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FT:美军心理适应训练新模式论文

MMFT:美军心理适应训练新模式论文

MMFT:美军心理适应训练新模式

辛 向,李俊丽,宋 洋,思延丽,何 爽

[关键词] 正念训练;美军;专注力;心理适应;作战绩效

心理问题对美军的影响由来已久,因其制约作战效能的发挥,美军一直在探索应对心理压力的措施与方式。近年来,美军提出正念心理适应训练(Mindfulness-Based Mind Fitness Training,简称MMFT),该方法以增强军人心理弹性、提高部队作战绩效为目的。已有研究证实,接受该训练的美军人员能有效提升专注力与心理适应能力,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原有压力预防训练的不足,进一步完善了战前准备训练体系。

1 MMFT是在 MBSR基础上的创新

MMFT的创建者是一位具有多年正念训练实践经验的前美军军官,该训练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正念减压疗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简称MBSR)。MBSR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Jon Kabat-Zinn创立,他将正念引入心理治疗领域,帮助病人缓解压力与病痛[1]。MBSR被广泛应用于焦虑障碍、成瘾行为、自杀等心理危机干预与特定群体的职业培训中。MMFT则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方法创新,内容设置与操作训练具有鲜明的部队特色,迎合了作战军人的任务需要与心理需求。

1.1 正念技能训练是MMFT的基础 MMFT要求在8周内完成24小时的集体训练,平均每周2小时,还有一次全天训练。训练中,一半时间用于介绍正念训练的基本技能,并结合受训者的问题进行讨论。集体训练之外,受训者每天需要完成10~30分钟不等的自我练习。正念技能训练旨在通过提高军人的专注力和内观意识,塑造军人的心理弹性,以此帮助军人管理与调节军事应激对身心造成的不良影响。因此,运用正念技能训练提升心理弹性是整个训练内容的基础。

1.2 内容设置迎合作战军人的任务需求 MMFT在内容设置上除正念技能训练外,还包括压力创伤恢复技能训练以及在军事作战环境中的具体应用。在压力创伤恢复技能训练部分,要进行与压力、恢复和创伤有关的教学和技能训练。该模块中的压力恢复训练主要帮助受训者运用注意力调整极端压力下的生理和心理症状。军事作战环境中的具体应用部分则是针对军事应用的教学和讨论,该模块会进行一些真实的军事应用探讨,例如反暴的真实情景案例[2]。所有内容设置均致力于帮助军人学会调整压力,并对正念技能在军事行动情境中的应用进行练习,迎合了军人的作战任务需求。

司马迁对“至圣”孔子之关注,是出于继承孔子“作《春秋》”伟大事业的遗志,也是出于对孔子的情感认同。那么司马迁心中的“至圣”又有着什么样的内涵?他笔下的“至圣”孔子又有怎样的特点?

1.3 操作形式符合作战军人的心理需求 作为美军战前准备训练的一部分,MMFT可以结合部队日常训练管理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训练的时间、地点和形式,使用心理训练师专为军人群体灌录的CD作为训练指导。另外,MMFT的集体训练主要以小组讨论为主,讨论内容由心理训练师来设计,这有别于MBSR在小组讨论中产生教学主题,其主要原因有二:首先,MMFT要求贴合军事需求,而小组讨论自发产生的内容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因此必须由心理训练师针对军人群体和军事任务背景专门进行内容设计;其次,由于军人并非主动要求参加MMFT,当知道自己必须与他人一同进行小组讨论时,部分受训者可能会对谈论个人经历有所顾忌,因此心理训练师会引导小组讨论内容聚焦于军事应用任务,而非受训者的私人生活,且讨论内容也不会被公开[2]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财经合作是一种必然。但是,随着金融危机以及近年来美国经济政策的不稳定,国际财经合作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波动,影响了系统的整体稳定性。为此,本文以新时期为基本背景,探究国际财经合作的具体特征以及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并从国际变化、新形势冲击以及国内消费市场等三个维度对后续我国参与国际财经合作体系治理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希望能够为后续的平稳发展提供必要基础。

