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教育理念之我见_教育论文

个性化教育理念之我见_教育论文

教育个性化观念之管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管见论文,观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06(2001)05-0032-05

教育个性化观念是对划一、程式化的“工厂化”教育理念的否定,它主张教育部门或机构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保证教育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人性化,促进受教育者个性的健康发展。

教育个性化观念的精神实质

教育个性化是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过程。保加利亚伦理哲学家莫穆夫认为,教育个性化是“一个复杂而矛盾的过程,这是一个足以使个人行为社会化和受到调节的知识内容,同足以形成人的个性形式的那些不同类型的心理意识、思想过程以及种种特征和态度(需要、兴趣、信念、价值标准、意向)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人的社会化的心理机制,就其完整形式来说,是内化和外化两者统一的过程,这两者统一的过程可能概括为‘教育的个性化’这一范畴”[1]。教育作为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过程,要在两方面有所作为:一方面,使学生内化社会经验。要做到有效内化,就应保证教育影响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显然划一性、程式化的、僵硬的教育形式不可能使学生有效内化社会经验为个体经验。只有学生乐于接受教育影响,他们才可能将教育影响转化为自己的内部动因。另一方面,使学生外化个体经验。学生个体经验的外化实质是学生自我表现的过程,学生只有在主动活动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地表现自我。因此,教育个性化不仅要保证教育影响使学生乐于接受,而且还要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活动,使自己的个性品质在活动中得以表现并在活动中发展。

教育个性化是形成教育个性的过程。“个性”本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是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在此,我们对它作一通俗而泛化的理解,将教育的个性理解为不同国家、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育以及不同学校教育活动的特性,它是在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教育个性化即形成教育个性的过程。不同国家的教育只有形成了自己的个性,才可能表现出教育的民族性,发挥继承和创新民族或社会文化的功能,推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各级各类教育只有形成了自己的特性,才能实现各自的培养目标;不同学校只有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才能保证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无论国家教育的个性、各级各类学校的特点,还是不同学校的办学特色,都应正确反映教育规律,保证教育活动能够正常运转。实质上教育的个性是教育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基本特性,它是由社会分工所决定的。社会分工产生不同角色或行业,不同角色或行业要能正常履行职能,就应有相应的角色或行业规范。只有一个行业自觉接受行业规范约束,将规范内化为自身的活动要求,并在活动中自觉地表现出按规范办事,该行业才可以说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或个性。同样,教育个性化实质是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维持教育活动正常进行的规范,使这些规范成为参与教育活动的人自觉遵守并主动表现的行为特征,只有这样,才可以说形成了教育的个性。

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与形成教育的个性,是教育个性化过程中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是教育个性化的目的,形成教育的个性是教育个性化的手段。手段为目的服务,离开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形成教育的个性就毫无意义;没有个性的教育,难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建国以来,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一直是我国教育的不懈追求。但我国的教育体系基本照搬苏联模式,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使教育的国家化、集中化和统一化走到了极端,使我们培养的人才缺乏创造性等个性品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虽然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但始终没有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加之理性教育价值观念的错误导向,“把人看作是参与生产过程的简单因素,即把他视为手段而不是目的”[2](P14)。客观上忽视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造成了教育压抑学生个性发展的现象,与我国科教兴国的战略背道而驰。摆脱我国教育目前的困境,必须进行教育创新,形成我国教育的个性。

教育个性化观念的基本要义

教育个性化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事实证明,能否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形成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个性。循这样的思路,教育个性化观念的基本要义可以概括为:

首先,教育应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是社会文化延续和发展的纽带,它承担了弘扬民族精神的使命。民族精神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多数成员所尊崇的生活最高指导原则,它的作用在于激励人们前进,促进社会发展。[3](P73)教育应将这种民族精神变成学生所信奉的精神生活的基本规范。教育个性化要求将民族精神融入教育活动中,成为课程的重要内容。古今中外,凡是教育成功的国家,都十分重视弘扬自己民族的精神,选择教育模式并确定教育内容。德国人崇尚理性,追求思想自由,所以德国的大学倡导学术自由,科研与教学并重,形成自己的特色,成为“世界现代大学的楷模”;而美国的教育则体现了美利坚民族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念。虽然美国教育的传统来自欧洲大陆或英国,但为了争取独立和生存,美国不得不寻求适合创业精神并有利于工农业发展的大学教育模式,标志是形成了风靡世界的“威斯康辛精神”。这说明了这样的道理:“教育体系是每个民族的民族意识、文化与传统的最高表现。既然没有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相同,那末世界上有多少国家,就有多少种不同的对教育问题的定义。在教育方面,可能比在其他领域,更多地在国家策略上采取了有决定性的行动。”[4](P218)

