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模式重构及其发展趋势_国际经济论文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模式重构及其发展趋势_国际经济论文

中国外贸发展:模式重构及其趋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重构论文,外贸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外贸是后发展国家“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外贸发展的模式,历来都是这些国家或地区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中国实行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总水平。与此同时,还采取了五项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具体行动,包括:(1)将在4000 多个税目降低进口关税税率,降幅不低于10%;(2)将再取消170余项进口商品的配额、许可证和进口控制措施,占现行进口配额、许可证管制商品的30%以上;(3)将在上海等地进行中外合资经营外贸企业试点;(4)将继续扩大试办中外合资商业零售企业;(5)将外商投资企业外汇买卖统一纳入银行结售汇体系。这些举措是外贸发展模式重大转型的标志。它表明:中国外贸发展已摆脱了传统早期的“进口替代”和单纯的“出口导向”模式,走向以全球市场一体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为基础的大经贸战略之路。本文拟从模式转型问题的角度,对当代中国外贸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及其与中国现代化之间的内在关系作出分析,以求教于同仁。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对立模式的两难选择

后发展国家的外贸发展模式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种:即进口替代模式和出口导向模式。这两种模式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历史作用及局限性。

进口替代模式是后发展国家取得民族独立后,进行民族经济工业化、现代化初期所普遍采用的外贸发展模式。所谓进口替代,是指“以国内产品来代替主要的进口品……有意识地努力促进国内工业的成长和扩大。”〔1〕其主要措施是:立足于国内市场与资源来发展民族经济, 基本上采取保护贸易政策,通过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扶持本国新兴工业,以建立起门类齐全的国内工业体系;征收高额关税,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国际收支逆差;鼓励外国投资并给予各种优惠,以促进民族工业现代化进程。

进口替代对后发展国家民族经济工业化、现代化的突出作用表现在:(1)使国内工业获得较大的发展,初步建立起较齐全的工业门类, 增强了民族经济的力量,并使经济多样化;(2)培养了一批技术和管理人才,为民族工业现代化奠定了人才基础;(3)减少了失业, 稳定了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提高了国民收入,为资本积累打下了基础;(4)使最终产品(主要是消费品)得以自给,减少了外汇支出, 缓和了国际收支平衡的压力。

但是,从历史上采取进口替代模式的后发展国家所遇到的问题看,进口替代模式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之处:(1)在保护贸易政策庇护下建立起来的民族工业,成本偏高、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力。(2)资源配置失当,造成资源浪费、国民经济效益低下。(3)延误民族经济现代化进程。一方面,进口替代具有滞后性,从开始采取进口替代战略到最终完成替代,需一段时间,而世界经济与技术完全可能在这段时间内获得长足的进步,因而使得实施进口替代的国家永远处于落后状态;另一方面,保护措施使进口资本货物或其它投入物的企业受到鼓励,而出口工业因竞争力弱或汇价不利而受到打击,影响了工业的发展;保护关税及其它财政信贷政策对消费品的限制大于对资本集约设备的限制,不利于重工业的建立与发展;加之收入有利于工业而不利于农业,又妨碍了农业的发展。(4)进口替代以满足国内需求为目的, 使实施国缺乏主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出口产品的动力,不能积极、及时关心国际市场行情变化,使国际信息资本相对萎缩。

正是由于上述诸多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后发展国家经济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广大发展中国家纷纷抛弃进口替代模式,转向出口导向型外贸发展模式。

所谓出口导向是指立足本国优势,主动积极地生产国际市场适销产品,努力扩大出口,争取多创外汇,进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出口导向可分为两个层次:初级出口导向和高级出口导向。

初级出口导向是基于要素禀赋优势的出口模式,其特点是出口产品主要是密集使用本国富有的自然资源的初级产品及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简单劳动密集型产品,其加工深度及资本、技术含量都很低。

初级出口导向一般是在民族经济工业化初期与进口替代相结合使用的模式,因而其作用是有限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容易进入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所创外汇可以弥补国内资本积累的不足,并引进本国经济工业化、现代化所急需的先进技术、设备与原料;(2)出口增长不但直接导致国民经济的扩张, 而且通过其对非出口部门的示范效应,对国民经济增长产生间接促进作用;(3)通过扩大出口获得产品生产的规模效益,有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及生产技术的改善;(4)除上述收益外,通过参与国际竞争, 还可以获得很多无形收益,如管理、营销等方面的成功经验等。

