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论文_杨佳茴

益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湖南 益阳 413000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应用瑞舒伐他汀给药方案与阿托伐他汀给药方案效果及临床安全性。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00例,均为我院心血管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n=50)与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n=50)效果、临床血脂指标、不良反应率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冠心病总有效率经评定高于对照组,血脂检测值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相较阿托伐他汀,可增强临床效果,改善血脂水平,保障给药安全。

关键词:冠心病;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总有效率;血脂;安全性

冠心病为临床心血管领域多发性疾病类型,由血液脂质代谢异常,促使脂质在冠状动脉血管壁大量堆积,引发粥样硬化改变导致。高脂血症与冠心病之间的关联性已被临床证实,多项研究均表明,应用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治疗,可使症状体征和血脂水平均有效改善,进而使心血管不良事件率显著降低[1]。如何科学有效对他汀类药物进行选取,是临床研究的重点。本次研究针对临床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分别采用阿托伐他汀给药方案和瑞舒伐他汀给药方案治疗,就效果及用药不良反应展开对比,旨在指导临床,现总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冠心病患者100例,均为我院心血管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随机分组,观察组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介于53-84岁之间,平均(63.4±6.9)岁;病程介于1-29年之间,平均(9.8±6.7)岁;对照组5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介于55-83岁之间,平均(63.7±6.8)岁;病程介于1-28年之间,平均(9.5±6.9)岁。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1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实验室检查均与冠心病相关诊断标准符合;○2有程度不等的血脂异常;○3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报经伦理学组织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近期服用对血脂指标产生影响的药物者;○2合并恶性肿瘤者。

1.3 方法 观察组:本组病例应用瑞舒伐他汀给药方案,即每日10mg,每晚1次;对照组:本组病例应用阿托伐他汀给药方案,即每日10mg,每晚1次。两组均以3个月为1疗程。实验期间,两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均等同于治疗前。

1.4 观察指标 (1)比较总治疗有效率;(2)比较治疗后血脂指标检测水平,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血清三酰甘油(TG)指标、总胆固醇(TC)指标;(3)对比两组给药安全性,即腹部胀痛、消化不良、便秘等并发症率。

1.5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血清HDL-C表达呈>0.26mmol/L升高,或血清TG表达呈<40%降低,或TC表达呈>20%降低;有效:血清HDL-C表达呈0.104-0.26mmol/L升高,或血清TG表达呈20%-40%降低;或血清TC表达呈10%-20%降低;无效:各项指标经检测均未达上述标准。

1.6 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均在SPSS22.0中录入完成相关统计工作,组间计数总有效率、给药不良反应率资料采用(%)表示,实施χ²检验,计量血脂指标资料采用(x±s)表示,实施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效果比较 观察组冠心病总有效率经评定为92%,对照组经评定为74%,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血脂检测值对比 观察组治疗后,血脂指标HDL-C、TC、LDL-C、TG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率 观察组腹部胀痛2例,便秘1例,不良反应率为6%;对照组腹部胀痛6例,消化不良2例,便秘5例,不良反应率为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研究示,脂质代谢为最重要的诱导动脉粥样硬化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冠心病为受动脉粥样硬化影响,促使器官发生病变的一种常见病理类型。取他汀类药物应用,可起到对炎症抑制及调脂的目标,多项报道均指出,他汀类药物可对动脉粥样斑块进行逆转,使心血管事件风险明显降低。就脂质代谢异常而言,临床在研究中,以LDL-C指标、TC指标增高最为关注,分析原因,因LDL-C水平升高,为重要诱发冠心病的原因,取他汀类药物应用,可使LDL-C水平有效降低,进而对冠心病有预防作用,并可对共病程进展予以延缓[2]。同时,他汀类药物可通过促使TC、HDL-C下降,对冠状动脉斑块病变进程予以阻止。多项实验均表明,取他汀类药物行一级或二级预防,可使冠心病临床事件率显著降低。但采取何种他汀类药物,在获取理想效果的同时,保障临床安全,是相关研究得关键的焦点。

瑞舒伐他汀可使细胞表面分布的肝LDL-C受体数量增加,进面使LDL所具有的摄取和分解代谢增强,并对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合成产生抑制,使LDL和VLDL颗粒总数量减少。同时,瑞舒伐他汀与临床其它药物间较少产生相互作用,故联用安全性居较高水平。同时,此药具水溶性性质,对肝脏产生的刺激呈较小显示,对血糖影中向不明显,故适用老年病例。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观察组总有效率、血脂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

综上,冠心病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相较阿托伐他汀,可增强临床效果,改善血脂水平,保障给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理科.瑞舒伐他汀与阿托托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中国药房,2016,27(12):1611-1613.

[2] 张龙.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探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1):2014-2015.

论文作者:杨佳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  ;  ;  ;  ;  ;  ;  ;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论文_杨佳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