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与共性:海峡两岸报纸媒体对当前台湾海峡政治新闻报道的分析_陈水扁论文

差异与共通:两岸报纸媒体台海时政新闻报道解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台海论文,新闻报道论文,时政论文,两岸论文,差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16 [文献标识码]A

在两种不同政治制度和新闻理念的影响下,对新闻事件进行分类、选择、判断和采写,两岸传媒已各自建构出一套常规的新闻框架。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随着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和平与发展成为海峡两岸关系的主旋律,新闻作为意识形态的组成部份,新闻传播领域也出现了新的现象。如,在同一台海新闻事件中,两岸传媒在报道立场、新闻选择与新闻建构上虽然存在差异性,但在新闻内容和表现方式的趋同性,已悄然展开。

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异中求同,同中存异;也就是说,两岸的新闻理念和新闻报道在现实中有差异,但也有共性。其趋势是差异在缩小,共通在扩大。

目前,台海新闻的来源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大陆媒体在台湾的驻地记者发回的报道;二是台湾本地的新闻报道;三是台湾记者(专家学者)为大陆媒体提供的台湾新闻报道(评论解读);四是大陆记者编辑以台湾媒体报道为素材,进行重新资讯整合或新闻价值挖掘后的原创性报道。多渠道多来源的报道主体把“台海新闻”塑造成一个可供比较的多元、复杂的信息与意念承载体,为两岸媒体的比较研究提供了一个数据平台。

如近一年多,“陈水扁弊案”一直是两岸传媒关注与大量报道的时政新闻议题。我们在浏览两岸媒体的相关报道时,感受到:在这同一敏感新闻事件中,两岸报纸媒体由于社会生态、报道立场、报纸定位的不同在报道呈现上会有所差异。但是,大陆媒体与台湾媒体的新闻互动(如引用台湾媒体报道、刊载台湾专家评论文章、借鉴台湾媒体新闻表现形式等),又让大陆媒体突破了以往时政新闻报道严格按照“新华体”的传统框架,在更广的时空范围内寻找缩小两岸台海时政新闻报道的差异性;进而诱导了两岸传媒在台海新闻报道的共通趋势。

本研究旨在透过“台海新闻”这个观测体,以“陈水扁弊案”这一时政新闻为切入口,解析两岸传媒台海新闻报道的差异与共通点。

一、差异:两大体制环境的必然产物

(一)呈现:框架理论下的数据比较

加姆森(Gamson)把框架的定义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指“框限”(boundary),指代人们观察世界的镜头,代表观察事物的取材范围;一是指“架构”(building frame),指代人们由框架建构的内容,代表一种意义联结,是一种观察事物的世界观。①可以说,所谓的新闻框架,就是新闻工作者通过“观察世界的镜头”对新闻事件进行框限选择,再把“镜头中的世界”以特定的方式进行组织并建构。新闻记者从工作中慢慢累积他们的相关基模,导引他们在日常处理新闻时进行呈现框架的选择(Gitlin,1980)。新闻记者所呈现的新闻内容,可能因此特意加强某些讯息或刻意模糊其它讯息,来配合其所选取的切入框架(Entman,1993)。因此,对于镜头中的同一新闻事件,由于报道主体的差异,不同的新闻选择与建构,最终呈现出的也可是“多元的世界”。

依此理论为基础,本研究选取了大陆地区的《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峡导报》和台湾地区的《联合报》、《自由时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是中国唯一对外发行的最具权威的综合性中文日报,其固定的“台港澳侨”版面会定期发布台海新闻,是台海新闻对外宣传研究的一个重要平台;《海峡导报》是目前中国唯一以对台宣传为主的综合性市民生活报,每天固定四至六版的台海新闻为台海新闻研究提供丰富素材;台湾报业市场上则逐渐形成《联合报》、《中国时报》、《自由时报》、《苹果日报》报团四雄割据局面。考虑到台湾报纸在新闻报道基调和言论的政治倾向性,特选取《联合报》、《自由时报》这两份不同背景并占据台湾报业市场重要地位的两份报纸进行比较。

