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格语义功能分析

名词格语义功能分析

刘燕春[1]2004年在《名词格语义功能分析》文中认为格与数一样,是静词类两大基本词形变化范畴之一。名词格形式在构建句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名词格范畴的语义层面又是非常复杂的,所以研究名词格语义就成了俄语语法现实的任务了。本文就以名词格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和系统地描述名词格语义的实现。 本文的理论价值在于,我们的分析有助于研究句子的句法结构以及语义结构。分析格形式语义的实现也有助于教学,这也帮助学习俄语的中国学生提高表意能力。这正是本文的实践价值所在。 本论文由五部分组成:前言、第一章、第二章、叁章和结论。 第一章分叁个阶段介绍了俄语名词格的研究历史,同时分析了与本论文所研究问题直接相关的观点。最初,学者们只是把名词格形式放在词法学中来研究。后来,随着语义学的兴起,把它放到句法环境中去研究。 第二章分析俄语名词格在句法结构及语义结构中的作用。通过分析名词格在句子最小结构模型和扩展结构模型中的结构功能,说明句法结构中,名词形式主要充当主语、补语和各种状语等。在语义结构中,名词格形式主要表达各种行为主体、客体及情景元等。分析句法结构要的特点,说明名词格语义的实现与多种因素有关。 第叁章主要分析描述名词格语义功能的实现的条件。在已有的句法理论和语义理论的基础上,以行为动词和空间位置动词为谓词的命题结构为例,重新分析了名词格的语义功能,总结制约名词格语义实现的因素是:名词格形式自身的语义、支配名词格形式的词(主要是动词)的语义、谓词的语法特性、名词格所处的句法地位。 最后是结论。

努尔斯曼·阿卜莱提[2]2017年在《汉语时空介词在维吾尔语中的相应格形式及偏误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语中各种语法关系、语法意义很大一部分通常由虚词来表现。汉语中没有维吾尔语的那种黏附形式。介词作为虚词的一种,是语法表达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是第二语言汉语教学中的难点。本文以汉语中的时空介词与维吾尔语中的相应格形式为研究对象,对"在、于、当、从、自、由、自从、向、往、朝"等10个介词与维吾尔语中的格进行对比研究。透过时空介词在维吾尔语中格形式的比较,分析两种语言中介词和格在时间、空间表达方面的内在特点,运用语言类型学、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理论解释其相同和异同存在的根本原因。分析两种语言时空表达方面存在的细微特征,一方面有助于认识介词和格在汉维语言中语法表达功能、时空介词与格时空概念表达的特点。另一方面,从研究对象和论文内容安排上来讲,集中描写和分析"在、当、于""从、自、自从"等两组六个近义时间介词和"在、于""从、自、由""向、往、朝"等叁组八个近义空间介词,对维吾尔族学生受母语影响产生偏误、不区分近义介词的情况提供教学和学习方面的参考。第一章介绍文章的选题背景与意义、汉语介词研究概况和维吾尔语格相关的研究、概述理论方法、介绍语料来源与文章所使用的转写符号。第二章分析汉维语中介词和格的语义句法功能,两者在语法体系中的重要性以及语法表达的特点。在以往研究对汉语介词的分类基础上,选取一种比较合适的分类方法,从语义角度对汉语介词和维吾尔语的格进行分类。第叁章分析汉语时间介词、空间介词等在维吾尔语中的相应格形式。以汉语介词、介词介引的成分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形式为对比重点,总结两种语言中介词和格对应的特点,解释其异同存在的原因。第四章运用偏误分析理论、双语学习理论对维吾尔族学生出现偏误的类型和偏误成因进行分析,说明偏误产生的原因并从教学法上提出建议。

