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路桥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4
摘要:随着经济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工业化建设与城镇化发展速度逐渐加快,高速公路作为交通运输的主要渠道,是地区发展的基础设施之一,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沥青路面作为现代公路的主要建设形式,主要是通过多种混合料组成铺设成为高性能的路面,极大的增加了高速公路的抗风险性能。但是由于沥青路面结构尤其自身的独特性能,导致在使用过程中也会面临结构性的病害情况,因此本文主要针对高速公路中沥青路面可能发生或已存在的病害类型进行监测分析理论指导,分析病害的发生原因以及形成的类型,提出有效的养护措施以及养护决策。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检测;养护决策;方法分析
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与保养工作中,当公路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需要对其采取一定的养护工作,其主要是为了对车辆的运行与公路的使用寿命加以保证。近年来的高速公路建设中,沥青路面是在道路建设中最为常见且质量性能等因素构成最为优良的路面形式。主要是采用优质的混合料,将材料通过均匀混合后在公路摊铺而成,性能优良,建设而成的路面十分平整且极少有灰尘,不会有透水情况,极为耐用,将路面对车辆的积压与自然因素的影响损害力逐渐减小,是目前我国铺筑面积最多的路面之一。但即使沥青路面的使用十分优良,还是会有多种结构性病害的产生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养护与管理,采取行对应的决策。
一、沥青路面病害检测的分类以及性能检测
(一)病害检测的类型
在当前的公路检测过程中,会受到多种自然因素与车辆行驶的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检测过程中,需要将多种因素考虑在内对沥青路面中的病害进行检测,首先,应该将车辆行驶中的舒适度,对行驶车辆的燃料消耗程度以及车辆的行使能力等方面,综合分析作为沥青路面的检测指标。其次,在沥青路面的病害检测过程中,需要与现场情况相结合,对路面周围的通信管道质量环境、路面设施基础混凝土的轻度以及公路外观、病害范围的具体尺寸等多种指标、性能、设备强度以及路面设施的承载力等采取全方位的检测。
(二)公路的性能检测
就当前的高速公路使用中,所出现的沥青路面损害类型多达20余种,就相关的检测技术人员而言,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检测过程中,需要根据功能性损坏与结构性损坏对病害性状进行分析判断,之后对沥青路面的实际抗滑性以及平整性作出综合判断,对沥青路面的多项指标采取措施使其确实达到正常的使用需求。在现阶段的公路性能检测中,检测人员的工作实行需要严格根据检测标准对沥青路面的产生损坏的区域进行全方位的深入检测,掌握损坏的类型、损坏的程度等信息。这种工作的展开需要技术人员十分熟悉与了解公路沥青路面的病害类型以及病害状态,才可以在现场监测中针对沥青路面的情况作出最为准确有效的判断。
二、病害形成原因的分析
(一)横向裂缝与纵向裂缝病害形成原因。
当高速公路中的沥青路面之间距离不等时会出现贯通裂缝情况,在一般情况中,该裂缝会垂直于车辆的行使方向,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在半刚性基层产生裂缝下会通过反射原理造成上层路面开裂。其次,沥青路面混凝土层出现收缩情况或者在经过长时间使用产生疲劳情况下都会造成沥青路面裂缝产生。不仅如此,在高速公路中的桥涵两侧同样也会出现裂缝,当公路路基出现沉降等情况时,会导致路面裂缝的产生,且在路面的填挖交界处也会有裂缝出现,尤其是在路面的建设过程中,碾压强度过轻同样会导致裂缝形成。
(二)坑槽病害形成原因。