受新闻报道量的影响,为便于比较,在时间界定上,对四份报纸将划分不同的考察范围。《人民日报海外版》半年内(从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以及《海峡导报》、《联合报》、《自由时报》2009年3月份有关陈水扁弊案的相关报道被列为研究对象。相关的任何消息、特写报道、表格、新闻图片、评论等,都列为分析样本。每一条报道为一个分析单位。主要分析变量将从新闻框架理论出发,以报道数量、新闻来源、新闻报道模式等为主要载体。

经过统计,《人民日报海外版》半年内的报道总量为73篇(其中3月份为9篇);《海峡导报》、《联合报》和《自由时报》09年3月的报道总量分别为119篇、105篇和128篇。从新闻来源、内容选择、形式和表现手法上,两岸媒体在陈水扁弊案这一时政新闻报道中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具体分析如下:

(1)新闻来源比较

新闻来源的不平衡性是两岸“台海新闻报道”的显著特征之一。不同于台湾报纸的新闻来源主要依靠本报原创(联合报92.3%、自由时报97.7%;两大媒体间没有任何信息引用),大陆媒体在新闻来源上对台湾媒体有很强的依附性。人民日报虽拥有驻台采访权,但《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本报记者原创新闻也仅占12.3%(见表1)。《海峡导报》的对台湾媒体新闻引用率则高达85.7%。

如果对新闻来源和引用方式作一个交互分析,我们会发现:《人民日报海外版》的直接引用全部来自大陆通讯社(主要是转载新华社稿件),比例为10.9%(见表2);而对台湾媒体的新闻来源绝大多数采用间接引用的方式,在行文中用“据台湾媒体报道”、“据台湾媒体透露”、“台湾舆论指出”等字眼进行弱化处理,比例达65.5%。特殊的是,《海峡导报》在09年3月有关陈水扁弊案报道中,没有引用任何大陆通讯社或媒体的新闻来源,而是主要依靠“直接引用”台湾媒体报道(比例达78.4%)进行原生态台海新闻呈现(见表3)。

(2)新闻框架比较

四报有关“陈水扁弊案”的文字报道大致涉及五个层面。若把“事件进展本身”和“幕后花絮”归为“情节性框架”,把“事件进展造成的各方反响”、“案件评价分析”以及“相关背景资料”归为“议题性框架”,那么数据显示大陆媒体在此事件报道中更倾向使用“情节性框架”(即主要采用描述性语言提供一幅“图景”,媒体的倾向性较为隐蔽(Iyengar,1996))(见表4)。

同时,两岸报道差异更集中体现于对“议题性框架”的使用。四份报纸均有固定的评论栏目对台海新闻事件进行评价解读。在陈水扁弊案这一新闻事件中,四家媒体在对新闻评论的来源、内容选取表现出了不同的取向。第一,《人民日报海外版》用专家学者评论文章代替本报评论。《人民日报海外版》半年内共刊载了18篇关于此案的评论报道。值得注意的是,这18篇稿件全部来自两岸专家学者对案件的解读与评价(台湾专家学者占到56%以上),媒体本身没有发表任何言论。可见,大陆主流媒体对敏感话题还是持保守与中立态度。第二,《海峡导报》评论来源、内容多元化。评论文章主要来自3个方面:一是本报记者发的评论文章,二是本地专家学者评论文章,三是对岸专家学者评论文章。第三,《联合报》强调社论作用,十分注重发表自身意见、观点、表明立场。2009年3月份,《联合报》针对陈水扁弊案发表了26篇评论文章,包括8扁社论(如《陈水扁不可能用领带当作遮羞布》、《迟来的通缉就是纵放》)。2009年2月13日,更是发表了《扁家给了台独深绿一记闷棍》这样措辞激烈的倾向性社论。第四,《自由时报》把自己的社论版面全部“贡献”给对马英九政府言行的拷问。针对陈水扁弊案的评论文章,数量极少,并且像《停止对陈水扁的“私刑”》这样倾向性明显的评论员文章占据主流。《自由时报》更加注重放大绿营和扁办的声音,用“挺扁”群体的反响与言论报道代替评论文章。第五,《联合报》和《自由时报》分别开设“民意论坛”、“自由广场”栏目供读者直接参与评说。