杨勇[3]2014年在《汉英格位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格位是语言学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语法范畴,格位的数量、形式与功能等一直是传统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争论的焦点。本文研究的格位,是生成语法中的句法格(Chomsky1980,1986,1995,2005a等),不以是否有屈折变化为转移,抽象存在于所有语言当中,和传统语法讨论的“性、数、格”中的“格”既有联系,更有区别。格位指的是一个名词性成分在某个语法位置上所获得的一种语法属性和形态特性,是体现一定的句法和语义关系的形式手段。它是所有论元的固有的基本特征,是论元在句中出现的允准条件,是句子成活的过滤器,是移位的动因。只有在全面系统的对比研究中,才能更清楚地了解语言的特点和本质。本文用原则与参数理论去充分描写和解释汉英格位范畴上表现出来的共性和差异,由格位串联起系列语言现象,验证、发展并完善普遍语法格位理论,预测格位形态的演变和发展趋势。用理论去解释语言现象,用实践去发展理论。通过从语言理论到语言现象,从历时到共时,从规则到例外,从描述到解释的详细梳理,发现汉英两种语言在格位范畴上存在一系列的异同,其一致性如下:第一,从历时层面观察,上古汉语和古英语都有格形态,后来慢慢被介词和语序等形式取代。上古汉语时期的格“形态”主要体现在代词的不同分布上,一些方言中(如青海循化方言、江西铅山方言等)至今还残存有变格化石;古英语名词、代词、形容词都有着非常丰富的变格,不同的格位有不同的词尾变化。第二,从共时层面看,汉英语都存在主格、宾格、旁格和属格等多种句法格。汉英结构格和内在格表现出诸多的不对称性,但是仔细分析后发现不对称的背后存在一致性,可以用空范畴理论以及格位指派中的策应成分等来解释。第叁,从语言的规则和变异角度看,汉英语都存在大量的非标准授格结构:论元增容、论元隐略和论元共享。我们提出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格位指派中的策应成分”。这一新概念可以涵盖系列现象,解释一些格位指派中的非常规现象及相关句法问题。第四,从发展趋势看,汉英格位形态演变的趋势都是由繁到简,慢慢脱落。中古汉语时期,“原来人称代词的变格逐渐消失”;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时期,更是呈现出典型的综合语态势。英语的格位一直在简化的“长征”中,中古英语时期,格位系统大大简化,五格系统锐减为叁格。到早期现代英语时期,由主格、宾格、所有格构成的叁格系统基本定型。当然,汉英语隶属不同的语言类型,汉英格位范畴之间除了共性以外,也存在一些差异:第一,格位形态丰富程度不等。从历时层面观察,古汉语格位体现在代词的不同分布上,而古英语的格位形态要丰富、复杂得多,体现在每一个名词、代词、形容词词尾上。第二,格位具体句法表现迥异。结构格中,汉语有空主语,而英语不允准;汉语有双主语和多主语现象,英语一个小句,一个主语,呈现一一对应的关系;英语中有虚主语,而汉语中没有;英语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泾渭分明,但是在汉语中,及物动词可以不带宾语,不及物动词有时候可以带宾语;内在格方面,汉英旁格之间的差异较小,属格之间差异很多,差异主要体现在形式方面,而功能大同小异。第叁,非常规授格结构的运用频率不同。在论元增容和论元共享的使用频率上,汉语远远大于英语。汉语论元隐略很常见,而英语一般不可以省略论元。汉语和英语在格位范畴上的共性,是由人类大脑构造和语言机制等决定的,充分体现了普遍语法的原则性。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主要在于功能语类,而且结构的差异,往往是参数设置的两个不同方向,在不同语言当中的赋值不一样而已。研究汉英格位的异同,具有语言类型学上的意义。

