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烟草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_烟草行业论文

我国烟草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_烟草行业论文

我国烟草行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行业发展论文,对策论文,烟草论文,现状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国烟草行业发展的现状

(一)基本实现了产量速度效益型向质量结构效益型的历史转折

我国烟草行业“八五”期间,卷烟产量平均递增1.3%,而实现工商税利年平均递增已达到18.1%。产量与效益的增幅比为1∶14(工业单箱税利平均增幅为17.3%)。应该说,各卷烟企业努力调整产品结构、实施名牌发展战略,起了很重要的作用。1995年全国共生产卷烟3471.5万箱,其中一类烟占5.4%,二类烟占44.2%,三类烟占36.6%,四类烟占13.7%。49种名优烟占总产量的28.5%。1996年这个趋势还在继续上升。这说明我国卷烟工业的产品结构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正在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八五”期间,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控制总量、提高质量、调整结构、增加效益”。实践证明,这个方针是科学的,正确的,对烟草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发挥了指导作用。如云南省“两烟”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其名牌卷烟生产,1994年,全国公布首批26个优等品卷烟牌号,云南有10个,占38.5%,云南卷烟的单箱税利已达到2500元。此外,湖南、江苏、辽宁等省的卷烟生产也从产量速度效益型向质量结构效益型转变,成果显著。

(二)坚持依靠科技进步,行业技术改造已发挥效益

通过三个五年计划,固定资产投入已累计达500多亿元,与累计实现税利4000多亿元相比,投入产出比为1∶8以上,使烟草行业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的面貌大为改观。特别是“八五”期间,全国行业累计技改投资达166亿元,通过对外引进、对内联合,实施国家技术改造专项项目62个,其中,增产名优烟、扩大和创汇专项项目45个,打叶复烤专项项目13个,烟草机械替代进口专项项目4个。就技术装备水平的进步来说,仅5年实现了新跨越,其中部分重点技术改造企业的装备水平已接近或达到国际90年代的先进水平。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卷烟工业的技术进步:卷烟内在品质及外观质量明显改进、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出口创汇大幅度增加、企业管理水平普遍提高。特别是经济效益持续增长,“八五”累计实现税利2532亿元,是“七五”期间的2.21倍,1995年实现税利710亿元,卷烟单箱工商税利2045元,比1990年分别增长129.6%、115.3%。在全国前50家税利大户中,卷烟工业17家,自1987年以来,烟草行业实现税利一直居各行业之首。

(三)坚持狠抓烟叶生产,强化卷烟工业原料基础工作

烟叶是卷烟工业的基础,是烟草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形象地讲是“第一车间”。基于认识的飞跃,各省都十分注意加大对烟叶生产的投入,在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烟用物资的供应和改善农田水利条件,改进烘烤设施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与烟农有密切关系的是收购价格政策逐步趋于合理,1995年国家把上、中等烟叶收购价格平均提高了25%,再加上各方面的补贴,使种烟收入与粮食、棉花的比价达到基本合理,如1996年湖南省烤烟收购价(包括补贴)调整到了每担530元,每亩平均产值可达1000元以上。

落实好种植面积是完成烟叶收购任务的前提。通过加大现行政策的宣传,调动烟农种烟的积极性,同时依靠当地政府的支持,恢复和发展了种烟面积。如湖南省烟叶主产县桂阳,1996年已发展到26万余亩,已扭转滑坡局面。

各地在巩固老烟区的基础上,逐步注意到开发适宜区和调整烟叶生产布局。国家局、总公司多次强调要求鼓励卷烟厂与产区烟草公司直接挂钩,建立一批旱涝保收的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就此,各卷烟工业企业普遍注意到了进行资金技术投入,其中大中型卷烟厂基本上都建立了自己的原料基地。如长沙卷烟厂1996年就一次性向湘西5个县的挂钩基地投入产前资金1400多万元,玉溪卷烟厂、赣南卷烟厂也加大对烟叶原料基地的各方面投入。