(3)新闻内容比较

对时政新闻报道进行严肃化处理是大陆媒体常用的新闻建构形式。它们惯以权威的姿态向受众发布时政消息,采取程式化、概念化的严肃严谨方式进行报道。对陈水扁弊案这一台海时政新闻报道也不例外。《人民日报海外版》作为权威党报的代表,在案件进展的关键时间点上,以短消息的形式发布了严肃、客观、中立的权威信息。同时,《人民日报海外版》是把报道重心放在事件进展本身,而不涉及幕后花絮。《海峡导报》虽然是市民报,在台海新闻报道上,与《人民日报海外版》相比有了较大的突破,与台湾媒体共通性更大,但为避免问题的敏感度和保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主张只对事件进行陈述,在重大事件面前要保证角度的一致性。因此,考虑到内容尺度问题,《海峡导报》在编辑筛选台海时政新闻时会刻意避免敏感性新闻,对幕后花絮的转引也是基于客观新闻事件的延伸。

不同的是,现有社会生态状况下的台湾媒体,在时政新闻内容选择上已表现出两大特征:

一是,时政新闻娱乐化。商业化运作、受众媒介接触习惯和媒体激烈竞争状态下,花边、独家新闻在台湾才能成为强效的卖点。宽尺度的报道,让媒体竭力从严肃的政治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打个比方,在陈水扁弊案事件报道中,《珍爱名牌上回穿DIOR这回穿BURBERRY》(《联合报》,2009年2月11日)、《红蛋面线 扁北所过生日》(《联合报》,2009年2月14日)、《基督山恩仇记 扁看一下午》(《联合报》,2009年3月3日)、《吃面包闹胃酸 扁午餐换80元便当》(《自由时报》,2009年3月12日)这些案件审理外的花絮新闻也呈现在媒体报道上。甚者,各路记者更是直接在陈水扁牢房外蹲点,拍摄其放风活动的照片。

二是,强化民主监督,议题呈多元化特征。在强调民主与多元的新闻理想影响下,一方面,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对社会病态的抨击,对当前形势及官僚体制的嘲讽等,都有了表达的空间;另一方面,新闻媒体在议程设置上,还注重引用来自岛内各方的评论声音,报纸讨论的议题呈多元化特征。

(4)表现形式比较

《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报道模式集中于三种类型:一是在陈水扁弊案进展关键结点发布由本报记者采写的或转发自新华社的消息。这类稿件具有浓厚的大陆媒体时政新闻报道框架特征:其注重新闻的严肃性与权威性,讲究程式、行文庄重、用词严谨的报道风格。二是《人民日报海外版》高度利用的“综合报道”模式,即将事件报道本身、幕后花絮、岛内各方反映以及台湾媒体评论分析,甚至相关背景资料融入一篇报道中。不足的是,这种报道方式的时效性较差,一般是事件发生几天后进行整合报道。三是评价分析与案件解读。

相对于《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模式的清晰简洁化,《联合报》、《自由时报》则把报道类型细分化,涉及文字报道、图片新闻以及表格信息(见表4)。其中,将复杂、纷乱的新闻信息图表化、表格化是台湾媒体所喜爱采用的报道形式之一。这样既满足商业社会受众快速读报的需求,也增强了报道形式多元化、版面吸引力。如2009年2月11日的《自由时报》就把吴淑珍出庭的现场图用三维形式表现出来,清晰地展示出在庭人员(吴淑珍、法官、检察官、律师、医生、护士、记者等)的座位图。即时的把案情进展进行图表化梳理也是常用的做法。2009年3月19日的《联合报》就把黄芳彦(涉案人员)被通缉的过程以《通缉黄芳彦三部曲》为标题的图表表现出来。同时,两大台湾报纸均注重图片新闻报道,习惯以大图片配以大标题来吸引受众注意。如《自由时报》2009年3月4日刊登一副取名为《扁……曾在此候审》的新闻图片,向读者展示曾供陈水扁候审的屋子。这种类型尚不曾见于大陆媒体报道中。