唐均[4]2008年在《苏美尔语的格范畴》文中提出格范畴是语言形态句法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从古代零散的语文学总结到近现代语言学的系统理论,对此都有不同程度的关注和阐发。本文主要利用形式句法理论对某一理想化的句法模型进行结构解析,又利用语言类型学理论对基于多种语言材料而发掘出的种种相关语法现象进行归纳提炼,以迄今最为古老的书面语言——苏美尔语为主线将这种普遍语法的研究模式作一尝试性的系统发挥。以往的苏美尔语语法研究,都是在结构主义框架之下对苏美尔语楔文文献提供的语言材料进行全面描写的结果,这为本文的解释性研究提供了相当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本文的研究只涉及苏美尔语名词的格范畴,集中考察的是苏美尔语通格、作格、属格这叁个格位。通格是苏美尔语中无标的基本格位,在该语言的基本句法结构中只充任内论元。由此引发对系词、存在动词、自发动词、复合动词、小句套合等一些语法热点问题的普遍性考察,其中最核心的是在区分专任和兼任自发动词的基础上,将自发动词解析为非宾格动词兼并其内论元的结果。作格可算得上是苏美尔语的标志性格位。我们在详尽考察了中文“作格”术语的译介历史之后、在普遍语法的框架内对苏美尔语的作格进行了细致的探讨:描述了苏美尔语作格的结构特征,提出苏美尔语作格在限定动词链上所参与的双重人称呼应实际上是普遍的作格人称呼应的一种简单加合形式——在此基础上重新给出普遍意义上的动词及物性分类系统;认为苏美尔语代词带有作格标记的主语形式是作格标记在一定条件下衍推开来的惯性结果;又在分析某些人称特殊的语气形态基础上指出诸如劝勉式、命令式等不应纳入作格性的考察范围,苏美尔语作格性的分裂除了VP方面之外还有在NP方面的体现;最后逐一考察作格标记和具格、属格、位格、与格标记趋同的归并情况,指出苏美尔语的作格归并属于作格标记和与格标记趋同这种相对并不常见的模式,继而提出作格和夺格标记归并的概念并基于此简单讨论了汉语“由”字句的某些特征。属格是苏美尔语中变化形式最为多样的格位。本文由简到繁逐一剖析了各种属格结构,指出了出现频率相对不高的前置属格结构其实正是普通属格结构的基本形式,后者实际上是前者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句法层面的移位而产生的。外展领属结构是新近才有所揭示的苏美尔语的一种属格结构,本文在句法层面将其构成形式从属格结构基本模式中推演了出来,再参照多种语言材料初步分析了属格可分性层级的普遍意义。属格的特征还制约了苏美尔语反身代词的句法性质,也制约着关系结构的句法体现,这里初步区分了苏美尔语关系结构中名物化和关系化的不同,以多语种材料为背景给出了关系化结构提取NP格短语的层级序列。对似格和方位格的考察因为时间和资料的局限未能完全展开。本文只是在描述似格特征的基础上初步剖析了似格的句法位置、介绍了其平比内涵的类型学背景、附带指出所谓副词格的构词成分性质(而不宜划归格助词)。其他充任附加语的各个格位在方位格的名义之下暂时得以统一处理,本文比较集中地剖析了苏美尔语以格助词为中心的虚词所形成的复合结构,再从语法学中的叁个热点话题——使役结构、受益结构和受损结构方面凸显苏美尔语方位格的类型学价值,指出了苏美尔语使役结构中与格助词和向格助词的基本属性,以轻动词为核心归并了使役结构和受益结构的句法类型,将受损结构中表达夺事的苏美尔语诸格位进行了归纳并讨论了夺事形态句法表现的类型学意义。本文对苏美尔语格范畴的探讨以格位为中心,相应的句法分析往往辅以类型学的背景,从而使基于苏美尔语的考察结果向语法的普遍性方向趋近;从这个角度上说,苏美尔语也不失为一种体现不少语法特征原始表现的模式语言,非常值得普遍语法研究者参考。

