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引领灾区--论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捐赠玉树孤儿学校活动_玉树论文

爱心引领灾区--论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捐赠玉树孤儿学校活动_玉树论文

爱心如故 情牵灾区——记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捐助玉树孤儿学校活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玉树论文,中央电视台论文,新闻中心论文,灾区论文,孤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0年7月22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命名表彰决定,授予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玉树抗震救灾报道一线临时党支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0年,被中直机关评为“争先创优先进集体”。这是中直系统和广电总局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第一个受到中组部表彰的基层党组织。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中央电视台抗震救灾新闻报道组临时党支部,是中央媒体在震区前沿设立的第一个党组织。作为一座坚强的战斗堡垒,临时党支部发挥强有力的领导和组织功能,用公开、透明的报道理念,向国际社会塑造了中国“以人为本”的国家形象。在充满生命威胁的报道环境中,每一名党员记者都是一面不倒的旗帜。“用心灵体会灾区人民的坚强,用爱传递大灾大难中的感动。”在这场大地震中,央视人饱含着对人民的感情,展现人性光辉,挖掘精神力量,推出了感动中国的新闻精品,在采访报道的同时,中央电视台记者积极寻找合适的机会为灾区提供亟需的帮助。央视人用行动诠释着大爱无边,如一束束阳光,让千千万万受众收获灿烂和温暖。

在任何灾难中,孤儿的命运总是最令人牵挂,玉树地震发生几天后,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党总支就发起了对玉树孤儿与贫困生捐助活动,新闻中心下属的12个党支部全力响应号召积极参与,广大编辑记者自愿捐资,纷纷慷慨解囊,主动为灾区孤儿奉献爱心,尽微薄之力,小小溪流汇集成大海。

灾难已经远去,但是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党总支始终牵挂着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孤儿,为了更好的帮助他们,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2010年10月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党总支启动了与青海省玉树地震灾区玉树州孤儿学校学生助养助学手拉手活动。2011年春节前,新闻中心党总支又将编辑记者捐助的42万多元人民币交到了青海玉树孤儿学校校长的手里,以帮助该校的183名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并奖励贫困教师。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党总支专职副书记陆伟昌在捐赠活动中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玉树重建的希望,虽然这些孩子失去了父母,但他们并不孤单,有我们这些亲人可以依靠,希望我们献出的这些微薄之力能帮助灾区的孤儿有个坚固而温暖的校舍,希望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快乐成长,报效祖国。

同时,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党总支决定,将于2011年夏天邀请青海玉树孤儿学校12位学生和老师来北京参观学习交流,希望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让孩子们有机会都来北京看看,让他们能更多的了解北京,希望对孩子们除了物质上得到帮助外,能得到更多人的重视和关爱,在心灵上得到抚慰。

2011年3月7日,青海玉树孤儿学校校长尼玛仁增代表玉树州孤儿学校,向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赠送锦旗,锦旗上写道:“慷慨援助,扶贫济困,品德高尚,民族团结,情深似海,大爱无疆。”对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广大职工的爱心捐赠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有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让我们有了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希望,我们一定会把这笔爱心款一分不差地及时有效地用到给孤儿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去。

这样的爱心活动,中央电视台将长期坚持下去,为灾区人民献上微薄的资助,以抚慰孤残儿童心灵受到的创伤,帮助孩子们保持健康心态。捐款虽然对灾后重建微不足道,但是只要大家都能真诚奉献一份爱心,这份爱心就能换取社会的美丽。从汶川到玉树,关爱始终如一,中央电视台广大干部职工用行动履行着社会职责,是创建和谐社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充分反映出中央电视台职工的良好素质、高尚品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中央电视台职工团结互助和无私奉献精神,树立了中央电视台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维护了国家电视台的形象,塑造了国际大台的形象,进一步推动了中央电视台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标签:;  ;  ;  ;  

爱心引领灾区--论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捐赠玉树孤儿学校活动_玉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