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形式逻辑对中文系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以西安思源学院为例论文

浅析形式逻辑对中文系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以西安思源学院为例论文

浅析形式逻辑对中文系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
——以西安思源学院为例

贾辰飞

(西安思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38)

摘 要: 形式逻辑是一门研究思维的形式与规律的通识课程,毕业论文是检验本科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学术文章,二者虽无直接归属关系,但是存在密切联系。在高校中开设形式逻辑课程,对于学生写作毕业论文有很大的帮助。形式逻辑的诸多要求如表述严谨、论证规范等理论知识应用于写作实践,则有利于学生在写作毕业论文时搭建脉络清晰的结构,采用合适论据的证明论点,规范语言的表达和书写,最终写作出符合本科毕业生标准要求的规范论文。

关键词: 形式逻辑 毕业论文 写作意义

西安思源学院是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下设专业多样,但不管文理,学习皆以应用型为主。中文系是我校文科专业的一支生力军,每年毕业的学生有两百多人,指导学生写作毕业论文成为中文系教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中文系学生感性者居多,写作中喜欢注重修辞的运用,在美化语言和激情表述方面不遗余力,但往往不重视结构和语言的内在逻辑。殊不知,清晰的结构是毕业论文成功的基石,如基础不稳,再好的表达也难以让整篇文章站得住脚,我校中文系一些学生欠缺的就是这种搭建整体框架的能力。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每届毕业生的论文逻辑问题都会多多少少出现,给自身写作造成障碍,也让他们在反复修改中增添压力。近年来,学校为中文系学生开设了形式逻辑这门课程,希望通过对逻辑学的初步了解,弥补自身缺乏理性思维的不足,为学习和生活增添智慧。该课程虽然不是为了解决毕业论文的写作而开设,但几年的教学实践却证明,学生学习了这门课之后,写作能力比之前有了较大的提高,思维缜密严谨,不再信口开河,天马行空。由此可见,形式逻辑课程对于解决毕业论文出现的问题有重大的帮助。

一、逻辑与形式逻辑

逻辑一词非中文用语,该词最早源于希腊文,本意是指思想、理性、规律、词语等,近代时期从西方传入中国。因其含义广泛,包括很多领域,比如数学的运算、语言的推理、观点的辩论等。逻辑对人的思维有重大的帮助。柏拉图曾说:“即使是愚笨之人,如果他们接受了算术训练……其反应速度也会比之前快……”[1]在这里,柏拉图提到的是数理逻辑。形式逻辑被重视开始于罗马时期,这个时期,哲学家们摸索出学习语法和锻炼记忆力的方法,苏格拉底的“三段论”成为学习之人必须了解的基础知识。进入二十世纪后,心理学家开始从科学的角度训练人们学会思考,而不是单纯地获知信息。经过大量的反复论证,二十世纪中期的心理学家认为形式上的思维训练虽然并不能让人变得更聪明,但可以改变人固有思维的限制,在研究其他领域时获得迥异的思维方式。虽然思维过程很难被感受和描述,但是对逻辑学的学习和掌握却能让人学会科学与哲学的认知方法,使他们在对日常生活的一些人、事、物进行判断时,可以做出迅速而准确的决策。正是基于此,逻辑学成为西方教育体系中与数学并列的两大基础学科,成为教育中的重要科目。

原题:Models of the Earth's crust from controlled-source seismology—where we stand and where we go?

形式逻辑作为逻辑学的一个分支,在现代教育体系下,不仅是通识教育发展背景下的一门重要学科,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有重要的帮助。逻辑学在语言层面上强调对概念、判断、推理的研究,形式逻辑这门课程不但包含以上内容,更强调对这三个方面的规则研究,这个研究通过语言的层面进行。所以,形式逻辑可成为“思维的语法”[3]。语法,作为语言结构的组成部分,对于遣词造句、连句成篇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二、形式逻辑与毕业论文的关系

毕业论文作为一个规范的实用文体,从各个方面体现语法的规则。应用型院校中文系学生的学术素质水平较弱,难以与研究型高校相提并论。在写作毕业论文时,较少把创新性提到首位,而是强调结构完整、脉络清晰、语言流畅、观点鲜明,符合这些要求的学生,即可视为完成了毕业论文的写作任务。形式逻辑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形式逻辑有助于拟定清晰的论文框架

