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BIM技术的运用论文_杨文祥

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BIM技术的运用论文_杨文祥

山东枣庄长城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枣庄 277100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好,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和改革,对我国建筑行业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技术支持。借助于BIM虚拟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对建筑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设计不合理等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并能够在确保该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有效强化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BIM技术;运用

引言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开展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其不仅能够确保施工的安全性,还能够有效保障建筑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此外开展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也是国家的一项硬性要求,这也就使得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认识到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性。但是还有一些施工企业在日常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只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并忽视了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这样就容易造成一些建筑安全事故,从而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借助于BIM技术则能够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并有效提升该建筑企业的生产效益。

1 BIM相关概念

1.1BIM技术定义

BIM是建筑信息模型的英文简称,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提出了基本的概念,随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最终被正式提出。BIM的产生不但是现实的需要更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在利用BIM进行建筑应用的时候需要利用特定的数字设计以及工程软件来进行支撑,这两个条件的结合构成了现在的可视化模型。BIM这种技术一般应用在工程设计或者是建筑设备中,利用数字化软件构建一种新的模型,利用这种模型在对各种信息进行实时的整合,从而使工程项目的策划或者是运行以及维修都可以实现共享。BIM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也就能让工程技术人员准确的对该工程项目进行把握,这样就可以为后续团队的组建以及单位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供基础。利用BIM进行工程项目的建设不但可以保证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将工期进行缩短,提高工程的实际质量。

2 BIM在安全管理方面的优势

BIM技术之所以在建筑行业应用甚广,这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优势,具体的可以将其分为一下五类:分别是可出图性、可视性、优化性、协调性以及模拟性。

2.1可视性

可视性简单的说就是BIM这样的施工技术拥有较高的可视化水平,区别于一般的水平,这里指的是BIM技术自带的可以进行高质量研究与应用的可视化水平,所以这样的可视化水平可以弥补传统水平的缺陷,可以更加完善各种建筑信息,同时BIM技术还自带一些物理以及项目几何信息,所以说一个BIM可以将整个项目工程信息完整的进行融合,只要利用BIM技术就可以将整个项目工程了然于胸,从中可以提取任何想要的信息;

2.2协调性

协调性就是在进行建筑施工之前可以利用BIM技术帮助建筑工程处理一些琐碎的事情。比如:如果项目的某个参与方想迅速的了解建筑工程模型的一个碰撞点,那么可以利用特定的检查系统,该系统不但可以对BIM模型的所有参数进行收集,同时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实验的状态;最后还可以自动的将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形成一个分析报告,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方便项目参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2.3模拟性

模拟性主要指的就是建筑项目的工程设计方利用该技术进行项目的模拟,主要就是对紧急情况下人员的疏散、工程的节能以及墙体材料的导热性等等。另外,在进行招标以及施工的时候该技术可以提前对项目所需要的物资以及设备进行动态的模拟,不但可以保证投标者或者是施工方可以迅速的了解该工程,还可以有效的促进该工程顺利的实施,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可解决的问题。

2.4优化性和可出图性

优化性指的就是对于施工方案的修改和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优化性主要是通过试验分析报告以及各种模拟以后来实现的。出图性指的是经过修改以后的图,可以通过该软件进行图形整理以后进行打印,这样就可以更加直观的对设计的图形进行研究,提高了工作效率。

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BIM技术的运用

具体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安全管理可以说是比较核心的一个方面,这种安全管理主要就是针对各类隐患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控制,降低各类事故发生几率,基于这一点,BIM技术的应用能够表现出较强的效果,有助于提升安全管理的全面性和连贯性,其中较为核心的应用要点如下。

3.1识别危险因素

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危险因素的识别可以说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这种危险因素的识别也就切实需要把握好对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各个流程和基本阶段的控制。借助BIM技术能较好的构建可视化模型结构,进而也就能够将建筑工程项目中涉及到的各个流程进行详细呈现,有效了解其在施工处理中可能出现的威胁因素,为后续具体管理控制打好基础。在该环节中,相应安全管理还需要重点围绕着BIM技术的虚拟施工进行分析控制,如此同样能够提升其整体安全管理落实效率。

3.2划分危险区域

为了规避建筑施工操作带来的安全障碍和损伤,还需要重点针对危险区域进行有效划分,促使其相应危险区域能够得到较好的明确,这样就能够为后续安全管理工作指明方向。结合这种危险区域划分中BIM技术的有效应用来看,其需要在明确各个危险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全面分析,了解这些危险因素的发生区域和时间,就能够有助于促使其相应危险区域根据不同施工进度进行划分,对于一些高危险区域进行重点关注,并且采取相应标志或者是禁止入内的方式进行管控。针对这些危险区域,更加需要进行重点预防性控制,比如对机械设备以及用电系统的控制等,都需要进行及时调整,将危险区域的安全水平提升,减少其可能带来的威胁和干扰。

3.3控制施工冲突

对于建筑施工操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类安全隐患问题而言,以往比较常见的缺陷就是施工过程中的各类矛盾冲突,这也就需要结合相应施工冲突进行有效调整,借助BIM技术在该方面同样也能够发挥出较为理想的作用价值。BIM技术的应用能够较好分析后续施工建设执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类矛盾和冲突,相应虚拟施工操作更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其相互之间存在的时间或者是空间冲突都能够得到解决,最终也就能够优化施工组织落实流程,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几率,减少事故发生后的潜在损失。

3.4制定安全管理措施

通过BIM技术的应用,我们分析得到很多危险因素。在关键危险区域以及关键施工操作环节中,有针对有重点的制定合理的安全管理措施也是比较核心的一个方面,其主要就是围绕相关隐患进行匹配性控制,运用BIM技术来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影响机制和具体流程,如此也就能够从这些问题入手进行分析评判,保障具体控制措施具备理想的可操作性。当然,这种安全管理措施的制定和具体落实还需要表现出理想的动态化效果,只有突出其相应安全管理的动态化效果,才能够发挥出理想的实时监控效果,进而提升整体安全防控效果,避免了相互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和缺陷。在安全管理措施的具体落实过程中,同样也需要围绕着相应措施进行实时调整,保障相应安全施工的各个方面需求都能够得到较好满足,针对各个不同施工时间段进行有效控制,把安全威胁降到最低。

结语

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通过合理运用BIM技术,不仅能够提升该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还能够进一步加强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力度,因此值得在工程项目的建筑施工阶段进行广泛的运用。

参考文献:

[1]孙保磊,付海峰.建设方驱动模式的BIM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及目标评价方法研究[J].施工技术,2016,43(3):67~71.

[2]张成方,李超.BIM技术在地铁施工安全方面的应用浅析[J].河南科技,2016.

[3]刘德语.浅谈BIM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J].福建建筑,2015(10):91~92.

论文作者:杨文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BIM技术的运用论文_杨文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