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给排水设计与其他专业配合论文_田军朝

浅析建筑给排水设计与其他专业配合论文_田军朝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14

摘要:建筑给排水是建筑构成的一部分,在其施工图设计中,必然要和其他专业进行配合。如果处理不当,设计阶段容易造成返工、修改等麻烦,进入施工阶段则更难处理。本文就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设计与其他专业配合需注意的几个方面进行总结,仅供同行参考指正。

关键词:给排水;建筑;结构;暖通;电气;专业配合

1概述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进展,国内建筑行业也飞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立面新颖的建筑外观,更要求合理舒适的内部设施。一项优质的建筑作品的诞生不仅需要各个专业设计人员精心设计,做好本职工作,而且更有赖于他们之间的密切配合。建筑工程设计是涉及众多专业的整体设计。本文着重阐述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的过程中与其他专业的衔接配合与协调,围绕着这个主题,简要阐述需要注意的事项及面对已经发生的矛盾该如何处理解决。一般民用建筑工程分为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在进行设计前期,需要建筑专业提供总平面图,了解建筑平面位置建筑用途及建筑规模;建筑周围的地形及道路;同时需要了解市政给水管道的具体位置和允许连接引入管处的管径水压以及埋深;了解市政排水管道的具体位置,检查井标高、排水管径管材、排水方向和坡度以及排水体制。这些资料的取得一般都需要与甲方沟通协调,从当地建设部门获取;必要时还需要协调甲方到现场踏勘落实数据,是否与提供数据相符。

2给排水设计与建筑设计的配合

2.1给排水设计与建筑外观设计的配合

给排水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最为密切,若在设计前提前沟通,预判并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则在后续的设计过程中减少修改次数,使得给排水设计与建筑设计的配合更加契合,更加节约、科学、便利、美观。实际工程中,影响建筑外观的给排水设施主要有雨水管道、屋顶水箱、冷却塔等。对于建筑立面美观要求较高的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首先考虑采用内排水。若排水管沿外墙布置,应将立管布置在建筑立面凹处,布置位置应利于二次装修时对雨水立管的隐蔽,以保证建筑外观的完整性。另外,屋顶水箱设水箱间时,要考虑其与厨、卫的位置关系,便于管道布置,缩短管道长度。综合建筑物门厅等公共部位常设有给排水立管,设计人员应向建筑专业提出,由建筑专业予以处理;公共部位有横管时,给排水设计人员提出横管的最低标高,与建筑专业核对吊顶标高;多种横管管线交叉时,由建筑专业提出管线综合,核实吊顶标高。

2.2给排水设计与厨、卫方案设计的配合

根据《各专业之间互提资料深度的规定》的要求,厨、卫应该绘制建筑平面大样图。实际工作中大样图往往出图较晚,有时又不够详尽,若给排水设计人员缺乏经验,管道设计完毕后才发现卫生洁具布置不妥、洁具安装位置不够、管道不能用标准件组装,就会造成大量修改甚至返工。因此,建筑设计人员首先要重视厨、卫大样图;要认真查对标准图集中各类卫生器具的安装要求,做到能准确标注卫生洁具轴线间距及净距,预判能否满足安装要求和使用要求,并尽可能做到合理。建筑设计人员在建筑平面设计上还应尽可能做到建筑物上、下层用水点一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对于一般住宅建筑都能满足,但在一些综合建筑物内,底层为商业网点,上层为住宅,房间用途上下不同时,给排水立管纵向轴线有偏移,此时,给排水设计人员要认真核查底层部分管道所处空间,确认房间是否允许布置管道,是否靠近墙、梁、柱,尽量避免设置在对房屋安全和建筑美观要求较高的房间内,必要时与建筑设计人员共同商议确定位置,需要为给排水立管预留位置或采取措施时,建筑设计人员应积极配合。另外,卫生间的通风道是敷设管道的一个障碍。目前,由于子母风道截面尺寸大于卫生间隔墙厚度,所以只能半暗装,在墙角处就形成了“墙垛子”,对卫生洁具的布置及管道安装都有很大影响,所以风道的位置应慎重选择,避免造成管道连续转弯。厨、卫是住宅中的集中用水点,按《给排水设计规范》要求需设一定数量的地漏。但由于地漏不易清扫、容易产生臭味、地漏使用频率低,造成大多用户质疑地漏的作用。作者认为应充分考虑具体情况,且不设地漏时要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例如,对于厨房不设置地漏时,则必须要求安装带溢流孔的洗涤池。对于公寓式住宅,高档别墅可不设置地漏;阳台考虑布置。对于屋顶设计太阳能热水器的住宅,应考虑设置热水循环管道管井,避免无处走管而沿外墙立面明设、外墙凿洞或穿烟道的做法,对外墙美观或风道的通风能力造成影响。