在实际的沥青路面建设中,如果对铺设所用的混凝土层搅拌工作不到位时,造成搅拌强度欠缺会使在摊铺过程中产生空气且碾压工作中会有压路不实的情况,造成沥青路面中的各混凝土层之间有空隙,在投入使用之后,出现雨水天气时地表产生的积水会由空隙流入沥青路面内部,在之后的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反复的碾压造成积水对沥青路面混凝土层的多次抽压从而导致沥青路面石料脱离情况的出现,导致路面松散情况更加严重,慢慢形成坑槽。如果在沥青里面有网裂或龟裂等情况的产生,若没有及时对其进行养护处理,长此以往,在地表积水的影响下,通过裂缝对内部结构产生渗透造成结构失衡的情况也会产生坑槽。再加之一些出现坑槽情况的公路沥青路面,但是在处理中没有采取妥善的正规的且科学合理的措施方式会对原有坑槽产生二次影响从而出现新坑槽。
(三)车辙病害和拥包病害形成原因。
在沥青路面中,沿线车辙病害情况属于压密型,在路面施工过程中,沥青路面的混凝土铺设中气温过低以及摊铺中所使用的混合料温度过低等情况都会造成沥青路面缺少压实度,当投入使用之后,沥青路面受到车辆的压力作用且自身承载力不足产生车辙现象。但是在实际的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对于混凝土的压实力度控制不足,或者在车辙病害修补过程中对于修补材料的使用没有确保合格标准的验收,都会在实际运用中对于材料的高温抗剪强度没有采取一定的实际检测,都会在之后的二次运行中造成拥包病害的出现。
(四)脱皮病害形成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该病害的出现原因主要是产生在路面施工过程张,由于沥青路面的上下层之间会有浮土等杂质的存在,和混凝土层潮湿等多种因素导致路面层出现隔层情况,在之后的投入使用过程中,通过车辆行驶下的反复挤压,会致使沥青路面中的混凝土面层产生推移情况从而导致沥青路面出现脱皮病害。
三、沥青路面的有效养护措施
(一)裂缝修补养护措施
在沥青路面的养护过程中,需要采取全方面的工作措施。首先,应该对沥青路面中出现的裂缝进行修补。且在裂缝的修补过程中需要养护技术人员严格根据修补工作标准完成修补,并在修补完成之后提高对沥青路面的检测工作,以求在之后的养护工作中尽早发现早期裂缝,及时采取修补措施。通常情况下,沥青裂缝的修补多是采用沥青灌缝的技术,能够确保对修补质量的保证,能够有效规避路面结构中的水分由裂缝渗透深入。且在修补过程中,需要根据裂缝程度不同采取适合的修补措施。如,在沥青路面裂缝情况较为严重的修补过程中,需要加强修补措施,而对于裂缝程度较轻微的路面修补中,可以使用洒布机对路面进行养护。
(二)网裂修补养护措施
在当前的沥青路面养护工作中,针对网裂情况的养护较为困难,并且网裂会造成沥青路面质量的严重下降,由此可知,在沥青里面的养护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的强化对网裂修补技术水平,定期对沥青路面进行病害检测,确保网裂病害出现的及时发现,并对网裂区域范围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与修护技术。
通常而言,在沥青路面的使用中出现网裂现象,早期情况下不会对沥青路面的使用造成破坏,这种情况下导致相关部门对于网裂病害的重视度不足,需要重点强化对不规则裂缝以及网裂病害的深入认识,以便于在裂缝的修补工作中遇到类似的裂缝时能够及时采取处理措施,避免对沥青路面造成严重影响。
(三)稀浆封层养护措施
在沥青路面的薄层照面技术使用中,稀浆封层是最为主要的养护措施之一,是沥青路面长久以来的养护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技术措施。在早期使用中,稀浆封层技术只限于普通公路的养护工作中,在逐渐的发展中,通过对该技术的深入研究,现阶段的稀浆封层技术已经被熟练的运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中。在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中,按照路面裂缝的实际情况将沥青材料适当配比,之后加入一些添加剂进行修补,能够将沥青路面的抗压强度提升到最优化。
(四)路面弯沉养护措施
在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即将完成之时,养护技术人员需要采取一定的检测方式对修护路面的实际使用性进行确认。首先可以用锤式弯沉仪展开全方位的检测,主要的行车通道是重点检测范围,需要对检测评率进行保证,符合数据标准要去。在路面弯沉的养护工作检测中,落锤式弯沉仪能够确保各种数据指标的准确性,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检测数据的精确性与科学性。
四、对沥青路面进行养护的决策