初级出口导向模式的不足之处也是十分明显的。(1)只有初级产品及简单劳动密集型产品可供出口,难以形成高档次产品的生产能力,影响出口创汇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因而影响到民族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2)出口的经济效益低下。由于受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束缚, 发展中国家出口的资源、劳动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要遭受发达国家的种种剥削。

高级出口导向模式是“以非传统的出口商品,如加工的初级产品、半制成品和制成品代替传统初级产品的出口。”〔2〕其主要特点是以国际市场为依托,进行国际性资源配置;不断开拓国际市场;为扩大出口而积极使用新技术、新材料,制造新产品。

高级出口导向模式对后发展国家经济现代化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下列几方面:(1)制造工业获得迅速发展,经济结构向多样化、 现代化方向发展;随着工业的发展,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迅速提高,产品从资源、劳动密集型逐步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2)与之相适应,工业制成品在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迅速提高,贸易商品结构渐趋合理,经济效益提高,因而加快经济现代化进程;(3)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经济实力大增。出口导向战略的实施,使国外资本、技术与国内具有一定熟练程度的廉价劳动力相结合,保持较稳定的高投资率,促进了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同时,工业的发展又带动国内农业的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也因之而加快;(4)外资比重将逐步下降,外汇储备逐渐增多,外债偿还能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

但高级出口导向模式对民族经济的现代化也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这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1)对国际市场依赖严重。 通过实施出口导向战略而发展起来的工业,其产品销售和原材料供应都严重依赖国际市场,而出口市场一般都集中在发达国家,容易出现“他人打喷嚏,自己就感冒”。(2)对外资的依赖性较强。 实行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发展经济所需的资本,相当部分需依靠引进外资与举借外债解决。这往往使得这些后发展国家的主要经济部门为发达国家的巨型跨国公司所控制,外国资本每年以利润和利息的形式从这些国家掠走大量资本。(3)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这是因为,采取高级出口导向模式的国家,出口行业超前发展,而与之相配套的行业、基础行业发展相对滞后,各行业发展不平衡,各阶层的收入也不平衡,贫富分化加剧,潜伏着深刻的社会矛盾和危机,影响现代建设的顺利进行。

可见,现有的两种外贸发展模式分别是在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不同的市场,配置国内、国际两个不同范围内资源的基础上,促进民族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它们分别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又各具内在缺陷。作为后发展国家之一的中国,必须根据自身具体情况,从这两种对立的模式中作出艰难的选择,以适应中国经济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模式转型:基础、原则与导向

外贸模式应当与外贸在国民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作用相适应。建国初期,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无力生产多样化及高附加值产品,工业基础薄弱,且缺乏进入国际市场的经验;帝国主义国家又对我实行经济封锁。因此,我国基本上是采用进口替代模式,以期迅速建立起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尽管我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十分贫乏,但为取得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所需的资金、技术与设备,我们仍不得不尽量多让渡一些资源型初级产品,以平衡外汇。应该说,这是一种合理而无奈的选择。而今,经过40多年的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10多年来的发展,我基本上已建立起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生产力水平和技术装备也有了相当大的改观,甚至在个别领域中居世界领先地位,国际环境也有了巨大的变化。面对国内外日益变化的新的经济形势,我国外贸必然面临模式的转型。

从国内经济形势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现代化进程大大加快,中国迫切希望进一步参与国际间广泛的经济合作,包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便把中国的经济现代化置身于国际大环境中加以调整发展目标、检阅经济实力。外贸必须能起到国内、国际双向沟通的桥梁作用,才能符合现代化进程的要求。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给中国经济现代化注入了新的活力,重塑了经济活动主体、经营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使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竞争也日趋激烈。市场竞争条件下的经济增长,必然要求打破传统外贸模式对国内、国际经济的隔断,使外贸走向符合市场经济与现代化进程要求的新模式。