3给排水专业与结构专业的配合

给排水专业应在方案确定后及时向结构专业提供所用设备的重量及基础的荷载(包括水泵、水箱及水处理设备)和基础预埋螺栓要求;蓄水池的尺寸、高度;检修孔、爬梯;水泵管道穿越水池的孔洞要求,预埋套管要求;在管道须穿越梁、楼板、剪力墙处,要求结构专业预留孔洞;高层建筑剪力墙很多,剪力墙上的所有孔洞均需预留,这就要求设计人员相互配合,避免因为遗漏剪力墙及梁上的孔洞给施工带来困难,甚至出现问题。在有排水明沟及管沟的建筑物,应提供管沟尺寸和位置。

4给排水专业与电气专业的配合

水泵及水处理设备的运转都需要电能来实现,水泵的用电负荷通常占到总供电的40%,水泵的容量大,直接影响装机容量和配电方式。对于一些重要水泵,还应考虑两路供电或在停电状况下用其他能源代替电能以做备用。在设计过程中应向电器专业提交的资料有:①水泵房内消防泵、给水泵的台数、装机容量、备用情况和供电电压。②水泵房照明要求,水泵检修时起吊设备用电功率、电压等。

为减少人力,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在给排水专业设计过程中往往需要自动化专业配合。例如:水泵的启动与停止往往与水箱及水池的水位连锁,消防自动喷淋管道与消防报警的连锁等,如果配合不好,这些设备的工作将进入无序状态,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提交的资料有:①水箱、水池最低及最高水位与水泵启动及停止的关系。②消防自动喷淋系统的自动体现有哪些,哪些阀门需要自动控制。③给排水设备出现故障的报警。

5给排水专业与暖通空调专业的配合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暖通空调专业与给排水专业之间管道交叉较多,应做好配合,解决管道之间交叉打架问题。在暖通空调管道和给排水管道同管沟、管井敷设时,应配合做好管沟、管道井大样图,使各种管道敷设的位置、管道之间的间距符合设计规范的规定。给排水专业应向暖通空调专业提出水泵房及水箱间的室内温度及其通风要求、各种管道的走向;暖通空调专业应向给排水专业提出暖通空调设备的用水点位置、用水量及水压、水质要求。

6结束语

总之,在整个建筑给排水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在各设计阶段都需要经常与其他各专业人员进行沟通配合,尽可能早的把问题解决;这样整个设计才能做到高效优质,尽可能少的出现设计缺失或者影响较大的变更;为本专业乃至整个工程的设计打下良好基础。另外全过程应做好互提资料书面记录,及时做好归档备案,也方便以后的查漏补缺和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参考文献

[1]邵光华.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4.

[2]沈昆,龙华.市政给排水设计专业配合[J].江西建材,2014,17:32-33.

[3]史大磊,李卫强.建筑设计中暖通给排水的专业配合[J].门窗,2014,05:252.

[4]宋理佳.建筑与给排水专业配合问题探析[J].门窗,2014,10:351+353.

论文作者:田军朝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9

标签:;  ;  ;  ;  ;  ;  ;  ;  

浅析建筑给排水设计与其他专业配合论文_田军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