建国以后,我国教育全盘照搬苏联模式,不注意将中华民族精神融入教育之中。对于传统文化,我们没有注重发掘仍有时代意义的精华,而是全盘否定,结果使向外国学来的教育模式,没有变成自己的东西,形成自己的特点。如果说我们在建国以后教育上有失误,最大的失误或许就是我们的教育缺乏民族精神,我们没有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贯穿于学校的教育内容和课程之中。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中国革命成功之路;邓小平同志注意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无论毛泽东还是邓小平的理论与实践,都有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特色化过程,即形成个性,我们的教育难道不应从中悟出形成自己的特色或个性是确保我国教育在新世纪成功的关键所在的道理吗?

其次,承认教育的地区性差异,倡导各级各类教育分工明晰化。教育不仅要反映国家经济文化水平,而且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因此,教育个性化观念的一个重要之点,就是承认教育的地区性差异,允许不同地区的教育有自己的特点。“许多国家正在把它们的国家策略分散给地方去制定并出现了多样化,让地方共同体有相当广泛的行动自由。”[4](P218)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的国家,各民族的教育应该体现其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教育只有反映这种不平衡,才可能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例如,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过程中,不可能不顾地区间的差异,要求“普九”在相同时间内达到相同的水平。东部发达地区早已实现“普九”目标,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发达地区已提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而西部欠发达地区则正处于实现“普九”目标的过程中。不仅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教育存在差异,而且城市和农村的教育也应有自己的特点,否则,会阻碍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教育的个性体现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上,就是教育分工的明晰化。只有各级各类教育分工明晰,才有利于按照各自的教育目标,制定相应规范,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个弊端就是忽视自己教育对象的“市场定位”。现代社会经济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在于有明晰化的分工,一个企业的产品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没有确定其目标市场,那么该企业不可能立身于市场竞争。同样,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如果忽视自己的培养目标,盲目追求规模,那么这种教育注定不受社会欢迎。目前,我国的一些层次和类型的教育处于困境的重要因素,就在于它们没有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缺乏办学个性。例如,我国一些专科层次的教育,盲目向本科看齐,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上照搬本科教育的做法,结果毕业生就业难。而德国的专科教育却由于形成了自己的个性,成功地在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以其实践型教学特色深受德国经济界欢迎,不少学校规定了两个实践学期。最近,有的专科学校还设置了所谓“双元制”专业。德国教育主管部门认为,“应该通过企业和高校两个教学场所的结合开设双元制专业”[5],正是企业和高校两个教学场所的结合,形成了德国高等专科教育的特色,明确了自己的分工,为社会所接纳。

再次,形成独特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保证学校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特有的文化形态。学校文化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组织和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课程文化等。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它直接影响学校办学的方向和教育活动方式,制约着学校的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以办学理念为核心的学校文化经过长期的实践,可以演变成学校特有的文化品格,即“校风”。学校文化具有鲜明的教育作用,对学生个性的形成产生强烈影响。如果说人是环境的产物,则学生是校园文化孕育的花朵,正因如此,有人形容“清华园像一篇散文,北京大学的校园则像一首诗”,以此说明学校文化对学生创造性个性品质形成的巨大作用。

独特的学校文化需要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我们应该把学校文化建设与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活动结合起来,把建设学校文化作为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手段。我们在建设学校文化过程中,要“注意了解、挖掘、整理和筛选现有的校园文化,力争弘扬其优良传统,扬弃不良的文化特质”[6](P17)。学校文化的建设要以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为目标,贯穿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最后,形成教师工作的个性化特征。美国心理学教授约翰·霍兰认为,与教师职业极相适应的作风应是“感觉情感型”,教师职业个性的特征是“富有合作精神的、友好的、肯帮助人的、和善的、爱社交的、易了解的”[7](P106)。有人把教师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这种个性特征称为教师的人格技能。“有效的教学远非只是教材加上呈现教材的行为技能,在这之外的东西最好叫做人格技能”,包括“诸如尊重学生、自发性、移情理解、直诚和认可等难以名状的品质”[8](P146)。可见,教师工作的个性化特征应包括教师的行为技能和人格技能。过去我们偏重于强调教师的行为技能,忽视教师的人格技能。事实上,教师能否有效地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关键在其人格技能。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尊重、理解、相信他们,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通过移情,学生便十分容易地接受教师对他们施加的教育影响。因此,教师工作所表现的个性特征,应该是理性能力与非理性因素的有机统一。教师工作的个性特征,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我们在学校师资培训过程中,应注意教师人格技能的养成。