(5)表现手法比较

第一,标题。台湾媒体擅用标题掌控舆论导向并吸引受众眼球。新闻标题化、副标题内容提要化是台湾报纸的一个重要倾向。同时,新闻标题往往虚实结合,跳出新闻进行评论,力图凸显各自的倾向性以影响受众。大陆媒体则会选取较客观的字眼表达信息。比如,2009年1月20日,四份报纸都对陈水扁出庭受审这一新闻事件进行了报道。不同的是,《人民日报海外版》较中规中矩的刊登了以《扁案开审:重罪可判无期》为题的综合报道。《海峡导报》则以《世纪大审首日,陈水扁死不认罪》为题进行了整合性新闻报道。《联合报》和《自由时报》则不然,它们把自己的报道立场潜移默化地植入新闻报道中。当天,《联合报》以《检追诉两罪 扁:死不瞑目》,而《自由时报》以《扁:特侦组起诉 禁不起考验》为标题进行了报道。无论从标题制作、版面安排还是消息来源来说,《联合报》的报道倾向则保持相对中立与平衡,兼顾“检方”和“陈水扁”的态度,《自由时报》则偏向“陈水扁”一方。他们用版面语言力图把自己的立场、观点凸现出来。

第二,叙事情节。台湾媒体在时政新闻报道上为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注重强化政治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如《联合报》09年3月5日《扁呛辜仲谅:与珍关系远好过我》一文中,就着力刻画出对立与冲突的态势,把案件审理过程用戏剧化、诙谐化的表现方式进行呈现。大陆媒体则强调用细节描述的方式进行客观叙述。

(二)解析:差异从何而来?

在对新闻框架的形成因素研究中,伍(WOO,1994)等认为,框架是新闻工作人员、消息来源、受众、社会情境之间互动的结果。两岸台海时政新闻报道的差异其实正是两大体制环境、新闻理念和受众媒介接触习惯共同作用的产物。

(1)社会情境与文化差异

由于台湾特殊的历史背景、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在不同历史时期受到日本、美国及西方文化的强力灌输等,使得现在的台湾文化与大陆文化相比,存在着许多明显的差异性,甚至展现出它的“本土化”属性。②生存与台湾文化生态环境中的台湾媒体,在政治经济社会的变迁中,也呈现出与大陆媒体不同的发展路径。尤其,在以“台独”为党纲的民进党执政的几年间,在人为因素的干扰下,海峡两岸的文化传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台独”势力控制并利用媒体,一些污蔑歪曲祖国大陆的负面传播在台湾岛内泛滥成灾,报业往往成为固守或攻略政权的媒体。可以说,正是过去两岸文化交流的阻隔以及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深刻影响了两岸传媒新闻报道的差异性。

(2)报道立场

从宏观角度来说,大陆媒体的事业性质决定了其肩负着政策导向的旗帜作用,在时政新闻报道上也已形成固有的报道框架和需要遵守的新闻纪律。对于敏感的台海时政新闻,必定要充分考虑“报道可能对两岸关系造成的影响”这一衡量标准。因此,大陆主流媒体在报道中也必然以“局外人”的身份,用“不介入、不炒作”为准则,在新闻内容上根据新闻立场进行筛选,在模式上也尽量选择最客观与中立的消息报道。

与之相异,台湾媒体经营者不知不觉已摧毁产业的独立精神,台湾媒体与政治势力间存在着一种相生相克的关系。一方面台湾充满偷窥、八卦的生态往往让政治人物谨言慎行,甚至私生活也得小心翼翼,不敢有大的差池,否则立刻成为媒体注目的焦点;但是政治人物也知道媒体没有完全自由,常常以政治力介入。③同时,新闻业属于一定的社会上层建筑,它由其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该经济基础服务。正是受到经济因素和政治手段的影响,不同背景的台湾主流报纸在新闻报道上都存在着一种基本的政治倾向。甚至,不是以旁观者的角度报道问题,而是“跳上舞台跟着一起演出”。

