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PDCA循环在压疮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覃庆媛

(广西蒙山县人民医院 546700)

摘要:目的 观察PDCA循环在压疮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患者186例,依据护理管理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PDCA循环组(n=93)和常规程序组(n=93)两组,对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情况、压疮管理质控得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DCA循环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5.4%(5/93)显著低于常规程序组10.8%(10/93)(P<0.05),压疮评估及时性、准确性、预防措施落实、伤口处理及记录规范、家属知晓预防知识得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程序组(P<0.05)。结论 PDCA循环在压疮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常规程序好。

关键词:PDCA循环;压疮;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提出者为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在质量管理过程中的顺序为P(计划)--D(实施)--C(检查)--A(处理)[1]。本研究比较了常规程序与PDCA循环在压疮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患者186例,依据护理管理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PDCA循环组(n=93)和常规程序组(n=93)两组。PDCA循环组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53例,年龄39-92岁,平均(65.4±10.2)岁。在疾病类型方面,42例为脑血管意外及脑外伤昏迷,13例为各种大手术后,12例为肿瘤晚期,9例为骨盆骨折及股骨颈骨折,7例为单个或多个脏器功能衰竭,4例为多脏器损伤,3例为免疫系统疾病,2例为农药中毒,1例为四肢瘫痪。常规程序组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52例,年龄40-92岁,平均(66.3±10.5)岁。在疾病类型方面,43例为脑血管意外及脑外伤昏迷,12例为各种大手术后,11例为肿瘤晚期,10例为骨盆骨折及股骨颈骨折,8例为单个或多个脏器功能衰竭,3例为多脏器损伤,2例为免疫系统疾病,2例为农药中毒,2例为四肢瘫痪。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程序组患者接受常规程序护理管理,在患者入院时常规评估有压疮高风险的患者,并采取常规预防措施,在患者出院时对其预防效果进行评估;PDCA循环组患者接受PDCA循环护理管理,具体操作为:1)P(计划)。将目标明确下来,对制度和规范进行完善;2)D(执行)。执行临床压疮流程管理,在全员培训护理人员,科室将讲座举办起来,将制度及规范介绍给护士。如果有院外带人压疮或院内压疮发生,则在24h内对《压疮报告、会诊、追踪表》进行填写。向病区护士长、护理部逐级报告。将专科护理小组请过来会诊。如果有其他院外带入压疮发生,则在72h内对《压疮报告、会诊、追踪表》进行填写并向护理部上报。科室将护理措施制定出来,病区护士长对检查意见进行填写。24h内向护理部上报,护理部决定将专科护理小组请过来会诊与否。专科护理小组会诊后在《压疮报告、会诊、追踪表》上填写会诊意见,向护理部上报继续追踪。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压疮皮肤评估和护理措施。床边交接,责任护士定期评估记录,每天1次,动态观察。《压疮报告、会诊、追踪表》一式两份向护理部上报,完成追踪后科室、护理部各存一份。护理部督导组将压疮情况登记本设置出来;3)C(检查)。评估压疮结局及环节质量;4)A(处理)。总结问题,标准化流程。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为Ⅰ-Ⅳ期、可疑深部组织损伤期、不可分期[2]。同时,对两组患者的压疮管理质控得分进行评定,内容包括压疮评估及时性、准确性、预防措施落实、伤口处理及记录规范、家属知晓预防知识五项,分别赋值1分、2分、3分、2分、2分,总分10分,随着得分的提升,压疮质量质控逐渐改善[3]。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χ2检验;两组患者的压疮管理质控得分等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情况比较

PDCA循环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5.4%(5/93)显著低于常规程序组10.8%(10/93)(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情况比较(例/%)

注:与常规程序组比较,*P<0.05

3.讨论

在管理院内压疮的过程中应用PDCA循环,护理部将《压疮风险评估表》统一制定出来,在此过程中严格依据医管局要求,将压疮常见风险因素明确下来,对压疮防控措施进行规范,护士按时填写,将危重症患者皮肤变化及时寻找出来,然后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压疮发生的减少,因此能够促进压疮发生率的有效降低[4]。同时,PDCA循环下护士长对各种流程进行完善,促进责任护士预警管理压疮发生危险能力的提升,通过对护士进行培训,使其对压疮管理流程进行熟练掌握,对其管理危重症患者的力度进行强化[5]。此外,PDCA循环下管理压疮促进了住院患者额外医疗费用的降低、痛苦的减轻、住院时间的相对缩短、满意度的有效提升,从而在极大程度上促进医患和谐[6]。本研究结果表明,PDCA循环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5.4%(5/93)显著低于常规程序组10.8%(10/93)(P<0.05),压疮评估及时性、准确性、预防措施落实、伤口处理及记录规范、家属知晓预防知识得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程序组(P<0.05),说明PDCA循环在压疮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常规程序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献英,杨三平.湿润烧伤膏治疗压疮护理体会[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ll,23(6):501-502.

[2]廖长青.PDCA循环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4):1786-1832.

[3]张伟.脑出血患者的压疮护理体会[J].医药前沿,201l,l(9):87-88.

[4]戴莉敏,贡浩凌,方英,等.PDCA循环结合全程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合并非酒精脂肪肝患者随访的效果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12,10(47):882-885.

[5]姜丽萍.压疮临床分期及相关机制研究进展[J].创伤外科杂志,2012,14(2):97-99.

[6]刘艳丽.PDCA循环在我国护理管理领域应用中的新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6):44-46.

论文作者:覃庆媛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  ;  ;  ;  ;  ;  ;  ;  

观察PDCA循环在压疮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覃庆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