(四)坚持流通体制改革,繁荣了卷烟市场

目前,全国的卷烟市场形势是好的。一是卷烟产销基本平衡,工商税利大幅度上升,尤其是商业企业创了历史最好水平。二是卷烟档次有大幅度的提高,基本适应社会消费水平。三是卷烟价格总的水平上扬。四是卷烟销售网络建设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成为卷烟商业企业效益的新的增长点,全国各地在大力增加卷烟批发网点的同时,对卷烟销售网络建设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五是行业内卷烟流通秩序明显好转。随着卷烟销售网络建设的全面开展,系统内销往农村的卷烟越来越多地依靠自身网点。同时专卖管理也随之延伸到基层,这样,基层市场零售环节的专卖管理也得到了加强。

(五)坚持加强专卖管理,保证行业健康发展

实行专卖体制13年和专卖法5年以来,全国烟草行业做到了坚持专卖制度不动摇,强化管理不松劲,专卖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一是全国烟草系统形成了人财物、产供销、内外贸集于一体的专营体制,促进了烟草行业的发展,提高了效益,确保了国家的财政税收。二是强化了全国烟草市场的专卖管理,清理整顿了各地的非法卷烟批发市场。三是“打私”、“打假”专项斗争取得了重要成果。四是一批内部违法案件得到了严肃查处。

二、我国烟草行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困难

(一)技术改造与进步步履艰难

全国烟草行业的现状是卷烟工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总体效益水平不高。全国180家卷烟工业企业中,产量达到30万箱以上,具有较佳经济规模的企业仅37家,只占企业总数的20.5%,大部分企业达不到经济规模,部分企业工艺水平和技术装备仍很落后,产品质量差,经济效益低。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制约着行业整体效益的提高。这些中小型企业之所以效益低下,主要原因是技术装备不配套,卷接、包装、制丝设备陈旧落后,效率低。就说技术改造较好的一部分大中型企业,由于早期引进的先进设备,使用时间较长,负荷过重,先进程度和效率已偏低,需要大修或更新。这说明烟草行业的技术改造还要大大加强。

烟草行业“九五”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计划250亿元,其中自有资金10亿元,银行贷款150亿元,烟草行业“七五”投资100元,占同期实现税利10%;“八五”投资210亿元,占同期实现税利8.3%;而“九五”期间仅占同期实现税利5.2%,投入产出比例低于前两个五年计划。

据有关资料表明:在发达国家中,日本科技对推动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我国研究与开发经费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近几年一直徘徊在0.7%左右,而日本是3%,美国是2.8%。《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规定企业有推进技术进步的责任和义务,但对企业科技投入没有量的规定。《全民所有制工业转移经营机制条例》第十三条规定,企业享有投资决策权,第四十三条规定政府有责任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但尚缺具体措施。

具体到烟草行业,说得透彻一点,就是由于过去享有的优惠政策没有了,因而当前进行技术改造,除了像玉溪、上海、长沙等少数效益好、自己有一些积累的工业企业外,其他效益差的企业,可以说实属不可能。而设备不更新、技术不落实,效益也就更低,亏损可能更多,形成恶性循环,这可以说是制约烟草行业发展的最大困难。

(二)烟叶生产的继续发展难度甚大

1996年由于国家调高了烟叶收购价,全国各地出台了优惠政策,加大了烟叶生产力度,烟叶生产面积基本落实到2000万亩,烤烟收购量可望实现250万吨,但从1996年烟叶生产上看,还有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需要认真解决。首先是目前国家制定的烟叶收购价格仍然偏低,各省虽然制定了价外补贴,但还没有完全到位,与国际烟叶价格接轨距离更大。如果不进一步调整烟叶生产经济政策,不能给烟农更多的实惠,烟农种烟的积极性仍然无法保持高涨。其次,烟粮产地的矛盾突出,种烟向丘岗山区、向旱地发展有困难,主要是水利、肥料等需要相当多投资,烟草行业承受有困难。三是新老烟区布局调整工作上也有难度。四是厂县挂钩,需要增加烟叶生产投入,亏损企业却缺乏能力。这些问题,对烟叶生产发展的不利影响不可忽视。

(三)原辅材料价格进一步上涨,消化涨价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从目前原辅材料市场发展趋势来看,原辅材料价格继续上涨是很难扭转的,全国烟草行业涨价估计为200个亿。而大部分烟草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本来困难,自我发展能力脆弱,企业亏损面仍然较大,历史亏损挂帐仍没有消化解决,扭亏增盈的任务十分艰巨。如到1994年底,湖南省烟草工业历年挂帐和亏损累计金额达48421万元。企业背上如此沉重包袱,资金又极短缺,制约企业发展,是不言而喻的。

