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全、稳定、经济的电网运行是各地电力企业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电网系统的信息化水平在不断提高,电网的覆盖范围在逐渐增大,因此一旦发生事故且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就会造成大范围、长时间的停电,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因此,电网的日常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本文在对35kv及以下电网安全、经济运行重要性进行了解的前提下,对如何做好电网日常运行和管理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引言
电力能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近年来电网建设逐渐开始向智能化、现代化发展,电网的覆盖面积也在逐渐扩大,为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与此同时,由于电力企业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疏漏,经常为电网埋下了一些安全隐患,会出现各种事故,为周围百姓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不便,因此,电力企业必须要加强电网管理。
1电网经济运行
1.1电网的能源损耗
电网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大的电能损耗,其中包括变电站中的电能损耗,电力在输送过程中的线路损耗等。变电站中变压器的损耗比重非常大。目前我国变电站的变压器和供电系统都是在纵然情况下运行,而且由于工作人员的传统观念和技术操作水平的不合理,实际变电站的运行没有在一定的经济区间范围内,由此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和损耗。另外,我国目前的电网结构不尽合理,也造成了大量的电能损耗。特别是35kV及其以下的城市郊区和摩纳哥村电网中,电网线路交错、重叠和迂回的现象大量存在,供电半径过大导致了电力在输送过程中的浪费。变压器的台数与容载比的不合理分配导致在季节变化和负载变化时不能够根据具体情况来改变电网需求,因而导致了浪费。经济电网和农村电网的节能装备不足,电压等级繁复,节能变压器使用不广泛、电力线路导线截面不够优化等都阻碍了电网的经济运行。
1.2电网的经济运行的性质
目前,我国的电能消耗在电网运行方面浪费非常严重,提出电网经济运行的概念不仅可以改变人们对电能无度浪费的观念,最重要的还能够节约很大一部分电力资源,降低了能源消耗。电网经济运行主要包括以下性质:1.2.1科学性。主要是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和数学知识,先对电力资源的产出和和使用以及中间损耗做出精确的计算,并在实际的操作运行中对计算的数据进行验证,体现出电网经济运行的科学性。
1.2.2效益性
电网经济运行的实施方案透视使用以后,通过技术和设备对现在的电网进行优化,从而实现节约电源,控制改造电网改造投资等,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1.2.3系统性
电网的经济运行不是简单的成本控制。它在节约有功电能,并有效补偿无功电能,全面把握了电网系统。一面对源头的电网损耗进行控制,一面有对用电末端节电,实现电网运行转子的优质化和最佳化,体现电网经济运行的系统性。
1.2.4可行性
电网的经济运行一般都有具体的实施方案。方案首先对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做好总结,并通过理论和实验进行科学验证,然后制定出可行的方案进行实施验证,所以着这个层面来说,电网经济运行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235KV及以下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措施
2.1选用节能型变压器,淘汰高能耗变压器
目前我国10kV和35kV的电力变压器低损耗产品是S9系列变压器,运用该系列的变压器对还在使用中的高能耗变压器进行改造,合理规划,予以淘汰或更新改造,都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在电网改造设计中对新型变压器的容量选择,不仅应考虑到变压器容量利用率,同时更应考虑到变压器的运行效率。使变压器运行中的有功损耗和无功消耗最低。合理计算变压器经济负载系数,使变压器处于最佳的经济运行区;平衡变压器三相负荷,降低变压器损耗;合理调配变压器的并列与分列的经济运行方式;优化选择变压器运行电压分接头;合理考虑变压器的特殊经济运行方式,降低损耗;根据不同用户,采用一些特种变压器等等针对于变压器所采取的措施,都是为了通过对变压器的控制使用进而得到电网节能运行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经济调度,有效降低网损
电网经济调度是以电网安全运行调度为基础,以降低电网线损为目标的调度方式。电网经济调度是属于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型领域,是按电网经济运行的科学理论,实施全面电网经济运行的调度方式[5]。合理制定电网的运行方式以及根据电网实际潮流变化及时调整运行方式,使电网线损与运行方式密切结合,实现电网运行的最大经济效益。尤其在农网运行中,应合理调度电力负荷,强化用电负荷管理,从而达到配电网络的降损节能。
