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日本企业的精神支柱_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企业文化:日本企业的精神支柱_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日本企业的精神支柱——企业文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企业文化论文,精神支柱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自我意识所构成的精神文化,它同时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文化构成了企业文化的文化环境,企业文化也被称之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因而它既具有自身的特点,同时也具有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共同特征。日本的企业文化是在日本社会文化、民族文化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日本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催生了日本的企业文化,又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二者相互作用。

日本文化是一种可以保持其种族特性的文化。日本传统文化是比较崇尚群体意识的,这种群体意识一般是指个体首先作为群体的一员而存在,与所属群体荣辱共存。个体在行动中要维护群体的和谐,按群体要求采取统一的行动,必要时以牺牲个体来保持群体的尊严。为保证群体的和谐统一,群体内部的个体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的位次。但应该指出的是,在日本的群体意识中并不乏个性自由。

在文化传统上,日本民族保留了其特色。其原因主要在于日本是个岛国,面积小且远离大陆,一种强烈的被隔离、被抛弃感深植于日本文化之中。日本民族,正因为强烈的生存意识、向外意识,使其纯净了自己的种族,以最少的内部摩擦一致对外。孤守海岛的环境迫使日本民族更加重视教育,视教育为达到“富国强兵天下之首,文明开化之中心”的必要手段,视教育为持续发展的内在因素,把教育内化在民族的灵魂里。中日在近现代发展中之所以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文化因素是首要因素。日本文化以其独特的功能催生了日本企业文化,从而挽救了日本经济。其文化上的积极因素,极大地降低了日本商品经济的生产和交易成本,优化了现代企业的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

企业文化的中心应是以人为主体的人本文化。人构成了企业的文化主体。任何一个企业,人都是最宝贵的资源与财富,人才在企业中的作用尤其明显。因此,企业要想增加其内在活力、持续不断地发展和达到既定目标,就必须充分重视人的价值,充分关心人、依靠人、培养人、凝聚人,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企业员工真正地与企业融为一体。

索尼公司总裁盛田昭夫说“日本公司的成功并无任何秘诀和不可与外人言传的公式。不是理论,不是计划,也不是政府政策,而是人,只有人才能使企业获得成功。日本经理的最重要任务是发展与员工之间的健全关系,一种员工与经理共命运的感情。”

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先生是宗教信徒,他把宗教思想贯穿于企业经营之中,使企业获得极大成功。修佛的思想被应用到企业日常管理的各个角落,而企业精神则是:当你受到伤害时,你要感激他,因为那是磨练你的心志;你要感激欺骗过你的人,那是增加了你的见识;你要感激遗弃你的人,那是教导你应自立;你要感激绊倒你的人,那是在强化你的能力;你要感激斥责你的人,那是增长了你的智慧。

松下公司的经营者们,在每当新入公司的员工进行培训时,都说这样一句话:“松下公司是制造人才的地方,同时也制造产品,但在制造之前先培育人才。”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对企业发展有重要作用:对内它能激励职工锐意进取,重视职业道德,改善人际关系,培养企业精神;对外它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扩大企业影响。同时它也是企业进行改革、创新和实现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是企业对环境适应能力的支柱。

企业家在构建企业文化中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优秀的企业家往往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担负着企业文化倡导、示范、整合、变革责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推动者。企业家的率先垂范和重要贡献对员工行为和理念的形成和企业文化的建设具有关键意义。因此,一定意义上讲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文化。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企业家的文化素质类型,往往决定着企业文化的类型。日本的企业文化在其发展进程中,日本卓越的企业家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培养富于凝聚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的新一代企业家,是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

日本企业十分重视员工的教育培训,而且是一步一步的稳扎稳打的学习。日本企业强调,一个高层员工必须全面了解企业的各部门环节,他们在升迁中都要经历不同部门的磨练,而且,日本企业还强调终身学习。日本企业在学习上最主要的特征是具有模仿、吸收、创新能力的层次提高的和谐连贯的机制。因为力量的不足或风险的过大,学习模仿是最便捷的。而且日本人并不满足于此,还吸收融汇贯通,把别人的知识专利创新,化他人为己有,从而不受制、不落后于人。日本企业的这种学习、教育是长远的,是有战略高度的,也许,凡要取得成功的大企业都需要有这样的眼光。 来源:《党政干部学刊》

标签:;  ;  ;  

企业文化:日本企业的精神支柱_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