2 MMFT有助于提高作战绩效

第二,重视对高考课本知识相关的传统文化现象,与当前社会现象与高考课程内容相关的代表性文化现象进行整理和挖掘,如中国古代的禁忌、服饰、建筑、节日、社会习俗、茶叶、宗教等问题话题,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进一步搜集资料,探索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联系。例如,“鼎”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而且反映了中国早期的国家权力观念。

实践与研究表明,MMFT可保护工作记忆容量,提升认知绩效;减少情绪损耗,提升高压力情境下的决策效率;改善自主神经系统的管理水平,增强心理抗压能力;关注当下,减少和缓解创伤后应激障碍,其整体效果最终有助于提高作战绩效。

2.4 关注当下,减少和缓解创伤后应激障碍 Vujanovic等[5]以退伍老兵为研究对象,证实MMFT有助于缓解退伍老兵的心理疾病,尤其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MMFT可有效保护个体免受应激事件引起的分离症状的困扰。创伤后分离症状普遍存在于接受压力预防训练的军人群体中,而MMFT能够在应激事件发生时,引导军人关注当下,集中注意利用手头资源,减少创伤后分离症状的发生,一定程度上弥补压力预防训练的缺憾。因而军队正念训练的内容不仅仅是减少压力,还要帮助军人学会如何从已有压力中复原。

MMFT在提升军人认知、决策、抗压力,以及减少和缓解PTSD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值得我军借鉴,但在其应用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2.3 改善自主神经系统的管理水平,增强心理抗压能力 MMFT依托神经可塑性的原理,正如大量体育锻炼会引起特定部位肌肉与心血管发生变化,特定的心理训练同样也会引发大脑功能与结构的重组,可能导致成人大脑的改变。Johnson等[4]在研究中引入心率、呼吸频率等生理指标并通过脑成像技术记录MMFT引起个体生理和神经的改变,以此更加客观精确地评估MMFT的训练效果。MMFT引起大脑相应区域发生变化,最终建立正面积极的应激反应方式,塑造良好的心理适应品质,增强心理抗压能力。具体表现在:①注重指导个体记录引起应激状态的刺激,并接纳这种不适感,避免个体采用回避的方式应对痛苦,如滥用酒精、药物等实现自我麻醉。②帮助个体理解自主神经系统的自身调节过程,重塑个体良好心理品质。MMFT有助于打破原有阻碍自主神经系统自我调节的应激反应方式,建立新的、趋向自我愈合的神经系统反应。③对个体实施正念训练,调节应激引发的身心症状,确保自主神经系统自身调节过程的完整性,使个体在应激源消失后回到正常状态,达到塑造心理抗压能力的训练目的。④构建新的神经反应回路的同时改善睡眠质量。神经系统的自我管理经常在个体入睡或处于无意识的状态下发生,MMFT有助于提升个体睡眠质量,促进神经自我管理功能改善。

2.1 保护工作记忆容量,提升认知绩效 2008年,美国国防部与Amishi P.Jha博士团队进行合作,以31名即将被派遣到伊拉克战场的海军预备役军人作为研究对象,探讨MMFT改善军人战场心理适应的作用。结果表明,MMFT可以有效保护个体的工作记忆容量,避免在高压环境下过度受损[3]。而工作记忆容量是决定个体认知绩效的关键所在,高记忆容量的军人往往具有出色的情境意识与流体智力,关注于解决问题,擅长重新评价自身消极情绪,在应激源消失后可以快速恢复到正常状态。MMFT培育军人专注力,扩展工作记忆容量,减少作战任务带来的认知损耗,从而有效提升认知绩效。

