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同志对人民军建设的理论贡献_军事论文

江泽民同志对人民军建设的理论贡献_军事论文

江泽民同志对人民军队建设的理论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民军队论文,江泽民同志论文,贡献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同志担任中央军委主席后,遇到的人民军队建设中的三个突出问题是:1.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和美苏两极对立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格局发展的情况下,如何加强人民军队建设?2.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如何加强人民军队建设?3.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军事斗争提出严峻挑战的条件下,如何加强人民军队建设?这三个问题的核心点是:在变化了的条件下,如何把人民军队建设的水平再提高一步。江泽民在围绕这一核心点着力回答上述三个问题的过程中,对人民军队建设理论作出了新贡献。其中有五点是主要的。

一、制定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着眼于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一文和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都明确指出了我国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是“积极防御”。这一战略方针是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人民军队建设思想基础上制定的。从继承角度看,江泽民制定的“积极防御”战略方针与毛泽东、邓小平所强调的积极防御战略方针在主要内涵上是一致的。这就是:我国军事战略目标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其实质是防御性的。但是这种防御不是消极、被动的防守,而是在平时积极加强国防建设,使我国拥有一支足以保卫祖国安全的军事力量;在战时则以积极的、机动灵活的、多种多样的作战方式,赢得战争的胜利。从发展角度看,江泽民同志注重于人民军队要打赢在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这就是:根据当前形势,我们要侧重于在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的积极防御,要具有确保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把握。

两极格局解体后,天下并不太平,霸权主义仍然是战争的根源,局部战争表现为高技术战争。其主要特点是,在特定地区内双方集中使用高技术武器速战速决;高技术武器的数量、质量对战争的胜负起着重要作用。从世界未来战争的主要形式来看,今后对我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是高技术局部战争。而打赢此类战争必须在局部战争中运用高技术武器。因此,新时期制定并加以贯彻的积极防御战略方针首要或关键之点在于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从近十几年来世界上发生的高技术局部战争来看,制胜的决定性因素,取决于军队人员的素质和武器装备的质量。换言之,武器装备中高科技含量越高且运用这种武器装备的人的科技知识水平越高,打赢高技术战争的可能性就越大。这就要求我们要提高军队的质量。因此,江泽民同志着重指出:人民军队要“加强质量建设”,要“把握新时期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特点,增强我军在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和应急作战能力”。

二、揭示了军队建设的主要矛盾,提出军队建设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从目前情况来看,军队建设中主要矛盾是人民军队的现状还不适应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需要。第一,我军兵员不算少,但从总体上看,指战员文化水平偏低,懂得高技术知识的人相对较少,能够熟练运用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人更少。这与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的要求不相适应。第二,我军与世界军事强国相比,武器装备总体的高科技水平不高。这种状况对具有广阔边、海防线的我国来说,与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需要还有距离。第三,我军的军事科技水平与军事强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要抓住机遇,迎头赶上,提高质量效能,还需要作出很大努力。第四,随着高科技在军事领域里的应用尤其是高科技在指挥系统中的运用,世界发达国家的军事指挥系统已经发生了变革。与之相比,我军的指挥系统尚处于新旧转换之中,质量效能还不算高。第五,现代战争对后勤保障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军的后勤保障系统无论在科技水平方面还是在组织效能方面都还没有达到这一更高要求。总之,我军现状对于确保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需要还有一定差距。这是我们军队建设诸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

怎样解决这个主要矛盾,江泽民提出,关键在于实现由人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这是因为第一,长期以来,我军处于数量多,但技术装备水平较低的状态。而且,在较多的兵员中,能够掌握、运用先进武器装备的指战员较少。第二,军队在由传统型向现代化转变的长过程中有许多环节,其中主要环节是由数量多转向质量高。而要提高军队人员和武器装备的高科技水平就必须裁减兵员,淘汰过时的装备,建设用高科技武器装备的精干部队。为此,必须从改变军队员额多但技术装备水平低的状况入手,压缩数量,提高质量,增强军队现代化作战效能。第三,现代战争中高技术武器装备运用得越来越多,打赢这种战争,不取决于人力密集,而取决于技术密集,不取决于军队数量规模,而取决于军队质量效能。人民军队只有通过上述的根本性转变,成为高质量的现代化军队,才有战则必胜的把握。