王晓伟[5]2015年在《英语时间主语小句形成机制与语篇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Halliday(1985:322)认为“The fifth day saw them at the summit.”这样句子为概念语法隐喻。我们将此类句子称为时间主语小句。本文试图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就英语中时间主语小句的形成机制和语篇功能进行研究。具体研究问题为:[1]时间主语小句的及物性过程和句法结构是什么?[2]时间主语小句形成过程中语言系统和结构是如何运作的?[3]时间主语小句心理动词see的语义选择倾向和限制动因是什么?[4]时间主语小句的语篇功能和语类特征是什么?本文在详述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系统理论和语法隐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致式和隐喻式的意义-结构关联模式,基于该模式探讨了时间主语小句的形成机制:时间主语小句源自及物性过程之间的转换,进而引起小句成分语义功能、形式的变化。本文是以真实语料为支撑的定性研究。通过搜索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和英语国家语料库(BNC),本文共找出时间主语小句925条。根据句法结构特征,时间主语小句包括主-谓-宾-宾补(SPOCo)、名物化和非名物化主-谓-宾(SPO)以及主-谓-双宾(SP IO O)叁类句法结构;根据及物性过程分类标准,时间主语小句包括心理过程小句和物质过程小句。时间主语小句是一种语法隐喻表达式,与一致式有着基本的对应关系。作为隐喻式的时间主语小句是由一致式转换而来的,转换过程发生在及物性系统之中。通过对比一致式和隐喻式表达,本文发现时间主语小句的形成机制包括:1)及物性过程转换,2)拟人化,3)语义浓缩(condensation),4)小句成分语义功能转换,5)小句成分形式变化。研究发现,及物性过程转换包括以下几种: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心理过程,存在过程→心理过程和关系过程→物质过程。拟人化通过赋予无生命实体以生命,从而使其具备有灵语义特征。时间主语作为无生命实体正是通过拟人化具备了属于生命体的感知和使役语义特征。语义浓缩指时间主语小句补语成分通过级转移(rankshift)等操作手段语义被压缩的现象。小句成分语义功能转换指环境→参与者,过程→参与者和环境→修饰语的改变。小句成分形式变化指语言表达式由介词短语→名词词组,动词词组→名词词组和副词词组→形容词词组的变化。由于时间主语小句是心理过程或物质过程小句,时间主语具备感知和使役意义投射或引起外在经验事件。时间主语小句中心理动词see的语义选择倾向与限制受到人类认知能力发展和语言习得规律的制约。动词see的叁个核心意义:视、意象形式和理解并没有全部出现在时间主语小句中,抽象意义最高的“理解”义没有被时间主语小句采纳。时间主语小句的语篇功能体现为以下叁个方面:1)时间作为主位构建语篇的衔接链,提升语篇连贯性;2)时间主语可以调整小句的信息结构,突出信息焦点;3)时间主语可以投射或引起经验事件和实体,因此具备话题引入功能。根据过程转换中牵涉因素的多少,时间主语小句的隐喻度(metaphoricity)从高到低存在着“名物化SPO型>SPOCo型>SP IO O型>非名物化SPO型”这样一个渐变群(cline),而这个渐变群对于界定语类是有意义的。时间主语小句多出现于学术语篇和新闻语篇中,其中名物化SPO型和SPOCo型多运用于学术语篇,而SP IO O型和非名物化SPO型多运用于新闻语篇。这也印证了学术语篇抽象度高,新闻语篇出于受众互动性需要而更为具体的语类特征。总之,时间主语小句形成于时间从环境成分转换为参与者充当主语之时,直观体现为时间主语所具有的有灵特征,其深层语义域是语言的及物性系统。语言的认知语义框架是时间主语小句的认知基础,人类认知发展和语言习得规律能够解释小句心理动词的语义选择倾向和限制。也正是由于时间主语小句牵涉复杂的语义因素,因此其语篇功能除衔接价值外,在语篇连贯以及语类分析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语法隐喻理论框架,揭示了小句结构分析的重要性,而且也能够为英汉对比和翻译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指导。

