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议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技术论文_魏敬熙

邹议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技术论文_魏敬熙

河北省辛集市朝阳路河北省石津灌区辛集管理处 魏敬熙 052360

摘要:水利工程施工中,因其施工常选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导致基坑受到地下水、雨水、围堰水的侵扰。水利工程的基础施工以及地基处理大都低于地下水位和外水位,基坑排水如果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基坑的开挖、地基的处理等施工工序的正常进行。

关键词:水利工程;基坑降排水;施工技术

一、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方案

基坑排水的方法较多,当前较为常用的主要有管井井点排水和明沟降排水两种。若所建工程为降排水深度不大的工程,则适宜采用基坑明沟降排水。不同的地质特点及工程降深要求,采用的降排水方法也不同,例如在有些地质特点及工程降深要求上,能同时采用以管井井点降水为主和明沟降排水为辅两种降排水方法。

二、水利工程基坑排水分类

1.基坑的初期排水

在对基坑进行挖掘前,要先做好基坑工程的初期排水工作。这在基坑施工中排出的水分多为基坑内部水分。作用是对水利工程的围堰结构、坝坡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土层的渗水、漏水问题进行处理,避免工程的整体性能与质量受到局部渗水的影响,排除工程质量隐患。

2.基坑的再次排水

一般来说,当基坑挖掘完成后,应该做好基坑的再次排水。其目的是为了排除渗入基坑内部的雨水、积水以及其他废水。综观国内现有的水利工程,其在施工中都会经常性的采用再次排水工艺来排除基坑内部的残余水分,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正常施工,缩短施工工期。

三、基坑排水施工技术

1.井管排水

井管排水是水利工程基坑排水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排水技术,该技术多用水冲沉井或者是用特定的钻井工具钻孔排水。例如使用回旋钻孔机进行钻孔时,预留孔外径尺寸在400mm~500mm之间时,造孔回旋机的的直径应该保持在700mm~800mm之间,在回旋机造孔的同时,为了防止井壁出现坍塌现象,要选用1.1至1.2比重的混合泥浆进行护壁处理,在整个钻孔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孔内的泥浆与地下水位保持一定的高差,泥浆的高度要高于地下水位的高度,同时泥浆的高度也要略低于井口的高度,保持3mm~5mm的落差。当整个管井的钻孔施工完成之后,要对管井的底部进行适当的处理,要铺填上5mm厚的黄砂,在黄砂之上要再铺填5mm厚的细砾石或者是碎石,在底部处理完成之后再将钻孔和井管之间的空隙用平均粒径为含水土层粒径8~12倍的细砾石或者是粗砂填实,这样的处理能够保证管井在抽水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填充物有效的过滤排水。

在井管排水施工中,扶正器的安装极为关键。要正确选取扶正器的安装部位,要安装在管井的虑水部位,且保持50mm~60mm的间隔,成组安装,每组扶正器的数量不低于4片不高于6片。扶正器的安装能够有效的保证滤水管始终处于孔内居中的位置,充分发挥其过滤作用。

2.明沟排水

水利工程对基坑排水要求不高时我们采用明沟排水。明沟排水在的施工过程中,为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应当利用其本身的地形条件来自行排水,其余的渗水通过排水沟集中流入水井中,然后用水泵将这些余水抽到别处。

明沟排水施工技术按排水沟布设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在基坑的四周布设排水沟。施工时,沿着基坑的四周,按从高到低的方式开挖排水沟,把基坑水引到集水井后再用水泵排水。

第二种,在基坑的等高线处布设排水沟和排水井。施工时,顺着基坑相同的等高线,按分层设置的方法来开挖排水沟与排水井,通过排水沟把水一一引入与之对应的排水井,再利用水泵排水。常用于基坑土质较差、开挖范围较大、开挖深度较大、渗水量较大、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