就如台湾资深评论员胡忠信所言,台湾媒体毫不保留地贩卖他们的政治立场,贩售他们的情绪甚至是憎恨,台湾媒体似乎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说他自己想说的话。不同于大陆媒体的旁观者角色,台湾媒体以“局内人”的身份介入新闻报道的特质必然影响两岸台海新闻报道框架的差异。

(3)报纸定位

报纸定位的差异是两岸台海时政新闻报道差异化的又一重要因素。《人民日报海外版》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作为中央政策的晴雨表,对台海局势有着强烈的敏锐性、权威解读性和强效影响力。同时,它还是“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其读者涵盖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中国留学生等。因此,平衡、客观、权威的鲜明立场在日常新闻报道中得到体现:既有严肃权威的消息报道又有符合海外读者阅读习惯的综合报道;既有大陆专家的评论又有台湾学者的解析。

《海峡导报》“市民报”+“台海品牌”的角色定位与“事业性质”的固有属性,让其在台海时政新闻报道上有空间又有束缚。该报在台海时政新闻报道的内容选取、形式表现上都会多元、活跃许多,也会模仿台湾媒体的新闻表现手法。但是,作为事业性质的新闻单位,又不可能做到完全按照“新闻价值”进行台海时政新闻报道,更多的是以中立的态度有选择的进行信息呈现。

台湾媒体是商业化运作,媒体间竞争激烈,为在岛内引起最大关注度,各媒体想尽办法,用独家的内容配以五彩斑斓的报道形式来吸引受众的眼球。台湾媒体自身的台海时政新闻报道就像个纷乱喧嚣的竞技场,多种观点、多元内容充斥着版面。同时,商业化的竞争方式以及倾向性的报道也削弱了媒体的权威性与信息的可信度。

(4)受众媒介接触习惯

前文的分析发现,两岸在台海时政新闻报道的建构上有很大区别。这主要与媒体生态以及受众的心理倾向和媒介接触行为有关。台湾社会商业化程度较高,人们面临的竞争压力大,接触媒体往往出于较强的娱乐动机,因而对平面媒体或电子媒体的报道、节目都乐于追逐娱乐、搞笑、奇闻异事和明星方面的内容。时政新闻娱乐化也有受这方面的影响。同时,激烈的生存竞争养成了台湾人不浪费一分钟、不错过一个机会的习惯。因而节奏明快、内容具体而不抽象、注重趣味性易读易看的栏目受到普遍接受④。还有一点,台湾受众喜欢参与性、互动性较强的传播形式,媒体在节目制作上也喜好强化对立与冲突,这在时政新闻报道上十分明显。

二、共通:同中存异 异中求同

《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峡导报》、《联合报》、《自由时报》在“陈水扁弊案”报道过程中都在自身角色定位的基础上完成了新闻事实的呈现。这几家不同类型的媒体,在报道方式上并不是绝对的差异和相互排斥;“同中存异、异中求同”也一直是两岸传媒积极互动的原则基础。随着两岸新闻互动交流的不断深入推进,两岸传媒在台海新闻报道上也呈现出些许共通点。

(一)呈现:“三通”

(1)来源共通

第一,评论约稿,台湾专家纵观台海问题。《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台岛夜话》栏目是该报开设的台湾专家评论专栏。《陈水扁是民进党背不动的十字架》(2009年1月22日)、《民进党才不想陈水扁放出来》(2009年2月9日)等由台湾专家学者做出的评论观点,既增强了报道的说服力、可信度与影响力,也巧妙避开了大陆媒体在敏感问题报道上的限制。又如,2009年3月《海峡导报》有关陈水扁弊案评价分析与解读的专稿文章有4篇来自于台湾蓝、绿名嘴与资深评论员,如林浊水、胡忠信等。上百个台湾蓝、绿名嘴和资深评论员定期向报社供稿,编辑则根据内容、立场做出取舍。在长期的互动交流中,台湾专家学者会依据大陆媒体的需求与特性,调整自己的撰文风格与措辞。

