入和GNP的关系之间的共同点。

但是,这两种比例之间也有一定的区别。概括地说,在繁荣时期消费与GNP增长率之间的差距,将大于收入与GNP增长率之间的差距;而在萧条时期消费与GNP增长率之间的差距,则小于收入与GNP增长率之间的差距。可以说,这是一条规律性现象。为了加深我们的认识,这里不妨分为两个层次作些具体分析:

(一)收入和GNP的关系。

在经济周期性波动中,繁荣时期收入增长率最高。尽管如此,经济增长率通常会超过收入的增长率。其理由是:(1)繁荣时期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也是最高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超过平均劳动收入的增长率。(2)市场收入比计划收入增长得快些,然而其力量还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由劳动生产率快速增长所决定的收入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对比关系。须知市场收入的增长,既有助于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依赖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它是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结果。(3)资产收入比劳动收入增长得快些,可是其力量也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由同一因素所决定的收入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对比关系。要知道,资产收入的增长是资产生产率提高的反映,而资产生产率的提高,既有助于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同时又是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伴生物。

在经济周期性波动中,萧条时期经济增长率是最低的。尽管如此,它依然超过收入的增长率。其理由是:(1)萧条时期平均收入的增长率也是最低的,虽然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但它仍然高于平均收入的增长率。有时在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的情形下,平均收入还会出现负增长的态势。(2)计划收入仍在稳定地增长,而市场收入增速减退,计划收入和市场收入的运行轨迹不同,这在萧条时期表现得最为显著。(3)劳动收入仍有某种程度的增长,资产收入则急剧减少,即使不减少,它也难以增加。资产收入不同于劳动收入,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萧条时期其波动幅度甚大,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以上表明,无论在繁荣时期还是萧条时期,经济增长率都是高于收入的增长率的。

(二)消费和收入的关系。

根据消费增长机制的分析,有两个因素影响消费和收入的增长比例:一是消费系数,二是基本消费在全部消费中的比重。应当解释一下:我们说基本消费对新增收入没有紧密的依存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与全部收入无关,它一定是靠原有收入维持的。如果认为,基本消费是全部收入为零时的消费[①c],这在我国现实条件下是难以理解的,也不可能得到广泛的认同。我们曾说,基本消费比较稳定,但它并非不发生变化,而且这是就其规模而言的。从基本消费在全部消费中所占比重来看,由于消费主要依赖于收入,而各时期收入增长有快慢之分,因而它是不时地发生变化的。上述两个因素的区别是,消费系数是从新增每个单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多少,来影响消费和收入的关系;基本消费则是从其比重的变化,来影响消费和收入的关系。

在繁荣时期,由于消费系数的缩小,同时也由于基本消费的比重的降低,消费增长率必然低于收入的增长率。需要提示一下,消费系数的缩小与基本消费比重的降低,皆出自于同一原因,即该时期收入增长率的上升。在萧条时期,由于消费系数的扩大,同时也由于基本消费的比重的上升,消费增长率一定高于收入的增长率。相反地,消费系数的扩大和基本消费比重的上升,都是由于该时期收入增长率的不断降低所致。

收入增长率与收入水平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在考察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时,对于收入的这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应适当加以区分。历史经验显示,在高收入国家尽管经济周期性波动——有时波幅甚大,但是其消费增长却比较平稳。究其原因,是收入增长相对稳定。[②c]可是我国情况与之不同:一方面,收入伴随经济周期性波动而波动;另一方面,消费伴随收入周期性波动而波动。消费系数的扩大和缩小,基本消费的比重的上升和下降,这些都是由于收入周期性的波动所导致的。问题的关键在于,目前我国是一个低收入国家,在此种情形下,收入增长得快慢对于消费增长不能不具有决定性作用。

总结以上所述,无论经济运行态势如何,经济增长率总是高于收入的增长率。但是在繁荣时期,消费增长率低于收入的增长率,这就决定了它和GNP增长率之间的差距必定大于收入增长率和GNP增长率之间的差距。而在萧条时期,消费增长率高于收入增长率,这决定它和GNP增长率之间差距将小于收入增长率和GNP增长率之间的差距。如果这种看法是正确的,那就为考察各时期消费、收入和GNP三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一条可供参考的具体途径。

三、适度消费:消费水平的衡量标准

对消费与GNP之间的关系的分析,为消费的正常增长规定了一定的界限。现在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探讨消费水平是否合理的衡量标准。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拟分为两个层次进行分析:

(一)消费和生产的关系。

无论任何时期,消费都是由生产决定的。能够决定消费的生产是现行生产,由目前投资所决定的未来时期的生产只能决定未来时期的消费,这对于即期消费不起任何决定作用。在生产量既定的情形下,消费必须承受生产的制约,因而它必须是适度的。适度消费就是用以衡量消费水平是否合理的客观标准。与它相对立的经济范畴有超前消费和滞后消费。我们历来主张适度消费。即是说,既不赞成超前消费,更是反对滞后消费的。

谋取适度消费,须使消费量同消费品生产量相适应。唯有如此,以消费规模为核算依据而求得的消费水平,即人均消费量才是适当的、合理的。但是,消费品生产量在客观上受双重制约:一是社会生产规模,二是社会生产结构,即它与投入品生产量的比例。唯有社会生产规模适当,社会生产结构协调,如此形成的消费品生产量才能构成适度消费的客观基础。

在上述条件的约束下,关于消费量和消费品生产量的适应,可从两个方面予以界定:(1)消费量不能明显超出消费品的生产量。因为在资源的硬约束下,现行生产规模是既定的,它不可能随着当时消费规模的任意膨胀而扩大。否则,消费规模过大,必将产生超前消费。其结果,或者一部分消费得不到应有的满足,或者一部分消费挤压另一部分消费,二者必居其一。(2)但是,消费量也不能明显小于消费品的生产量。因为生产不仅承受资源或供给的约束,而且还承受需求的约束,而需求从根本上说来自消费。在消费规模过小的情形下,即使拥有充分的资源,生产规模也难以相应扩大。须知,需求约束虽非硬性约束(有一定弹性),但它也是强而有力的。生产规模不能相应扩大,这就是需求约束发生作用的必然。倘若消费规模过小,或者出现供给过剩,或者出现生产过剩(含生产能力),二者必居其一。两种情形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部分消费处于生产以外,即不为生产所决定;后者是一部分生产对消费不起决定作用。因此,消费规模和生产规模必须相适应。诚然,消费规模过大了不好,但消费规模过小也是有害的。

(二)消费与分配和流通的关系。

大家深知,消费和生产之间的联系是借助两个中间环节——分配和流通建立的。和消费一样,分配和流通也从属于生产。由于这个缘故,这两个中介的运转必须适应并有助于适度消费的形成。就是说,既须防止超前消费的出现,又要避免滞后消费的发生。

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实际上是生产条件和消费条件的关系。(1)生产条件包括:现有的生产能力;可于本期形成生产能力的投资;服务于生产的投入品市场及其容量;服务于投资的资金市场及其容量。各种生产条件的建立,既依赖于分配予以妥善地调节,也依赖于流通从交换关系体系上予以可靠的保证。(2)消费条件指:居民收入及其使用;消费品市场容量,特别是市场价格的波动;可动用的储蓄和其他金融资产。显然,各种消费条件既须借助分配调节予以建立,又要借助于流通从交换关系体系上给予有力的保证。

适度消费能否形成,取决于生产条件和消费条件怎样结合。如果消费条件同生产条件大体上相一致,适度消费就易于形成,因为此时消费量基本等同于消费品的生产量。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适度消费既为当时生产条件所允许,又是当时消费条件能够全部承担的消费。一旦适度消费形成,它不但不会阻碍经济运行,还会有力地促进经济的运行。我们之所以主张适度消费,认为它是合理的,道理就在这里。我们应争取做到一点,关键是妥善调节生产条件和消费条件的关系,使二者相互适应并达到统一。

四、超前消费与滞后消费

但是,倘若生产条件和消费条件不能统一,甚而在某些方面存有重大差别,那么适度消费就不能形成。不仅如此,超前消费或滞后消费的发生就将是不可避免的。

超前消费与适度消费不同,它似乎具备完满的消费条件,比如:当前相当一部分高收入者拥有超过一般群众所想象的购买力;另一方面,某些大中城市高档商业设施林立,市场上又有大批高级住宅待售,为满足此种需求提供了市场条件。但是社会并不具备必要的生产条件,它是现有生产条件所不可能提供的。要知道,大批高档商业设施、别墅和写字间的兴建,正是在“房地产热”、“开发区热”不断升温之际出现的。其投资所需资金多半是以银行拆借的方式聚集,而社会资金一向紧缺,拆借资金或者靠推迟重点投资取得,或者靠挪用现行生产资金和农产品收购资金得到。因此,从宏观角度看,超前消费不仅不具备与之相当的生产条件,而且还会破坏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总之,超前消费是不为现行生产条件所能承担的消费,尽管暂时具有某些消费条件,它也是不合理的。

