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层沥青混凝土路面修筑的施工技术论文_张金生

张金生

(固原市凯达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7560000)

【摘 要】目前,我国的沥青路面多采用在双圈垂直平均分布承载力量的多层弹性层状体系的理论,其路面的构造层之间的接触状态极大影响着结构层的受力状态。本文主要就目前高速公路所存在的问题,对厚层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案和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厚层沥青混凝土;路面修筑;施工技术

相关资料表明,层间光滑与层间连续接触的条件下,结构层之间所受到的弯拉应力相差一倍以上。在实际的路面设计工作中,通常是根据结构层之间完全接触的背景下进行的,但就实际的公路承载量而言,因为对结构层的施工是分步骤进行的,这就使得结构层之间的接触在全过程中不是处于完全连续接触状态的,或者是处于完全光滑接触状态,这会造成路面在实际受力的情况下其受力水平与所预想的有所出入,从而加速公路地面的恶化。另外,在对公路路面的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的路面结构单一,铺设的沥青层不够厚,对强基薄面的要求比较高,使得半刚性基层在承载压力的时候会出现分裂的现象,使铺设比较薄的沥青层很快遭受破坏。最后,由于设计沥青路面结构的时候,所使用的材料与其它结构层的材料不相适应,使得沥青路面出现车辙印记以及地面裂开等现象[1]。

1 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以某地的高速公路路面的结构设计为探究对象,其路面结构图如下:

旨在分析厚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与正常路面结构承受压力的不同表现,并根据新提出的厚层沥青混凝土的路面结构特点以及所用的构造材料的种类,开展有关AC-25这类沥青混合材料的路面压实状况的分析并探究基于厚层沥青混凝土施工的新方法,从而为厚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实践提供技术借鉴,并进一步通过实验证明本次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2]。

实验研究思路:通过弹性层状原理计算程序Bisar,对厚层沥青路面以及普通厚度的沥青路面承受压力的特征进行精确的计算和分析,通过研究结果的比较,厚层沥青路面结构在抗车辙和抗开裂性能方面比较好。

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对沥青路面结构层承受压力的情况进行分析,应用弹性层状原理计算程序Bisar对半刚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内部结构层的受力压力状态进行分析,并研究其规律,并将拥有同等厚度的沥青混凝土层的不同路面结构的内部承受压力的状态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其内部拉应力的分布规律以及沥青路面结构抗车辙及抗开裂性能受路面结构分层规律的影响;②对沥青路面结构构成的不同材料进行实验分析,通过选择不同CA比、石油比以及旋转压实的次数不同的厚层沥青混凝土所采用的沥青混合材料进行研究对比,从而确定以上三个因素对沥青混凝土的压实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③对沥青路面结构的混合材料的性能进行探究,根据以上对影响沥青混凝土压实性能有影响的三个元素进行比对分析,并给出厚层沥青混凝土混合材料AC-25的最佳搭配材料;④对厚层混凝土路面AC-25的实用性能进行分析探究,根据某地高速公路的路面结构的实际情况以及AC-25沥青混凝土所分布结构层的特点和路面施工工程的具体情况,在高温稳定以及水稳定的前提下对AC-25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实用性能的探讨,以确定此种混凝土可以用于路面施工中;⑤研究厚层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问题,通过实验研究的结果和具体的实践操作研究厚层沥青混凝土所需要的施工器材和施工工艺,并制定各项控制工程质量的指标,分析施工工艺的经济效益。

2 本次研究项目的价值

在本次研究之前,国内业界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研究内容大体上集中在沥青路面结构下面层主要是采用AC-25,其沥青路面结构层铺设厚度一般在5cm-10cm,对路面结构的分析也只要是研究现阶段一般的沥青路面,还有对CA-25I型下面层的沥青混凝土的配料比的相关研究,但都缺乏有关CA比对沥青混合材料的压实特性的研究分析。本次研究主要集中于不同的CA比对AC-25沥青混凝土的压实性能的作用以及厚层混凝土路面结构特点探讨[3]。其先进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对沥青路面结构剪应力的计算分析发现,相比较在其他条件比较稳定的情况下普通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剪应力的最大值,厚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剪应力的最大值要小。并且后者的路面结构的剪应力的分配范围更窄。比起普通厚度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拉应力而言,厚层沥青混凝土的路面拉应力为负值,其拉应力比普通的要好得多。

(2)通过研究分析,CA比、石油比、所设计的旋转压实次数三个指标严重影响到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密度。研究表明,在试油比和旋转压实次数相同的情况下,CA值以0.8为界限,大于该值时,沥青混合料在碾压的时候更便于压实,反之,小于该值时压实变难,等于该值的时候,处于最容易被压实的状态。

(3)通过实践的车辙实验以后,表明CA值为0.8时,AC-25厚层沥青混合料各项指标符合标准,高温稳定性比较好,并通过车辙曲线判断混合料在高温情况下抗车辙性能的好坏。

(4)在厚层混凝土路面施工实践中,表明沥青混凝土层的厚度铺设到小于15cm都可以。可以运用组合式碾压工艺来进行厚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并充分保证了其压实的密度和路面平整度。此项施工工艺还对技术优势和所取得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探讨。

3 对本次研究结果的应用和推广情况以及所取得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通过研究主题的需要,将本次实验用于某段高速公路路面的铺设实验中,在施工过程中对各项指标进行检测以及通车使用效果的分析,表明厚层沥青混凝土的使用效果佳,在预期目标的范围之内[4]。其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普通的二层摊铺在使用厚层沥青混凝土的铺设中变成一层摊铺,这样可以节省一半的粘油层。

(2)普通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三层铺设变成现在的两层铺设,使得每个路段的施工工期减少十天,有效的节约施工租赁的设备以及施工费用。

(3)在铺设厚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时候可以缩短工期,这样就能将公路提前开通使用,创造经济效益。

(4)厚层沥青混凝土的路面结构可以改善路面结构受压力的状况,抗车辙和抗开裂性能较好,可以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创收更大的经济效益。

4 结语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公路运输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国由于各种道路施工问题,使得高速公路路面出现的状况也是非常多。通过此次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提高有价值的技术借鉴从而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双收,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且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朱卫杰,王江伟,范杰林.简述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厚度计算[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17):89

[2]王北海.市政水泥混凝土道路加铺沥青层施工方案研究[J].科技信息,2013,(22): 101-102

[3]龚华.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J].交通世界(工程技术),2014,(1):67-68

[4]王朝辉.沥青路面加铺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8-03-13.

作者简介:

张金生(1981-)男,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工程师,本科,从事工作:公路与桥梁。

论文作者:张金生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8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3

标签:;  ;  ;  ;  ;  ;  ;  ;  

厚层沥青混凝土路面修筑的施工技术论文_张金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