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重症手足口病重型病例预后的影响分析论文_冯佩佩,谭梅英,肖娅,肖娟

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二科 湖南长沙 410007

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重症手足口病重型病例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重型患者346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73例)和观察组(n=17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措施对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手足口病重型患儿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疾病预后情况,具有一定临床运用价值。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重症;手足口病;预后

手足口病指因各种肠道病毒所诱发的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低热、口痛、厌食,常见于年龄<5岁的儿童,大部分轻度病情的患儿越一周可自动痊愈,部分患儿可出现肺水肿、心肌炎等不良反应,而对于重症患儿,若未及时得到有效治疗方案,则会因为疾病变化情况快,导致死亡,严重威胁患儿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本次研究将我院收治的346例患儿作为实验对象,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患者疾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现将结果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重型患者346例作为实验对象,入选标准:所选患儿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1]中关于手足口病的相关诊断标准,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实验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其他严重疾病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73例)和观察组(n=173例),对照组男98例、女75例;年龄1-9岁、平均年龄(4.95±2.31)岁;病程1-6d、平均病程(3.25±1.32)岁;观察组男99例、女74例;年龄1-8岁、平均年龄(4.87±2.39)岁;病程1-7d、平均病程(3.27±1.33)岁;将两组患儿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p>0.05),可将两组患儿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皮肤清洁、补液、用药护理、密切关注患儿生命体征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儿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2]①心理护理:由于患儿年龄比较下,因此,在临床疾病过程中,容易出现恐惧等负面心理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在患儿治疗过程中,多以有趣的方式与患儿沟通、交流,根据患儿心理所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应疏通,指导患儿家属多鼓励患儿,增加患儿治疗疾病的勇气,从而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②消毒隔离:严格按照呼吸道疾病及肠道传染病的方式实施消毒隔离,护理人员应该保证患儿病房具有通风性,并且定时使用紫外线循环机进行消毒处理;指导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护理人员对患儿护理前应该严格按照正确的消毒方式,将双手消毒,避免出现交叉感染;对患儿日常所用物品进行严格消毒,例如:玩具、床头柜、排泄物、呕吐物等;③皮肤护理:护理人员指导患儿穿宽大柔软的衣物,并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对皮肤造成刺激,同时修剪患儿指甲,预防指甲对皮肤造成损害。④口腔护理:指导患儿于摄取食物前,采用生理盐水及温开水漱口,并及时情况患儿口腔内分泌物,避免造成误吸,于局部患处使用开喉剑喷雾剂,达到缓解患儿疼痛感的目的。④加强病情监测:护理人员在患儿治疗过程中应该对患儿血压、血糖、意识等变化情况,若患儿出现呼吸气促、恶心呕吐、体温≥39℃、血压升高、血糖升高、面色不佳等情况时,应该及时将患者的情况报告主治医师,应协助处理;为保证患儿呼吸畅通,应该将患儿头部增高15-30°向一侧偏,,同时给予患儿吸氧、血氧饱和度监测,为患儿建立静脉通道2条,随时将气管插管工作做好准备。

1.3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3]:治疗2-3d,低热、口痛、厌食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口腔溃疡创面愈合;有效:治疗3d,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口腔溃疡创面得到有效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指标甚至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X100%。

1.4统计学方法

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0.0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进行描述,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3讨论

手足口病在临床上被分为4期,第一期表示患儿仅为单纯性疱疹咽峡炎或者单纯性手足口病,第二期则表示患儿神经系统受到损害,如果患儿不能够及时得到治疗,则可能导致呼吸循环功能损害,从而转化为第三期,第四期则表示恢复期[4],临床资料显示,对于重症型手足口病患儿,应该及时给予患儿相关治疗及护理,避免患儿出现心肺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从而提高患儿治疗有效率,降低患儿死亡率[5]。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患儿的治疗过程中所采用预见性护理指护理人员根据自身观察能力,对患儿心理需求进行分析,并给予满足,从而准确实施护理措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过程中,观察组通过心理护理、消毒隔离、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加强病情监测5个方面对患儿实施护理措施,达到改善患儿疾病预后的目的,本次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13%,提示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儿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可作为临床护理方案之一。

综上所述,重症手足口病重型患儿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口腔溃疡,从而改善患儿疾病预后情况,具有一定临床运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曾华优.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重症手足口病重型病例预后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4,(28):6369-6370.

[2]莫春燕.预见性护理指引在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23):134-134,135.

[3]王华萍,陈晓玲,周英等.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89例护理体会[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1,09(6):710-711.

[4]周进,陈士新,尹爱红等.预见性护理对小儿重症手足口病预后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4,(8):62-63.

[5]黄利群.预见性护理指引在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30):144-145.

论文作者:冯佩佩,谭梅英,肖娅,肖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1

标签:;  ;  ;  ;  ;  ;  ;  ;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重症手足口病重型病例预后的影响分析论文_冯佩佩,谭梅英,肖娅,肖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