薛玉萍[6]2013年在《维汉空间范畴表达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针对空间范畴在语言中的诸多表征及其产生的理据,就现代维、汉语空间范畴表达进行了横向共时对比与阐释,研究中倾向于现代维语空间范畴表达的描写和解释。在对空间概念及空间范畴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运用范畴化理论,把空间范畴划分为形状范畴、方位范畴、位移范畴叁个子范畴,针对不同子范畴的属性特点描写维、汉语表达形式上的异同并作出尽可能合理的解释。论文主要内容是:第一章“引言”。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对象和任务以及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维汉空间范畴表达研究综述”。就目力所及范围的现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分析,我们发现现代汉语空间范畴表达研究无论在研究范围、研究视点、研究方法还是理论借鉴及发展等诸方面均取得了丰厚成果,呈现出了多元、系统的研究局面。相较而言,现代维语无论是从单语还是从维、汉语对比的角度针对空间语义范畴进行研究的成果都极少,而且研究范围狭窄,研究视角单一,研究方法传统,将空间语义范畴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宏观、整体研究的成果还未见到。因此,本选题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价值。第叁章“空间的含义和空间范畴的分类”。从普通生活中对“空间”的认识着手,感识其复杂性;从不同视域看“空间”,它可以是现实世界的概念,也可以是心理世界、语言世界的概念;从语言同认知、现实的关系看,语言空间和物理空间因认知主体的参与而有了联系,物理空间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空间,心理空间是认知主体对现实物理空间能动加工的结果,语言空间是心理空间的语言化形式。在上述认识基础上,运用范畴化理论,把空间范畴划分为形状范畴、方位范畴、位移范畴叁个下位范畴。第四章“维汉空间范畴表达手段对比”。通过考察维、汉两种语言中的各种空间表达手段,将其分为同名异值、同名异质、异名同质叁组,并加以对比分析。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后两组:一组是维语方位名词和汉语方位词,一组是维语空间后缀和汉语空间介词。说它们典型,是因为:前者从名称上看似区别不大,实则在属性、功能上多有错合;后者从名称看似完全不同,但在属性、功能上却具有诸多本质上的一致性。第五章“维汉形状范畴表达对比”。主要就形状表达进行了维、汉语对比。通过考察,我们发现,除了两种语言中共有的表达物体几何形状意义的词汇,量词、方位词、空间介词、动词等也可表达事物的点、线、面、体等空间形状意义。尤其是两种语言中的量词和方位词均与物体的空间性密切相关,二者是使无界事物有界化、使虚体事物物体化从而具有空间性的语言手段。但维、汉两种语言中语码选择和编码方式不相同。第六章“维汉方位范畴表达对比”。重点考察了维、汉语空间方位表达的典型形式——空间短语。从空间短语的组构要素看,维语空间后缀是空间短语必有的、强制性要素,具有突出的类型特点,汉语处所词具有类型学意义。从空间短语的标引手段看,维语主要通过名词后附的空间义位格后缀来标引,汉语主要通过空间介词和方位词标引。从空间方位成分和谓语的位置看,维语是前置型,汉语是前后并存型。从空间短语的结构类型看,维语空间短语主体上属于“方位成分被吞并”型,汉语主体上属于“介、名、方分立”型。此外,维汉语空间表达中都存在方位词隐现情形,但两种语言中的隐现机制不同。第七章“维汉位移范畴表达对比”。重点考察了维汉空间位移的表达。借鉴Talmy位移事件框架语言类型分类观点,分析了维、汉语位移动词词汇化模式及其语言类型特征;物体物理空间位置变化的句法表现是位移动词要求相应的处所角色论元,它们是位移体空间运动的参照,对比分析了处所格的维汉语表现形式及其标引手段;位移事件类型不同,表达形式也不同,对比分析了维汉语自移事件和致移事件的表达方式。第八章“结语”。总结全文,提出了论文研究局限及后续研究构想。