(四)产量与质量的矛盾,包括实施名牌战略面临的困惑

有产量没有质量不行,产品质量好,市场走俏、效益好,这是众所周知的普通道理。但烟草行业的实际情况是产量多,品牌多,但走俏商品不多,相反亏损品牌不少,甚至不少中小型卷烟企业生产愈多,亏损也愈多。这里有认识问题,也有实际上的困难。

当前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认识,说“名牌就是市场”,“没有名牌就没有市场”。其实,这是本末倒置。构成市场有两个要素,一是商品,二是交换(购买)。商品无人购买,就不叫商品,也形不成交易行为,何来的市场?消费者才是市场的主体。应该说,没有消费群体的商品就没有市场。消费者认可的品牌才能称得上好商品或者名牌。如果认为名牌就是市场,为了抢占市场,不惜一切代价轰出一个“名牌”,最终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在这一种认识指导下,一些卷烟企业刻意开发“极品”烟,量少而价高,迎合少数人的需要。或者适应某种社会现象的需要。其实这是进入了一个误区。名牌烟不等于高档烟。中高档烟都可以创名牌。高价位产品不一定是名牌,低价位产品不一定不是名牌。“极品”可以搞,但不可以多搞。一窝蜂似地上“极品”,必然要砸自己的脚。还有一种现象,是创名牌劲头很足,保名牌措施不多,不注意保证产品质量,不注意维护产品市场的声誉,其结果是上一个丢一个。

产品价格定位的问题也值得探讨。现在称得上名优产品的卷烟,定价都偏高,价格高出成本几倍甚至10几倍。这样,固然盈利可观,却限制了市场发展。现在不少产品定价偏高,多由主观因素决定,并未考虑市场因素。一项资料表明,我国的名优烟80%以上为集团(公款)消费。这种畸形消费,肯定不能长久存在。

说到产品质量不稳定的实际,一是工艺条件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开发名牌产品,需要提高科技含量,需要加大规模生产,以形成规模效应。而目前,真正具备这些条件的只有少数骨干企业。如前所述,在全国行业,现在具有较佳经济规模的卷烟企业仅37家,只占卷烟企业总数的20.5%,大部分企业达不到经济规模,一部分企业工艺水平和技术装备水平落后。众多的分散小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开发名优产品难度甚大。

二是原辅材料问题。一般说来好料出好货,我国烟草行业原辅材料生产水平经过“七五”、“八五”的努力已经有很大提高,但是烟叶生产还处在分散的小农经济的原始状态,实现规模种植还有一个过程,一定程度上它影响了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名优烟的开发。其他辅料,也存在质量不高,影响卷烟的内外品质。

三是假冒名牌烟问题,严重损害企业信誉和利益。现在市场上假冒名牌卷烟多如牛毛,几乎是每开发出一个名牌,就有一个甚至几个假冒烟出现。卷烟厂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五)加强专卖管理面临严峻考验

烟草专卖在市场经济形成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是必然的。一是社会上甚至行业内部出现“搞市场经济,就要取消专卖”的错误观点。他们把专卖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认为专卖束缚了烟草行业走向市场,影响了烟草行业的发展。二是走私假冒烟越来越猖獗,几乎泛滥成灾,甚至呈愈打愈烈之势。1994年,国家局没有组织进口一件外烟,1995年也仅组织进口了4.1万件,但为什么在各地市场外烟充斥?据有关部门估计,1995年全国通过走私进入国内市场的外烟不少于300万件。假冒烟也很厉害,当前假冒烟首先是制假技术越来越先进,几乎可以乱真。假冒牌号的范围越来越大,不仅假冒传统名优烟,就是地产地销的畅销牌号也有人假冒。假冒烟借助非法卷烟批发市场,大有蔓延之势。“打私”、“打假”难度加大。三是地区封锁加剧,卷烟市场竞争激烈,不少地方从局部利益出发,采用种种手段,不仅在省际之间搞封锁,甚至在地区之间也搞封锁。集团之间的封锁又成新趋势。四是非法卷烟批发市场死灰复燃,严重削弱行业垄断经营,造成国家税利流失。五是内部违法案件越来越多。而这些问题又往往出在销售人员身上,这些销售人员有些是自己搞,有些委托他人搞,自己在背后操纵,有些则是利用停薪留职的便利钻专卖的空子去搞违法卷烟经营。有些经营单位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不考虑繁荣市场,保障供给,只要任务完成了,便搞“大进大出”,卖大户,给不法烟贩开了绿灯。甚至有个别单位聘任烟贩子为业务人员,为他们提供证件、帐号,让他们以烟草系统职工的面目出现在订货会、交易会上。六是案件查处难度越来越大。在打私、打假中,违法分子作案的手段更狡猾,组织更严密,并且拥有对讲机、大哥大、各种汽车等现代通信和交通工具,增加了打击的困难。此外,由于烟草专卖执法的权限有限,或者由于权限规定不明确,与公安、检察、海关、工商、铁路等部门联合执法协调一致也非易事。

