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工程暖通专业设计审查要点论文_陈晨

人防工程暖通专业设计审查要点论文_陈晨

江苏筑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1

摘要:笔者在参与人防工程暖通专业设计审图中,发现在工程设计中,由于设计人对规范的理解不准确,或者规范对一些情况的规定不明确或有部分争议,造成设计上的缺陷或失误,现将笔者接触的审图项目加以总结,为以后的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人防工程;暖通设计;暖通专业设计

引 言:在地下人防工程的设计及建设中,地下工程的内部环境成为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因为一旦处于战争时期,人们将会在地下工程中生存很长时间,如何保障人们在地下工程中生活的内部空气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1 人防工程暖通设计计算中存在的问题

1.1 滤毒通风量的计算

1.1.1在设计计算时,战时滤毒通风新风量的计算往往会有错误,参照规范中的规定,防空地下室滤毒通风时的新风量应分别计算人员所需新风量和室内保持正压所需的新风量,取其中的较大值。

1.1.2在计算室内保持超压时的漏风量时,漏风率根据工程清洁区的允许超压值而取值不同。参照规范中的规定,清洁区超压值为30~50Pa时取清洁区有效容积4%;参照规范的规定,清洁区超压值为30~50Pa时取清洁区有效容积4%,大于50Pa时取清洁区有效容积7%。在实际计算中,清洁区超压≧50Pa的工程,取有效容积的4%或7%均可。

1.1.3按照规范中的规定,应注意清洁通风时,进风量与排风量的差值宜不大于滤毒通风时工程的超压漏风量。

1.2 隔绝防护时间的计算

1.2.1参照规范的规定,防空地下室战时的隔绝防护时间,应按公式进行校核计算。当计算出的隔绝防护时间不能满足规范表格中的规定时,应采取生O2、吸收CO2或减少战时掩蔽人数等措施。

1.2.2其中,在实际工程设计计算时,如果防护隔绝时间不满足要求,一般使用辅助设备来增加O2浓度或降低CO2浓度都有一定问题和实际设计的困难,因此只能通过减少掩蔽人数或者增加防空地下室清洁区内的容积(如适当增加清洁区实际面积或层高)来满足要求。

1.2.3此处值得注意的是,在规范及规范中人员掩蔽面积(一等人员掩蔽工程和二等人员掩蔽工程)为1m2/人,但在暖通设计计算中一等人员掩蔽工程为1m2/人,其工程的防护隔绝时间无法满足要求,可适当参考规范中人员掩蔽工程的面积标准。

1.3 自动排气活门个数的计算

1.3.1自动排气活门是保证工程超压的重要通风设备,目前常用的有三种:YF型、PS型和FCH(FCS)型,前两种只能承受余压,FCH(FCS)型可承受0.3MPa的冲击波压力。其个数与滤毒通风时进风量、室内超压值及工程的漏风量等因素有关。通常由设计指南中公式近似计算出所需活门的个数。

1.3.2计算结果中存在小数时,必须都进位至整数,在选择时不存在四舍五入的计数方法。

1.3.3超压排风的气流流经阀门时的速度应小于或等于4m/s。

1.3.4自动排气活门不应设置在门扇上,只能安装在墙体上,其不能影响防护密闭门的安装。

1.4 过滤吸收器的计算

1.4.1参照规范的规定,设计选用的过滤吸收器,其额定风量严禁小于通过该过滤吸收器的风量。按战时滤毒通风的计算新风量选用滤毒进(排)风管路上的过滤吸收器、滤毒风机、滤毒通风管及密闭阀门。