谭慧珠[7]2017年在《俄汉比较功能语义场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比较,与分析、总结等行为类似,属于人类的一种基本认知活动。人们往往通过客体间的比较,来达到对客体的认识。因此,人类的语言中用于表达比较关系的手段极其丰富多样。本文的研究对象正是俄汉语比较范畴的语言表达手段。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比较范畴是现代汉语句法中讨论的热点之一,也是俄语学者多年前就开始积极关注的对象。目前汉语学界对比较范畴的研究,暂未有从功能语法角度进行的考察与讨论;而现有的俄汉比较范畴对比研究仍缺乏更为系统、全面的探究,尤其是从功能语法角度的考察。论文的新意在于,初次尝试依据功能语义场理论仿建汉语的比较功能语义场并根据其各种表达手段的典型程度进行核心区、近心区和边缘区的划分;对俄汉语比较功能语义场各区域表达手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从而揭示该语言现象所表现出的两个民族由历史、文化造成的思维方式差异。本研究的理论价值是,通过对俄汉比较范畴表达手段的对比揭示各比较表达手段的异同及其更深层文化差异的成因,从而丰富语言类型学理论,为两种语言的深入对比研究提供借鉴。在实用价值方面,本论文的研究有助于帮助学习者排除母语对目的语的干扰,帮助学习者系统性地理解、牢固地掌握比较范畴的表达手段并在言语交际中熟练运用。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俄语功能语义场理论和俄汉语比较范畴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建立俄汉语比较功能语义场;对比分析俄汉比较功能语义场整体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研究原则主要是依据"从意义到形式"的描写原则和共时对比原则。而研究方法是归纳法、描写法、表达手段的成素分析法、俄汉对比法。论文所引用的语料来源于本文参考文献中的中俄文原着及期刊、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北京大学语料库(CCL)、文汇报、新华社、俄罗斯国家语料库(?)(?)(?)等。论文的结构:本文包括前言、正文五章、结语和参考文献四个部分。前言部分说明了选题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任务,论述了选题的现实意义、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说明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原则,列举了论文语言材料的来源,阐述了论文的大致结构。第一章对功能语义场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作为下文的理论铺垫。其中包括功能语义场理论的产生背景、核心概念、主要任务、功能语义场的类型和结构等。第二章详细阐述了本文拟研究的比较范畴的概念,概述了俄语和汉语对比较范畴的研究成果。第叁章在功能语义场理论和前人相关研究基础上,构建并描述俄语比较功能语义场的两个子场:相似子场和差异子场。第四章仿照俄语的比较功能语义场结构,拟建汉语比较功能语义场的相似和差异两个子场,并描述这两个子场中表达比较的各种手段。第五章分析了俄汉比较功能语义场在结构上的整体差异,并对两个子场内具体的表达手段进行了对比分析。在结语中我们对论文经研究分析得出的观点进行了概括总结,提炼出主要结论,并指明了该课题的研究前景。

周日安[8]2007年在《名名组合的句法语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该文试图将“语义语法”的基本理论与句子语义分析的成果,引入组合研究,在国内外名名研究方兴未艾,领域、内容、方法、手段互相沟通、交融与整合的背景下,综合运用归纳、演绎、比较、调查、统计、描写、变换、切分、图表等方法,全面、深入、细致地探讨名名组合的句法语义问题。分析名名组合的句法结构。具体探讨偏正、联合、主谓和同位的结构特征,阐释同形组合分属不同结构的原因,归纳名名组合的功能与递归形式,研讨语序与虚词两种手段对组合中句法和语义的影响。重点研究名名组合的句法语义。描写组合的角色关系,排出语义匹配的演绎表;探究语义结构、隐含谓词与降级述谓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追寻受事论元域外化的源动力:研究语义增殖问题,推演出名名组合的语义生成模型。提出“语义桥”概念,研究语义桥的函变形式,于动态中展示名名组合的语义关系;提出“语义折迭”概念,认为指称与陈述互变,是语义点、线交换即语义展开和语义折迭的双向运动;指出语桥零形化受诸多因素制约,具有选择性;证明方位桥、比况桥分别是关系解释和属性解释的标记,试图为名名组合的“视解机制”寻找验证形式。归纳名名组合歧义的类型与原因,并寻找形式标记;认为汉语缺乏自指的附加形式,名物化的本质是同形自指;格式类推与置换是发掘潜义最有效的路径。探究名名组合的语义关系对句法结构的影响与制约。揭示语义关系对组合类型的决定作用,探讨定语语义对句法结构内部语义自足性的制约,多方面比较两类定语的语义差异并揭示它们对句法显现形式、语法手段、中心隐含以及量词选择的影响。

