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加中国_彭博论文

彭博加中国_彭博论文

彭博加码中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彭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守着两块24小时瞬息万变的硕大屏幕油尽灯枯,大概是业外人士对交易员这个神秘职业最直接的印象。现在,使用彭博终端的中国交易员们,终于可以在屏幕上看到中文了,也许这多少可以让他们对这个每月须付费1590美元的机器增加些好感。

在进入中国市场15年之后,彭博有限合伙公司(Bloomberg L P.)终于开始了本地化的第一步——推出中文信息服务。这是彭博终端(Bloomberg Professional)第一次为其中国地区的客户提供一个综合的中文信息系统,除了涵盖海量的数据信息、搜索引擎以及固定收益平台等内容,每天还将有数以百计的财经资讯译成中文发布。

为了确保这些中文服务,彭博的在华员工数量翻了一番,北京和上海的员工也都搬到了更宽敞的全新办公室。“我相信以目前的扩张规模,应该可以满足未来两三年的业务扩展需要。”彭博董事长高逸雅(Peter T.Grauer)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这是我们在一年半前制订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之一。”在这个规划里,彭博制订了针对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和包括中东一些国家在内的拓展计划。今年早些时候,彭博在俄罗斯和巴西已分别推出当地语言的信息服务。在推出中文信息之后,彭博专业服务的语言种类已达到10种。

这家全球最大的财经信息服务商从未像今天一样需要这些新兴市场。

在财经信息领域,有着100多年历史的路透集团和道琼斯曾是当仁不让的双寡头,但彭博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个局面。现任纽约市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彭博和布隆伯格是同一英文单词的不同译法)在1981年创建这家公司后推出彭博终端,这种双屏的终端在统一的平台上整合了新闻、数据、分析工具、报告和交易系统等多种功能,迅速占领了金融专业人士的高端市场。凭借收取高额终端费用和服务费用,彭博在20多年后成为全球最大的财经信息服务商,甚至逼得道琼斯退出了实时财经终端市场。“按照我们收集和监测的市场信息来看,我们目前在全球财经信息服务市场的份额大概在40%上下。”高逸雅说。

作为让它后来居上的法宝,终端机是彭博最大的收入来源。目前彭博终端在全球拥有29.5万用户,按照每个用户每月1590美元的收费计算,这就意味着每年超过57亿美元的收入,这大概占到彭博总收入的85%。

然而在过去两年,由于金融市场的大规模变革,彭博终端的销售遭遇了公司创建28年以来的最大威胁。它的最大客户金融行业在经济危机中受到重创,一部分用户选择在合同到期后不再续签,彭博的终端用户数量在2008年达到顶峰后,于2009年下滑了2.4%。

更重要的是,在金融行业削减信息支出的背后,一场恶战或许正在上演。

2010年4月,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开始了两家公司合并以来市场部门规模最大的改革。在两年前的2008年4月,路透被汤姆森集团(Thomson Corp.)以160亿美元收购。而六年前的2004年4月,彭博在金融数据市场的销售收入超过路透,坐上全球最大财经信息服务商的宝座。

汤森路透这次改革的矛头显然对准了彭博。一系列产品发布活动从2010年4月开始,并在秋季达到高潮。5月份,路透开始推出一款名为Reuters Insider的财经视频服务,2010年8月又加强了债券市场的信息服务,而这向来被视为彭博的传统优势领域。9月中旬,汤森路透又宣布推出面向金融专业人士的新一代桌面产品Eikon,Eikon将把数十种提供数据、新闻、分析和交易工具的产品,以及Twitter、即时通讯工具和Facebook用户已经熟悉的社交媒体应用软件整合在一起。汤森路透表示,希望这些变化能够更符合“伴随谷歌长大、目前23岁的高盛一代”客户的需要。

如何保持一直以来的高速增长正在成为彭博面临的最大挑战。

彭博为此也进行了一系列投资,它在2009年增加了950名员工,其中新闻业务约增加100名,并在阿布扎比、安哥拉、贝尔格莱德、多哈等地设立办事处。2009年年底,它还收购了《商业周刊》,从而为自己拉拢了这本老牌杂志的90万订户和几百万读者。在产品层面,彭博2010年5月为终端用户推出了实时的信用评级信息,而针对政府事务数据的服务Bloomberg Government则计划从明年1月开始启动,这意味着它正试图在自己过去不太占优势的宏观经济信息领域加大筹码。

但在中国市场,彭博可能还需要再加把劲。此次推出中文信息服务只是简单地将英文信息译为中文,并未直接推出中文新闻,也暂时没有推出中文网站的计划。

相比之下,路透更早进入中国,在华业务也显得更加多元化。路透中文部早在1994年便已经成立,目前拥有约40名中英文记者,还有20名专职翻译。除了财经信息服务,路透在中国还提供法律和医疗信息服务。2006年,它还在北京上地中关村软件园成立研发中心,以支持包括高端的30Xtra桌面系统、路透交易员系统(Reuters Trader)和路透智库在内的路透产品。这里目前已经拥有约700名员工,并可能在未来成为路透最大的研发中心。

更何况,彭博还得注意像万得资讯这样的“草根”竞争对手。这家成立于2003年的公司明确表示要做“中国的彭博”,从终端产品的设计到内部管理的风格,都以学习彭博为模本。据《创业家》杂志报道,万得资讯到2009年已拥有5万终端用户,利润近3.5亿元——尽管这些数字未经万得证实并存在一定的争议,但这位彭博模仿者在中国市场收获颇丰确是业内共识。

这个行业似乎习惯于如此低调神秘,高逸雅同样不肯透露彭博终端在中国有多少用户,只表示“2009年中国终端用户大概增长了15%左右”。但比起过去五年间20%的年均增长率,这个数字显然意味着增长遇到阻力。除了终端销售,彭博也向中国用户提供数据服务和数据信息,并为一些银行和大的基金投资者提供交易系统服务,但同全球的情况一样,这并非其主要业务。

对于2010年的业绩,彭博希望2010年在中国仍然能保持15%至20%的增长。而从全球来看,“终端用户数量预计将增长8.5%,而公司收入增幅预计会超过10%。”高逸雅说。

“这场竞争我们输不起。”高逸雅在收购《商业周刊》之后曾对英国《金融时报》如此表示。一直以来,彭博将用户锁定在金融专业人士身上,而汤森路透的客户更为多元,如今双方都在尝试挖掘新领域的客户,这较量不是现在才开始,也不会那么快结束。

标签:;  

彭博加中国_彭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