三、我国烟草行业发展对策

“九五”及今后一个时期,烟草行业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所担负的任务更为艰巨。要顺利完成这个时期的任务,实现“九五”和2010年目标,必须紧密联系行业实际,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必须坚定不多地走统一领导、垂直管理、垄断经营的路子

这条路子是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是行之有效的。特别是“八五”期间,我们发挥专卖体制的优势,在推进市场机制的同时有效地加强宏观调控,使优胜劣汰法则与扶优限劣的政策引导得到了有机结合,走出一条“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发展路子。十多年来烟草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没有国家烟草专卖制度,没有统一领导、垂直管理和垄断经营的管理体制,就不会有烟草行业健康发展的形势。国务院明确指出,烟草行业“实行产供销、人财物、内外贸统一管理和经营,是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因此,我们深化行业改革必须在现有管理体制的基础上使其更加完善发展,而不能否定或动摇统一领导、垂直管理和垄断经营的管理体制。否则,烟草行业的健康发展就会失去组织上和制度上的根基与保障。

(二)必须继续以技术进步为中心,加快科技兴烟步伐,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

1.实施名牌战略要靠科技取胜。名牌战略是科教兴烟的一种具体方式。产品最终要成名牌,科技是根本保证。实施名牌战略的目的是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吸味质量好、焦油含量低的卷烟产品,而不仅仅是为了企业的效益。由此看来,科学技术在名牌战略中份量很重。各卷烟厂家在开发名牌产品的时候,主要功夫应该用在提高产品质量上,有了质量才能占领市场,有市场才可能成为名牌,从而开发更大的市场,最终获得更大的效益。

2.提高卷烟工业整体水平要加快技术改造。“九五”期间在卷烟工业企业中选择45个左右具有名牌产品的骨干企业和出口创汇企业进行重点改造,一般企业将结合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相应进行配套完善。经过重点改造的企业,应该能够推进和带动全行业的技术进步,成为行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力军,成为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促进行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全行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整体效益水平。卷烟工业技术进步既要抓硬件,又要抓软件。重点要抓好科研开发和配方改革,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实现产品升值。要把科技引入市场,使卷烟产品在“纯、香、味”上有明显改观,以更好地适应消费者需要。同时,要在降低卷烟有害物质上进行攻关,以降低有害成份,提高产品的安全系数,增加卷烟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采取合资、合作生产等方式引进国外的资金和技术,对行业内的烟机厂实施重点改建,全面提高我国烟机制造技术水平和国产烟机质量,适应烟草工业技术装备需求。在安排技术引进项目的同时,要安排消化吸收资金,组织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参与技术引进工作,努力在引进技术上实现消化、创新,提高自主开发的能力和水平。

目前,烟草工商利益关系发展不平衡,部分商业企业利润较高,而工业自我改造能力较弱。因此在盘活资金存量,搞好资金运营时,鼓励系统内部的国有商业企业通过投资参股、分红等,一方面可以为商业企业富余资金寻找有效的运营出路,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工商企业联手开发新产品,共同培植财源。这是烟草行业实行经济联合的又一种新形式,也是烟草行业向内挖潜,加快技术进步的一种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应该允许打破地区界限,在全系统大面积推行。

科技投入是现代企业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技术进步的根本保证。因此,政府在投资方向上要控制,确保资金落实,产品销售额中至少要拿出1%作为技改基金,有关指标应写进企业有关法规中并辅之以计划手段,通过银行划出规定的经费,专款专用,切实保证技改顺利进行。人民银行和各专业银行,对烟草行业特别是重点骨干企业的流动资金和技术改造资金也应给予重点支持,保证落实到位。