对当前的公路建设而言,对于道路路面的养护是一项十分艰巨且耗时过长的工程项目。在公路的实际运行使用中,应该引入更为先进的施工设备与养护技术,针对养护工作的相关人员开展技术培训以及水平测验,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养护能力,确保在病害检测工作中的认真到位,针对沥青路面中出现的病害类型以及形成原因提出更为有效的且科学合理的养护决策,由上文可知,通过将病害类型以及病害的形成原因与公路养护中的常用措施相结合,可知养护决策的提出主要分为以下方面:
(一)预防性养护。
该养护决策的提出主要是针对路面的实际情况做好相对应的养护工作以及对路面的使用情况的把控。该养护方案主要会在沥青路面并未出现大规模的病害下,或者是出现较小的病害公路中。
预防性的养护方案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沥青路面的质量下降问题,更能够延伸公路的使用寿命,以此有效降低在沥青路面养护工作中所消耗的成本费用,有效增加公路的实际经济效益。预防性养护方案中主要是对沥青路面的初期防护、季节防护以及日常养护工作等。其中主要采取的养护方式有微表处的养护、挖换法养护以及再生养护制剂的喷洒养护方法等。
(二)治愈性养护。
治愈性的养护方案主要是针对在公路使用中,沥青路面已经出现病害,且病害程度达到了一定的标准程度时,会被采取使用,且在养护过程中,需要对存在病害的区域加以判断,判别损坏的公路区域是否为局部性。
(三)局部修补。
当在治愈性养护中发现有局部损坏情况病害时,且该局部损害程度较小时可以采取局部修补方案对病害处进行修补,其中主要的修补方法分为临时性、半永久性、与永久性三种。由于技术手段不一样则可以分为热态性修补与冷态性修补。
(四)对裂缝的修补或填封。
当沥青路面的病害以裂缝情况为主时则需要及时采取修补工作或填补技术;沥青路面中主要是以混凝土面板为主,当行驶车辆或面板承受力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疲劳状态产生裂缝,这时应该根据裂缝程度采取一定的封层措施或者中修方法,当路面的裂缝程度较小时可以采取热沥青技术对其进行填缝。
(五)再生技术。
就当前的修复方法而言,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材料浪费情况,但是采用再生技术可以适当对材料的使用进行减少,以此降低施工的成本消耗到达经济效益的提高,对施工材料产生一定的处理,为周边环境提供一定的保护避免受到过多的破坏与影响,由此可知,在未来的沥青路面养护工作中,应该加强对再生技术的应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高速公路使用中,由于多种外在与内在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沥青路面在一定情况下产生不同的病害,对沥青路面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使用时限性造成极大的影响。由此可知,在公路建设完毕之后,还需要定期对公路的养护展开工作实施,加强对沥青路面病害的检测,定期对沥青路面的使用采取相对应的养护措施,根据实际情况的养护工作以及病害发生的情况适当提高养护技术水平。确保在及时解决沥青路面中的隐患病害之后,能够对公路的正常使用提供保障,使其交通运输职能不受影响,为国家交通运输业发展提供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宇.关于高速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与养护探析[J].四川水泥,2018(05):18.
[2]郑瑞.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18(05):20.
[3]王宏.浅析高速公路隧道日常养护[J].民营科技,2018(04):88.
[4]荆翠兰.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的要求及技术要点[J].交通世界,2018(11):83-84.
[5]苗晟彬.薄层沥青混凝土罩面在高速公路养护上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8(09):16-17.
论文作者:周炳,古红兵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病害论文; 沥青路面论文; 裂缝论文; 路面论文; 情况论文; 工作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