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也逐渐的提高,而且由于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建筑行业也逐渐的向着多功能智能化的方向进行发展。而建筑机电综合管线施工技术就是当代智能化建筑施工中的一种,也是智能建筑的基础施工工艺之一,因此我们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从而有效的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本文讲述了综合管线布线原则,并对室内和室外的综合管线的施工技术进行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建筑机电;综合管线;施工技术
引言:进入到21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对于建筑的要求,也不仅仅局限在遮风挡雨层面,对建筑的功能、外观、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在建筑的机电工程安装方面,越来越多的智能系统应用到建筑物当中,从空调、消防、给排水和照明设施,到安防、动力、通信和网络等智能系统,机电安装工程的综合管线铺设越来越复杂,也对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够让各模块和谐共存,保障整个机电系统的通畅,同时又能提升效率,最大化的利用建筑的有限空间,成为机电安装工程研究重点。因此,研究管线综合技术对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综合管线布线原则
(1)利用梁上空间。梁底与结构板之间存在很大的空间,满足转弯半径条件下,在垂直交叉时均可以利用梁上空间,避免管道冲突及满足标高要求;在不影响结构的情况下,部分管道可在梁上预埋套管,减少后期管道垂直爬坡,节约成本及减少对工艺的影响。
(2)管线平面定位。管线平面定位应遵循:先大后小、先繁后简,先重点部位、后次要部位,先主干后分支,先风管后水管、再电气配管,先无压后有压。各类管槽走向统一规定,构件统一制作,统一标准;同类管线集中布置,按照规范合理布置支架,充分利用组合支架,加大空间利用率。同时,还要考虑管线的种类、外形尺寸、保温厚度、支架尺寸、规范对相应管线的间距要求、施工操作空间、预留管线位置、检修通道等诸多因素。
(3)管线排列原则。通风管路排列在上、给排水管路排列在下;保温管路排列在上、不保温管路排列在下;热水管路排列在右,冷水管路排列在左。
(4)管线交叉避让原则。管线尽量水平避开,减少交叉。各类管线交叉翻弯时一般遵循电气让水管、水管让风管、分支管让主干管、小口径管让大口径管、有压管让无压管、低压管让高压管、常温管路让高温或低温管路、一般管道让工艺管道、同等情况下造价低的让造价高的,也就是符合管线综合平衡的技术要求和经济要求。技术要求主要考虑施工规范要求、施工便利、施工维修空间等;经济分析则是经济量化的比较,就是“翻弯造价低的管线让翻弯造价高的管线”。以管线布置基本构架为基础进行综合平衡,通过基本构架力求避开大量管线层交叉,尽可能减少协调和管理难度。但具体调整必须根据图面管线情况,结合功能要求、现场实际、施工工序要求并做好经济和质量、工效对比分析,细化平衡。
二、建筑机电综合管线施工作业程序
2.1绘制相关线路图
通过对整个建筑物功能进行分析,相关图纸设计人员对管线、电缆、消防、给排水、空调等相关管线进行设计,结合计算机软件形成相关线路图纸。这样可以方便施工人员更清楚的了解建筑结构及功能要求,管线的走向和布置要求,以及各专业之间的关联,从而统筹综合管线的排布及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提升工程质量和工作效率。
2.2深入了解和熟悉设计图纸
在施工前要召开设计图纸会谈,要求施工人员深入了解设计图纸的每个环节和细节,了解作者的设计理念,熟练掌握施工工艺,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操作,对于注意事项和强制性条文要铭记于心,确保布线施工与设计图纸的高度一致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施工实地考察
在施工开始后,要注意对工地的实地考察,对每个布线环节进行核对,收集相关的建筑结构资料、装修图纸、线路图纸等,在进行布线的时候根据建筑物实际的墙、板、梁的厚度进行施工,当施工方案与图纸不符时,要及时修改图纸,并进行备案,对建筑物进行实地考察,防止线路和建筑物结构发生冲突。
三、建筑机电综合管线施工技术分析
3.1室内综合管线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1)管道支吊架的控制。像通风管道口这种类似的大直径管道在需要施工的过程中,要对工程的实际情况做出数据上的详细测量,再进行严格的方案制定。螺栓的承载力上也要进行科学的计算获得结果,专业的设计人员对产品参数的获取也要最大可能的尊重现实,保证各个参数有着详尽的计算所得;
(2)专业管道支吊架对于专业性的管道来说最大的作用就是起到固定、支撑。在使用上为了保证人员的安全,也是严格禁止共用情况的发生;
(3)机电专业各种密集管线的控制
对机电专业中的密集管线进行施工时,应先在综合管线的平面图上明确标出管线的坐标位置、管径、坡向、走向、根数、标高、管道载体类别等。然后由各专业的技术人员根据设计图纸及相关参数到施工现场进行测量,待核实无误后才能进行施工。对于没有按照要求而擅自施工的单位及人员,应给予相应惩罚与教育。
3.2室外综合管线施工控制重点
对于废弃的套管,要把其牢牢焊在管子的两端;在施工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建筑物外墙的过管和套管,防止出现封堵的情况。如果遇到室内室外施工单位不同的情况,一定要先标注坐标的位置、管径的大小、水流方向以及甩口长度等,双方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施工的开展。对于红线以外的接口,要特别加以注意,要必须和机电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商讨后,再决定坐标的明确位置,以及其他管线、接口的规格,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及时跟进。
3.3浅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
浅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作为地下管线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不仅有助于地下管线保护的增加,同时也消除了市政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为市政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所以,施工人员在应用浅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时,必须运用加盖法对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保护,才能实现延长地下管线使用寿命的目的。另外,浅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必须与市政工程施工方案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制定出满足市政工程施工需要的技术措施。而这些技术措施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如果挖槽施工过程中出现管径过大的现象,则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线的加固,才能在充分发挥混凝土材料优势的基础上,实现有效保护浅埋地下管线的目的;(2)如果挖槽施工过程中出现了管径过小的现象,则必须采取加槽盖法对管线进行相应的保护,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挖槽管径与设计方案之间存在的误差,以便于浅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性能的充分发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情况看来,建筑机电综合管线施工技术仍有着十分巨大的进步空间,我们要综合社会各方的力量,不断提高建筑机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努力发展机电综合管线施工技术,结合建筑机电综合管线的智能化发展方向,开创机电时代的新纪元。
参考文献:
[1]祝贇.民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J].施工技术,2011;
[2]方磊.建筑机电综合管线施工技术介绍[J].科学与财富,2012;
[3]高基定.论述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的相关问题[J].中华民居,2012。
论文作者:吴天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8
标签:管线论文; 机电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管路论文; 管道论文; 地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