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及研究论文_高阳1,于雅慧2

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及研究论文_高阳1,于雅慧2

1.天津瑞源电气有限公司 天津 3003002.理工雷科电子(天津)有限公司 天津 300300

摘要:单片机是目前各类电器产品制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尤其是在家用电器、智能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的运用更为普遍。单片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单片机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嵌入式系统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专用系统,能够实现强大的远端传输以及控制等功能。本文探讨了单片机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设计,希望为提高单片机的性能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单片机;嵌入式系统;开发;研究

引言

嵌入式单片机的稳定性与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密切相关,技术应用不当就会造成错误增加,并且系统可能出现故障,从而导致重大损失。确保单片机系统的稳定运行。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基于计算机技术,其核心部分是应用,可分为硬件和软件。它可以严格控制功耗,体积和成本,是一个专用的计算机系统,可以应用于应用系统。嵌入式系统也可以理解为用户不能直接观察到的计算机系统,但是用于植入微控制器内部。

1嵌入式系统在单片机中的开发应用程序

1.1 应用程序开发的过程

在设计单片机上的应用程序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目标机和宿主机的开发。宿主机的开发功能主要是对定址、链接以及编码进行执行。而目标机的功能主要是运行承载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对于目标机来说,其运行过程中,需要经过定址、链接、编译等三个步骤将程序变换成为二维码代码。其中编译过程主要是由在一台计算机上运行,同时为利用在另一台计算机上产生相应编码的编码器来完成。对于链接过车它功能来说,主要是对编译过程编写的各种文件进行整合,并将其链接为同一目标文件。对于定址过程来说,主要是在每个目标文件中,指定相应的存储器地址。

(2)对目标机上应用程序进行调试。

开发系统时,对应用程序进行调试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情况下,主要是利用交叉调试器来调试目标机和宿主机。在调试时,要把宿主机上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下载下来,并将其存入目标机的部件中。随后进行源码级、汇编级、任务级交叉调试。另外,在调试过程中,需要利用目标监视器控制应用程序,使之与调试器能够相互配合,从而完成运行、调试、下载等任务。

(3)设计嵌入式系统。

单片机中应用程序需要由嵌入式系统提供操作支持。在设计系统软件时,主要涵盖IEC、CAD、PCD等三个软件,其设计任务主要是流程设计、编码调试、模块划分以及资源配置等。这些任务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同时在设计时既要考虑系统的工作可靠性和能耗性,又要考虑应用编码的灵活性。

1.2 开发应用程序的硬件设计

对单片机上的应用程序硬件进行设计过程中,包括以下几个模块设计:

(1)电源管理模块。

在使用单片机时,其内部系统应用程序的电源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元器件不同,其工作电压也是不同的。例如:MC9X128单片机,其工作电压是5V,图形观感器为3.0V,芯片是7.2V,编码器是5V。为了能够满足供电需求,使各个元器件之间没有干扰现象出现。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单独供电。利用蓄电池对芯片进行直接供电,然后对芯片进行降压处理,压力稳定之后,对其他需电模块进行供电。同时在芯片电源处和引脚处连续接入几个降压二极管,以此实现电源为单片机持续供电。

(2)识别路径模块。

对于这一模块来说,需要用到传感器。如CMOS图像触感器、光电和电磁传感器等。利用传感器对路径信息进行收集,在传感器内部集成视频分离单元和模数转换单元,这样视频信号和AD转换便可在芯片里完成,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单片机负担。同时,当传感器将点的信息扫描到之后,会自动转化此点的灰度值,使其变成0-255的数字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此过程中,其户捕捉上升跳变,当捕捉到之后,会出现中断现象,在中断期间,对数据量进行合理的计算,从而获得相应的路径信息。

1.3 μC/OS-Ⅱ的移植

(1)由于μC/OS-Ⅱ能够在同一时间内执行多个任务,并使之统一运行,因此,其内部的同一个函数可能会被多次调用。基于此,在对其进行移植过程中,需要利用系统处理器内部C语言编辑器对其重入代码进行编译,使之能够及时生成重入代码。在此过程中,系统处理器要定时中断,为重入代码生成提供保障。

(2)在移植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利用C语言对程序进行编写,通过对相关内容进行编程,以程序代码有效控制系统,并使其具备关闭、中断、打开等功能。以这些功能特点为基础,利用系统处理器的储存数据功能,对大量数据硬件进行堆栈,以此来满足单片机执行多任务需求。同时利用系统处理器中的堆栈指针对16位或者是32位CPU进行指令清除、存储以及读取等。

(3)在移植过程中,要注重对μC/OS-Ⅱ中的OS CPU.H文件进行修改,修改内容包含CPU属性、基本定义等。在此过程中,利用C语言对该文件进行进一步的编写。这样可以构建一个以任务堆栈、任务代码编写、任务创建、系统初始化以及任务启动为流程的应用程序。

1.4 移植测试

在移植成功之后,需要对其进行测试。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对其内核、函数调用以及通信与同步进行测试。其中内核测试主要是指在没有任何应用程序支持下,在OS_CFG.H文件中可以使用所有功能。函数调用测试主要是指在开发环境中对源代码进行实操测试,并将应用程序下载到单片机开发板上,在此过程中,对开发板上LED灯的灭或者是亮进行控制,观察其结果与预期是否一致。对于通信与同步测试来说,主要是指上述测试完成之后,为了保证系统应用程序能够在单片机上稳定、正常运行,需要对其进行通信与同步测试。

2单片机嵌入式系统的微内核

2.1 微内核结构

单片机嵌入式系统的微内核主要由以下两个部分构成:资源管理调度系统与硬件映射系统。前者主要用于各种资源的存储管理,并实现单片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传输。后者主要用于将硬件结构映射在相应的平台上,实现系统方面的功能。微内核结构的应用,有效的减轻了单片机运行过程中的负担,对其集成性能有着显著的提高,并且还能改善其移植能力和拓展能力。一般来说,微内核没有shell 以及图形用户接口,因此它的某些功能是可以去除的;再就是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不是非常明确,或者说前者也属于后者中的一部分;内存容量不大,所需存储功能并不复杂,多数情况下都是直接采用的物理地址,构成相对比较简单。而且,微内核在任务划分上也比较简洁,具有一定的可预见性。

2.2 微内核结构对单片机性能的影响

微内核结构的应用,尽管可以有效的改善嵌入系统的移植能力和拓展能力,但是随着系统功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微内核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进而影响到系统的整体性能,尤其是嵌入式系统在单片机中的通用性。人们在运用单片机时,都是通过远程设备来进行控制的,在这一过程中,微内核都会参与其中,对数据进行频繁的复制,大大增加了系统运行的负担,同时微内核还会受到传统操作流程的限制,对操作系统的功能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就要对微内核进行不断的优化,从而在整体上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

结束语

随着单片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单片机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设计成为相关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嵌入式系统的分析,对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及其内核结构进行了研究,希望可以有效的提高单片机的运行性能、通用性能,最终实现单片机的集成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苏燕,张建平,阮莹,等.单片机嵌入式网络技术以及系统开发与实现[J].科技资讯,2016,14(13):28-29.

[2]王海珍.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设计要点分析[J].数码世界,2017(2):32-32.

[3]彭铁牛.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在单片机上的开发应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6(3):43-43.

[4]曹媛,李永全.嵌入式单片机系统在图像釆集中的运用[J].电子世界,2017(9):187-187,

论文作者:高阳1,于雅慧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  ;  ;  ;  ;  ;  ;  ;  

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及研究论文_高阳1,于雅慧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