语法是语言使用的标准,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有语法规范,即题目、内容摘要、关键词、主体内容、注释、参考文献、附录、致谢八个方面一个都不可少。论文的主体部分,更是语法体现的关键所在。在写作过程中首先要提出论点,然后用分论点证明,之后围绕分论点组织论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成了以上过程,即论文的框架结构,论文的成功书写才有了保证。

理论与观点不能融合,究其原因在于缺少了定义这个润滑剂。对一个文学理论进行定义,从几个方面给出其性质限定,在下文分析中才可以根据给出的限定分析论据,达到自然过渡的效果。限定性质的过程也就是准确定义,这是写作的一个基本要求。但通观过去几届毕业的学生论文,发现一些学生只顾“拿来主义”,而不想拿来后怎么用,合适与否。不限定的观点,在分析中势必会导致观点松散,难以自言其说。比如有学生以中国的武侠小说和西方的骑士小说为题,对二者进行对比和分析。这种题目选题新颖,可归为比较文学的类别,相对来说是比较好写的。并且,国内很多知名学者提供了相对成功的比较范例。常见的写作方式是先对两种文学进行定义,之后从不同角度展开对比,以此发掘文学的同性或不同。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想当然地认为读者都知道什么是武侠小说和骑士文学,没有定义,直接对两者进行对比。在对比过程中,学生引用了很多作品,但因为之前没有对两个名词进行定义,所以对其中的一些作品可否属于典型的骑士小说或者武侠小说的说法就站不住脚。从逻辑学中的角度看,对观点进行定义,其实就是明确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和本质。定义虽然不能穷尽所有事物,但它能够揭示事物某一方面的本质,用简短的形式总结事物的概貌。学生在写作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定义非常重要。因为不定义,写作的范围就不能固定,写作中出现的枝蔓过多,就会导致文不对题。尤其是用文学理论分析作品时,不解释理论,对具体作品的分析就没有针对性,致使整篇文章的写作失去价值。所以,定义很重要。

2.形式逻辑有助于准确定义要写的内容

(18)“绿色和平”保护生态阿斯特拉罕位于伏尔加河下游,对河水的污染十分敏感。(1989·《人民日报》)

中文系学生因思维的独特性和对文学现象的敏感性,在写作过程中特别喜欢使用西方的一些文艺理论作为自己观点的背景支持,以此显示论文的创新性。这些文艺理论作为文学发展中的一个潮流,在一定时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 “结构主义”“后现代意识”“分析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荒诞主义”等。这些源于西方文艺理论的名词。如果对之进行合理的使用,不管是用来分析西方的文学作品还是中国的文学作品,都能达到耳目一新的效果。但遗憾的是,一些学生在分析文学现象或者人物形象时,虽然使用了这些理论,却很生硬,难以与分析内容进行很好的融合。

临床上,患者需长时间接受输液治疗时,一种有效的无痛性治疗途径即为应用PICC置管,PICC导管可长时间的保留在静脉内,避免反复穿刺,减轻患者穿刺痛苦,且液体输注时直接进入中心静脉,无需经过外周静脉,使患者血管得到良好的保护,促进外周静脉的损伤减轻[3-4]。另外,相比于经颈静脉中心静脉置管及外周静脉置管,PICC置管进一步的提高了输液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延长导管的平均留置时间[5]。不过,PICC导管留置期间,导管护理工作必须要全面的开展,防止因并发症的发生造成拔管,保证治疗的顺利开展,最终提高治疗效果[6]。

