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岩土工程是建筑建设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中最关键的建设内容之一就包括深基坑的支护问题。深基坑施工的效果,能够对整体的岩土工程,形成质量以及安全性能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必须强化对该部分工作内容的认识。在深基坑的支护中,除了实际施工时与施工完成后的相关操作与管理之外,设计环节也是能对其建设形成巨大影响的关键阶段,因此为保障我国建设水平的进一步稳定和提高,本文将对深基坑支护的相关设计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设计探讨
一项工程的设计包含着许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对设计的相关问题处理不当,就会对建设实施带来不利的影响。在岩土工程的建设中,针对深基坑支护这一关键内容,就必须重视其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方式选择不当以及数据观测不足等问题,因为学这些的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相关对策的讨论与确立,你促进进一步设计工作的改进与完善,进而保证岩土工程建设中的深基坑支护质量。
一、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支护结构的设计质量问题
这一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相关结构的稳定性,支护强度以及具体的工程量等内容上。比如在强度方面,这是一个关系到深基坑实际建成后的效果发挥的问题。在这部分的设计上,相关人员可能在设计时,由于考虑不够充分,或者没有依据相关的规定进行规范化的设计,就会使设计不能满足实际的建设需求,比如出现与相关的实际水文、地质等情况不对应的设计问题,进而不利于工程的开展[1]。比如在土方施工方案的设计上,相关的挖方量设计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法针对特殊的地质情况有效促进支护建设。再比如稳定性方面,由于深基坑的支护工作基本是在露天的环境下进行的,因此就极其容易被周围相关的因素所干扰,在这些影响下,可能造成相关结构的变形等情况,不利于保障支护的效果实现。
2.支护方法的形式选取设计
深基坑的支护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建设项目,因此在实际建设中,可以选取的相关建设方法与施工技术也比较多种多样。面对这样的形势,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做出判断。根据实际的基坑建设要求,选取锚杆、排桩、连续墙等一种或多种联合的技术形式进行操作应用[2]。锚杆支护技术是通过进行锚杆选取,然后将其嵌入到相应的岩土位置,从而行成一个挤压力进而实现对基坑的加固。排桩则是通过钢筋混凝土灌注支护桩,形成一个整齐排列的结构进行对基坑的支撑。不同方式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比如锚杆就不利于在有机质丰富的土壤里采用,而排桩建设则具有噪音相对较小的优势等。
3.数据的观测与分析欠缺
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不足问题,会导致进一步对于设计质量的影响。比如,施工前对施工地域的地质结构,与土质状况的分析与调查不足,就会使下一步的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相匹配。比如由于勘测过程中没有进行多次的取样与分析,或者选取的设备仪器精确度存在偏差等,就会造成数据误差。再比如在实际的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图纸的情况是随着建设的不断开展存在一定的变化的,因此,对数据的观测与分析,就必须贯彻施工的各个阶段,并及时进行相关设计的调整。这一方面的问题,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设计过程中的力学模型与实际状况出现参数的巨大差异,因而造成相关摩擦角、粘聚力等的设计不合理情况,进而影响支护效果[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提升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设计水平的方法
1.提升设计人员的技能水平
相关设计参与人员的技能水平,是关系着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及准确性等质量问题的关键,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方法,促进员工的素质水准进一步满足设计需求。在这一方面首先是要提升管理层的教育培训认识,通过聘用相关的专家以及具有丰富经验的设计师等开展教育讲座,进行定期的培育;或者可以选择出部分员工进行交流,参与外派研讨活动等[4]。其次,通过以上相关活动促进设计人员自身的认识水平提高,进而可以有效发挥其自主性,从而实现对技术能力的自我培养与学习。再者,还可以通过建设其相关的制度比如工作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等,规范设计的相关操作,并且针对设计图使用后取得的成效或者给实际建设造成的不利影响,进行奖励与惩罚的具体化处置。
2.做好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工作
要实现这一工作目标,首先必须提升观测人员的责任意识与重视自觉,进而通过严谨的操作与规范的调研,实现对数据的掌控。其次,在进行数据的收集过程中,必须进行细致化的采集。比如在进行图题的取样工作时,可以通过多处打孔取样,从而保证收集到的建设区域数据的准确性。再者,数据的采集技术以及器材设备的质量,也是关系到勘测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进行该工作时,必须学习和利用先进化的科学手段,选购或者租用高质量的器械,保障勘查的准确性。
3.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首先,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进一步研究相关的规范章程,依据规定进行科学化的设计,保证其与技术标准要求相符合,以及施工过程的操作顺序较为合理。其次,要根据实地的施工条件设计合理施工方式,比如针对地质状况较为复杂的区域,可以采取人工的方式进行土体的开挖,避免形成对区域地质稳定性的破坏。再者,要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支护方式的具体化选取,比如在选择地下连续墙的支护方式时,必须注重墙体的干燥性,以及关注相关的防渗建设;再比如对距离居民较近的地方,可以选取噪音相对较小的排桩支护方式[5]。
结语:
深基坑的支护建设施工是存在一定的风险性的,因此要想进一步保障支护技术的有效程度,尽量减少或避免相关风险问题的出现,对深基坑支护的设计就要重视起来。要提升设计人员的技能素质,比如要保障设计者对相关支护技术具有全面可靠的了解,使其在设计中有针对性地选择有效技术进行应用;要做好设计的准备、进行以及设计方案和图纸的管理问题,避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要总结过往设计经验,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理念,提升设计的科学程度。
参考文献:
[1]李杰.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07):3-4.
[2]夏旭维.岩土工程施工中基坑边坡失稳及加固处理技术探究[J].低碳世界,2019,9(02):72-73.
[3]骆东明.岩土工程中深基坑的支护问题及对策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8(22):192-193.
[4]邱军.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的设计及施工问题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04):80-81.
[5]崔炳辰.试析岩土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设计问题及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2):51-52.
论文作者:沈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深基坑论文; 岩土工程论文; 基坑论文; 数据论文; 这一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