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的路径论文_王金星,,夏向军

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的路径论文_王金星,,夏向军

莒南县涝坡镇文化站 山东 莒南 276600

摘要:我国的民族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是重要的文化发展内容,将中华悠久的历史文明发扬光大是我们每一位华人的责任。民族民俗文化艺术传承为群众文化活动开辟了新的道路,将民族民俗文化融入到群众文化的发展中可以发挥更重要的功能和增加更多的发展动力,也可以使民族历史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

关键词:传承;民俗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群众文化

中华民族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文化古国,五十六个民族拥有不同的民间民俗文化,有些民间民俗艺术已经部分失传了,这就提醒我们要重视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我国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是具有很高的价值的,可以很好的满足人们文化意识素养的需求,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也是发展群众文化最好的途径。

一、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是发展群众文化的必经途径

中国的民族民间文化经过了时间的洗礼一步一步的传承下来,形成具有鲜明特征的中国文化。作为炎黄子孙要担负起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的责任,要有传承的使命感。在改革开放前期中国注重的是引进西方文化,而如今中国更注重的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传承。越来越多的有关中华古典诗词文化、具有传统中国风元素的活动在陆续的开展。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的多彩内容已经逐渐被国际熟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的民间艺术感兴趣,前来学习和欣赏民族民间文化艺术。

现在我国越来越提倡中国风的发展,致力于建设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艺术特色的中国范。不仅仅是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中国的各个民族的服饰也是非常华美和精致的,非常受人们的喜爱。因此要结合群众的力量一起将我国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发扬光大,这对一直持续发展的群众文化事业有很大的帮助,把中国民族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作为发展群众文化的基本路径也是必经途经,从而实现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共同发展。

将中华民族文化作为发展群众文化的重要内容,将它们完全的融合在一起:一来是通过融入民族文化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助力,增强群众文化的底蕴,让中国群众在民族文化的熏陶下拥有丰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气息。二来在群众文化发展中融入民族文化可以很好的传承民族文化,让民族文化深入群众,让群众不要忘记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与责任,让群众有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要将传承中国民族民俗文化作为群众文化发展的核心,以群众为主体将民族文化继续传承和发扬下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是发展群众文化的必经途径,将我国经过时间的淬炼形成的文化经典和民族精神财富更好的继承下去。

二、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发展当中的重要功能

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是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功能之一,体现在群众文化的发展不仅是文化的传播更是文化精神的建设。民族民俗文化的加入让群众文化精神建设有了更鲜明的体现,通过民族文化活动的开展让群众感受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形式,丰富群众文化精神的体验。民族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融入是新时代特色与传统民族特色的完美结合,让群众感受到更高端的文化盛宴。

现如今,新兴的民俗文化正在蓬勃发展,走遍了神州大地,跨过了五湖四海,例如户县、金山农民画,当地农民就是根据传统的雕刻艺术、剪纸与刺绣等相融合再加上崭新的表现手法创造出的艺术形式,目前已经在十几个国家与地区展开巡回展示,受到了各地人民的喜爱。在继承传统的基础的同时,群众文化还会不断创造或衍生出新的活动方式,党和国家对群众文化的重视让优秀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活力。

我国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自成系统,独具特色,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群众文化具有共同性、稳定性、过程性、个别性、地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也具有激励力、稳定力、约束力和凝聚力等六个方面的作用。群众文化的基础是物质文化,并以制度文化这个中间媒介向人民群众的行为规范渗透,把精神、物质和行为等层面的东西有机结合起来。

三、在传承中创新是群众文化发展的源动力

1.发展群众文化中的历史继承

将民族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结合,群众文化发展就拥有了历史文化继承的能力。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藏,需要我们深入的去挖掘和继承。在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当中有丰富的文化艺术形式,这些文化艺术通过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的演变,其中包括伟大的国家英雄事迹的歌颂、凄美壮烈的爱情故事、平凡而真实的劳动人民生活等丰富、生动的内容。

历史文化艺术也是经历了不断的演变才形成如今这样经典的形式,像京剧、花鼓戏、黄梅戏等等都是戏曲的一种形式,戏曲还包含更多的种类,戏曲也是来源于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等其中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武术、书法等等多样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中国文明的历史世界。

民间民俗文化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中国传统节日都还保留着传统习俗,这就见证了中国民族文化的深远影响。将民族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当中传承时要将好的历史文化继续传承,坏的文化要摒弃掉。要为群众提供良好的文化风气,引导正确的历史文化导向,提高群众文化知识的同时要让群众感受到中华历史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从而使民族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形成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2.群众文化发展中的创新

群众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是在不断的创新和改变的,并逐渐的在传统文化形式当中添加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元素。文化内容的实质并没有进行太大的改动主要是活动形式上有所改动,就如同在端午节时人们还是会踏青、包粽子、划龙舟、戴彩绳,但是不会在江中投粽子,划龙舟的比赛形式也变得多样化,由此可看出群众文化是在发展当中进行不断的创新。

结语:中国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被称为文明古国的中国民族民俗文化已经逐渐走出国门,站上了国际的舞台。在未来中国历史文化会越来越流行,我们要在群众文化的发展当中充分的融合民族民俗文化,让民族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得以传承,让民族民俗文化帮助群众文化取得更好的发展,让群众拥有更好的中国历史文化体验。

参考文献:

[1]张力心.民间民俗美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传承与发展[J].齐鲁周刊,2016(42):56-57.

[2] 陈惠君.公共文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J].商业故事,2016(12).

论文作者:王金星,,夏向军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5

标签:;  ;  ;  ;  ;  ;  ;  ;  

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的路径论文_王金星,,夏向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