第二,多重渠道的台湾新闻整合。2009年3月份,《海峡导报》在关于陈水扁弊案的报道中有85.7%(102篇)直接或间接采用台湾媒体的新闻报道,其中平面媒体(8家)占40.3%(48篇)、电视媒体(3家)占23.5%(28篇)、网络媒体(4家)占4.2%(5篇)、综合各类媒体报道占17.6%(21篇)。研究发现,该报在选取新闻来源时会扩大选择面,81篇直接引用的稿件来源自15家不同的媒体。这种多渠道的新闻来源既丰富了台海新闻报道的色彩感、立体感、完整感,又保证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第三,广开言路,对台湾各派专家学者进行即时专访。如2009年3月4日,《海峡导报》在刊登“台北地院昨裁定对扁延押2个月”事件进展消息的同时,还配以《若扁不老实,会被押更久》的即时专访文章。文中,记者针对“陈水扁在审判中的羁押何时结束”等问题对台湾著名时事评论员胡忠信、李华球进行了即时电话连线专访,在更加广阔的时空范围内探索和提供新闻信息。记者通过叙述事实,交代背景,解释和引述台湾时事评论员议论的方法,表述了新闻议题,使评论更具客观色彩与深度。

(2)内容共通

第一,资讯零距离,新闻事件同步播放。3月份,海峡导报关于陈水扁弊案的相关报道达到119篇,与《联合报》(105篇)、《自由时报》(128篇)等台湾本地媒体的报道量基本持平。每日,该报记者、编辑对大量来自台湾媒体的信息进行筛选梳理,对选定的新闻进行净化和优化处理,并在固定的台海新闻版面进行刊载,为读者提供更具见地、更有价值的立体化信息精品。报道还注重事物的连续性,对新闻事件做跟踪式的连续报道。《人民日报海外版》定期也会由特约记者对新闻事件进行整合报道,加深读者对新闻事件的全面了解。

第二,亦庄亦谐,花絮内容点缀版面。注重幕后花絮的挖掘与报道是台湾媒体的显著特点,大陆媒体一定程度上在新闻报道上也吸收了这种轻松、娱乐化的报道方式。据统计资料,《海峡导报》3月份共有26篇(21.8%)关于陈水扁弊案的花絮新闻报道(如转自中评社的文章《挺扁临时工日工资800元?》(2009年3月13日)、转自中国时报的文章《扁的学生爱看“批扁”书》(2009年3月10日)。这种既有庄重严肃又有轻松活泼新闻的报道模式,既丰富了版面内容,又使读者情绪得到必要调节。

第三,依托新闻事实,挖掘报道新角度。大陆媒体在台海新闻采访上虽受限制,但可以通过已有新闻事实,挖掘新价值主题,加强原创性内容的制作。如《陈水扁的“女人劫”》(2008年12月1日)一文,就是海峡导报记者根据台湾专家的剖析,从事件中提炼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主题,用广角镜头透视在“扁家弊案”波折中,起“决定因素”的女性的“纪实报道”。同时,该报还有固定的评论栏目“一苇评论”,由该报记者对陈水扁弊案进行即时深度分析,旨在配合每日的新闻事件报道。