从国际经济形势看,1993年,世界经济已走出战后第五次衰退。 1994、1995两年,全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分别达3%和3.7%。今年, 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增长幅度可望达到4.1%。世界经济的回升使国际市场容量扩大,为我国开拓国际市场、增加出口提供了良好机遇。目前,大多数国家都致力于民族经济的发展,纷纷实行经济增长优先战略,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大调整正在逐渐展开。这又为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创造了机遇。当然,国际经济形势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生产国际化、投资与融资国际化、市场一体化、贸易自由化等方面卓有成效的发展,把世界各国熔进了“全球一家”。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再也不可能挣脱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无形巨网。只有主动、积极投身到国际经济合作的热潮中去,利用有利的外部经济条件,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资源的合理配置,中国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经济的现代化。可见,国际经济形势也迫使中国外贸摒弃传统的进口替代模式。

那么,中国究竟应选择何种外贸发展模式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呢?本人认为,中国的外贸发展模式即不应当是进口替代模式,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出口导向模式,而应当是两种模式相结合的一种特殊模式,是一种同时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配置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综合发展模式。这是因为:(1)中国实行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整个经济模式和运行机制上并不与其他国家完全相同。国际上一部分敌对势力对中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外贸发展)横加阻挠、刻意刁难。某些西方大国对一个迅速崛起的中国无论从政治还是从经济上都心存畏惧,不愿意更不可能支持中国实行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战略措施。一句话,国际政治与经济形势不容许中国走单纯依赖国际市场的出口导向型外贸发展道路。中国也不可能拿原则做交易,以仰仗他人鼻息。(2)中国又不可能继续采用进口替代模式。 中国已饱尝闭关自守之苦,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是势在必行。只有充分利用国际分工、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才能促使我国国民经济和产业结构朝更加符合我国要求的方向发展,才能加速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宏伟目标。1990~1994年,我国外贸出口额平均每年增长18.76%, 而同期我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14.1%。简单的数据已有力表明外贸对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的促进作用。(3)从理论上讲, 两种外贸发展模式各有利弊。能否汲取两个模式的优点,避免两者的缺陷,也是可以努力尝试的。(4)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世界经济形势与那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当初转向出口导向战略时所面临的形势已有很大差异,且国情不同,不可能亦步亦趋。因此,中国在外贸发展模式方面必然要独辟蹊径,对两种现有模式加以综合,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贸发展模式。这是中国外贸模式选择问题上的基本原则。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今后外贸模式的发展方向是符合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与国际经济接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旋律中,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号角特别嘹亮。她召唤着中国,走向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现代化强国之路。从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来看,是要进行国际范围内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也必然要求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逐步接轨、逐渐融合,朝国际经济一体化方向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已为外贸模式指明了方向:外贸应当成为沟通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渠道狭窄、力量单薄的传统外贸模式已不足以肩负起如此重任,只有实施大经贸战略,方能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的现代化。

模式重构:走向大经贸之路

外经贸部部长吴仪在“90年代中国外经贸战略国际研讨会”上的主题报告中提出:“根据90年代我国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和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考虑到下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要求,并结合对外经贸发展的实际,90年代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必须实行以进出口贸易为基础,商品、资金、技术、劳务合作与交流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外经贸、生产、科技、金融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大经贸战略’,促进对外经贸事业上一个大的台阶,更好地发挥它在促进经济增长、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效益提高等方面的战略作用。”〔3〕

大经贸战略的核心思想是拓宽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联系的渠道,形成全方位开放、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双向交流的对外经贸新格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全方位开放是要对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进行经贸往来:从沿海到内地都逐步对外开放。多领域就是从过去偏重于贸易和吸引工业领域的外来投资,扩展到第一、三产业以及老城改造、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利用等各个领域。多层次是指要从现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到资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从垂直分工发展到水平分工;从中小企业到大企业集团同外国大跨国公司合作到两国政府间的合作。多元化是指经贸合作对象的多元化和经济合作领域的多元化。双向交流是要从80年代着重从外国引进资金和技术逐渐做到跨出国内,走向世界,在国外兴办企业、开发资源、开拓市场。总之,大经贸战略是要通过进一步拓展对外经贸的深度和广度,加快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促进中国经济的现代化。

