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施工技术面临的挑战及其优化措施论文_许杰

园林工程施工技术面临的挑战及其优化措施论文_许杰

浙江建安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 311000

摘要:当今时代,人们对园林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是人们休憩娱乐的重要公共场所。为了更好提升园林工程施工效果,注重施工过程的详细管控必不可少,尤其是在各个施工技术要点上,更是需要体现出较强的施工监管优化效果。当然,在园林施工中除了要把握好各个要点内容,确保施工质量得到较好控制外,还需要从安全以及人员等多个角度入手进行把关,力求更好提升整个园林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水平。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优化措施

引言

园林工程的良好建设能够为城市居民提高休憩、娱乐、放松的绿色环境,是人民群众从高速度的城市生活中解放出来,体会“天人合一”的美好体验,能够有效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强化对园林工程建设的质量监管,能够有效促进园林工程项目的高效落实,以促进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

1园林工程施工技术面临的挑战

1.1园林土壤处理技术有待提升

首先,在建设施工时一定要分析土壤,在根源处保障施工的质量。土壤与植物的成活率息息相关,优质的土壤能够促进植物的成长,提高植物的成活率。目前,仍然有许多施工团队为了缩短工期、降低成本而忽视了整理和评估土壤,使栽种的植物很难适应土壤环境,在栽种不久后便会出现大批虫害、死亡的现象,严重影响园林的美观。不仅如此,选择地形也十分重要,有的适宜湿地,有的适宜沙漠,各有各的不同,必须要科学地规划分析地形。但是,很少有施工团队进行土壤和地形的研究规划工作,所以导致许多植被被栽种到不适宜自身成长的地域中,不能很好地抒发出自身的魅力。

1.2园林植物修剪技术有待加强

为了美观和规整,在园林施工时会修剪植物。由于施工条件要求,修剪过后的植物更有利于挖掘和运输,由此看来,修剪已经成为园林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现今很多工作人员在进行植物修剪时,没有充分了解植被的自身发展情况,不仅破坏了植物的形象,而且还影响了园林施工的质量。

1.3园林植物保护技术有待加强

园林项目施工的重要一步是保护植物,确保成活率。现今仍然有出现“只管种,不管活”的现象,使园林美观只能保持一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保护植物,在挖掘、捆扎、包装时一定要由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减少苗木可能受到的损伤,在源头处提高植物的存活率。还要对植物进行抗旱、防冻方面的保护。由于类似专业人员稀缺,保护技术存在缺陷,使得苗木保护不到位,容易出现死亡。

2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优化措施

2.1加强基础施工材料质量检测

加强园林工程施工中的基础施工材料质量检测,对于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升意义重大。具体分析在园林工程的施工中,对基础施工材料的质量检测,施工人员应从水泥、砂石、钢筋、模板材料的质量检测方面进行落实。其中水泥、砂石、钢筋材料的质量检测,可通过放样测试的方式进行实施。模板材料的质量检测可通过内壁面检测、水平底面检测的方式进行落实,以此通过完善基础施工材料质量检测,确保后期工程施工质量合格。

2.2加强园林工程项目的施工设计审核

落实园林工程项目的施工设计审核,对于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落实意义重大。具体分析在实际落实设计审核中,施工单位应以业主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管单位、物料供应单位为主要组成成员,进行联合审核小组的组建。通过联合审核小组针对项目工程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并及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和处理,最终达到提升工程项目施工设计质量,提升后期设计方案应用效果,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目的。

2.3优化植被培育,加强土壤治理

为了有效提高园林建设技术应用水平,必须优化植被种植,加强土壤管理。一方面,植物的种植期,要充分掌握植物生存条件、当地气候环境、需水量、土壤需求和日照需求,结合园林土壤和气候环境特点,种植适宜的植物。同时,结合植物的特点,改善植物生活条件,如改良土壤,合理利用雨水等,有效提高植物成活率;另一方面,在土壤处理过程中,必须根据特定的地形条件排放盐分,利用天然雨水冲洗根瘤菌,从而有效改良土壤。此外,对于受污染的土壤,可以在表面铺设石块,增加土壤厚度,避免土壤二次污染。

2.4加强新材料的应用

园林施工技术运用主要体现在新材料高效利用方面,为了响应城市规划绿色化、生态化、可调节化的口号号召,让园林工程项目也成为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一部分,所以,需要提升园林整体的蓄水调节能力,而在科技的推动下,目前已经出现了性能良好的合成材料,比如,透水软管能够改善软土层问题,透水软管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毛细管的透水性,在吸纳水分的同时发挥透水软管的延展作用,提升土壤的稳定性,进一步连接植物根部以及山路的垫网部分,从而对植物起到水分补充以及水分循环的作用。除了这种具有毛细管透水性特征透水软管之外,生态透水砖也是重要的生态建设材料,可以加强生态透水砖新材料的应用,给予园林施工材料多样化的选择;生态透水砖应用在现代园林施工中,可以通过有效空隙保存一部分水,实现气候湿度调节,在阳光充足的状态下,可以蒸发水分,提升空气湿度,也能够降低地表的实际温度,起到良好的气温调节作用。而良好的地面渗水也能够让园林建设成为园林内部生态循环的重要部分,是保持土壤湿润度的重要方式,加强了土壤养分的利用效率,为土壤微生物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以及发展空间,是园林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平衡化建设的具体体现。

2.4提高技术水平

在施工技术应用方面也要进行优化与创新,细化施工要求,在满足设计要求以及施工规范的前提下提升质量。以边坡防护施工技术应用为例,通常在土质不稳定、含水量较高的区域范围内进行应用,能够有效结合多样化的水文地质条件,提升边坡的稳定性以及抗侧滑的实际性能,以砌块的形式来实现边坡的封锁作用,为植被锁住水分,形成良好的植被防护体系,提升了植被的稳定性以及含水性;在前期技术应用时,能够结合不同的实际状况与边坡保护需求来计算参数以及抗剪水平的需求值,大大提升了技术应用以及技术设计的有效性,但唯一存在的问题就是,这种边坡防护施工技术还没有得到标准化的普及应用与普及推广,所以,应该提升对相关技术应用的正确认识,为优化园林施工的技术应用水平奠定基础。在绿色、环保、调蓄以及生态协调的发展方面还存在其他有效的施工技术,例如,雨水回收技术等环保化应用技术,就是通过在园林工程中建设功能性设施的方式,实现对雨水的回收与利用,雨水是园林工程实现生态循环的关键点,除了建立其可行的雨水收集体系、处理体系之外,还要加强对收集雨水的回收利用以及规划,以人工技术应用的形式将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再次利用,浇灌植物的根部,提升雨水的利用效率,让园林工程具有“自我呼吸”的可持续发展特征。

结语

在我国极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园林建设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定要不留余力地改革,促进园林施工建设的成长,不断提高施工技术,建设高水准的园林工程。

参考文献:

[1]艾艳桂.园林工程施工技术面临的挑战及其优化措施[J].绿色科技,2018(1):117-118.

[2]张军.探讨如何加强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及其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8(22):8-9.

[3]阙丽琴.探讨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和处理措施[J].居舍,2018(28).

[4]贾瑞杰.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园艺,2018(18).

论文作者:许杰

论文发表刊物:《房地产世界》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  ;  ;  ;  ;  ;  ;  ;  

园林工程施工技术面临的挑战及其优化措施论文_许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