(3)形式共通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台湾媒体在新闻报道形式运用的多样性、娱乐性、易读性上是下足功夫的。仔细观察近段时间大陆媒体的台海新闻报道,发现大陆媒体在形式运用上或多或少会借鉴台湾媒体的某些做法。具体来看:第一,体裁多样化。《人民日报海外版》突破了党报时政新闻报道的传统消息模式,高度运用综合报道的融合体裁呈现新闻事实。《海峡导报》在新闻体裁运用上更加多元化,包括消息、花絮特写补充、人物通讯特写、幕后、评论、专家分析,这与台湾媒体常用的报道形式基本相同。第二,报道情节故事化。如:海峡导报《扁不认罪 请求交保》(2009年2月25日)一文传达了前日“台湾审理龙潭等四案”的现场气氛,使新闻更具动感。读者借助文字可以领略到陈水扁第一次出庭反攻“三部曲”的感觉,提升读者对事件的关心程度。同样,《人民日报海外版》在综合报道中也擅用细节描述的方式,如《扁被传唤出庭对质》(2008年10月9日)一文就直接引用法官与陈水扁间的对话,用故事情节还原现场。第三,信息图表化、简易化。记者运用表格的形式,以时间与事件为梳理点,回顾记录了2008年11月以来“陈水扁被羁押禁见全纪录”(《海峡导报》2009年3月4日)。这种运用方法与台湾媒体在新闻报道上的图表信息不谋而合。第四,报道整合立体化。2008年12月13日A02版的海峡导报以《世纪大起诉》为大标题配以七篇相关文章,对陈水扁被起诉的事件进行集合式的深度报道。这种大材大用的做法,既造出舆论,又使新闻深刻化、立体化。第五,凸现精华,信息摘要化。文章倾向于采用小标题制作的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新闻内容。如《扁家开始大反扑》(《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2月19日)一文在叙述过程中,引用了三个小标题引导读者快速阅读:“供出30亿黑钱来源”、“展开复仇计划”、“蓝绿阵营都痛批”。第六,版面设计视觉冲击化。责编按一定的报道意图,将稿件搭配和组织出了有机完备的整体。图文并茂,长短相间,多种文体结合,提高了版面的活跃度。

(二)解析:共通原因

这种共通趋势既是生态环境变迁的必然产物又是媒体自身发展和两岸受众需求变化的反映。

(1)原则基础

坚持“新闻自由”与“客观报道”是两岸传媒台海新闻报道趋向共通的原则基础;坚持“反台独”是共通的意识立场。《联合报》秉持“客观报道新闻,独立评论时事”,在台海时政新闻报道上的政治倾向性则表现较为平衡与中立,倾向于较客观地报道新闻。大陆媒体也能够比较客观如实地报道台湾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客观报道”被视为两岸传媒“内容共通”的基本保障。还有重要一点是,台湾主流媒体在“反台独”的认识立场上与大陆媒体是共通的。目前《联合报》反“台独”精神,虽然不再像以往那样鲜明,并且可能在商业竞争的包装下适度模糊“统独”表述,但却不太可能背离这项基本立场。⑤

(2)历史渊源与文化认同

“同文同种”、“同宗同源”的文化认同是共通的历史积淀。两岸文化一脉相承,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从语言、文字、价值观到宗教信仰,台湾与大陆有相当程度的类似。在深厚基础之上,两岸民众都有新闻接近性心理,对彼此信息的渴求度不断上升,也促成了两岸媒体更为广泛地报道对岸新闻,驱使了新闻报道上的合作与共通。

(3)社会共同发展

两岸受众需求的趋同。随着大陆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转型,人们会逐渐增加对民主、自由等高级奢侈品的需求。民主与自由也将是两岸共同的价值。随着受众素质的提高,两岸受众希望看到的是民主的平衡客观的新闻报道,而不是带有有色眼镜的政策性新闻。全方位、多角度、客观深入的报道才是读者所需。另一方面,社会的共同发展,影响着两岸受众的“悦读”心理的趋同,也促使着两岸媒体在报道形式上的共通。即在紧张生活之余,受众更喜好通过娱乐、趣味的方式获取可读易读的信息。

(4)主观意愿

两岸传媒积极互动主动寻找共通空间。随着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新闻交流对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将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新闻作为上层建筑必须满足两岸共同资讯的需求。作为交流的前沿,两岸新闻媒体必须加深了解对方的价值取向、报道方式和受众的阅听习惯,尊重彼此差异;又该积极寻找两岸传播中共存的意义空间,使两岸信息得到充分传播。一定意义上,正是媒体的社会使命感成为促进两岸传媒寻找报道共通空间的动因之一。