第三种,在基坑的轴线方向布设排水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时,可以沿着基坑的纵向轴线,由上向下开挖排水沟,并把集水井布设在排水沟的下游;或者是在沿着纵向轴线开挖排水沟的基础上,再沿着横向轴线开挖几条排水沟,使基坑水通过这几条横沟流入纵沟,然后流入到排水井,最后再由水泵排出。常适用于基坑土质较好、开挖范围不大、深度较浅、渗水量较小的情况。

明沟排水施工需要注意:(1)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来布设排水沟,排水沟都必须保持一定的坡度,以保证集水的顺畅。(2)排水沟的布设不得影响到水利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3)排水沟深度与宽度并非越大越好,而必须根据基坑的排水量来合理选择。

3.人工截渗降排水

水利工程对基坑排水要求相对较高时,需采用人工截渗降排水技术。人工截渗降排水就是在基坑的周围设置数个排水井或者水管抽水,达到控制基坑渗水的方法

(1)井点法

对于相对小型的水利工程,基坑的深度不那么深,地下水位也相对较低,这时可采用在基坑周围设置几个井点,用水管将各井点连接成一个系统,用水泵将其抽出,此谓之井点法。井点也可不必只连成一个系统,可以通过三通、五通管等连接,分成几个排水体系,用水泵进行分别抽水。井点的管子可用一般材质的塑料管,通过压水井下塑料管的方式将管子放到井里,花管用纱布包住其外部,管子与井壁之间用粗砂填充空隙作为反滤料。当土壤较为渗水,基坑的范围也较大时,管子应换成钢管,根据不同的图层渗透系数,可采用不同的井点。

(2)井管法

当土壤的渗水系数较高,地下水位降低的要求较高时,可在基坑周围采用冲击钻开凿数个井口,用混凝土滤管置其底,用水泵对每个井口单独进行抽水,在滤水管每隔六米处安放一组扶正器防止滤水管偏位,此种方法谓之井管法。

四、基坑排水施工注意事项

第一,排水沟的设置不影响正常施工,且应建立相应的纵坡。还应结合渗水量与纵坡来确定排水沟的断面,因而在进行基坑放样的过程中应对排水需要进行考虑,如有需要应适当扩大基坑开挖范围。

第二,集水井的大小,通常能根据所用水泵的出水量计算得出,集水井深度应符合水泵工作深度要求,同时确保基坑工作面应超出排水水面40厘米左右。集水井管径与井径间应具有一定的环状间隙,以便填充滤料起到阻砂透水的作用。

第三,选择合适的抽水设备。完成管井建造后,应按照抽水实验得出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抽水设备。选择合适的抽水设备正常进行管井抽水时,管井的水位降深应低于第一个取水含水层的过滤器,以此防止过滤管出现氧化、损坏情况,从而导致涌砂情况出现。

第四,在滤水管部位安装扶正器。井管施工时,必须在滤水管部位安装扶正器,通常应每间隔5米左右安装一组扶正器,以此避免滤水管在孔导内出现偏移,导致过滤作用被大大降低,从而造成涌砂。

第五,在使用水泵排出基坑渗水时,应确保排出基坑外的渗水与基坑存在一定距离,避免排出的水再次回渗入基坑。为了确保排水沟通畅,应指派专业负责,时常对排水沟进行清理和维修。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基坑的排水施工,首先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测,对于不同的地质条件要进行不同的分析,保证后续施工的合理性安全性。其次要对施工现场进行预清理,提高的施工效率。另外,现场的安全问题很重要,相关工作人员要进行严格的施工监督,合理安排施工人员,最大限度的提高施工效率。对于理论设计与实际的差别,要尽量避免,考虑全面,施工之前做相关实验可以有效的保证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建柱 方成 李强 浅析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施工技术 [期刊论文] 《中国科技博览》 -2011年31期

[2] 黄彬彬 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施工技术探讨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33期

[3] 董俊营 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施工技术及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论文] 《科技创业家》 -2011年5期

[4] 李立新;韩希福;朱昌举;;浅谈河道基坑外存在高水头明水时降排水施工方案[J];科技信息;2010年07期

论文作者:魏敬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0

标签:;  ;  ;  ;  ;  ;  ;  ;  

邹议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技术论文_魏敬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