2.3对电网进行合理调整改造,使其实现经济运行
电网经济运行要对整个电网进行系统的考虑,实现配电网和设备的经济运行。随着城郊和农村的生活水平提高,对大型电器的使用越来越多,用电量不断上升,很多地区的电网出现容量不足和供电半径过长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供电质量和供电效率,输电线路的损耗过大导致了电能的损耗,因此对电网的合理调整和改造是实现电网经济运行的首要任务。要对电网中不合理的不计进行调整,以提高电容量和供电效率为目标,采用优化定量技术降低电网损耗。在电网改造中采用先进技术,如计算机管理等,来实现带电作业,降低在电网改造作业过程中的电能消耗。通过提高电网系统的科技含量来优化城乡电网的电力结构,实现完全供电,经济用电。另外,合理调节电网的配置,通过经济地分配负荷和最优组合机组来实现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站在电网系统的整体性考虑,最大化地利用电力配置,保证35kV和以下的电网区域的供电安全,在确保供电质量的基础上降低设备的损耗和电能资源的流失。
2.4做好停电检修时的管理工作
电网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意外情况,输电线路分布的地方总是直接受到风、雨、雷、雾灯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同时还可能受到洪水、滑坡等自然灾害的侵犯,另外,工农业污染也会对线路的安全运行构成威胁,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电网维修系统。在正常的运行方式下,电网的运行是既经济又安全的,但是,电网在检修中和在出现故障的情况下运行,电网的功率损耗要远远大于在正常状态下的运行。因此,供电企业应当加强计划停电管理工作,在对电网进行检修时,尽量缩短检修时间,尽量减少停电的线路条数,尽可能地采取措施降低非正常运行电网功率损耗。为了做好这些工作,首先,县供电企业应当明确统一的归口管理部门和主管领导,完善企业的管理和考核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其次,要实行专人负责制度,对人为原因造成的超过计划停电时间,以及因检修质量原因造成的重复停电等,要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对其进行处理,以增强检修人员的责任心,同时,要认真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尽量避免同类事情的发生。
2.5加强电网运行负荷的管理
科学合理地调整电力负荷是降低电网能源损耗的有效手段。目前来说我国许多地区的配网管理都不够科学合理,尤其是农村地区地理位置偏远,电网情况复杂,配电变压器分布十分松散,供电半径较大,因此大多数的线路改造工程的工期都比较长,线径较细,地理环境比较复杂,十分不利于配网改造工作的集中管理,因此配网的电能质量自然难以保证,加上配网的电力负荷不断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电网的运行负担,导致配电网运行过程中能源损耗较大,不仅造成电力资源的浪费还会危害到配电网的安全,因此电力企业必须要重新调整电网调度管理及营销工作的方式,重视需求管理,在年节时间、春灌秋收时期、度夏时段等用电高峰期或者电力负荷比较紧张的区域可以实行限电、让电等措施,缩小负荷峰符差,降低线路损耗。
2.6提高电网运行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我国的电网的现代化水平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不断提高,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数量和范围不断扩大,这对电网工作人员的业务专业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实现电网经济运行中对电网及其相关配置的改造也包含了大量的技术和知识,所以,实现电网的经济运行和节能,必须提高管理人员和员工的专业素质和业务素质。只有不断对新技术新知识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在岗位上游刃有余,确保技术的实现。因此对电力
企业员工的培训和实践非常重要。
结束语
总之,电力系统与国计民生直接相关,能够正常安全用电既是人们生活能够正常进行的保证,也是整个国民经济能够向前发展飞保证,因此,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是电网管理工作者的基本目标,也是电网调度工作的主要任务。这就要求电网管理人员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工作中要密切配合,在遇到事故发生时能够准确、迅速地解除故障。
参考文献
[1]吕晔,杨军,王建国.变电站设计与运行中的节能技术应用[J].农村电工.2011(10).
[2]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现代电网运行于控制[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3]张育峰.加强调度管理保证电网安全运行[J].管理科学,2010(5).
论文作者:汪晓琴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6
标签:电网论文; 经济运行论文; 变压器论文; 电能论文; 电力论文; 经济论文; 负荷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