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措施论文_张洪斌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措施论文_张洪斌

锦州九盛建安有限公司 辽宁锦州 121000

摘要:本文分析了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并对如何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做了研究,对建筑工程混凝体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管理;措施

建筑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工程质量等绝大多数由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承担,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决定着建筑物的整体质量,为确保居民和企业的安全,因此建筑工程对于混凝土技术提出了更为严格系统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并对如何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做了研究,对建筑工程混凝体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

1.1混凝土中的一些钢筋裸露在外面甚至全部钢筋赤裸裸地外露,这是混凝土质量问题的一个表现,它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浇筑构件在设计时,设计得不恰当使钢筋过密,而在浇筑混凝土时又缺乏足够的保护层,使得钢筋只能紧靠模板,另一个原因则可能是混凝土捣振不恰当或混凝土离析严重,人为地造成的钢筋移位、变形等从而产生了钢筋的外漏。

1.2混凝土的另一个质量问题表现为混凝土的局部出现砂浆少、酥松、石子多、石子与石子之间形成空隙好像蜂窝状的窟窿,并且局部表面出现缺浆、麻点和许多小凹坑、形成粗糙的表面但没有钢筋裸露在外等现象。

1.3混凝土浇筑前模板未充分湿润,造成棱角处混凝土水分缺失,混凝土强度受到影响,混凝土拆除模板时候,由于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要求,或者是拆除模板的方法不正确,或者是人为原因等未对构件直角进行保护造成梁、柱、墙、板和孔洞处直角边上的混凝土局部残损掉落。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注意的要点

2.1工序检查

混凝土浇筑入模前须对钢筋和模板作全面检查。钢筋的型号、直径、根数、形状、位置以及绑扎牢固程度、保护层处理、连同预埋件均须逐一检视,作出隐蔽工程检查记录,保证在混凝土浇筑振捣时不移位、不松弛。模板是保证混凝土结构各部位的形状、尺寸和位置的主要工具,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混凝土的重量和浇筑时所施加的冲击,既要拼缝严密以防漏浆,又要装拆方便以利周转。现浇混凝土的模板应当经过设计和验算,务必支撑牢固,防止变形移位。

2.2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运达工地后,其垂直运输可按照现场条件采用各式升降井架、卷扬机或将混凝土装入吊斗,用起重机吊运至浇筑部位。对于大量的、需连续浇筑的混凝土工程宜采用泵送;个别情况下,也可采用带式输送机输送混凝土。不论采取何种方式,运输中必须保证混凝土不分层、不离析、满足混凝土的水灰比要求,并须控制运输时间,使混凝土在初凝前到达浇筑地点并具有满足要求的坍落度。采用带式输送机输送混凝土时,更应采取措施,防止分层或离析。

泵送的混凝土必须具有适当的流动度,以免管子堵塞。坍落度以11~13厘米为宜。配料时,可适当掺入减水剂、加气剂或矿物粉料,以防止混凝土的离析现象。施工时,应先用同标号的水泥砂浆润滑管道,再投入混凝土。压送速度要保持平稳。浇筑完毕后须用水压(通过清扫器)将管内剩余混凝土排出洗净。

2.3浇筑

为使混凝土在成型中满足匀质密实和不变形的基本要求,并保持混凝土结构有良好的整体性,浇筑时应将混凝土均匀地顺序布满结构物的浇筑部位,特别是边角和钢筋密集处,随填随振捣密实,尽可能连续作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施工中必须停歇,在前一批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之前不能继续浇筑时,可在结构受力最小或免受剪切的部位,且与构件的轴线(如梁、柱)或表面(如墙、板)相垂直处留设施工缝,待先前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1.2兆帕以上时才能继续浇筑,以免已浇筑部分因振捣而受损。

浇筑混凝土时应根据结构的性质和特点以及现场条件分段分层循序进行。每层的浇筑厚度不得超过振捣器的工作能力和作用范围,使新旧两层能互相粘结成为一体。浇筑柱、墙、梁、板、整体结构时,前一层混凝土灌入后允许有一个沉实的过程,但不得形成施工缝。为防止新灌的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致使结硬后出现蜂窝、麻面等现象,混凝土自由倾落的高度应加限制,过高时须用串桶、溜槽、软管等缓缓导入。为使混凝土拌和物能均匀地填满结构的各个部位并排除混凝土里的空气泡使其密实,需用振捣器对混凝土加以捣实。但过分振捣也不可取,因振捣过甚会使石子下沉,水泥浆液上浮,形成分离。

混凝土的浇筑顺序通常是:浇筑基础时,宜从低处向高处分段分层推进;浇筑框架时,宜从两端向中央,或从中央向两端同时推进;浇筑拱、壳时,宜从周边向顶部对称地推进,以保证结构的外形和整体性。

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加强与混凝土供应商的原材料质量监控、计量校验与试验级配方面的联系,同时在混凝土浇捣的过程中,加强混凝土质量的监控,严禁向混凝土内任意掺水,必须由搅拌站试验室,严格按气候条件,原材料含水量情况,合理调整级配,以最适宜的混凝土级配,满足现场施工需要。当混凝土搅拌车进场后,应把好混凝土质量关,检查混凝土搅拌车发车、运输、到达时间、检查坍落度是否符合要求,对于不合格者严格予以退回。

3.2加强对混凝土坍落度抽检及试块管理,在现场设立标准养护室,做好试块的及时送检,确保混凝土资料反映准确、及时。严格把好材料质量关,水泥、碎石、砂及外掺剂等既要达到国家规范规定的标准,又要满足设计提出的质量要求,各种质量检验报告需报公司质量监督部门存档。

3.3加强隐蔽工程验收制度,在结构混凝土浇捣前,应先自检合格,再在隐蔽前24小时通知监理参加隐蔽工程验收,经监理在验收记录上签字确认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3.4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由技术、技监人员全面负责,严格监控混凝土振捣及混凝土的收头质量,另配监护人员监督振捣质量。在操作难度较高处和留洞、钢筋密度较大的区域,应做好醒目标志,确保混凝土浇捣质量。每次墙、柱、梁封模隐蔽前必须清理干净模板内的杂物、浮灰,并经质监人员和现场监理的认可,混凝土浇捣前,必须再用水冲冼干净并排清积水。

3.5随时注意气候的变化,避免因气候原因对混凝土产生质量影响。施工时必须从混凝土配合比、气温、浇筑方式、养护情况等方面进行控制,防止出现混凝土收缩裂缝。墙板浇捣时,必须正确掌握墙板内混凝土的布料厚度,每层厚度不得超过500厚,必须进行分层分批振捣密实,同时密切注意混凝土流淌距离,及时振捣,严防漏振。平台、梁、板混凝土浇捣时,必须严格控制好平台混凝土的顶面标高及平台板厚度,平台面按双向间距1500mm范围统一抄平的平台面标高控制标记,由收头的人员用2米长括尺按控制标志拍平整,并随混凝土的干硬速度情况,用磨压两遍,确保平台板混凝土的收头质量,最后视季节气候条件,及时做好养护措施。

3.6结构施工阶段,结构混凝土浇捣时,必须随时掌握天气的变化趋势和气象预报,准备好足够的防雨保温隔热及防冻材料,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

结束语

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对于整个土木工程建设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针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进行预防,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为工程建设打好基础,建筑质量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宋海涛,浅谈土建施工中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J],经济管理者,2016(6).

论文作者:张洪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措施论文_张洪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