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心鸭梨何以成为“金娃娃”_阳信论文

洋心鸭梨何以成为“金娃娃”_阳信论文

阳信鸭梨何以变成“金娃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阳信论文,鸭梨论文,娃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阳信鸭梨不但不愁卖,甚至供不应求。在山东省阳信县,梨农们几乎没有粮食地,鸭梨树就是他们的“摇钱树”,树上结的都是“金娃娃”。全县种植的20万亩鸭梨,年产达1.8亿公斤,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植鸭梨的农民年均收入近3000元,小日子过得滋滋润润。

阳信鸭梨连年产销两旺,其秘诀何在?

“绿色联盟”破解市场密码

阳信县是著名的“鸭梨之乡”,种植鸭梨已有近1300年的历史。阳信鸭梨已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在鸭梨还只有拇指大的时候,梨农就为它们套上双层纸袋,整个生长期鸭梨不沾药、不蒙尘,打开纸袋就可以直接食用。

国内鸭梨产地并非阳信一家,面对竞争,阳信将突破口定位在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绿色品牌上。于是,鸭梨的质量被提到了空前重要的位置上。该县首先组织果树专家制定出《中国绿色食品——阳信鸭梨生产技术规程》和《阳信鸭梨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在全县梨园内进行推广实施;还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科技培训网络,根据不同季节聘请山东农业大学等农科部门的专家、教授对梨农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梨农的科技水平。

从1998年开始,县里对鸭梨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严格的监控,将亩产量控制在2500~3000公斤,变产量增值型为质量效益型。为应对国外的绿色壁垒,阳信在坚持绿色品牌前提下,不断调整优化品种结构,他们将3万亩梨园进行改造,重点培育三大基地,使阳信鸭梨早中晚熟品种结构比例达到2∶3∶5。近几年,阳信鸭梨蝉联全国优质水果展评梨系统总分第一。

拉长产业链实现多层增值

当阳信鸭梨生意红红火火之后,他们又把经营的触角伸向了农产品深加工行业。实践使他们认识到:要使阳信鸭梨实现增值,贮藏与加工业的发展是关键。为此,阳信科技人员专门研究了适合应对入世的鸭梨生产、贮存和保鲜技术,并指导梨农盖了100余座恒温库,使贮藏保鲜量达到总产量的40%左右。阳信鸭梨由原来的每年9~10月份集中销售变为常年销售,满足了市场不同时期的供货需求,且掌握了市场主动权。梨农金悟真用4年时间建了4座恒温库,可贮存1200吨鸭梨,靠错季节销售,每年仅鸭梨销售的收入就达20万元以上,成了县里远近闻名的富裕户。

按照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化运行机制,该县还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研究引进深加工的新工艺、新技术,开发鸭梨系列产品,建成了鸭梨汁、鸭梨醋等食品加工企业。目前,这些系列产品不仅受到国内顾客的青睐,还打入国外市场。阳信的鸭梨汁还被中国女排指定为运动员的专用果汁。

一业兴带来百业旺

阳信20万亩连片梨园,春天是花海,夏天是绿洲,秋天是果山,一年三季有独特美景,成为阳信独特的旅游资源。每年4月,阳信县万顷梨花竞相开放,整个梨乡成了一个银装素裹的美丽世界。阳信县适时地举办了一年一度的梨花节,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旅游。他们以花为媒,为招商引资项目搭建平台,让客人们在观花之际进一步了解了阳信的投资环境和资源优势。该县的好几个招商引资的大项目就是被梨花引来的。

鸭梨产业的兴起,也带动了该县运输、包装装潢和网套加工等各行业的发展,仅阳信鸭梨及其系列饮品的包装,就使全县20多家包装装潢厂经营得热火朝天,解决了600多人的就业问题。而且,阳信县有1万多名农民常年从事鸭梨销售,成为梨农们的经纪人。梨园郭村的王新泉每年向国外出口鸭梨150多个集装箱,几乎平均每5天就发一个集装箱,个人也靠销售鸭梨成了百万富翁。

联系电话:010-68596474

标签:;  ;  ;  

洋心鸭梨何以成为“金娃娃”_阳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