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园林绿化已经成为当今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其重要性已经被政府和广大市民所认知,但在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却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设计、轻技术的现象,导致每年都会有很多树木因为各种原因而凋零死亡,不仅增加了园林绿化的成本,降低了城市的绿化率,更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所以,充分认识园林绿化植物的种植与养护的重要性,不断提高植物的种植和养护技术,加强对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的综合管理,保障绿化种植与养护工作的切实开展,已成为城市绿化工作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植物种植;施工管理
1园林绿化工程概述
现代城市中,实施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主要就是改善城市风景,其主要目的是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给人们提供一个非常舒适的生活场所;另一方面就是结合园林绿化建设施工与人文环境,体现出社会价值,也能够创造生态文明型城市。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包含的内容较多,涉及到的专业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园林景观和地面工程的契合度,并充分融合。园林绿化工程中的质量是核心内容,也是在设计、施工过程中所需要持续关注的方面。
2园林绿化技术施工规范
2.1合理选择植物种类
园林绿化设计建设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植物至关重要,在选择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确认适合生长的植物,避免出现植物生长不良的情况,造成不必要的支出。在设计过程中,首先,充分考虑植物生长环境,不同习性和种类的植物在生长环境的要求上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当地气候以及土壤等条件选择植物种类,确保实际环境可以满足植物生长需求,进而实现园林绿化功能。其次,园林生态系统具备环境净化功能,部分园林中的湿地还具有水资源的储存和净化功能。因此,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应尽量选择具备抗污染和净化能力的植物,例如,地栽型植物,以提升整个园林的生态功能性。
2.2绿化植物配置
完成植物种类选择后,施工设计人员应考虑的是园林美观性。根据区域建筑特点和空间结构,选择科学的植物配置方式,使得园林空间可以和植物色彩形态等相搭配,保证园林景观的整体美观性。不同植物在不同季节会表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形态,从而给予人们不同的观感和审美体验。因此,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应选择多种植物类型相搭配,确保色彩的多样性和和谐性。在实际设计中,可以使用整齐式、点缀式等多种布局设计方式,增加景观的美观性。
2.3植物配置基质选择
为了提升植物成活率,在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首先测定建设区域的土壤成分和结构等,便于保证其可以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当建设区域土壤中的养分不足时,可以采用人工施肥方式增加土壤中的养分,保证园林绿化工程正常进行。在补充植物生长养分外,还要针对区域土壤的理化性质选择栽培基质,保证其可以满足植被生长需求。
3植物栽植的技术
3.1栽植的时间
要保证苗木的成活率,必须严格控制栽植时间。因为植物生长都具备一定的潜在规律,在栽植过程中忽视该规律必然会降低成活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落叶树和常青树为例进行分析,落叶树栽植时间最好是在叶子全部掉落且翌年春天即将发芽时,而常青树则一般在当年的2~5月以及10~11月栽植最佳。此时应该注意,对于落叶树反季节栽植需要保证根系出土坨达标。此外,还应该确保植物的修剪与浇水次数达标。与树木基本相同,花草栽植也应结合植物特性以及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栽植时间,从而提高成活率。
3.2植物配置
首先,植物的配置需具备协调性、符合当地的园林景观设计色彩协调要求、与整体方案的规划一致等。单体植物应进行轻微的重叠,而不同植物种类的配置要保持生态平衡,各植物种类之间的衔接要达到要求,可以与整体园林规划保持一致。其次,土壤的改造需要按照植物种类来进行,以最佳适宜生长为基础,四季植物协调配置。
3.3植物造景
植物造景技术较多,一般是根据植物形态造景,确保线条和色彩都达到美观性的要求,是园林景观中植物种植需要考虑的因素。植物具备非常强的造景能力,可以达到改善环境与艺术性的要求。植物加工过程中,要合理地切割配置空间。园林景观就是要建立一个非常全面的花卉群、树木和灌木结合的方式,展现整个景观的协调性。
4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4.1施工人员专业水平提高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单位首先应当重视自身施工专业水平的不足,通过分析了解自身具体问题,之后,针对问题,通过培训的方式来进行加强,培训内容方面,应当包括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专业知识、专业施工规范等。其次,在培训人员方面,为了节省培训的成本与时间,施工单位应当选择具有潜力且专业水平稍低的人员,但如果施工单位没有此类人员,那么需要通过引进聘请的方式来补充专业人力资源。此外,在施工管理方面,应当请专家来对园林绿化工程进行监督、验收,确保施工的质量,以此避免出现植物生长环境的不足。
4.2先进化节能技术的使用
在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之下,许多先进程度较高的节能技术应运而出,其各自都具备良好的节能效用,因此现代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单位,应当重视先进化节能技术的应用,通过此类技术对施工的节能效益进行管理,更大程度的降低施工能源的损耗。先进化节能技术主要包括循环水系统技术、太阳能供电技术,通过此两项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水电两种主要能源的消耗,实现了更高水平的节能管理。
4.3施工方案设计管理
在园林绿化工程当中,其施工方案设计需要强调多项专业的协调,以此避免专业之间的冲突,为了落实此项举措,施工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审核制度,当设计人员完成设计工作之后,通过审核制度对方案进行确认,以其中造林规划为中心,确认植物种植区域周边是否存在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条件,确认施工的可行性,在此两项均通过审核之后,才可认定此施工方案设计的合理性。此外,在设计当中必须重视基础要求,尽可能的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
4.4建立健全日常养护工作流程与工作规则
日常的养护工作主要有:灌溉、排涝、修剪、施肥、耕地除草、防寒、防风等具体的工作。根据具体的情况与环境的不同,设置不同季节甚至月份的相关养护工作程序与工作原则,保证园林养护工作都在一套合理、科学而完整的流程下进行运作,避免养护工作的盲目性和分散性。并加强对于日常养护工作的相关核查与监督工作,使得每项工作都切实而积极地履行,从而达到植物的健康养护与园林的美观保持并行的局面,扩大了园林工程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的价值。
结束语:
不断加强对于园林植物种植与养护的技术管理,提高园林植物种植与养护工作的系统性、全面性、专业性和有效性,能够显著改善园林工程的建设效率,达到园林设计理念发挥的最大化,从而为人们的生活营造出一个优美、洁净、舒畅的园林环境与生活环境,实现城市生活的现代化与自然化的完美地结合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张立业.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种植的施工管理[J].绿色环保建材,2018(09):245-246.
[2]黄子元.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种植的施工管理[J].低碳世界,2016(25):248-249.
[3]段永良.园林绿化的施工及养护管理[J].江西建材,2016(11):209+212.
[4]宋燕.园林绿化种植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J].河南农业,2016(05):27.
[5]叶强.反季节种植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技术与管理[J].河南科技,2013(07):185.
论文作者:闫江凯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植物论文; 园林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绿化工程论文; 工作论文; 过程中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