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_邱巧林

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_邱巧林

邱巧林 陕西省延川县北关中学 717200 

摘 要:近年来,在全国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呼声下,信息技术教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普遍不容乐观。由于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地区间差别大、软硬件发展不平衡、师资配备不到位、教材与信息技术发展不同步、课时严重短缺等种种现象,导致不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不高,或因为条件限制而无法形成兴趣。因此,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仍然是值得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去进一步研究解决的老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 有效性 提高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蓬勃发展,不断加快教育改革步伐,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以提高未来建设者的科学文化素质、能力和科技意识,是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在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挖掘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不断探索的课题。本人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将获得的一些心得体会写出来与大家交流。

一、把握教材,精心备课,形成清晰的教学思路

教师只有吃透教材,弄清楚课文的重点、难点,才能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及时地发挥调控师生的作用,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课堂教学焕发主动、自主、探索的活力。同时该准备的教具一定要准备,生动的教具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信息技术是不断发展的,其发展速度是非常惊人的,经常出现教材跟不上时代的现象,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在备课时,不能照本宣科,要适当调整、拓展教材的内容。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师在熟悉教材、研读教材的同时,逐渐地会产生一个如何教的完整的思路。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诱导即是教学思路,诱导的过程即是教学思路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地说,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主要是循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的,因此教学思路就有了鲜明的实践性的特点。它不只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教案中,还必须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

二、技术教学内容的教学渗透要与学生的学习及生活贴近联系

比如教学“上网络搜索”这部分内容时,我就通过“搜搜自己的网络知名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这堂课的第一个任务,打开baidu搜索引擎,让学生输入自己的姓名,然后看一下搜索的结果。学生通过自己的姓名搜索,发现网上与自己同名的人有好多。搜出来的人,有当领导的,也有各种明星,同时也可能有犯罪分子,五花八门,这样学生一下子就关注了自己,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的引导,还很好地进行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渗透。

一堂课中,我一般创设三个教学任务,每个任务尽量地做到层层推进,都做好过程评价。比如,在上文字的图像处理这部分内容时,我把第一个任务设定为“输入自己的名言”。学生一听,很自我,很有兴趣,马上调入文字输入工具,有的写下了“男子汉大丈夫敢做敢当”,有的写下了“信心是成功的基础”……在学生写的过程中,我一边巡回指导,一边进行相应的评价。一是针对名言的内容做评价,指出哪些同学的名言写得好,并对他们进行鼓励,鼓励他们朝着自己的人生信条走。二是针对信息技能的水平进行评价,指出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有的学生的字号太小、有的字的色彩与背景搭配不当。这样可以起到矫正学生技能问题的作用。第二个任务,对文字进行效果处理。这个任务带有与美术学科整合的性质,对学生的要求相对高了一些,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处理图像文字的技能,还需要培养学生对美的创造。第三个任务,让文字走进世界。这个任务是要求在文字上加一幅背景。教师先演示一下,然后学生自主练习,练习完成之后,教师随机抽出3件作品对学生的结果进行比较,一一做出评价。由于学生所加的背景图像五花八门、各不相同,我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然后互评,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合理采用组内协作,建立合理的帮助体系

由于学生的起点参差不齐,通过教师的统一演示或个别辅导,有时效果并非很显著,这里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进行分组协作学习。分组形式可以采用“异质分组和自由分组相结合”,也就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力强弱、兴趣爱好进行异质和自由分组。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会出现小组内部分同学完成所有任务的情况,这就要求组内小组长需建立明确的责任制,保证每位同学都有任务,只有小组内成员都达到了预定目标,小组才能算获得了成功。这种共同的目标促进了学生自愿性的互帮互助,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和能力。建立一个完整的帮助体系,更有助于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实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设置创设自己的帮助体系。例如“EXCEL图表制作”这一学习内容,我设计了三种帮助方式:一种是“视频帮助”,即教师在备课时制作好的操作视频;第二种是“文字帮助”,即通过文字的形式提供一些操作技巧和操作方式;第三种是“对比帮助”,即教师把结果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时候有一个目标。

总之,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勇于开拓、勇于创新,定会寻找出一条既符合实际又有效的途径,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操作更熟练,为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论文作者:邱巧林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4年1月第14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8

标签:;  ;  ;  ;  ;  ;  ;  ;  

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_邱巧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