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寓意是慷慨而壮丽的--看“嘉儿与梅休”_哲学论文

其寓意是慷慨而壮丽的--看“嘉儿与梅休”_哲学论文

意蕴浑厚 气势恢宏——观话剧《几尔加美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意蕴论文,浑厚论文,话剧论文,气势论文,几尔加美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看《几尔加美休》之前,听说这是一出“思想剧”、“哲学剧”,当时就有点纳闷,也有些生畏。心想,千万别让观众走进剧场去听一堂哲学课,也别硬要给观众灌输深奥的“思想”。及至看了演出,这种心理和担忧全部释然了。老导演陈颙把日本当代著名哲学家梅原猛创作的洋洋18万字的剧作,经过三个多月的删繁就简,精心排练,使之成为一部观赏性很强、雅俗共赏、然而又是意蕴浑厚、气势恢宏的舞台艺术品。

这是一部英雄史诗剧,其中充满了浓厚的神话色彩,因此,又可称为神话史诗剧。主人公几尔加美休的命运扣动着观众的心弦。在人间,几尔加美休是一个盖世的英雄。他征服了半兽半人的恩克多,战胜了森林守护神芬巴巴和天之牡牛,砍伐了迪尔蒙特大森林,建造了天下首屈一指的城市。然而,当他受到天神的惩罚,去到“阴曹地府”的时候,他的威力化为乌有:大鬼、小鬼都不听他的指使,连恩克多也不愿意再跟他回人间去。他要寻找的长生不老药也纯属虚无。当他绝望地回到人间时,他已成了老朽。他在向天神和人类的忏悔声中倒地死亡……忽而人间、忽而天上、忽而阴界的大幅度时空变换;人、鬼、神、动物交相出现、互相争斗的舞台形象,显示出了剧作家、舞台艺术家极其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宏阔的艺术视野。在几尔加美休与森林守护神芬巴巴以及天之牡牛作战时,现代化的音响效果和变化多端的灯光,创造出了磅礴的气势和惊心动魄的舞台氛围。这一切,除了给演出增加了雅俗共赏的观赏性外,无疑也强化了神话史诗剧的艺术特色。

由著名舞台美术家毛金刚设计的舞台布景,也同样显示了神话史诗剧的气派和氛围。那块悬挂在舞台口的、能上下启动的面幕上,装饰着一个硕大的几尔加美休的头像,给全剧增添了庄重肃穆感。舞台口两侧边框和两侧沿幕处竖立的条幕上镶嵌的古朴的西亚人的人像石雕,又给演出增添了历史感和地域感。表现天神世界的戏,一改许多演出采用大量干冰制造云雾的惯常手法,而是运用吊杆降下诸神头像的暗示手法,收到了不一般化的艺术效果。而后景区一侧的雄伟的城堡造型,以及天幕上出现的森林等形象,同样也构成了该剧特有的环境氛围和空间特点。舞台布景的设计与灯光和音响效果的精彩运用,在演员表演的基础上,使全剧形成了一个高水平的、极为统一完整的舞台演出形象。这既显示了各艺术部门的成就,也显示了(或者说更显示了)导演在创造舞台综合艺术上的成就。

我以为,导演在删节剧本和舞台二度创造方面,是在朝着神话史诗剧(或曰英雄史诗剧)的方向努力,并尽可能增强演出的观赏性(其中包括加进了音乐、舞蹈等悦耳悦目的成分),使之达到雅俗共赏的目的。这种做法并不降低原剧作所设想的“思想剧”、“哲学剧”的艺术品位。因为在舞台演出增强观赏性、突现主人公几尔加美休的命运的同时,在深层的内涵方面,它并没有丢弃或阉割掉原剧作所要表达的哲理意蕴。善于思辨的观众,仍然可以在舞台形象的启示下,思考诸如独裁与民主、人与自然、生与死等等哲学命题。在全剧结尾时,导演把从“阴曹地府”中回到人间的几尔加美休调度到台口中央,让他对着观众说出他那段忏悔词(临终前的遗言)。其大意是:人类决不能只顾自己不断膨胀的物质欲望,而拼命地去杀戮与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灵,毁坏森林等各种资源,否则,人类自己也将走向毁灭。这既表现出了几尔加美休这个5000多年前的英雄人物的悔悟,同时也传达出了现代人所认识到的“人类与自然界生态平衡”这个关乎哲学、人类学、环境学的现代思想意识。这正是这部作品所要提醒人们注意的深层次的思想内涵。

这出戏的演出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改进之处。例如,在原剧作中,猫头鹰是代表剧作家出现的,是剧作家在剧中的化身。它与几尔加美休之间有着很大篇幅、具有很深哲理的对话,这对扩展全剧的题旨和深化全剧的意蕴都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在演出中,虽然保留了猫头鹰这一形象,它也与几尔加美休有几句对话,但形象单薄无力,台词哲学的韵味也很少,留不下多少印象。作为一台精美的、气势雄浑的演出,现有的舞蹈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准。它似应更古朴一些,也更有韵味一些。

标签:;  ;  ;  ;  ;  ;  ;  

其寓意是慷慨而壮丽的--看“嘉儿与梅休”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