教育个性化观念对教育创新的启示

教育个性化观念对教育创新的启示,可以从其精神实质和基本要义中引申出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改革教育管理体制。管理创新出效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改革教育管理体制的目的,在于形成各地教育管理的特色。改革教育管理体制主要应在两方面有所作为:一是处理好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的关系。我国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基本上延用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模式,在该模式中,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是上下级关系,学校不是作为独立的办学机构存在,而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基层组织。学校各项工作离不开教育行政部门的干预,教育行政部门从人事管理、师资培训、教学管理等方面实现对学校的控制,压抑了学校管理创新的积极性。这种管理体制不仅不利于教育行政管理效益的提高,也限制了教育行政领导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和思考教育问题上,以便科学决策。二是处理好学校内部的各种关系。由于长期受教育行政部门的控制,许多本应由学校承担的管理职能被教育行政部门包办代替,使得学校的管理能力和功能难以发挥。因此,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学校增强办学能力,在此基础上扩大办学自主权,核心是确立学校独立的教学权。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使学校从会考压力下解脱出来。为此,学校管理中应淡化会考意识,使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可以充分地了解学生,设计合理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学习,让学生在轻松的条件下,使自己的个性得以发展。其次应大力倡导科研兴校,主动吸收教育科研成果,逐步提高整个学校的科研能力,使学校的科研课题研究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结合起来,通过课题研究,为自己找到一条探索办学特色的路子。

第二,改革学校课程,使之具有可选择性。课程是培养人的蓝图,学校是否具备办学特色,能否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目前,中小学已实施新的课程计划,新课程计划把学校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类。虽然学校不能在课程计划以外进行课程改革,但是,对学校课程以及课程计划以内的改革是亟待解决的。小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应是活动课。目前,小学的活动课是一个薄弱环节,以致活动课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许多学校的活动课形同虚设,要么作为课外活动被排在课程计划之外,要么作为学科课程的延伸或提高,有的学校干脆将它作为确保“主科”质量的“机动课”。加强活动课程建设是增强课程可选择性的重要手段。活动课不仅适应儿童活泼好动的特点,而且可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活动课内容开放,使学生可以接触到广阔的生活环境。另外,活动课的时间和空间较为灵活,更为接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容易在活动中展示并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由于活动课内容不固定,具有开放性,在时空上具有灵活性,没有固定规范可循,更需要学校在此做出努力。如果说学科课程具有较强的统一性,那么活动课则为学校努力为学生提供具有可选择性的课程尝试提供了空间。

小学学科课程创新的趋势是进行综合课尝试。课程综合化的目的是使课程内容具有较大开放性,能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兴趣。由于实行学科综合,减少科目,从时间上为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创造了条件。

对中学特别是高中,课程改革的着力点应放在选修课和活动课上。普通高中新课程试验在这方面已进行了尝试,不少学校通过开设活动课,特别是任选课,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通过开设活动课和任选课,使学生能围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实现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的学校因此形成了“合格+特长”的课程模式。

第三,使教育过程人性化。只有人性化的教育过程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既可以促进人的个性的发展,也可以压抑学生个性的发展。教育个性化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教育过程应人性化。教育过程的人性化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教育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互爱的“生活关系”。二是教育的内容、环境、方法等形成的教育影响应适合学生身心特点,帮助学生“在无数的生活道路中,找到一条最能鲜明地发挥他们个人的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生活道路”。“要在每一个人身上发现和找出能使他们在为社会谋福利的劳动中给他带来创造的欢乐的那条‘含金的矿脉’……我们的任务就在于在学校里不要使任何一个学生成为毫无个性、没有任何兴趣的人。每一个学生都应当从事一件使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每一个学生都应当有一个进行心爱的劳动的角落”[9](P503~504)。学校的教育活动应适应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特长,有成功的体验,从而有助于健康个性的形成。

标签:;  ;  ;  ;  

个性化教育理念之我见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