滞后消费和适度消费也不相同。在这方面,生产条件是具备的,甚至某些产业生产能力显得过剩。然而消费条件却严重短缺,比如:有相当一部分低收入者缺少购买力,而又面临着节节爬高的通货膨胀,其正当的消费需求不能不受到一定的限制。换句话说,此种需求只有拖到后续时期,待消费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以后,才能得以实现。当时本来可以利用的生产条件,当然也不会得到合理的利用,这是很可惜的。

90年代前几年,农民收入增长过于缓慢。其直接结果是,农民消费严重滞后。另一方面,农村消费品市场趋于萎缩,因为广大农民历来是工业消费品的主要需求者。近两年农民收入增长率有所上升,但是由于农村市场价格大幅度上涨,并且一度高于城市,农民消费仍然是滞后的。农民消费滞后不光是农民自己的事,它对城乡经济均会造成重要的影咸。总之,滞后消费是不为当时消费条件所容纳的消费。虽然它具有有利的生产条件,但是由于一部分生产条件得不到利用,因而它也是不合理的。因此,在反对超前消费的同时,也必须坚持反对滞后消费。

目前有两种不良倾向,值得注意:

一种是有意提倡高消费。除了上面所列举的高档住宅和商业设施外,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量奢靡商品源源不断的进口。但是,高消费是一个模糊概念。比如,小康消费水平高于温饱,而富裕消费水平又高于小康,人们致力于提高消费水平,正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所在。这本是无可非议的。提倡高消费这种倾向,不过是以提高消费水平为掩盖物,实质上是鼓吹超前消费,而超前消费如上所述是现今生产条件难以承担的。依据实践经验,一旦超前消费泛滥,它必定严重干扰当时的经济运行。(1)误导投资方向,有越来越多的资金会流向那些高档消费品生产和经营部门,人们的基本消费必将因此而呈现出严重不足。(2)加重产业结构的失调,当前突出表现在,农业等基础产业因资金短缺而更加滞后。(3)加重通货膨胀,有时通货膨胀就是由高档消费品价格的持续上涨而引发的。此外,消费持续超前还会过分拉大人们消费水平的差距。

另一种是忽视滞后消费的存在。比如,通常把盲目生产看成是市场疲软的唯一成因,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则是消费滞后。须知,没有与生产量相适应的消费量,就不能容纳那么多的生产量。无论经济是繁荣还是萧条,也无论市场是兴旺还是疲软,情况一概如此。鉴于市场疲软一再出现或延续,我们必须承认,滞后消费是我国目前的一种客观现实,并且要看清和防止它的危害。实际经验显示,滞后消费一旦发生和蔓延,它也会干扰当时的经济运行。(1)通常以增加投资来刺激需求,但投资增长不等于收入增长,纵然投入品市场一时兴旺,消费品市场依然疲软。(2)过度增加投资,还会导致通货膨胀。物价居高不下和市场疲软同时并存,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发生的。(3)引致经济滑坡,靠过度增加投资而膨胀起来的经济,最后难免走向衰退。此外,消费持续滞后,还将从另一方面拉大消费水平的差距。

注释:

[①a] 在西方经济学中,Y既表示产量或产值,又代表收入。请注意,我们借助这个符号阐述消费函数时,它代表的不是GNP,而是个人收入。

[①b] 根据美国1952~1984年的资料,其边际消费倾向为0.91。即美国公众将可支配收入的大约91%用于购买消费品,9%用于储蓄,其间虽有微小波动,但大体上是不变的。

[②b] 在美国,和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长期仅相当其全部消费的几十分之一,它对消费和收入的关系几乎不发生影响。

[①c] 在西方经济学中,消费函数(C=a+bY)中的常数a,被规定为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也就是说,当收入等于零时,消费等于a。

[②c] 在西方国家,和GNP相比,消费支出的行为显得要相对平稳。例如:美国在1980~1984年这段时期,虽然实际GNP出现了大幅度下降和上升,但消费支出却特别明显地呈出平稳增长的态势。原因:一方面,收入和GNP间存有一定的差额,如1984年GNP比个人可支配收入大约高出30%;另一方面,是“自动稳定器”—税收和转移支付,以及公司的分红政策阻止可支配收入在衰退时期象GNP那样大的下降。

[①d] 厉以宁等:《中国对外经济运行与国际收支研究》,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1年2月版,第287—289页。厉以宁教授的分析表明,中国商品的出口和进口价格弹性都比较低,因此关键是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并适度发展进口替代产业;中国的某些在世界总产量和世界总出口量中占较大比重的商品(如生丝等),降价虽然可以多销,但是外汇收入却会减少,提价虽然可以少销,但是却能够使外汇收入增加。

标签:;  ;  ;  ;  ;  

关于消费水平_消费水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