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结核性胸膜炎临床特点分析论文_秦金环

老年人结核性胸膜炎临床特点分析论文_秦金环

(河南省平顶山平煤医疗集团总医院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人结核性胸膜炎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诊断分析82例老年人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与预后,并与同期治疗的青年组结核性胸膜炎(小于35岁)100例进行了对比,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特点:(1)临床表现不典型:发病较青年组缓慢,部分病人无发热(48.9%)、胸痛(40%)症状,而以轻咳、气急、纳差、无力精神差多见(P<0.01),提示对老年不典型呼吸道症状的病人应及时进行X线及本病有关捡查,以免漏误诊断;(2) 发生血性胸水者比青年多见(P<0.05);(3)合并症多:老年组合并肺结核者明显高于青年组(P<0.05),此外常合并心、肺、肾多种疾病;(4)治疗效果较青年组差,老年组胸膜肥厚也较多见。结论:老年人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表现以及治疗与预后较青年组差。

【关键词】 老年人;结核性胸膜炎;临床特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R6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4-0142-02

近30年来,我国人口日趋老龄化,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以及当今世界范围内结核病的卷土重来,老年肺结核病患病率偏高问题已受到临床医生和防痨工作者的重视。为了探讨老年人结核性胸膜炎(以下简称老年结胸)的临床特点,本文就我院1995年1月-2006年8月收治的60岁以上结核性胸膜炎8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折,并选取与同期治疗的青年人结核性胸膜炎(小于35岁)100例患者进行了对比。

1.诊断依据[1]

(l)有肺结核病史或合并肺外结核;(2)存在胸腔积液体征及X线所见;(3)胸水为渗出液符合结核性改变,能除外其它病因引起的胸腔积液;(4)经抗结核药物治疗有效。其中符合(1)、(2)、(4)者45例,符合(2)、(3)、(4)者37例,二者累计共82例。

2.临床资料

本文82例占同期结核性胸膜炎住院病人的15.3%。82例中男性68例、女性14例。年龄为60~76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临床主要症状为发热(51.1%)、胸痛(60%)、气急(62.2%)、咳嗽(91.1%)、咯痰(48.3%)、纳差(51.1%)、无力、精神差(57.8%)、盗汗(15.6%)。合并症:糖尿病10例,矽肺8例,高血压病7例,冠心病11例,慢性支气管炎15例,肺心病4例,心律失常5例,肾动脉硬化致肾功不全2例,肝硬化、陈旧性心肌梗塞、急挂心肌梗塞各1例。实验室检查:82例中检查胸水者82例,其中淡黄色71例、血性11例,利凡他试验均为阳性,82例细胞数在500-9800×106/L,97%的淋巴细胞数>50%。62例血沉>19mm/h。腺苷脱氨酶均升高,检查60例胸水LDH均>200单位,LDH(胸水/血清)活性均大于0.6,小于1.0。胸部X线检查:82例均有不同程度胸腔积液征象,并发肺结核者35例。其中12例进行胸膜活检病理学诊断为胸膜结核性病变[2]。

3.老青年两组资料对比

(1)两组病人为同期治疗的病例;(2)均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其方案均为2HRZE(O)/4HRE(O)(H:雷米封、R:利福平或利福喷丁、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O左氧氟沙星),年龄大于65岁者使用利福喷丁,有糖尿病者控制好血糖且不使用乙胺丁醇改用左氧氟沙星;胸水B超发现粘稠且有分房者给予尿激酶25万用5-10ml生理盐水溶解后向胸腔内注射,24小时后抽胸水,使用尿激酶之前要常规监测凝血功能。老年组使用强的松20例(24.4%),青年组使用强的松25例(25%)(P>0.05);老年组抽胸水治疗68人(82.9%)、青年组80人(80%)。(3)老、青年两组临床主要症状对比:发热分别为51.1%及71.1%(P<0.05)、胸疼为60%及88.4%(P<0.01)、气急为62.2%及28.8%(P<0.01)纳差为51.1%及13.5%(P<0.01)、无力、精神差57.8%及13.5%(P<0.01)、咳嗽、咯痰、盗汗等两组间无明显差异。(4)老、青年两组血性胸水分别为13.3%及1.92%(P<0.05)、并发肺结核病为55.5%及9.1%(P<0.01)、胸水完全吸收为35.1%及71.9%(P<0.01)、胸膜增厚为51.1%及42.3%(P>0.05)。(5)老、青年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7.3天及29.2天。治疗总有效率为100%。

4.讨论

我国2000年第4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表明:60岁以上组的受检人群只占受检人口的11.7%,而活动性肺结核病例却占各类病例的40.9%,显示老年人口中结核病问题较其他年龄组更为严重。老年结胸在临床上及治疗上的特点是:(1)临床表现不典型:发病较青年缓慢,部分病人无发热(48.9%)、胸痛(40%)症状,而以轻咳、气急、纳差、无力精神差多见(P<0.01),提示对老年不典型呼吸道症状的病人应及时进行X线及本病有关捡查,以免漏误诊断;(2)发生血性胸水者比青年多见(P<0.05);(3)合并症多:老年组合并肺结核者明显高于青年组(P<0.05),此外常合并心、肺、肾多种疾病;(4)治疗效果较青年组差:本文两组均采用联合抗痨药物、抽胸水治疗,但效果老年组反映较差。胸水完全吸收率低于青年组(P<0.05),老年组胸膜肥厚也较多见。

与老年组结胸治疗有关的是:(1)密切观察抗结核药物对老年人的副作用,尤其注意对肝、肾的影响;(2)本组胸膜肥厚发生率高。发生胸膜肥厚时,此种病例结合胸膜腔注药效果较好;(3)激素应用和积极抽胸水不仅可改善症状,且可促进胸水吸收,防止发生胸膜肥厚,如本组胸水完全吸收的68例就有12例并用了激素。因此,对老年结胸病人做到积极、合理应用,可望取得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牛俊梅,张东杰.老年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特点与诊治[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22):2768-2770.

[2]杨斌.结核性胸膜炎治疗新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3):8-10.

论文作者:秦金环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7

标签:;  ;  ;  ;  ;  ;  ;  ;  

老年人结核性胸膜炎临床特点分析论文_秦金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