三、深刻论证了军队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强调军队建设要服从并服务于国家的发展战略

军队建设和经济建设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对这种内在联系和规律,毛泽东、邓小平都作过深刻阐释。毛泽东论证二者关系时提出了真想要原子弹还是假想要原子弹的问题;邓小平论证二者关系时提出了大局与小局关系问题和“四化”有先有后的问题。他们都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并作为经济建设的基础。江泽民继承了这一思想,并结合新的实践,深刻论证了军队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加强国防建设是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基本保证。”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只能在稳定的国内环境及和平的国际环境中进行,而这种国内稳定和国际和平环境的获得,唯有在人民武装力量强大和国防现代化的条件下才能变为现实。就国内来说,虽然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了,但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会长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如果我军没有高技术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就不可能有效维护国内稳定并为祖国统一积累实力。就国际关系来说,尽管当今世界处于相对和平时期,世界大战一时打不起来,但是在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将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进行。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仍然存在,战争的根源并未消除,局部战争还时有发生,在一定地区还很激烈。这说明世界并不太平。我们要想在国家安全、安定的环境下一心一意搞建设,就必须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这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另一方面,“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依托。”“国民经济发展了,才能为国防现代化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因此,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这个大局,积极支持、参加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怎样做到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第一,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相适应。我国确定了国民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现在正在努力完成第二步目标所规定的任务,国家只能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每一阶段的实际情况增加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投入,也只能在国家实现经济发展战略总目标的进程中能够提供的财力范围内规划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第二,军队要积极支持和参加国家经济建设。军队要在保证训练、值勤和军品生产的前提下,投入一定力量参加国家经济建设,为国家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第三,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要量力而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军的精神,在经费短缺的条件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潜力,在有限的财力、物力基础上使军队建设有所发展。

上述两方面论断深刻地揭示了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的辩证统一关系。深入剖析这种关系可以看到:第一,二者是矛盾的统一。军队建设和经济建设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二者性质,特征有明显的差异,“差异就是矛盾。”在一定国民收入数量之下,投入到经济建设中的资金多,投入到军队建设中的资金必然少。反之亦然。因此,二者是矛盾的。但二者又是相互依存的。军队建设搞不好,经济建设就没有可靠的安全保证;经济建设搞不好,军队建设也没有物质技术基础。二者这种基础和保证的关系、相互提供根本条件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第二,二者相互包含。经济建设所积累的财富本身就有国防预算这一块,构成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经费的主要来源;经济建设项目中有很多是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于国防需要的;而大部分经济建设成果也可以说都是潜在的战备物资。因此,经济建设包含军队建设。在军队建设中,勤俭建军节省的军费,军队从事生产所创造的物资财富,军队培养的人才,都具有增强国家经济整体实力的作用。因此,军队建设也包含着经济建设的内容。第三,二者相互吸纳。军队建设会吸纳地方经济建设的人才、资金、经验;地方经济建设也程度不同地吸纳军队建设的经验、技术和人才。第四,二者相互促进。从总体上看,经济建设搞好了,能为军队建设提供物资基础;军队建设搞好了,能为经济建设提供安全保障和支持。这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且,军队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对地方经济建设是一种促进;地方经济建设效益好,也会带动军队建设,为军队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第五,二者在相互促进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一种跟进关系。经济建设首先要搞好,要先行一步,有一个大发展,为军队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然后军队建设必须跟上,有效地利用经济建设为军队建设创造的有利条件,吸收经济建设为军队建设提供的成果,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有效地为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保证。第六,二者互相转化。十分明显,经济建设中很多项目、技术,根据国防建设需要,可以直接转为军用,这是经济建设向国防建设的转化;而军工生产转为民用,军队培养的军地两用人才,则是军队建设向经济建设的转化。从更深层次上看,经济力可以转化为国防力量;它本身也是国防的基础力量。而军事力量也可以转化为经济力量,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强大的人民军队对经济建设所提供的安全保证,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四、提出了“五句话”的总要求,指明了新时期军队建设必须遵循的指导方针和指导原则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所强调的关于军队建设的“五句话”是对我军建设提出的综合、全面的总要求,缺少任何一句话,都不是新时期的完整正确的军队建设指导方针。这五句话中,政治合格是第一位的,是对军队政治建设方面的综合要求。其中包括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永远保持军队的根本性质宗旨等。军事过硬,是对我军军事方面的要求,其中包括军队战术技术过硬、军事装备先进、军事指挥现代化等。作风优良,是对军队作风方面的综合要求,其中包括军队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战斗作风等方面。有一个好的作风,军队才能成为强大的受人民爱戴的军队。纪律严明,是对我军纪律方面的综合要求,其中包括政治纪律、军事纪律等方面。有严明的纪律,军队才能成为钢铁长城。保障有力,是对军队装备和后勤方面的综合要求,包括装备保障、物资保障、后勤保障等方面。在现代条件下,军队的装备和后勤保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五句话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的。政治合格是重点,对其他几方面起着统帅和保证作用。人民军队只有做到政治上合格,才能保证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才能真正提高质量,提高了质量也才有意义。反过来说,政治上合格不是空的,它要落实到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之上。