1.4.2在选取过滤吸收器时,要注意过滤吸收器的台数最好与手摇电动两用风机(北京市不使用电动脚踏两用风机)的台数所配备。

1.4.3参照规范,两个及两个以上过滤吸收器并联设置时,在过滤吸收器进、出口应采用软管连接,并设阻力测量管,在每一过滤吸收器进出风口宜设手动密闭阀门。

1.4.4过滤吸收器总管道在风机房内的密闭阀门与风机进风管道之间宜设置风量控制阀。

1.5 油网滤尘器的计算和安装

1.5.1参照规范的要求,按最大的计算通风量选取清洁通风管管径、粗过滤器、密闭阀门和通风机等设备[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2选取油网滤尘器时,应根据工程的最大风量选择多块滤尘器组合使用,每块滤尘器的平均风量不应超过1600m3/h(实际工程中,单块滤尘器的平均风量最好小于1600m3/h)。

1.5.3安装时,应将其放置于除尘室后墙迎冲击波一侧,即将孔眼大的网罩至于空气进入侧。

2 人防工程暖通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

2.1 防化值班室内通风测压装置的设计

2.1.1按照规范的规定,测压管其一端在防化通信值班室通过铜球阀、橡胶软管与倾斜式微压计连接,另一端引至室外空气零压力处,且管口向下。

2.1.2按照规范的规定,室外零压力点处为出入口防护密闭门外、首层外墙距地1.2m处。

2.1.3按照规范的规定,测压管的装置应一端直通第一道门外、弯头向下[2]。

2.1.4测压装置不能引至风井、楼梯间等位置,因为其不属于“零压力值处”,影响测量精度。

2.2 空气放射性检测仪、染毒检测仪及质量检测仪的设置

2.2.1按照规范的规定,防化级别为甲、乙级的工程应设置空气放射性检测和空气染毒检测;防化级别为丙级的工程宜设空气放射性监测和空气染毒监测;防化级别为甲级、乙级、丙级及丁级的工程应设空气质量监测[3]。

2.2.2但规范中只明确了在设计中需要设计这些装置和在何处设置,并未明确是否需要平时安装到位[4]。所以,可在设计说明中明确此部分装置宜按照当地人防部门要求平时或临战安装(建议要求平时安装到位)。

2.3 密闭阀门的设置

2.3.1在图纸中设置密闭阀门时,一定要标注密闭阀门距墙的距离或阀门之间的距离,以确保其满足其自身阀板开启90°后的要求。

2.3.2参照图集所给出的密闭阀门安装距离,其中必须满足最小安装尺寸。

2.4 平战结合与转换设计部分的设置

2.4.1人防工程两个以上防护单元平时合并设置一套通风系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必须确保战时每个防护单元有独立的通风系统;2)临战转换时应保证两个防护单元之间防护密闭隔墙上的平时通风管、孔在规定时间内实施封堵,并符合战时的防护要求;3)参照规范的规定,临战转换两个防护单元之间密闭隔墙上的平时风管应采取门式封堵措施,其中强调:北京市人防工程中一般不允许平时风管穿越防护单元[5]。

2.4.2防空地下室战时的进、排风口或竖井,宜结合平时的进、排风口或竖井设置。平战结合的进风口宜选用门式防爆波活门[6]。平时通过该活门的风量,宜按防爆波活门门扇全开时的风速不大于10m/s确定。平时和战时通风量差别较大时,宜分别设置。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人防工程暖通专业设计审查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使该专业设计水平进一步提高,需要认真分析这些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朱孝良.建设项目中暖通专业设计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05):84-85+88.

[2]吴燕.由回复施工图审查意见引发的有关建筑电气设计的思考[J].云南科技管理,2017,30(01):52-53.

[3]王小明,赵继豪.北京市暖通专业施工图审查中常见问题[J].暖通空调,2017,47(05):77-82.

[4]高维庭.暖通空调专业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20例[A].福建省制冷学会.2015年福建省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论文集[C].福建省制冷学会:,2015:3.

[5]黄昊.房屋建筑施工图文件审查过程中暖通专业审查要点的汇总及分析[A].福建省制冷学会.2015年福建省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论文集[C].福建省制冷学会:,2015:3.

[6]王勇.暖通施工图审查中设计常见问题及简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6):199-200.

论文作者:陈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  ;  ;  ;  ;  ;  ;  ;  

人防工程暖通专业设计审查要点论文_陈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