3.改善烟叶的内在质量要努力抓好科研开发。各省产烟区应“放水养鱼”扶持烟叶生产,一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烟叶生产发展规划和扶持措施,增加征税投入,稳定和扩大种植面积。二是继续坚持推行厂县挂钩,办好优质烟基地。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各卷烟厂与产烟县建立稳定的优质烟基地,并从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等方面对烟叶基地进行投入,建设优质、稳产、高产的原料基地。在厂县挂钩问题上,要探索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移,使挂钩县成为挂钩厂名副其实的原料基地。三是国家和产区各级政府应返还一定比例的烟税给烟叶产区,主要用于烟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能力,确保旱涝保收。四是国家和各省市政府要研究降低烟叶税率,使烟农种烟得到更多的实惠,烟草经营部门也能有更多积累投入烟叶生产与科研。

在科技兴烟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大科技进步力度,建立起以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核心,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的新型体制,以进一步强化科技功能,抓好优质烟叶的开发利用,进一步提高“三化”生产水平,帮助烟农增强科技兴烟意识,掌握“三化”生产和烘烤工艺以及分级技术,以利解决烟农在生产和交售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三)加强宏观调控,进一步深化行业改革,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

“九五”期间,要进一步狠抓卷烟限产压库,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在坚持烟草专卖和加强宏观调控与指导的前提下,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同时,必须更新计划观念,改革计划管理方法,在国家指令性计划条件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把计划管理的宏观调控职能与市场机制的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卷烟生产计划指标要向效益好的企业和盈利高的名优牌号倾斜,使有限的计划产量创造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

1.搞好卷烟限产压库,必须切实加强宏观调控。从目前烟草行业来看,产大于销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很重。如湖南省卷烟总量得到有效的控制,在不增加成本投入情况下,平均每包烟价格上升0.01元,合计净增利税就是6250多万元;反之,如果卷烟总量再继续无限制地扩大,市场价格就会下降,若平均每包烟价下降0.01元,合计减少利税6250多万元;同时还要白白损失掉多投放的成本和费用。因此,必须控制生产总量,同时对不好销且亏损的产品逐步减少计划,向效益好的产品倾斜。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统筹规划地区性烟草集团。深化行业改革,加大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度和力度。要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的“统一领导、相对分开、合署办公”的原则,搞好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解决好政企业关系问题。要积极稳妥负责地组建地区性烟草集团,搞好规划,按照出资人自愿的原则,积极作好引导工作,条件成熟一个组建一个。

从烟草行业的现状看,国家从1996年开始到2000年,要把全国2000多家工商企业合产工组建为100家左右的地区性烟草企业集团,这将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全国卷烟工业企业数量过多、规模小,争原辅材料、争市场的问题,将为烟草行业优化企业结构、优化产品结构,使行业人财物、产供销、内外贸协调发展,提高行业整体经济效益提供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组建地区性的企业集团不是简单的企业间的联合和组合,而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深层次的重大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泛和复杂的系统工程。组建地区烟草企业集团,要按《公司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以母子公司的形式积极、稳妥、自愿的原则来进行。

与此同时,在深化企业改革过程中,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按照中央提出的“三改一加强”(改革、改组、改造、加强企业管理)的要求,搞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工作。通过国家局在长沙卷烟厂试点,积累和总结经验,逐步向面上推广,尽快在烟草行业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和经营机制。

3.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要集中优势,统一行动。在国内卷烟产大于销、市场趋于饱和形势下,必须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实行多元化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一是要实现出口卷烟产品的多元化。二是实现经营方式的多元化。由委托代理的间接出口贸易为主,转变为在国外贸易公司直接销售为主,并逐步向跨国集团方向迈进。三是实现出口产品市场的多元化。由过去以东亚少数国家和地区市场为主,转变为向东南亚、俄罗斯等东欧国家更为广阔的市场发展。随着我们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有害成份的进一步降低,借助“复关”机遇,进一步把我们的产品打入到西欧、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与英美的卷烟产品抗衡。四是实现出口产品结构的多元化。由单一出口卷烟转变为卷烟、烟叶、烟丝、烟机和辅料的全面出口。

标签:;  ;  ;  

我国烟草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_烟草行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