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_朱立军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中医院影像科 224600

摘要:目的 探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CT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老年慢阻肺疾病患者,且发生肺部感染的80例患者,分析患者的CT特征,对本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相关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从患者的CT检查结果看出不同的影像学表现和分型,主要是弥漫型、结节型、实变型、空洞型等。发生感染的患者其年龄≥60岁者61例,占76.25%,吸烟史患者27例,占33.75%,被侵入性操作患者59例,占73.75%,滥用抗菌素药物患者56例,占70.00%,糖尿病患者51例,占63.75%,高血压患者56例,占70.00%,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患者53例,占66.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滥用抗菌素药物、基础疾病、住院时间的延长及年龄≥60岁以上能够引起老年COPD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同时也是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滥用抗菌素药物、基础疾病、住院时间的延长等很多危险因素均能够导致COPD老年患者发生肺部感染,而CT影像表现能够有利于对其的诊断,进而积极治疗,降低其发生率。

关键词:COPD;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因素

COPD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老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具有破坏性的肺疾病[1-2]。老年患者一般会合并很多基础疾病,其病死率较高,老年COPD患者由于长时间的慢性病程,自身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下降,同时会因气温的变化、过度身体劳累等诱因引起呼吸道感染,进而导致慢阻肺疾病急性加重并发肺部感染[3-4]。发生肺部感染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给社会及家庭均带来较重的负担,CT是诊断肺部感染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本文笔者通过对2012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老年慢阻肺疾病患者,且发生肺部感染的80例患者,对其发生肺部感染的因素及CT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临床治疗方法提供可靠的依据,进而改善患者预后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老年慢阻肺疾病患者,且发生肺部感染的80例患者为研究的对象,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55-89岁,平均年龄(66.5±4.3)岁。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治草案》中的诊断标准[5]。肺部感染的诊断标准[6]:(1)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109/L;(2)体温38℃以上;(3)痰培养有致病菌生长;(4)具有气喘、胸闷等呼吸系统感染的症状;(5)胸部x线显示肺部炎症变化。若满足以上3条便可确诊。

1.2 方法 本组80例患者的痰标本采取镜检,并使用培养基进行培养,使用ATB Express自动分析仪进行鉴定。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例如年龄、性别、COPD病史、吸烟史、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及滥用抗菌药物等,与肺部感染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对比,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1.2.1 影像学检查 检查的仪器使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HiSpeed NX/I双螺旋CT扫描,采用平扫的方式,扫描的范围是肺尖至肺底,层距为5mm,层厚为5mm,一部分患者CT增强扫描,使用1-3mm的薄层高分辨扫描,扫描参数:120kv,130mA,间隔的时间是5-10min,每位患者至少进行2次的CT检查。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以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独立危险因素以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CT影像检查结果分析 COPD肺部感染患者的CT影像表现较为复杂,且具有多种多变的形态学特征,本组80例患者的CT影像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本文通过研究老年COPD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从患者的CT检查结果看出不同的影像学表现和分型,主要是弥漫型、结节型、实变型、空洞型等,CT影像表现较为复杂,且具有多种多变的形态学特征,在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患者的年龄、性别、COPD病史、吸烟史、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及滥用抗菌药物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滥用抗菌素药物、基础疾病、住院时间的延长及年龄≥60岁以上能够引起老年COPD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同时也是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因素(P<0.05)。长期住院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广谱抗菌药物,致使患者体内产生了耐药菌株,而对患者的侵入性操作,例如气管插管、有创通气等,也是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患者存在的基础疾病诱发肺部感染的几率较大,一些呼吸系统疾病,例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使患者的呼吸道黏膜分泌功能亢进,气道阻力加大,进而致使气道抵御外部感染的能力下降。糖尿病的患者,体内的免疫细胞减少,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分泌同时也会受到影响,使患者机体的整体免疫功能下降,而高血糖的环境给此类细菌提供了温床,因此,在治疗COPD时,应加强营养,控制慢性病的病情发展,减少感染的风险[7]。临床上对老年COPD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治疗的用药方法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多数推荐以药敏试验和痰液培养作为药物选择的依据,症状较轻的患者建议采取经验治疗,病情较重的患者或伴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建议使用第二、三代头孢菌素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情况,缩短病程[8]。

综上所述,滥用抗菌素药物、基础疾病、住院时间的延长等很多危险因素均能够导致COPD老年患者发生肺部感染,而CT影像表现能够有利于对其的诊断,进而积极治疗,降低其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时永红,毕淑敏,张春梅.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15:3810-3812.

[2]梁彦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4:210-211.

[3]李宏,阳甜,杨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感染血清炎性因子变化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01:17-18+27.

[4]杨诚.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老年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3,12:891-893.

[5]谌向忠,陈鹃,赵建平.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06:1392-1393+1396.

[6]郑辉才,周锐.浅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病原菌的分布情况[J].当代医药论丛,2014,09:180-182.

[7]郑晶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病毒感染危险因素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3.

[8]刘清,李开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0,21:3934-3935.

论文作者:朱立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

标签:;  ;  ;  ;  ;  ;  ;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_朱立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