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造价风险的管理对于项目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工程造价风险是贯穿在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合理的利用数字化手段、金融手段,建立高效的组织和精细化的管理方法及增强风险方面的意识,最终实现工程造价在风险上的控制,实现经济效益与项目管理方面的不断提高。本文实现分析工程造价的现状,进而探究造价风险的因素,最终对建筑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方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方式
1引言
从市场交易的角度分析,工程造价是指为建设一项工程,预计或实际在工程发承包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按照工程项目建设的特点,即项目需要按照一定的建设程序进行决策和实施,其造价是多次形成、逐步深化、细化和逐步接近实际造价的过程,随着市场机制及法律的完善,目前主要通过竞价方式来形成,作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从施工承包投标开始到项目结算阶段,贯穿于全过程。
从目前的阶段看,我国施工企业对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方面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对于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意识比较单薄,在管理过程中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管理思维,即投标阶段和施工阶段及竣工结算阶段各自为政,技术管理和物资管理各自为政,数字化手段滞后,各种信息传导不畅,风险管理系统信息没有形成,根本上对造价的风险管理缺乏控制力,导致了目前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片面化、碎片化、不可控制性等特点。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是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体现,提高和加强造价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的管理水平及盈利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工程造价风险识别
2.1工程造价风险产生的原因
要能够很好地管理工程造价的风险,第一步必须清楚地识别能够给工程造价带来风险的事件。而要清楚地认识到哪些时间可能会给工程项目的造价带来风险,首先要分析出这些事件中存在风险的原因。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一些不确定的事件和存在风险的事件如工程事故、地震、材料价格上涨等,是给工程造价带来风险的根本原因。同时,收集相关信息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以及相关信息的更新不及时可能会导致项目相关信息的收集不够全面,也会给工程造价带来风险。
一般情况下,可能导致工程造价风险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设计不合理。如设计时未考虑到最优方案,导致施工过程中遇到困难;设计参数选择不合理;地质勘测不仔细、不周全而增加成本等等。
②承包合同中条款表达不清或遗漏、没有对合同进行有效管理,使得最后造成经济纠纷。
③施工期间由于材料、人工费用上涨、政策调整等原因而造成开支增加。
④由于汇率变化而使得部分进口材料的成本变相上涨。
⑤不可抗力带来的损失。如地震、火灾、洪水、恐怖袭击等。
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比较容易受到一些气候因素的影响,如雨季延长、寒潮到来等都会影响到施工的进度。而地震、洪水等灾害一旦发生,都将带来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方式
3.1数字化手段实现造价风险的控制
工程建设具有不可逆转性,作为特殊的不动产商品,工程建设具有其自身的规律,这就决定了任何错误都是额外增加的造价风险,随着数字技术的成熟,数字技术即BIM技术应用逐步推广开来,基于BIM的5D(3D实体、时间、WBS)特性对于工程造价的风险控制具有先天的优势,利用BIM的3D特性,可以将设计阶段的风险提前发现,进而优化设计方案,因设计方面的技术风险降到最低,可以利用BIM技术虚拟施工,验证施工方案是否可行,进而优化施工方案进行,可以将技术风险导致的造价风险进行排除与管控,利用5D技术可以从立体维度分解工程,倒排工期,提前进行优化工期,达到工期合理,避免了因工期超期而增加的工期索赔和管理费用增加的造价风险,合理的利用BIM的5D技术,还可以利用大量的工程数据建立与成本相关数据的时间、空间、维度关系,数据粒度处理能力精确到各个单体构件,使实际的成本精确分析和控制具有了可操作性。
3.2合理的风险回避与转移机制实现造价风险控制
风险具有相对性,有些风险对于自己是风险,但是对于其他人(或组织)不一定就是风险,在施工项目时,要充分对系统的风险进行识别,然后对于有些风险无法回避,而自身不能有效地承担时,风险转移就是一个有效的选择。例如可以进行保险转移,通过购买保险,
比如建设工程一切险、安装工程一切险等将本应该自己承担的项目风险(包括第三方责任)转移保险公司,从而使自己免受损失。对于一些自己无法控制的风险可以进行合理的风险回避,例如通过期货合同可以与材料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可以将材料涨价的风险进行合理的回避,对于专业性极强的工程而自己缺乏相应技术的项目分包给专业分包商,可以合理的回避因为自己在这方面的质量、技术和管理上的风险,例如专业的设备安装和维修等等,从而减轻自己的造价管理风险。
3.3工程组织手段实现造价风险的控制
一个项目能否盈利及达到预期的目标,关键在组织,组织是实现目标的保证,组织的好与劣是衡量造价风险管理的一个关键指标。因此,项目团队的建设上,必须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立高效、高素质的管理团队,配置必要的专业人员,例如有经验的技术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减少因为人员素质和组织机构导致的管理失控、混乱和低效带来的造价风险。在建筑工程施工造价管理中利用精细化管理方法能够避免在程序上和过程中犯错,所谓的精细化就是在程序上必须合规、过程中必须规范,时间上必须及时,从而减少工作方法方面的造价风险,达到风险管理可控。
3.4保证信息流动与沟通
要使风险的控制能够较好的进行,就必须各成员能够很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要使他们都能够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则需要他们之间能够及时、顺畅地沟通。因此,项目的信息系统在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只要能够很好地使用该系统,则为有效应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提供了保障,使工程造价风险的应对能够顺利进行。
3.5保证项目的内部监督
即使项目各成员之间能够很好地沟通,但是并不能保证项目的每个成员都能很积极的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工作。为了保证各成员之间都能积极地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就需要各个成员之间相互监督。
3.6充分认识造价的风险
风险识别的成功与否与对风险的认识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对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则在项目的实际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就能清楚地知道风险可能发生的时间以及发生的概率,从而有充足的时间来从容应对风险,大大提高风险应对的成功率。如果对风险的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考虑到风险带来的后果,则在风险发生时,可能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
3.7设立良好的控制活动
良好的风险控制活动,指的是各个部门都能很好地执行风险控制相关政策和程序。风险控制相关的政策规定了风险控制活动的内容,而风险控制程序是执行政策的过程。
4结束语
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是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体现,提高和加强造价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的管理水平及盈利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上面的分析可知,人们对于事物所存在的风险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通过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采取一些措施,对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识别,进而对其采取规避、化解、转移等方法来减小风险带来的损失。并通过对风险的监控来了解风险在不同的阶段的特征及动向,便于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通过建筑工程造价风险管理,能够对建筑工程可能存在风险进行识别,制定相应措施,尽可能降低风险对建筑工程造成的影响,保证工程可以顺利实现相应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方娟.工程造价风险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16
[2]李彤彤.工程造价管理及造价风险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
论文作者:邓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0
标签:风险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造价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项目论文; 过程中论文; 很好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