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尾气排放检测的探讨论文_毛峰

毛峰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常熟分院 江苏常熟 215500)

摘要:随着我国交通工具数量不断的增加,对于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使用管理也逐渐完善并加强;并且随着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国家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对车辆的排放检测,也受到了国家对尾气排放的高度关注,更加受到了社会群众的广泛关注和支持;从而更好的促进交通行业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此本文就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排放检测,结合车辆排放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见解,希望可以对于车辆排放的控制有着积极促进的作用。

关键词: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排放检测

对于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检测,指的是除道路交通、农用车辆以外仅在工厂厂区、旅游景区、游乐场所等特定区域使用的专业机动车辆的检测;目前我国车辆排放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这给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健康等带来诸多的不便,增加了社会矛盾;对此通过定期对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排放检测和控制,以及车辆排放标准体系的建立,使其保持稳定的技术性能,从而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是非常有必要的;从而更好的迎合国家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方针。在工作中,检验了如长春化工(江苏)有限公司、江苏理文造纸有限公司、住友橡胶(常熟)有限公司等多家使用叉车比较多的单位,遇到了各种类型的叉车,车辆的使用年数也不同,因此检验的标准也不一,在检验中严格按照最新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检验检测,车辆污染物排放测量按照GB18125或GB3847,车辆污染物排放符合GB18125或GB3847的规定。

1、标准车辆排放规定体系分析

1.1体系的发展研究

我国车辆排放标准体系的建立,是通过环境、交通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并结合环境、交通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制定的,主要是对控制车辆排放污染物的量、污染物的种类和检测方法的规定;该体系建立后,不断的结合社会发展趋势、人类对环境的要求、发达国家的先进标准以及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的更新而不断的进行调整,从而逐渐完善和全面;同时对于污染物的检测种类、方法、标准值等也更加优化,从而更好的推动其它相关标准体系完善以及行业的良性发展。

1.2体系分析

车辆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的建立,是对于车辆排放的控制和参照。其主要的参照标准分为两大类,其中新生产车的控制标准,主要是指对2005年7月1日起生产的车辆进行一系列的排放检测工作,包括取样、分析等一系列的监测工作;而对于在用车辆的检测,主要是指按照不同车的型号和标准,像汽油车、柴油车、轻型车、重型车等车辆排放的排放定期检测。虽然目前我国对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排放检测技术和仪器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标准的不断提高,但是在检验设备以及分析原理上,对比于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美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对此要更加加强对于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排放标准体系的研究和分析,为国家环境的有效保护以及交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2、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排放检测分析

2.1点燃式发动机汽车的检测方法

对于点燃式发动机汽车的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简易工况法、双怠速法等,其中简易工况法主要是在机动车保有量大、污染严重的地区,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报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实施;检测中一般使用双怠速法检测方式,其检测的污染物主要是HC和CO,其方法是在怠速的基础上,增加到70%的额定转速,经过半分钟的运行后,使其呈现高怠速状态,此时将探头深入到车辆排气管中,使其固定在不少于400mm的深度,高怠速状态保持15秒后,测30s内的平均值,其值即为高怠速污染物测量结果,发动机从高怠速降至怠速状态15s后,再测30s内的平均值,其值即为怠速污染物测量结果。

其中双怠速法检测的在用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体积分数)如表格所示;

通过表格发现,现在我国生产的汽车的污染排放要求越来越高,但和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2.2压燃式发动机汽车的检测方法

对于压燃式发动机汽车的检测方法,主要有自由加速法和加载减速工况法,在检验中,一般使用自由加速试验-不透光烟度法,发动机在怠速下,操作油门到底,使其迅速达到最大转速后快速放开油门,恢复至怠速,重复6次以上,每次观察连续加速中不透光烟度计的最大数值,如读数值连续四次均在0.25m-1的带宽内,并没有下降趋势,则光吸收吸收XM为这四个数值的平均值,从而确定排放指数,再根据规定确定是否符合要求,其检测中关键是车辆必须达到其规定的最大额度功率和转速。另外检测仪器精密度要达到要求,并且必须正确使用,否则检测就得不到真正的结果。

3、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排放检测的分析,发现对于厂车排放的检测工作,是一项复杂且繁琐的过程,对此检验人员要具有一定的检验检测经验和丰富的标准知识储备;通过不断的完善国家车辆排放的标准体系,使参照的参数指标更加的准确和合理,检验方法更加方便和准确,从而更好的保证车辆的性能和排放标准,有效的迎合国家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为子孙后代造福。

参考文献:

[1]李健.厂内机动车辆检验检测工作质量影响因素[J].中外企业家,2015,21:202.

[2]马宏伟.厂内机动车辆检验检测工作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1,01:71-72.

[3]武志军,路晴.打造国际先进的质量检测平台——记国家场(厂)内机动车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J].中国品牌,2011,10:66-67.

[4]胡杰,周佼鹏,覃雄臻,高长斌.基于OBD车辆下线双怠速排放检测自动控制系统开发[J].汽车技术,2015,01:48-51+58.

[5]郭钧.关于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中车辆预热问题的探讨[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4,06:73-74.

[6]记者古春婷.尾气检测合格率不足七成[N].珠海特区报,2011-06-30007.

论文作者:毛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5年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

标签:;  ;  ;  ;  ;  ;  ;  ;  

关于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尾气排放检测的探讨论文_毛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