论文的框架建构其实是针对复杂问题进行的分解。这与逻辑学的内涵不谋而合。“逻辑学要求我们首先精确地确定问题之所在,把该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相对简单的问题,逐个找出解决这些简单问题的可以操作的模式、程序、方法和准则”[3]。如果我校的学生了解了这些规则,则在写作中将会顺利很多,但实际情况并不那么顺利。我校的毕业论文选题多由老师给出选题范围、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挑选。在确定指导教师后,学生可以和老师围绕选题展开探讨,厘定框架结构。但是,因为教学实践的安排,很多学生进入大四就开始了校外实践,很少有机会和指导教师面谈。实习期间工作忙碌,加上个人的偷懒心理,学生很少跟导师发邮件沟通,这导致老师对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出现的变动知之甚少。如果学生在动笔过程中根据个人收集文献的情况更改内容,或者更改选题,老师就无从知晓。如一个学生的初稿为宋江人物形象分析,与指导教师沟通后的结构是从四个视角“统治者、市井群众、梁山好汉、亲戚家人”写作。但在写作过程中,因为学生个人研究能力的欠缺,难以从小说零碎的片段中概括出市井群众和亲戚家人眼中的宋江形象,在写作中避重就轻,在市井群众和亲戚家人章节中仅用一段话就结束。作为毕业论文的一个大的章节,仅用一段阐述,且不说内容的精彩,仅从结构上就难以对应。并且,已经写好的段落没有从群体的视角分析,而是在整段中大谈特谈宋江的英雄事迹,与小标题没有任何关联。如果学生学习了逻辑学,就应该知道提出一个命题,就要检验。检验的过程是用一定的方法、准则进行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解决了一个个简单问题,才能攻克复杂问题,完成写作任务。

3.形式逻辑有助于严谨的语言表述

毕业论文的语言包括用词、组句、语法、逻辑、标点等,作为学术性的文章,毕业论文不但是一种观点的展示,而且是学术水平的体现,是思想深度的结晶。“形式逻辑”隶属思维形式,而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世界间接的概括的反应过程,并且这种反映借助语言实现。可以说,形式逻辑是以文字语言为基础。从应用层面来说,形式逻辑包括的主要内容有概念、词项、判断、命题、推理、论证等方面,这几个层次正好和语言学中的语言单位即词、句子、句群等相对应[4]。词、句子、句群是写作论文的基础,也是构成论文语言的重要成分。

纵观我校中文系学生这几年的毕业论文,虽然写作内容因人而异,但语言风格却存在一个共通问题,即基本功太差。我校招生的本科生多为三本,个别省份在二本招生,学生学习基础并不太好。但经过四年的培养,虽然不要求他们达到与一本大学的学术能力,但至于要达到本科生的一些标准,即不要求他们以创新为特色,而是以语言表述和学术规范为准。按照我校的培养要求,毕业论文在语言方面应追求学术性、准确性、严谨性,但一些学生三个方面无一能遵守。比如学术方面,部分学生对学术用语和日常用语混淆不清,写作中常出现“我认为”“我觉得”等词语,语言轻佻。有的学生喜欢使用语气词“吗、啊、呢”等,将严谨的论文文体变成自由散漫的散文问题。其次是语言的准确度不够。有些学生在写作中喜欢用“大约、可能、大概、也许”等不确定词语,不管是在论点部分还是论据部分,这些模糊词语都将一个正常的观点变成了似是而非的意思。再次是严谨性不够,文献的引用除了证明作者的研究成果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外,还要充分为己所用,支持自己的观点。但个别学生引用纯粹是为了应付,突兀的一句话放到文中,不但没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反而强化了画蛇添足的功效。这些不规范的地方,完全可以在学习逻辑学中加以避免。

一个学科的开设,其存在的意义不止一个方面,形式逻辑就是重要体现。毕业论文有约定俗成的写作结构,各个部分环环相扣,是一种逻辑性很强的学术文章。对于本科生来说,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他们学习生涯的最后阶段,也是四年学习期间学术知识的沉淀和提炼。所以,写好规范的毕业论文,不仅仅是学习任务,更多的是对自身知识的检验和总结。虽然我校的逻辑学课程开设历史短暂,但对其的教学和研究足以证明,学好这门课程不但锻炼人的思维能力,提高个人的逻辑和论证水平,而且对毕业论文写作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形式逻辑不仅仅是应付课程任务,更是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将知识应用实践,发展思辨能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尼斯贝特.逻辑思维[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4.

[2]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形式逻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5.

[3]陈波.逻辑学与理性精神[N].光明日报,2003-06-10.

[4]高逢亮.面向中文专业的逻辑学教学特色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8(10).

标签:;  ;  ;  ;  

浅析形式逻辑对中文系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以西安思源学院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