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其控制措施论文_陈智

探析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其控制措施论文_陈智

茂名市利好天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525000

摘要:混凝土裂缝是混凝土类结构领域存在的质量通病,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多年以来一直困扰着大批工程设计及技术管理人员。如何预防和控制混凝土裂缝,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道技术难题。本文主要探究了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其控制措施,希望能为预防和控制混凝土裂缝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和现代工程技术的蓬勃发展,混凝土因其取材广泛,价格低廉等特点,成为使用极为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然而,混凝土工程中材料的特性决定了结构较易产生裂缝,从实践中来看施工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概率也是很大的。相当一部分裂缝对建筑物的受力及正常使用无太大的危害,但裂缝的存在会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性、耐久性,应当尽量在各方面给予重视,以避免裂缝的出现或把裂缝控制在许可的范围之内。

一、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

1、原材料质量引起的裂缝

水、砂、石、水泥等原材料选用质量不合格,从而引起混凝土出现裂缝。水泥生产商由于太过追求采用新工艺、新方法,以此希望生产出满足当前工程建设需要的高早强、优质新型水泥。但是也经常出现原材料的选用欠缺研究,原材料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的情况。水泥的异常凝结和异常膨胀,导致其安定性很差。在混凝土浇筑后达到一定的强度前,在凝结硬化阶段会产生小裂缝。砂率偏大或细砂含量偏大,采用含泥量大的细砂配制的混凝土收缩大、抗拉强度低,容易因塑性收缩而产生裂缝。

2、设计不当引起的裂缝

我国的混凝土构件的设计规范都有结构或构件的抗力大于或等于作用效应的规定。设计者往往取抗力大于作用效应,甚至抗力等于作用效应。这样做无疑可在当时使混凝土结构的造价略有下降,节省了部分建设成本。但是,由于在设计时,设计者过多的关注经济成本,不重视结构的耐久性的,构件的尺寸大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混凝土得强度有所降低,抗腐蚀和侵蚀的能力也相应地下降。

3、施工工艺及养护引起的裂缝

首先,新拌混凝土和易性差,泵送混凝土运输时间过长导致混凝土配合比发生变化,或者浇筑速度过快、顺序不合理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改变其收缩性能,从而引起混凝土裂缝的产生。现场浇筑措施不当时,也会容易引起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其次,振捣棒的施工工艺对混凝土的收缩性能也有影响,振捣棒不能直接搁在钢筋上进行振动,这样会扰动钢筋,影响钢筋保护层厚度,也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这样,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减小,钢筋对混凝土的收缩约束力则会相应减小,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最后,混凝土的养护也是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的重要因素。混凝土养护时的气温越低、湿度越高。时间越长,则混凝土的收缩量越低。混凝土养护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的正常凝结硬化。如果养护时间过短,湿度过低,都会导致混凝土出现收缩增大的现象,从而引起裂缝。

二、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1、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选择水泥时,为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根据混凝土结构的特点,选用合适的性能稳定的水泥,如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需要进行水化热的控制,以此来选用矿渣水泥或粉煤灰水泥等;对于有收缩性要求的混凝土,一般可采用粉煤灰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石、砂骨料的含泥量对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以及收缩是有很大影响的,而一般在实验室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的检验,仅仅只是一定的代表性。在施工现场中会很经常的发现,石、砂骨料中含有大量的泥土量,而泥土和杂质会容易引发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经过多次的实验实践发现,控制砂、石骨料的含泥量对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有十分明显的收效。因此,在现场施工中要严格控制石、砂骨料的含泥量,选用良好的石、砂骨料,应用良好的石、砂级配。

2、注重混凝土的配比

配合比设计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依据施工现场的浇捣工艺、操作水平、构件截面等情况,合理选择混凝土的设计坍落度。针对现场的砂、石原材料质量情况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协助现场搞好构件的养护工作。改善骨料级配,掺加粉煤灰或高效减水剂等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选用低碱水泥和低碱或无碱的外加剂;积极采用合适的掺和料和混凝土外加剂,抑制碱骨料反应;正确掌握好混凝土补偿收缩技术的运用方法。另外,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确定配合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控制砂的粒径及含量,减少空隙率以减少混凝土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3、做好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要考虑构件类别、钢筋配置状况、浇筑区域以及拌合物的品质等多个因素方面,选用合适的浇筑方法。由于混凝土的骨料下沉和泌水,易产生塑性收缩裂缝,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抹光抹平。浇筑较高构件时,一般每层不超过500mm,捣平后再浇筑上层,并且要严格注意钢筋、模板、定位筋的移位。施工缝处浇筑中,应将接茬处剔凿干净,并铺水泥砂浆浇水润湿,来保证施工缝的浇筑良好。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掺用掺合料降低水泥用量,还要尽量采用水化热底的水泥,外界要有降温处理等措施来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

4、混凝土养护的控制

混凝土养护的有效控制,是保证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关键环节。①根据混凝土结构的特点选用混凝土养护的方法很多,如不规则的混凝土结构可采用喷涂养护剂养护、大体积混凝土可采用潮湿养护等。②合理确定养护时机、适时进行养护。混凝土初凝后,应根据有关规定要求立即采取养护措施,混凝土初凝后需要适当的湿度,因此应在混凝土的表面补充水分,保持混凝土一直在足够潮湿的状态下。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化热大,其内部温度聚集导致温度较高,加快表面失水,因此更需要水分的补充。③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需要制定合理的浇筑方案,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及混凝土内外的温差,来控制由于内外温差变化引进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④在混凝土浇筑及养护过程中,设专人3班负责混凝土浇筑和养护过程的温度监控,确保内外温差在允许范围内,达到预期的温控要求。

三、结束语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在施工中切实抓好混凝土的配和比设计、施工工艺、切缝时间和深度、混凝土的养护等各个环节,通过改善混凝土的质量并采取有效的浇注后的防治措施,从而避免混凝土的裂缝现象的产生。

参考文献:

[1]王德仁.混凝土施工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3)

[2]赵爱书,赵浩.探讨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J].科技信息,2015(8)

[3]高艳梅,林亚君.混凝土裂缝控制与防治的探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7)

[4]陈辉,韩芳垣.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成因分析及控制措施[J].混凝土,2017(2):74-75

[5]谢德平.浅论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建筑科学,2016(13):78-79.

论文作者:陈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  ;  ;  ;  ;  ;  ;  ;  

探析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其控制措施论文_陈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