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比较《孔乙己》与《范进中举》的异同论文_张源清

分析比较《孔乙己》与《范进中举》的异同论文_张源清

张源清 广东省台山市深井中学

【摘要】通过分析比较可知,两文的表现方法不同,但都有力地揭露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孔乙己》以咸亨酒店为中心,采用白描手法,叙述了孔乙己后半生的不幸遭遇,刻画了孔乙己热衷功名、自命清高的迂腐性格;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冷酷的社会现实。《范进中举》则是集中写范进中举前后的心理、地位、生活的变化,采用夸张与讽刺的手法,重点描写了范进中举后欢喜得发疯的丑态,刻画了范进热衷功名的性格,反映了当时世态炎凉的社会现实。两文虽然表现方法不同,但都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罪恶。

【关键词】比较 孔乙己 范进 性格 意义 风格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3-094-01

我虽然教《孔乙己》和《范进中举》这两篇文章已有三十多年,但每一次教这两篇课文的时候,我的心情特别沉重。觉得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太残酷了。致使孔乙己和范进这两个读书人的灵魂都被扭曲了。下列作分析比较。

一、鲜明的性格特征

孔乙己情感外露,说话满口之乎者也,也有“跌断,跌,跌……”之类自欺欺人的言语,间或还有“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的抗辩之词,但更有热情善良的言行。从他的双重品行里,我们可能窥见封建文化教育对他的至深毒害和他尚未完全泯灭的一点良知。

孔乙己身材高大终日穿着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自诩“君子固穷”,对短衣帮的嘲问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有一股自视清高、孤芳自赏的傲气和不向周围人轻易屈服的倔强。但他“不会营生”,又“好喝懒做”,以至“便免不了偶然偷窃的事”。他从科场失意地回到了咸亨酒店,似乎要在酒中追寻那久已流逝的年华和快乐。他不会发疯,但从此醉生梦死,无所作为。

范进性格内向,不善言词。科场的落第、苦难的生活早已销蚀了他作为一个他的知识分子应有的锐气,变得猥琐渺小、腐弱不堪,但也因此炼就了他的耐力与城府。他毫无读书人的特殊身份和清高之气,安然承受着世人的欺凌,无可奈何地固守着家庭的贫困,而内心却似的一盆火,对举业有着与日俱增的强烈欲望。因而在55岁中举之前都在这根独木桥上死死地挣扎着,无怪乎,一旦得到生活的一缕阳光和做人的应有尊严之时,他怎能不喜极而疯呢!情郁其中必然要发之于外,对范进来说,中举发疯是其性格所使然,更是其生活所使然。试想,如果他晚年中不了举,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那么他的风烛残年绝对不比孔乙己要好,是一条十足的可怜虫。

二、形象的社会意义

孔乙己凭着高大的身材本可以自食其力地活下去,凭着善良的心地也有望做个循规蹈矩的“良民”。可是封建思想文化的长期熏染,把他扭曲成了一个不值十九文钱的社会多余人。更可悲的是,他连苟延残喘地活着的咫尺空间也没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愚昧麻木的短衣帮和毫无人性的掌柜把他当作一块笑料,落井下石,不仅揭开他肉体上的伤疤,而且还直刺他精神上的疮痕——“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甚至连一个涉世未深的十二岁小伙计也不领他的情而白眼相待。人心的冷酷迫使孔乙己的精神进一步崩溃,他已无力从何家“吊着打”的泥潭中自拔出来,如履薄冰地走入了另一个科场得意者丁举人的魔窟,终于拖着断腿在人们的哄笑声中爬向死无葬身之所。孔乙己的悲剧不只是他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救救孔乙己是必要的,而治疗这个病态社会的毒瘤才是根本之策。

主人公周围人物的态度不同,却都是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反映。范进中举前后,乡邻的态度截然不同。中举前,范进家境贫穷,甚至家里没有早饭米、母亲饿得两眼昏花,要范进去集市卖了生蛋的母鸡换米度日。范进穷困到如此地步也无人过问;而范进的中举喜报刚到,乡邻们便拿了鸡蛋、白酒,背了斗米,捉了鸡来,连张乡绅也来拜访范进,并送银子、房子与他,还说“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特别是范进丈人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由骂到捧的前倨后恭的态度,充分反映了当时世态炎凉的社会现实,揭示了科举制度对人们的毒害。而孔乙己因为始终连秀才都没有捞到,咸亨酒店的人们,从店主人到伙计,从大人到小孩对孔乙己只是嘲笑:笑他没有考取功名,笑他穷极潦倒,笑他迂腐。这笑声饱含了孔乙己多少辛酸,这笑声揭示了人们多么冷漠麻木的精神状态,这笑声反映了人们所中封建科举制度多么深刻的毒害!

范进对功名的追求如痴如醉,但其作为古代士人应有的品质和形象已荡然无存。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生动描写了范进童试时“面黄肌瘦”、“穿着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的寒酸相,被胡屠户训斥时唯唯连声的脓包相,抱着母鸡在集市上“一步一踱”“东张西望”的呆痴相,中举时惊喜失态的疯癫相,清醒后与张乡绅攀谈拉拢的虚伪相,在汤知县酒席上“退前缩后”不用银镶杯箸的迂陋相,钦点山东学道时竟不知苏轼为何人的浅薄相。总之,吴敬梓对范进的各种丑行作了穷形尽相的刻画,对士林之中这类腐儒表现出极大的嘲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作者对科举制度的不满。可见作者恨世嫉俗之深!但作者又提倡讲究“文行出处”,把理想寄托在那些所谓品学兼优的士大夫身上,看不到改变儒林和社会的真正出路。

由此可见,鲁迅对孔乙己的态度是同情多于批判。作品借孔乙己悲苦的一生和可悲的世态来深刻揭露封建教育制度的罪恶,表现作者彻底的反封建的战斗精神。而吴敬梓对范进的态度是同情些许、讽刺有余,笔锋所向,尤在士林,但其所针砭的也只是那些利欲熏心的市侩,而非从根本上否定封建糟粕。因此说《孔乙己》的思想性比《范进中举》要深刻得多,这是两位作家生活时代和阶级立场的不同所致。

三、独特的艺术风格

孔乙己终生潦倒,衔恨惨死;范进虽然暮年登第,平步青云,但就其人生意义和价值而言,也是悲剧。然而两位文学大师均以喜剧的形式来描述这悲剧性的故事,:鲁迅写孔乙周围的阵阵哄笑声,是运用了“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的艺术手法,显得异常深沉冷峻,闪烁着鲁迅杂文式的风格特质。吴敬梓写范进惊喜致疯,可谓“以哀景写乐,倍增其乐”,而这种病态的极乐,活生生地凸现出名士之流、实则功名利禄之徒的可憎面目和龌龊心态。作者心静笔淡,文意含蓄,但在嘻笑里露出讽刺利刃的寒光,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由此可见一斑。

两文尽管表现方法不同,但都有力地抨击了科举制度,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罪恶。

论文作者:张源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6

标签:;  ;  ;  ;  ;  ;  ;  ;  

分析比较《孔乙己》与《范进中举》的异同论文_张源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