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对脑出血的诊断及临床价值分析论文_宋子英

(临夏市民族医院 甘肃临夏 7311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CT对脑出血的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脑出血纳入本次研究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100例脑出血患者的CT检查相关资料以及临床相关资料,并结合患者的出血具体部位、出血情况以及临床预后作分析。结果:100例脑出血患者中,73例为基底节区出血,19例为丘脑出血,5例为小脑出血,3例为脑干出血,脑干出血死亡率(33.33%)明显高于基底节区出血死亡率、丘脑出血死亡率、小脑出血死亡率;脑出血>70ml时死亡率(85.70%)明显高于脑出血量<10ml、脑出血量10~40ml、脑出血量41~70ml的死亡率。结论:脑出血应用CT检查可以有效诊断出血具体时期、出血具体部位,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CT;脑出血;诊断;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743.34;R8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4-0092-01

脑出血[1]是属于临床常见的急重症,是由于患者脑实质内血管的破裂,致使血液进入脑室等相关结构而出现的出血情况。脑出血好发于伴随有高血压或脑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且该疾病发展迅速,恶化快,极为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且预后不良。因此,早期及时诊断脑出血,尽早给予施行对症治疗措施对脑出血患者有极大意义。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分析CT对脑出血的诊断及临床价值,特选取10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检查相关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取得满意结果。现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脑出血纳入本次研究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100例脑出血患者中,有73例男患者,有27例女患者,患者年龄平均(58.55±3.98)岁,患者平均发病时间(3.60±2.54)个小时,患者血压情况:收缩压为(230~145)mmHg,舒张压为(170~100)mmHg。其中,89例患者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28例患者有高脂血症,20例患者有糖尿病,5例患者有脑梗死。48例患者有脑出血病史,52例患者为首次发病;78例患者为活动中发病,22例患者为静态中发病;64例患者为冬春季发病,36例患者为夏秋季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包括:45例表现为严重头痛,38例表现为恶心呕吐,15例表现为意识障碍,2例表现为偏瘫。

1.2 方法

本次研究的100例脑出血患者均在入院后给予CT检查,调整CT扫描层距为10mm,层厚调整为10mm;在扫描过程中,操作者以眶耳线为基线,并给予连续性扫描头顶;扫描结束后,影像学医生结合扫描结果作针对性的观察分析患者脑出血具体部位以及血肿量等相关数据指标;密切观察患者的实际状况,结合实际病情变化做及时复查CT或给予再次扫描。

1.3 出血量的计算

本次研究应用多田氏公式[2]为参考依据,计算出血量,具体公式为:脑出血量(mL)=pi/6*血肿长径(cm)*血肿宽径(cm)*血肿层数(cm)。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19.0处理分析数据,P<0.05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分析CT检查诊断结果

从本次回顾性分析的研究结果(表1)可知,基底节区出血有73例,占73.00%,死亡率为12.33%;丘脑出血有19例,占19.00%,死亡率为15.79%;小脑出血有5例,占5.00%,死亡率为20.00%;脑干出血有3例,占3.00%,死亡率为33.33%;脑干出血死亡率明显高于基底节区出血死亡率、丘脑出血死亡率、小脑出血死亡率,有明显差异,P<0.05。

2.2 分析脑出血量与预后关系

从本次回顾性分析的研究结果(表2)可知,患者接受CT检查并应用多田氏公式为参考依据计算出血量;脑出血量和死亡情况呈正向关系,而且,脑出血>70ml时,患者死亡率高达85.70%,并且与脑出血量<10ml、脑出血量10~40ml、脑出血量41~70ml的死亡率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危重急症,且该疾病患者的疾病发展迅速,恶变快;相关临床数据统计表明,脑出血患者中约占有30.00%的存活者有程度不一的后遗症,给患者的家庭增加极大压力,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3]。

早期诊断脑出血及早期给予对症治疗对脑出血患者意义重大。本次研究中通过回顾分析100例脑出血患者的CT检查资料及临床相关资料,从研究结果可知,应用CT检查诊断脑出血可以准确确定患者脑出血具体位置,以及精确的计算脑出血具体出血量,结合动态监测患者脑出血变化情况,从而给予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力可靠的参考依据[4,5]。

综上所述,应用CT检查可以有效诊断脑出血患者的具体时期以及出血具体部位,可作为临床有力的检查诊断重要参考依据,给予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疾病预后的评估提供有力帮助,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林耀云,张琳焓,林琳,等.18F-FDGPET/CT评价脑出血方面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5(8):1274-1276.

[2]刘蓉,龚建平,朱江涛,等.超急性期脑出血血肿增大的CT预测指标[J].中华医学杂志,2016,96(9):720-723.

[3]臧桂芹,叶丹.CT对脑出血的诊断及临床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4):17-19,26.

[4]高永开.脑出血手术患者预后的CT影像学评估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6):16-18,34.

[5]李星光,刘佳,曹彩朋,等.轻、中度脑外伤脑出血患者凝血功能动态改变及影像学变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5):23-25.

论文作者:宋子英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4

标签:;  ;  ;  ;  ;  ;  ;  ;  

CT对脑出血的诊断及临床价值分析论文_宋子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