(5)客观现实

客观上,两岸报业均面临竞争激烈的生存困境。“报禁”解除以后,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政策下,台湾报业显现出高度的商业化特征。在激烈的报业竞争和新媒体影响中,报纸为了谋利与生存竭尽所能占据市场。大陆报业媒体的生存现状亦不容乐观。合作成了两岸媒体水到渠成的共识,合作也促进了两岸新闻报道的共通。一方面,媒体希望借助对方新闻资源来提升自身媒体价值,从而促进了“来源共通”;另一方面,媒体希望依靠“内容共通”获取独家新闻,依靠“形式共通”增强受众吸引力,力求在差异化竞争中夺取先机。

三、结论:做最有效的台海新闻报道

正如资深报人查良镛所言:“海峡两岸的新闻同业,应该彼此尊重各地的不同制度、社会情况、办事方式以及生活习惯,用手中的新闻武器,做对社会、对人类有益的好事情。”两岸传媒的目标应该是最有效地实现台海新闻报道。以下观点也许有助于进一步促进两岸传媒报道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实现报道效果最大化。

第一,坚持客观、中立。台海新闻尤其是时政新闻报道必然受限于尺度问题,只有坚守客观、中立的原则,才能公正呈现新闻事实。大陆媒体在台海新闻报道方面既要注重挖掘又要掌握分寸,强化自身“信息总汇”的职能,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并在鲜明的导向性和信息的权威性上下功夫。

第二,重塑台海新闻选择标准。选稿是“把关”中最难的一“关”,它决定着报道的方向、特色和质量。丰富台海新闻,融合两岸传播优势的首要关键就是主动调整大陆媒体的新闻选择标准:以新闻价值和受众需求作为重要出发点,不应仅把宣传价值作为唯一准绳。新闻媒体应得到受众认可,新闻资讯也应对受众有所启示。能使读者借助文字领略到两岸互动双赢的感觉,增强读者对重大事件的兴趣,提升受众的阅心程度才是两岸媒体该努力的方向。

第三,激活台海新闻报道模式。内容多元化、形式悦读化是台海新闻报道可取的报道模式。多元化体裁增强了报道的深度与广度,也有助于受众全方位了解新闻事实,在丰富的可读易读信息中,轻松地了解两岸资讯。除了新闻消息,受众更希望有权威的声音帮助其深入了解台海局势变化。因此,为受众提供严谨翔实的背景材料、评论解读,才是读者欲知而未知的新闻背后的新闻。另一方面,具有视觉冲击力和轻松愉悦的表现形式,又能使读者便捷轻松地接受新信息,延续注意力。

第四,培育“专业”媒体工作团队。新闻来源的不平衡性是制约大陆媒体进行台海新闻报道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若能运用专业的视角,依托新闻事实,站在不同方位去看待客观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发现新闻价值,大陆媒体便可在台海新闻报道中发掘许多原创性的深度报道。受众需要的也正是深层次的事件解读,而只有在对台海资讯、背景资料有着翔实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打造出深度报道。因此,培育熟悉台海局势的专业化媒体工作团队是重中之重。

第五,“双赢”思想拓宽合作渠道。“双赢”是在差异中追求共通点的重要原则,也是两岸媒体在面临激烈市场竞争中的发展诉求。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开发多渠道、多形式的合作是两岸媒体发展的新愿景。

注释:

①Gamson.W.A.,et al.Media imagines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Anm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8:373~393

②陈支平,《序言》,《海峡两岸文化与传播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P1

③胡忠信,《有芒果与大小S的台湾媒体》,《新台湾文化》,我识出版社P40

④黄雯嘉、张玲玲,《台湾受众的地域文化特征研究》,《海峡两岸文化与传播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P108-109

⑤许清茂、黄碧梅,《台湾政党与传媒资源之互动——以台湾三大报对《反分裂国家法》报道为例》,《海峡两岸文化与传播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P132

标签:;  ;  ;  ;  ;  ;  ;  ;  ;  ;  ;  ;  ;  

差异与共性:海峡两岸报纸媒体对当前台湾海峡政治新闻报道的分析_陈水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