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电气设备出现问题或异常状况时,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在最短时间和最小区域将故障设备从系统中切除,保证其它设备正常工作,而且能够及时给值班人员警备信号,既减少或避免了设备损坏,又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保证邻近地区的电力供应正常。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继电保护装置的研究趋于智能化,如何使继电保护装置更加稳定和高效,已成为确保电力供应稳定安全的关键。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对策
引言
电力事业建设和发展中,电网规模进一步扩大,电力系统内部结构不断复杂,如何能够在满足社会用电需求同时,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升供电服务质量成为当前首要任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问题有效分析和解决,优化继电保护装置,借助现代化技术解决电力系统故障问题,可以及时切除故障设备,避免相邻电力设备受到不良影响,尽可能降低安全事故出现,提升供电服务质量。由此看来,加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原因研究,可以为后续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1智能电网中的继电保护概述
(1)智能电网继电保护的构成随着我国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对于继电保护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而由于智能电网的供、发电形式与传统电网之间存在差异性,在继电保护方式上也存在着一定不同。而信息、网络技术与智能电网的逐步融合,是促使智能电网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智能电网中的继电保护就是指使用传感器对电网进行设备的监控,然后在网络上进行信息的整理和分析。通过这种方法降低一定程度的干扰,以此避免大面积停电现象的发生。(2)智能电网环境下对继电保护的新要求在智能电网时代背景下,智能电网需要与继电保护技术共同发展、相辅相成。智能电网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智能电网具备较强的自愈性。因此,在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继电保护,要求具备一定的故障诊断以及自我修复的功能,同时也要求其能进行自我隔离,以此阻断发生故障后产生大规模停电的情况。
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常见的故障分析
2.1继电保护中继电器触点故障
继电器触点是组成继电器元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部分,外界的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其的性能。比如,触点的材质、电压大小、电流强度、外围空气的环境等。如果只要其中的一个因素的值与预期的值不相符都会造成触点故障,如此一来,就会使继电器的可靠性大打折扣,进而危及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2.2设备的保护不够完善
智能电网的继电保护源自设备上的支持。继电保护的设备应该具有能够随着智能电网进行发展与更新的能力。同时,电力企业依据智能电网的运作环境条件结合继电保护的状况,制定设备的改良计划,完善继电保护系统的整体性。智能电网环境对于继电保护的要求极高,因此对于继电保护设备的要求也非常的高。
2.3软件问题
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科技含量不断提升,相应得到了应有的程序设计。这些程序对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直接控制继电保护装置做出反应。如果继电保护软件运行中出现程序错误,在后续继电保护系统运行中可能出现不稳定现象,制约保护功能发挥。纵观当前继电保护系统软件来看,存在需求分析不准确、编码错误和软件机构设计不完善的问题,严重影响着继电保护系统稳定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其他故障问题
如果电力系统中出现故障时,其采集系统就可以通过相应的信号对故障及时的进行分析,以及针对所分析出来的结果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电压系统作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极其重要的装置,一般情况下,此种装置都会对重合闸和无压线路进行检查,如果主变的电压侧出现了双分支的情况,那么此时就要考虑到主变低压侧分支和相邻主变低压侧之间是否存在着具体的相关性。如果设备出现了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继电保护的正常作用,甚至使继电保护失去其应有的效果而无法正常工作。而这样的继电保护也就严重的制约了电力系统的整体发展。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问题的维护对策
3.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继电器触点、电压互感器、铆装件等设备问题的维护对策
对设备问题进行处理时,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置换。当综合自动化的保护装置在运行的过程中发生故障以后,最有效、最快速的解决方法就是替换法。如果是继电保护中的某个电器元件发生了故障,可以用具有相同或者相似功能的元器件进行替代,如果替代之后,电路恢复了正常运行,那就说明电路故障是由于电器原件的损坏而造成的;如果系统还是处于故障状态,则就需要对其他的元器件进行检测。二是回路拆除。目前,对继电保护故障进行处理时,回路问题也是最为常见的设备故障。如果想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对线路中故障出现的范围进行分析,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将回路拆除。但是如果将此段回路拆除以后,继电保护恢复了运行,那么就判定故障就是出现在此回路中的,如果继电保护还是不能正常运行,那么就要对电力系统中的其他回路进行拆除、安装,一直到故障点被检测出来为止。
3.2完善继电保护系统
首先,可以将智能传感器应用于继电保护系统中,这样能够发挥传感器的优势,在获取更多的设备运行信息的同时,将设备运行参数转换为继电保护实现的重要依据,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保障继电保护系统的动作执行的可靠性。然而在智能电网设备的外部接线的运行过程中,自然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如风霜等天气是极易引起接线振动等问题的。因此,在设备是否发生故障的环节中,不能只依靠单一指标,而应该综合分析全部设备的震动特征。
3.3故障信息收集和分析
电力系统基地单保护出现不稳定事故后,应该借助计算机系统将数据信息收集和记录下来。由于系统故障,故障录波图是主要的参考指标,收集此类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故障类型,有针对性选择措施予以解决,确保电力系统可以安全稳定运行。继电保护系统和故障信息处理系统之间联系较为密切,存在多个模块联系,通过系统的子站手机故障信息,干预故障录波装置正常运行,主站收集事故信息,实时监控图形平台,将收集得到的故障信息归档存储。如果继电保护系统出现故障,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及时做出反应,将故障问题上报给相关部门和负责人员,报告中应该包括故障录波形态、继电保护动作、跳闸运作时间等信息,确保管理人员可以获得充分、可靠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3.4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系统管理的对策
在新世纪的今天,成了网络信息化的天下。因此,先进的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了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中。要想更好的保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稳定运行,就要广泛的应用一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这样一来,就能够更好的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且让继电保护装置能够获取到更多的故障信息,进一步提高了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
结语
大力建设智能电网对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与此同时,对承担着各种保护工作、维持智能电网高效运行的继电保护系统的要求也越发严格。继电保护在智能电网的环境下,为智能电网提供了可靠的保护,以此促使智能电网更安全、稳定的发展同时也能为智能电力系统提供良好的服务。因此在大力发展智能电网的情况下,也应大力展开继电保护技术的研发,促进智能电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泗维.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所产生的原因与事故处理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6,12(24):131-131.
[2]李慧石.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所产生的原因及事故处理方法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1(29):126.
[3]杨雄.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技术的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7):17-18.
论文作者:张福忠,范玉学,张晋菁,费翾博,马悦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7
标签:继电保护论文; 电网论文; 故障论文; 智能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设备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