3 借鉴与改进方向

2.2 减少情绪损耗,提升高压力情境下的决策效率 国外有研究发现,MMFT能有效帮助个体避免高压情境造成的功能损害,提升心理弹性,增强心理灵活性,减少情感逃避与抑郁的发生,为个体更好地适应高压应激环境提供充足的认知和情绪资源[2]。也就是说,MMFT能够为个体提供良好的情绪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一方面可增强军人的情绪管理能力,使其更加准确客观地从内外情境中搜寻、提取有效信息,另一方面,对困难情境的耐受训练部分则能增强军人的自我控制感,迅速停止那些不利于目标实现的冲动习惯或无意识行为。情绪管理和自我控制感都能够帮助军人对有用信息客观评估、高效决策,从而选择最有效的行动步骤,消除习惯性的反应、情感、偏见和预期带来的影响。因此,具有出色的情绪管理与自我控制力的军人,能够快速筛选有效信息,做出准确决策。

以公产使用人对公共用财产的使用为例,是否构成权利,是否构成行政法上的物权的问题[5],也称为一般使用的权利属性问题[6]。

3.1 克服部分人员的排斥心理,增强训练动机 虽然MMFT效果显著,但仍有少数军人对此始终心存排斥。这主要是因为,常规正念训练的受训者通常主动寻求服务或者救助,但军人则是被动参与军队的正念训练,因此部分人员可能会产生抗拒心理。所以,正念训练的内容设计需要更贴合军事需求,在实施过程中灵活处置具体情境,比如小组讨论中涉及个人隐私的处置策略等,以克服部分人员可能产生的排斥心理,强化军人接受训练的动机,从而提高训练效果。

3.2 提升训练效率,解决本土化问题 尽管研究证实了MMFT具有积极效果,但在其操作形式上还存在挑战空间:一是MMFT用时较长,8周训练时间能否缩短,即如何提高正念训练效率,让更多军人在较短时间内接受普及训练,有待进一步探索;二是其训练效果是否优于其他心理适应训练,我们不得而知;三是MMFT的训练流程仍需继续探讨,尤其是在我军应用实践中的效果探讨还需要科学实验的论证。

3.3 规范训练标准,探索推广应用的方式 MMFT标准的建立、训练师的培养,以及探索MMFT推广应用的方式,对MMFT都是极其重要的因素。建立统一规范的训练标准和培养专业合格的训练师,是军人接受真正意义上的MMFT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广应用的基本前提,满足了这一前提,MMFT才能得以最大化发挥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 Amanda I,Ngnoumen TC,Langer JE.Mindfulness-based mind fitness training:An approach for enhancing performance and building resilience in high-stress contexts[C].The wiley-blackwell handbook of mindfulness,London:Wiley-Blackwell,2014.

[2] Stanley EA,Schaldach JM,kiyonaga A,et al .Mindfulness-based mind fitness training:a case study of a high-stress predeployment military cohort[J].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Practice,2011,18(4):566-576.

[3] Smith BW,Ortiz JA,Steffen LE,et al .Mindfulness is associated with fewer PTSD symptoms,depressive symptoms,physical symptoms,and alcohol problems in urban firefighters[J].J Consult Clin Psychol,2011,79(5):613-617.

[4] Johnson DC,Thom NJ,Stanley EA,et al .Modifying resilience mechanisms in at-risk individuals: a controlled study of mindfulness training in marines preparing for deployment[J].Am J Psychiatry,2014,171(8):844-853.

[5] Vujanovic AA,Niles B,Pietrefesa A,et al .Mindfulness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mong military veterans[J].Spirituality in Clinical Practice,2011,(1):24-31.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E 0-051

[文献标志码] B

[DOI] 10.16485/j.issn.2095-7858.2019.03.039

作者单位: 050081 石家庄,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健康维护系

通讯作者: 何 爽,E-mail:417938839@qq.com

(2019-02-18收稿 2019-04-05修回)

(本文编辑 张 岩)

标签:;  ;  ;  ;  ;  ;  

MMFT:美军心理适应训练新模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