五句话又是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的。政治上合格,贯彻于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之中,又有赖于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来体现。

五句话是贯通军队建设和军队改革的“总要求”,不论是军队建设还是军队改革,都要按照五句话进行;五句话把军队建设和军队改革统一在一起。把军队建设和军队改革这两个本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方面用一个方针加以贯通,形成了检验二者好坏的共同尺度。

五、强调要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迎接新的军事技术发展的挑战

世界军事技术的发展,给军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高技术武器装备;第二,必须具备运用高技术武器装备作战的协同能力;第三,必须准确了解敌军高技术武器装备效能和运用情况;第四,必须熟悉我军新的指挥系统,具备整体观念和协调能力;第五,必须牢牢掌握高技术战争战场变化特点,正确地把握制胜的突破点;第六,熟悉世界上最新科技运用于军事装备和指挥系统的情况,把握高技术战争发展趋势。这些要求的根本点就是军事人才的科技素质要高。为了适应这些新要求,江泽民同志在提出“着重提高军队素质”的任务时尤其强调要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为此,需要解决三个问题:1.根据高技术条件下军队建设的特点,培养一批能熟练掌握和运用高科技武器装备的指战员。当今世界高技术及其产业的竞争已成为军事争夺的“制高点”,促使各国军队的技术装备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同时要求军队官兵能运用高科技的武器装备。因此,现代化的军队必然是由懂得高技术的人才汇集的战斗群体。我军要实现现代化正规化,首要的是培养人、提高人,在军队中形成一个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并逐步扩大这支队伍。2.增强军队整体素质。军队中人的高素质不仅仅是技术水平一项指标,而且还包括政治、技术、作风、战术、纪律等综合指标。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要体现在上述综合指标的提高上。3.培养一批国防科研人员。在军事技术、装备的科技含量日益提高的情况下,要提高我军现代化水平,必须加强国防科研。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先进技术转化成先进军事技术装备的时间也大大缩短了。军事技术的发展和储备,已经成为潜在的军事力量。因此,在高科技条件下,加强国防科研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要重视科技强军,加强国防科技研究”。国防科研的另一个任务,是“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国防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并按照这种特点和规律加强和改进我们的工作。”国防科研这两方面的任务,要求我军要有一批高素质的国防科研人员。为此,除了以军队自身为主培养人才外,还需要从社会上吸收科研人员,形成一支能跟踪世界先进技术、站在科技前沿的专家队伍。

标签:;  ;  ;  ;  

江泽民同志对人民军建设的理论贡献_军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