朴顺姬[9]2011年在《现代韩国语被动表现研究》文中提出韩国语里表现被动意义的形式主要有词缀"-i/hi/ri/ki"和"-t(?)da"两种。"-i/hi/ri/ki-"用在固有动词词干后,“-toda”用在汉字词(hada名动词)词干后,组成被动动词。本文以"-i/hi/ri/ki-"、"-t(?)da"构成的被动句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二者的特点,深入探讨被动句的标志、施事、句法结构、形成机制,确定韩国语被动范畴的性质。经统计证明,与词缀"-i/hi/ri/ki-"结合组成被动动词的固有动词数量极为有限,仅占及物动词的叁分之一左右。每个辞典对韩国语被动动词的处理都有所不同。论文第叁章对比了五家辞典的处理结果,从中挑选出90个被动动词,主要从义项对比、语义句法结构分析了"-i/hi/ri/ki-"被动句的特点。对及物动词与被动动词的义项进行对比,是本文采用的新方法。对比及物动词与被动动词的义项,发现一些被动动词的某些义项是与其对应的及物动词中所没有的,即它是词汇派生以后的产物。也就是说,及物动词与词缀"-i/hi/ri/ki"结合成为被动动词(不及物动词)以后,词汇内部意义开始发生变化,不仅仅只限于农达被动义。当被动动词不表达被动义的时候,其词性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成为不及物动词。从文中选取的被动动词,有叁分之一都发生了这种变化。被动动词与词汇化有着密切关系,被动动词出现转义现象,开始脱离被动动词的范围(派生),向单独的一个词汇发展。"-t(?)da"被动的情况与"-i/hi/ri/ki"被动有很大的区别。与纯粹的词缀"-i/hi/ri/ki"相比,"-t(?)da"具有两面性。它一方面是表示被动的词缀,另一方面也是使用率颇高的上位动词。从语义上看,与"-t(?)da"结合的"-hada"名动词的义项一般只有一个,少数动词有多个义项。从适用范围来看,能与"-t(?)da"结合的名动词数量比较多。在第四章里,将"-hada"名动词分为及物、不及物、兼类动词,考察它们与"-t(?)da"结合的情况,以及他们的句法结构。及物动词、兼类动词与"-t(?)da"结合以后可以表达被动义,但不及物动词与"-t(?)da"结合以后,并不表达被动义。从"t(?)da"的能产性、与hada名动词的溶合程度来看,可以认为"-t(?)da"正处于语法化的过程。"-i/hi/ri/ki-"-t(?)da"被动句里能否出现施事成分,取决于主语的性质。当主语为有生名词时被动句往往会出现施事成分,当主语为无生名词时则很少有施事出现。韩国语被动句的主语多为无生名词,因此施事者出现的机率不是很高。施事标志主要有格助词"-eke"、"-e",前者主要用在有生名词后,而后者主要用在无生名词、集体施事者后。但二者并非被动句施事标志的专属成分。另外在"-t(?)da"被动句里还可以看到格助词“-es(?)”、??"e (?)thεs(?)",但并不经常使用。至于所谓的无生名词表示的施事,因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韩国语被动句有时会有宾语出现,但这种现象并不常见。被动句的宾语有着补充说明主语即受动者的作用,和主语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出现宾语的被动句,其主语多为有生名词,而宾语往往是无生名词。与其他语言进行比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窥探韩国语被动句的特点。韩国语与汉语属于非亲属语言,无论是在语言谱系上还是在形态、语序类型上都有很大的不同。第五章从类型学的角度比较了韩国语被动句和汉语被动句,发现二者的个性多于共性。二者在被动标志、被动范围、施事标志上表现出相似的特点,而形成机制、词类功能、语义关系、被动动词、被动词组的句法功能、句法关系、语义色彩明显不同。总而言之,韩国语被动范畴主要反映在词法特点上。但无论是"-i/hi/ri/ki"还是"-t(?)da",在使用上没有普及到所有动词,结合程度有限。

