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膀胱综合治疗与根治性切除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袁军

袁军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泌尿科 江苏 江阴 214400)

【摘要】 目的:探讨保留膀胱综合治疗与根治性切除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74例膀胱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手段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患者保留膀胱综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根治性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3年生存率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膀胱综合治疗治疗膀胱癌的近期疗效显著优于根治性切除术,但两种术式的远期疗效相近。

【关键词】 膀胱癌;保留膀胱综合治疗;根治性切除

【中图分类号】R73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3-0206-02

膀胱癌是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膀胱癌发生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且逐渐趋向年轻化[1]。膀胱癌的发病具有隐匿性,若出现典型症状时则可能处于中晚期膀胱癌,丧失最佳治疗时机[2]。因此,对于膀胱癌应采用手术治疗。但由于根治性切除术容易导致的组织创伤程度较大,且未能保留膀胱的生理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本研究探讨保留膀胱综合治疗与根治性切除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差异,以指导疾病的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74例膀胱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均符合膀胱癌的临床诊断标准[4],具有手术适应症,自愿参加本研究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具有手术禁忌症,合并肝肾功能障碍、其他恶性肿瘤、心肺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与精神性疾病患者。根据治疗手段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7例,其中男25例,女12例,年龄38~65岁,平均年龄(50.62±5.21)岁,单发性肿瘤34例,多发性肿瘤3例;对照组:37例,其中男26例,女11例,年龄38~66岁,平均年龄(50.49±5.18)岁,单发性肿瘤35例,多发性肿瘤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数目等一般资料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观察组患者保留膀胱综合治疗,即局部肿瘤切除术联合化疗,常规腰椎麻醉或腰膜外联合麻醉满意后,32例膀胱癌患者经腹部局部肿瘤切除术,切除病灶及其周边2~3cm全层正常组织,5例膀胱癌患者采用德国Wolf 电切镜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切除范围包括病灶及其病灶基底部、蒂部,深度达浅肌层,切除术结束后采用电灼基底部2cm范围,手术后24h内经尿道置入导尿管至膀胱,排空尿液后注入10mg羟基喜树碱,30min后排出羟基喜树碱,1周1次,经双侧股动脉插管至髂内动脉,静脉注射80mg昂丹司琼,经股动脉双侧插管注入20mg吡柔比星,动脉化疗结束后静脉输液3000ml,采用护肝类药物。手术后每4周采集膀胱组织行活检,对于活检阳性者应及时采用根治性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根治性切除术,常规腰椎麻醉或腰膜外联合麻醉下施行膀胱全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与尿路改造术,手术前后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决定是否施行放疗或化疗,并及时调整放疗或化疗的方案。

1.3 观察指标

①近期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膀胱冲洗时间与术中出血量的差异;②远期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年生存率与复发率的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间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膀胱冲洗时间与术中出血量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膀胱冲洗时间与术中出血量的比较

*

3.讨论

临床大部分膀胱癌确诊后均处于中晚期,其主要采用手术治疗。目前,主要用于治疗中晚期膀胱癌治疗的手段为膀胱全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与尿路改造术,但手术创伤程度较大,并可能导致性功能障碍与尿失禁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5]。大部分患者对根治性切除术均存在排斥[6]。本研究通过比较保留膀胱综合治疗与根治性切除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旨在为膀胱癌治疗手段的选择提供指导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保留膀胱综合治疗的膀胱癌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均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且保留膀胱综合治疗与根治性切除术的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揭示了保留膀胱综合治疗有助于显著改善膀胱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根治性切除术治疗膀胱癌患者期间需全部切除膀胱及其周边组织,为保持生理功能而改造尿路,手术难度较大,同时增加手术创伤程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术后还可能导致性功能障碍与尿失禁[7-9]。保留膀胱综合治疗仅切除病灶组织,术后施行的化疗有助于抑制残留病灶生长繁殖,同时,保留膀胱综合治疗保留膀胱生理功能,最大保留膀胱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10]。

综上所述,保留膀胱综合治疗治疗膀胱癌的近期疗效显著优于根治性切除术,但两种术式的远期疗效相近。

【参考文献】

[1]赵铁,彭亮,王春晖等.两种方法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近期临床效果及远期生存率比较[J].山东医药,2014,54(31):42-45.

[2]雒向宁,陈凌武,陈俊星等.保留“堤坝式”前列腺腹侧筋膜对膀胱癌根治术后患者勃起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3,31(3):342-345.

[3]张鑫,肖博,陈松等.吉西他滨与顺铂新辅助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疗效观察[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5,32(6):1451-1453.

[4]雷普,卜小斌,高飞等.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和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表浅层膀胱癌的疗效比较[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4,19(2):108-110.

[5]梁胜杰.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治疗的现状及进展[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4,34(2):253-256.

[6]白云金,李金洪,魏强等.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新辅助化疗研究进展[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4,19(4):273-276.

[7]梁胜杰,邹青松,韩邦旻等.新辅助动脉化疗在肌层浸润性大体积膀胱癌保留膀胱治疗中的价值[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4,19(8):517-520.

[8]高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手术的治疗进展[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5,35(1):104-106.

[9]郭长刚,任明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的治疗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14,43(8):17-19.

[10]赫志强.经尿道切除膀胱肿瘤治疗膀胱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3):25-27.

论文作者:袁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9

标签:;  ;  ;  ;  ;  ;  ;  ;  

保留膀胱综合治疗与根治性切除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袁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