为顺利完成我国外贸发展模式向大经贸战略的转型,当前我们需采取的主要措施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转变外贸工作指导思想,从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传统外贸思想转变为以规模经济为依托的新思路。战后初期,日本的一位官员曾说过令人深思的这样一段话:“日本是否应该遵循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利益原则,将其未来寄希望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呢?也许这种选择对于只有500万到1000万人口的小国家是正确的,但日本的人口太多了。 如果日本遵循自由贸易原则,选定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日本永远无法摆脱亚洲地区经济发展普遍迟滞和贫穷的态势,而将成为自由世界中最弱的一环”。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国际贸易新理论也明确指出:外贸基础并不在于(重点不在于)要素禀赋,而在于规模经济效益。发达国家之间同一产业内互相贸易的比重早已证明了这一点。我国参与外贸的优势在于人口众多、国土辽阔、经济发展迅速而造成的巨大市场容量,在于越来越明显的规模经济优势。庞大的国内市场为规模经济发挥优势奠定了基础,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好这一基础,迅速增强规模经济优势,逐步实现产业间贸易,尤其是高层次的产业间贸易。

2.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的经济形势看,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都面临着相当严重的问题,必须及时进行调整,才能适应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目前,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正在进行,这是发挥中国潜在优势的机会。我们要把握机遇、扩大视野,积极把国内产业结构放在全球范围内考虑而加以调整。外贸部门与外部世界有着直接的、广泛的联系与接触,对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先进科学技术、产业结构信息有较全面、深刻的了解,应充分发挥自身这种优势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根据国家确定的支柱产业范围,未来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应以产业升级为中心,以高加工度、高需求弹性的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等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扩张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要利用产业结构高级化所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进行更新改造,提高其产品质量、更新产品品种,改善包装,增强产品附加值。总之,要通过提高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和效益,来设置产业结构,使国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

3.全方位拓展国际、国内市场。在国际市场方面,要改变过去传统的以发达国家或地区为主的市场策略,全面拓展国际市场,特别是拉美市场、大洋洲的澳新市场。对美国,应根据双方互补性很强的特点,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加深占领的深度;对日本,应利用日元升值、消费合理化的契机,进一步拓展;对拉美,应抓住双方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时机,积极提高双边外贸的比例;大洋洲的澳、新是较发达的国家,应努力寻找市场机会,调整进入措施,加以认真开拓;对欧共体,应进一步加强双边对话,减少摩擦、稳步拓展;对俄罗斯及东欧,应坚决堵塞伪劣产品出口,坚持以优质产品和售后服务措施重新占领市场。在国内市场方面,要着重做好以下相互关联的三方面工作:(1)应利用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重塑国内各地区产业的互补结构,发挥内在要素与沿海技术、信息相互结合的积极性,坚决克服重复布局的老毛病,以充分发挥规模经济优势;(2)真正统一国内市场。 要认真落实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决定,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并尽快消除各种不合理的差别待遇,为企业奠定平等竞争的基础;调整好各种既得利益,用更好的政策逐步取代造成“诸侯经济”的过时政策与措施;(3)改变消费结构,使之趋向合理化。 挖掘高新技术产品的潜在消费市场,开拓消费用品范围,并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改进售后服务。

4.提高利用外资的力度和深度。与利用两个市场、配置两种资源相适应,利用外资需实行“请进来、打出去”两种方法。在吸引外资入内时,要利用我国国内大市场作筹码,争取高新技术转移到国内,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并注意避免重复引进、加快消化改造。当前,在外贸生产领域利用入内外资的重点应放在两个方面:一是维护和发展我国传统的、需专门技艺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优势;二是发现和创造创汇农业、视听设备、高档服装、绿色产品及其他高精尖产品方面的潜在优势。在吸引外资入内的同时,应积极主动地走出国门去利用外资。要努力利用我国的高新技术为资本,开展高技术领域内的合作,扩大与发达国家、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水平分工协作的的比重,兴办跨国实业,了解国际市场信息,直接参与国际范围内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走出国门是外贸发展新模式中的重要一环。只有走出国门,才能真正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融资与投资、技术转让有机地结合起来,调动各部门共同参与的积极性,也才能真正与国际经济接轨,推动中国经济走向现代化。

注释:

〔1〕特泰若:《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1977年,伦敦,第428页。

〔2〕迈尔:《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英文版,第671页。

〔3〕参见《机遇与前景》,载《国际贸易》1994年第6期。

标签:;  ;  ;  ;  ;  ;  ;  ;  ;  ;  ;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模式重构及其发展趋势_国际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