宋培杰[10]2014年在《现代汉语名—名复合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语中经常通过名词或名词性词素的复合来表达一个新概念,名-名复合词就是这种构词方式的最直接产物。本文在前贤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系统而全面地探讨了现代汉语中名-名复合词的语法结构、语义结构、语义类型、词法模式等一系列问题,充分展示了认知语义学在研究名名复合方面的巨大优势。全文共分8章,首尾两章为绪论和结语,其他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2章主要分析了名-名复合词的叁种语法结构类型:正偏式、偏正式、并列式。正偏式名-名复合词在汉语中自古就有,只不过它的能产性相对较低,所以数量并不多。研究显示,与偏正式名-名复合词中偏词素的限制作用不同,正偏式名-名复合词中偏词素的分类性较弱,它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描写性,所以前正后偏这一词素排序也有功能方面的原因。偏正式名-名复合词在现代汉语复合词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它具有其他构词方式所无法比拟的能产性。并列式名-名复合词根据两个名词性词素之间的意义关系,可分为同义并列类、反义并列类、类义并列类。第3章主要分析了名-名复合词的语义结构。从框架语义学的相关理论来看,名-名复合词的两个名词性词素是与一定事件相联系的语义框架中的要素在语言表层的投射,因此,描写名-名复合词的语义结构,实际上就是描写该事件中动词及其所联系的名词性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本文利用述谓理论,将名-名复合词的语义结构形式化地表示为7种单构式和13种复构式。第4章主要分析了非并列式名-名复合词的语义类型。结合非并列式名-名复合词的成词途径,可以将其分为强化型和分化型两类。强化型名-名复合词是为实现同义双音代换,在单音节名词上添加具有强化作用的词素构成的,因此该类复合词的理性意义与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完全等同;分化型名-名复合词是为表示人们次范畴化的认知结果,在单音节名词上添加具有分化作用的词素构成的,所以该类复合词的理性意义与正词素所表示的意义之间有上下位关系。第5章主要分析了领属性名-名复合词的词法模式。词法模式是具有一定规则性和能产性的词素配列模式,是词法形式和词法意义的结合体。研究词法模式的根本目的是为寻找词法形式所对应的词法意义,从而为复合词的词义理解提供一定帮助。领属性名-名复合词词法模式的研究主要是围绕人对物的领有、人对人际关系的领有、整体部分等叁种原型领属关系展开。研究表明,人对物的领有关系在名-名复合词中表现为“领有物+领有者”或“领有者+领有物”,人对人际关系的领有在名-名复合词中主要表现为对人姻亲关系的领有,整体部分关系在名-名复合词中表现为“整体+部分”或“部分+整体”。另外,属性领属作为一种不大典型的领属关系,它表示事物或事件具有的某种属性,在名-名复合词中表现为“属性主体+属性”。第6章主要分析了非领属性名-名复合词的词法模式。非领属性名-名复合词根据概念合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关系连接型和属性映射型两类,它们分别对应了“场景构建”和“结构对位”两种独立的认知机制。对关系连接型名-名复合词词法模式的研究,我们借助于了“语义参数”这个概念,语义参数是对正词素进行次范畴化的提示特征或依据,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示词义,因为相同的语义参数总是意味着相同的词义理解模式。属性映射型名-名复合词的理解策略是喻体词素发挥隐喻描述功能,将其所指对象某方面的特征投射到本体词素的所指对象上,它常见的语义组合方式可概括为5种:位置+事物、颜色+事物、形状+事物、形态+事物(或“事物+形态”)、内在属性+事物(或“事物+内在属性”)。第7章主要分析了并列式名-名复合词的字序问题。相对于并列式名-名复合词的语义组合规律研究,它的词素排序更能体现词素组合成词的规律,因为它是其他复合词构词研究中所没有的全新内容。研究表明,并列式名-名复合词的字序不是任意的,而是受到了声调的平仄、声母的清浊、文化规约、意义等因素的制约。

参考文献:

[1]. 名词格语义功能分析[D]. 刘燕春. 首都师范大学. 2004

[2]. 汉语时空介词在维吾尔语中的相应格形式及偏误分析[D]. 努尔斯曼·阿卜莱提. 中央民族大学. 2017

[3]. 汉英格位比较研究[D]. 杨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4]. 苏美尔语的格范畴[D]. 唐均. 北京大学. 2008

[5]. 英语时间主语小句形成机制与语篇功能研究[D]. 王晓伟. 河南大学. 2015

[6]. 维汉空间范畴表达对比研究[D]. 薛玉萍. 华中师范大学. 2013

[7]. 俄汉比较功能语义场对比研究[D]. 谭慧珠.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

[8]. 名名组合的句法语义研究[D]. 周日安. 暨南大学. 2007

[9]. 现代韩国语被动表现研究[D]. 朴顺姬. 中央民族大学. 2011

[10]. 现代汉语名—名复合词研究[D]. 宋培杰. 华中科技大学. 2014

标签:;  ;  ;  ;  ;  ;  ;  ;  ;  ;  

名词格语义功能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